泉州錫雕技藝
泉州錫雕具有悠久的曆史,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據《鯉城區志》卷五記:“……唐代,鯉城的手工業生産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宋代,進入鼎盛時期,……以‘泉緞’命名的絲織品、銅錫金屬工藝品和陶瓷、農具等手工産品遠銷國內外,……”泉州錫雕工藝隨著泉州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而逐漸發達。據《鯉城區志》卷五第二章記:“宋元時期,泉州制作各種銅、鐵、金、銀、錫器的技術已達相當水平。”“清以前,泉州有制作銅錫器工匠。清代,出現鐵作鋪、銅錫店、鑄鼎爐作坊……”。在泉州中山中路就有一條巷,從巷頭到巷尾,開設了好多打錫商鋪,“打錫巷”由此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它見證了泉州錫雕技藝的興衰,打錫巷中“連發錫鋪”的楊氏家族還存有明清年代的錫雕模具。
永春篾香
永春篾香,俗稱永春漢口神香或永春漢口衛生香,系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庭後裔,于明末清初遷居永春縣達埔鎮漢口村後,引進的篾香配方、制作工藝和制香技術,經過300多年,傳統工藝、香方配伍的傳承和改進,現有竹枝香、線香、環香等類型,在豐富傳統香的基礎上,新開拓了保健香、無煙香、微煙香、靈光香、貢香等系列産品。用于宗教禮拜、文化禮品、日常調養、醫療保健。它與我國“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宋朝時就形成了一條聞名世界的香料之路。目前,永春篾香已成爲永春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整合的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物品。
泉州布雕畫制作技藝
布雕藝術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余年曆史,它是用雕刻藝術手法在布帛上創作書、畫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一種既傳承了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又不斷創新的藝術形式。
楊氏戲劇道具
古城泉州一直被譽爲“戲窩子”,有著豐富多彩的泉州地方戲劇劇種,如古老的木偶戲、打城戲、梨園戲、高甲戲等,這些戲種曆經了晉、五代、唐、宋、明、清至今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曆史。
大搖擺人
南安大搖擺人,又名大搖人,它是一種大神尪仔藝陣,主要流行閩南廈漳泉、福州和台灣中北部地區。其集雕刻、竹藤編、刺繡、舞蹈、音樂藝術于一體。出巡表演時,表演者鑽入制作好的大搖擺人空身軀內進行各種形象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閩南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內涵,是閩南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八仙、福祿壽、土地公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龍王、聖母、黑白無常、電音三太子(身披五彩衣、頭戴錦冠、腳踩虎頭靴,金吒、木吒、哪吒憨態可掬)等。
德化瓷燒制技藝
德化縣是我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中國十大主要陶瓷産區之一,全國最大的工藝瓷生産和出口基地和經濟發展最快的陶瓷産區。德化陶瓷制作生産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發展于當代,形成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一種是選用優質的高嶺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種是將泥塑翻制模具後再注漿或拓印成型,幹後根據需要決定是否上釉,而後放入窯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的。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
木偶頭(傀儡頭)是木偶藝術的角色頭部造型,泉州木偶頭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愛的民間藝術品。泉州曆史上曾出現不少無名氏雕刻能手, 江加走是20世紀中葉一位裕後光前的雕刻藝術大師。江加走,字長清(1871—1954年),泉州市豐澤區清源街道花園頭村人,其父親江金榜是雕刻粉彩木偶頭像的民間藝人,江加走爲第二代傳人,11歲開始隨父學藝,15歲就學會很多雕刻手藝,18歲父親病逝後繼承父業,終生從事木偶頭雕刻,把父親傳授的50多種木偶頭像和一種“平髻”的梳頭方式,繼承發展創作出了285種不同性格的木偶頭像,其中250種都有稱謂,新編梳十余種不同式樣的頭髻和發辮,雕刻和粉彩的木偶頭像過萬余件之多。
泉州金蒼繡
泉州繡品古稱刺桐繡,明清以來流行于閩台兩地的宗教繡品,采用的是刺桐繡的一種特長刺繡技藝金蒼繡。金蒼繡,也稱盤金繡、金蔥繡,是明清以來流行于閩台、東南亞等地的宗教繡用品。金蒼繡是一種特長技藝,即在羅緞的底子上面用金絲線繡出各種美妙的紋樣。由于繡線包金箔其狀如蔥,而泉州方言裏的“蔥”與“蒼”同音,民間也稱之爲“金蔥繡”。 與其它刺繡藝術相較,金蒼繡不以秀麗、雅潔爲能事,而是利用金蔥線的大量鋪排突顯出金碧輝煌、富貴華麗的審美效果,其最突出的技法“墊凸金繡”使刺繡擺脫了平面化單純的裝飾效果,具有了金屬浮雕般的厚重質感,無論從技法、色彩,還是圖示都具有濃郁的閩南地域特色。
金漆畫
以前金漆畫都是畫在皇家官家高端家具,餐具,漆籃,棺材等等,後來流傳到民間。金漆畫工藝,首先用造好的木板,經過抽出水分和抽出油脂成分,木板才能定形,如果沒有抽出水分和油脂,木板材料沒有定形不能上漆,沒有定形上漆木板會帶來收速,木板帶來烈紋的嚴重性,木板定形後,再經過樸坭土至沙平,才能上漆。
泉州木版年畫
泉州木版年畫上爲福建元明書籍版畫之別子,下爲閩南年畫之鼻祖。泉州的木版年畫在明清兩代最爲興盛。清代泉州“繼成堂”是當地最著名的刻鋪,其刻印的曆書,春牛圖等銷往閩台各地,影響很大。泉州一帶專營木版年畫的店鋪有近二十家。所刻印的年畫除銷往泉州一府五縣和漳州,廈門,台灣等地外。也隨著華僑的足迹傳播到南洋各地。辛亥革命後,由于戰亂以及石印技術的發展。泉州的傳統木版年畫店紛紛倒閉,只剩“三興”和“李福記”,賴以舊版印制門神和驅邪禦凶的年畫,如《獅頭銜寶劍》、《八卦圖》、《姜太公騎四不象》等維持生計。解放後,泉州木版年畫生産基本停止。1957年,泉州的木版彩印業務劃歸泉州市商業局染紙廠經營,木版年畫已基本停止生産印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所有藏版被銷毀。目前,泉州傳統的木版年畫只有極少量印品存世。
泉州彩紮
泉州彩紮源于古代紙紮,俗稱“糊紙”,唐代極爲盛行。據《泉州市志》第四冊卷三十九“文化”第四章第二節工藝美術·糊紙(彩紮)記載:“早期糊紙工藝是爲適應民俗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主要用于死人入殓和迎神賽會的魂轎、冥屋、紙偶俑等紙糊制品,于是出現糊紙店。老牌的糊紙店‘金傳胪’已有百余年曆史,傳四代。其前身是錦茂糊紙店,于清同治年間開設在義全寮仔街,因附近有‘傳胪’石牌坊,顧客稱之爲‘金傳胪’”。但制作紙紮工藝時,只作了一半(看得見的正面),留下一半(看不見的反面)沒做,不求藝術質量的完整,民間稱之“糊紙沒存後”。直至民間藝人陳天恩大膽革新,把只作半面的紙紮,做成爲完整的圓雕。他以前輩藝人王臭司、張守圳、黃申賜等人的特長,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法,塑造出人物衣褶生動、性格鮮明、儀態逼真、色彩鮮豔、栩栩如生的彩紮作品,取得彩紮藝術上的顯著成就。因其由紙紮脫胎而來,並以色彩缤紛的絲綢爲主要制作材料,故稱彩紮。
泉州花燈
泉州花燈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美術精品,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續至今。每逢元宵佳節,泉州滿街精燈荟萃,爭奇鬥豔,“月牽古塔千年影,虹挂長街十裏燈”,元宵節催生了泉州花燈,泉州花燈點紅了元宵夜。
安溪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民間工藝。明代,棉花已成爲安溪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安溪婦女善于織布,質地優良,品種繁多。名牌産品有紅邊布、皺布、斜紋布等。隨著種棉、織布的興起,鄉鎮中染布的作坊也應運而生。安溪藍印花布作爲棉布的一種加工工藝,其形成、發展與植棉、織布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
泉州十音銅鑼鍛制技藝
洛江區羅溪的十音銅鑼打制爲民間手工技藝類項目,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主要是制作時的“刨、削”工藝技術堪稱獨特,具有較高的曆史、科學、文化價值。
泉州妝糕人
泉州“妝糕人”是閩南泉州極富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閩南有句俗諺雲“水(漂亮)啊好像糕人仔”,足以表達民衆對它的贊美。民間自古就流傳著“一套糕人一台戲”的說法,這種深受古代梨園戲、木偶戲等閩南地方戲曲影響,以手捏方式塑造的藝術形象。
泉州裝飾油畫
油畫最早起源于歐洲,約15世紀時由荷蘭人發明,用亞麻子油調和顔料,在經過處理的布或板上作畫。油畫顔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畫産生立體感,是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其特點是色彩豐富鮮豔,能夠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
泉州樹脂
樹脂工藝品又稱波麗(POLY),是一種熱硬化塑膠。其可塑性好、表現力強,可制成各種造型逼真、色彩絢麗的工藝禮品或實用小器具,禮品類工藝品多與西方文化題材有關,用于節日禮品或造型擺設。
福船制造技藝
福船制造技藝自明洪武年間隨黃氏入閩傳入泉港區峰尾鎮以來,世代相傳。伴隨黃氏造船業務的對外開展,不僅在泉港區峰尾、肖厝、沙格等地廣泛傳承,而且還流傳到長樂、福州、廈門、湄洲灣和惠安辋川、淨峰、崇武以及浙江溫州等沿海地區。古船模制作工藝依據黃氏傳統造船工藝,將各種漁航、商運船型按比例縮小,經手工精雕細刻制成各種船模,傳統構思設計的獨具匠心,選料、做工十分精細,船具配置古色古香,具有獨特、突出的地方文化特色。福船作爲我國古代的四大船型之一,以其底部結構呈尖形、小方頭寬尾肥大而方正和七星伴月 “保壽孔”、水密艙裝置、鐵釘釘合和桐油灰塞縫以及“十二生肖”暗示標記等獨特技藝,而別于其它三種船型。
泉州李堯寶刻紙
泉州刻紙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 泉州民間,每逢春節、元宵和喜慶,家家戶戶,剪紅刻翠,挂桃符,張古燈,窗戶門楣貼團花、粘紅箋,顯得古雅富麗,喜氣洋洋。相沿成習,以迄于今。但八閩大地曆來的刻紙僅限于供應春節及喜慶的“紅箋”、“福符”等。(“福符”是張貼在大門、廳門上的橫楣,紅箋是張貼在房門上的橫楣)。曆來刻紙師能刻不能畫、善畫者就不善刻模板,刻模板者不善刻紙,且缺一不能成事,同時圖案較單調、呆板。直到李堯寶的刻紙圖案問世,泉州刻紙在藝術上才有突破性的飛躍,從粗俗走向高雅和精細。
泉州木雕
泉州木雕起于晉代南北朝,興起和發展是在唐天寶二年(公元686年),武則天登基後,把年號改爲開元,要求全國每州各修一寺,當時的泉州,經濟繁榮、香火旺盛,在開元寺周邊,同時修建大小寺廟100多座,號稱“大開元萬壽禅寺”,爲木雕藝術的興起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
藤鐵工藝
竹藤編技藝在安溪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安溪,竹藤編生活用具相當普遍,有篾箍、篩、籠、籬、燈等14類40多種品種。曆史上西坪、龍涓、尚卿、長坑、祥華、感德等十多個鐵觀音主産區鄉鎮,是竹藤編發達地區、竹産品主産地,編織、販賣竹産品成了當地百姓的家庭生計或副業。安溪竹藤編長期以來主要作爲農耕用具和生活用品,以家庭作坊生産。在1991年初,安溪工藝界把堅硬的鋼鐵和細軟的藤條巧妙結合,首創“藤鐵工藝”新藝種。
通草畫
石獅通草畫系我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吳爲佳傳承我國傳統工藝美術技法獨創的新工藝畫種。吳爲佳先生通過數十年遍訪名家、鑽研實驗,終于在1970年制作出了第一張石獅通草畫——《松齡鶴壽》,在廣州平面通草水彩畫的基礎上,借鑒草雕、草紮等民間工藝發展出了立體浮雕式的石獅通草畫,在全國工藝美術界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被譽爲“東方藝苑珍奇新葩”。2004年,工藝美術大師吳爲佳去世後,他女兒吳小錦一方面繼承父業堅持通草畫創作,一方面在材料上大膽創新,她獨創的“貞觀香絨畫”多次在全國工藝品展上獲金獎。2010年9月19日石獅通草畫被列入石獅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2年吳小錦被授予 “非物質文化遺産(通草畫)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1月9日“貞觀香絨畫”被列入石獅市第三批分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永春漆籃技藝
永春漆籃,又名龍水漆籃,是閩南僑鄉永春縣仙夾鄉龍水村獨有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其主要特征是先用細如琴弦的竹絲編成籃胚,後放在石灰水中煮,晾幹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塗上生漆,制成漆籃,再繪以圖畫、描金、堆雕等使之既堅固耐用,又華麗乃至貴氣無比。
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古稱“罨畫”,是從中國畫發展起來的獨特的編織工藝,色彩淡雅,有”隔簾觀月,霧裏看花”的美感,獨具藝術魅力,曆經千年經久不衰,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缂絲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爲中國的“”四大家織”。
泉州竹編
泉州竹編曆史悠久,是出口工藝美術的重要品種之一。唐龍紀元年(889年),永春蓬壺、錦鬥、東安等地已有竹制家具、農具生産、銷售。南安在唐宋時亦有竹、木農具應市。明何喬遠《閩書》載:“福、興、泉以竹爲器”。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陳姓竹匠在晉江安海生産竹制新娘轎、佛轎。自清至民國,泉州各縣普遍開設有竹器鋪,生産各式各樣竹家具和生活用品,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惠女服飾
惠女服飾,頭披花頭巾、戴金色鬥笠,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著寬大黑褲。花頭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只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女含蓄和恬靜的美。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飾在漢族女子服飾中獨樹一幟, 是中國傳統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被譽爲“巾帼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較高的實用藝術價值和民俗文化研究價值。
泉州漆線雕
漆線雕發源于福建泉州,是漢族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是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于佛像裝飾,俗稱“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爲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漆線雕是福建泉州曆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漢族民間手工藝精品,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曆史,而後在泉州流傳多年。
影雕
影雕,顧名思義其雕刻形象逼真,猶如攝影。它是以早年的”針黑白”工藝爲基礎發展創新的一種新工藝,在僅1.5公分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細不同的各種微型鋼釺,靠著鉛點的大小、深淺、粗細、疏密和虛實的有機結合,精心雕琢,相應成像。它不僅能充分的表現出原作的真實意境,而且能通過石雕獨特的藝術風格,使祖國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國的珍聞異事,盡現在這小小的青石畫面上。其雕琢的畫面無不纖細入微,超塵脫俗。
玉雕
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爲精美的工藝品,稱爲玉雕。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具有悠久的發展曆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珠寶首飾
珠寶首飾,是指珠寶玉石和貴金屬的原料、半成品,以及用珠寶玉石和貴金屬的原料、半成品制成的佩戴飾品、工藝裝飾品和藝術收藏品。加工程序主要有切割、預形、磨削、抛光、鑽孔等步驟。中國有七大純手工珠寶工藝,分別爲燒藍、景泰藍、玉雕、花絲鑲嵌、錾刻、點翠、金銀錯。
泉州珠繡制作技藝
珠繡,是在中國著名的刺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珠繡工藝是在專用的米格布上根據花之源自主設計的抽象圖案或幾何圖案,把多種色彩的珠粒,經過專業繡工純手工精制而成。簡介 珠繡 用針穿引珍珠、玻璃珠、寶石珠,在紡織品上組成圖案的刺繡。珠繡具有珠光燦爛、絢麗多彩、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藝術特色。 珠繡主要有珍珠繡、玻璃珠繡等。
佛雕技藝
天竺國的佛雕制作分爲木雕、脫胎佛像兩種。木雕佛像制作工序爲:佛像打坯、磨光、打底漆、灰補、上漆、漆線雕、上安金漆、安金箔、配色、上護金油、畫花畫五官等;脫胎佛像工序爲:佛像造型、雕塑、修光、開模、褙袋布、脫模、前後合模、補漆灰、磨光、漆線雕、上底漆、上安金漆、安金箔、上護金油、畫眼等。西藏國佛雕技藝位于泉州古城區的中山街。西藏國佛像雕塑有泥塑、木刻、脫胎三種。
惠安烙畫
烙畫又名燙畫,就是利用烙鐵的熱度,巧妙的表現手法和熟練的繪畫技巧將木版烙煳而呈現出的一種深淺不同的褐色圖案,具有質樸.美觀的藝術特色,很受廣大群衆喜歡。
金屬畫
金屬藝術畫制作過程是創新采用鋁合金板做畫面。
銅雕
銅雕産生于商周,是以銅料爲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
惠安石雕
惠安素有石雕之鄉、石頭王國之美譽,石雕曆史源遠流長。惠安石雕藝術源于黃河流域,又融會外來文化與技藝精華,與建築藝術交相輝映,經長期磨合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南派石雕藝術的代表和閩南文化的瑰寶。
佛妝服飾技藝
閩南地區宮廟隨處可見,隨之衍生的神佛頭像雕刻、紙帽制作、服飾刺繡技藝在民間代代相傳。按照學術概念,佛裝,即佛所披著之衣。
閩南傳統建築(堆剪)營造技藝
閩南古建築堆剪傳統技藝是發源于泉州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古建築手工技藝,始于唐五代,是閩南地區古建築手工技藝的主流,傳播于閩南文化圈的泉州、廈門、漳州、台灣、東南亞等地區。閩南地區旅遊聖地的名刹古寺、宮廟、祠堂、民間的古大厝,其雕龍畫鳳、燕尾脊、神仙故事雕塑圖等等建築風格獨具一格,引人入勝,是旅遊聖地的一項獨特風格。
辇轎制作技藝
在泉州,每建好一座宮、殿、館後要進行一次落成典禮,而宮、殿、館所供奉的佛像要坐著新轎子繞著他所供奉的人群地域繞幾圈,巡查,所有人要擺著豐厚的供品等著佛像的到來,所以轎子的檔次象征著佛的威望,也顯示了當地供奉民衆的生活水平和地位。神轎盛行于閩南地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但神轎制作技術一般都在閩南地區,但現在懂得整辇轎子構造木作工序的師傅也已經是少之又少了。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
片仔癀是一味名貴而功效顯著的中藥,與八寶印泥、水仙花並稱爲“漳州三寶”。片仔癀源自500多年前明朝宮廷禦用秘方。相傳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位明世宗的禦醫因不滿朝廷專制的嚴嵩父子殘害忠良,逃離京城,輾轉到福建漳州,隱姓埋名,在漳州東郊璞山岩寺出家爲僧。當時寺僧多有練武習拳,舞刀弄槍,難免身傷骨損等。這位禦醫出身的寺僧,將帶來的宮廷秘方,采用上等麝香、天然牛黃、田七、蛇膽等名貴中藥,煉制成藥錠,專治熱毒腫痛,跌打損傷,療效顯著,口服外敷均可,且無副作用,附近百姓有傷病,寺僧也廣爲施治,逐漸在社會上享有聲譽,並因“一片即可退癀”(“仔”爲閩南方言中語氣詞,“癀”爲熱毒腫痛)得名“片仔癀”。
诏安黃金興(鹹金棗、宋陳鹹橄榄、梅靈丹)傳統制作技藝
福建诏安“黃金興”牌産品(鹹金棗、宋陳鹹橄榄、梅靈丹)是馳名中外的一種民間傳統醫藥食品,系清道光年“黃金興”的創始人黃煙支先生所研制。該系列産品采用盛産于閩粵地區的鮮金棗、火燒浮山(植物産地地名)橄榄、青梅與甘草、丁香、川貝、肉桂、砂仁、豆蔻等十幾味地道中藥材,按照明清兩代以來的祖傳偏方精制而成。黃金興鹹金棗質地松軟,芳香撲鼻,鹹、酸、甜適宜,滋味純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積食腹脹、祛風邪、潤肺化痰、理氣醒酒、防止暈車暈船、提神消怠等功效。
長泰明姜制作技藝
姜味辣,性微溫,不僅是家常食譜的佐料,更是一種難得的保健食品。自古以來,中醫學家和民間就有“生姜治百病”之說。民間常用吃生姜的辦法,緩解頭痛、眩暈等病狀。長泰明姜原産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武安鎮馬車社,相傳在後晉時期,長泰人林畢幹在朝爲官時,將嫩姜切片,經流水漂浸,撈起曬幹等多道工序後,制成甜辣適口,且具有祛寒散氣、健胃提神等功能的姜片,獻給皇帝品嘗,深得皇帝贊賞,被賜名爲“明姜”。
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藝
漳州水仙花的栽培和雕刻自明景泰年間延續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水仙花雕刻技藝,主要采用鋼鐵制成的刻刀、刻片、刻鉗、刻剪、修葉刀、刻針等八種工具,經過花匠們雕刻的水仙花,造型逼真,千奇百怪,大體可分爲獸型、禽型、生活型、人物型、象征型等五大類。經雕刻師精雕細刻後,其神韻更勝似仙女降落人間,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令世人百賞不厭,曆代文人墨客稱之爲“淩波仙子”。
漳州哪吒鼓樂
漳州哪吒鼓樂是源自民間信仰的一種吟唱表演儀式,明代從道教聖地山西闾山傳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哪吒鼓樂與民間信俗儀式“踏火”相互配合,是古閩越族原生態巫術儀式與山西闾山道教音樂相互融合的産物。
漳州木偶頭雕刻
徐竹初,1938年生,出生于漳州木偶雕刻世家,國家一級美術設計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其木偶雕刻技法精湛,在繼承祖輩優秀雕刻手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工藝而形成個人風格;作品以形寫神,強調木偶表情化和性格化。多年來,設計木偶品種600多個。1996年成立“漳州市竹初木偶藝術館”,其作品被譽爲“東方藝術珍品”。
漳州木版年畫
漳州民間木版年畫,始于宋,興于明,盛于清。是一種在木質平板上镌刻畫稿(分色版和墨線版),後以短版法套印于紙上的民間版畫藝術。
漳窯(米黃色瓷)傳統制作技藝
明清時期漳州生産瓷器中最早的是一種被稱作“漳窯”或“漳瓷”的白釉米色器小開片瓷器,曾作爲地方貢品進獻朝廷,並遠銷海外,被廣爲珍藏。
漳繡技藝
漳州刺繡制品俗稱漳繡,起源于明代,見于衣飾則以繡織錦袍爲最佳。漳繡是中國織造史上三大著名工藝之一,在明清時就已馳名海內外。
印泥制作技藝(漳州八寶印泥)
漳州八寶印泥創始于清康熙年間,由藥商魏長安在制作八寶藥膏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現今漳州生産的八寶印泥聞名于天下,是中國書畫家酷愛的文房用品。
仙草制作技藝
仙草又稱涼粉草、仙人草、仙人凍、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屬的一年生植物。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兩用的東方植物資源。仙人草全草幹樣含有約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質、脂肪、色素等,還含有較多的礦物元素。農曆入伏吃“田草”(仙草凍)是漳州與台灣人的習俗,據說這天吃了“田草”,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田草”有降溫解暑之功,且無受冷患寒之弊,在“田草”中調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
傩舞(浦南古傩)
我國的古傩文化源遠流長,浦南古傩自唐末出現以來,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浦南古傩主要是用來驅魔逐疫的。
民族樂器制作技藝(漳州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
“蔡福美”鼓鋪字號創立于乾隆年間,子孫相傳已十三代。蔡福美鼓鋪所制的鼓共分:廟鼓、獅鼓、龍船鼓、劇鼓、腰鼓、紅鼓、小潮鼓……等共13個品種20多個規格。除了鼓面大小不同,連聲音也分有高低。蔡家鼓早在清代中葉就暢銷閩、粵、台。經過200多年風雨的洗禮,漳州蔡福美鼓鋪以其講信用、重質量、鼓聲純正、美觀耐用的風格在漳州乃至福建制鼓界獨樹一幟,曆久不衰。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福建土樓營建技藝始自于唐,至明已臻成熟。
錦歌
漳州錦歌曆史悠久,爲福建五大曲種之一,源自明末清初,是閩南語系中以漳州腔演唱的民間曲藝,與南音並稱爲閩南民間姐妹藝術之花。它植根于民間大衆之中,曲調優美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錦歌善于描繪風土、人物,衍生出台灣歌仔戲和閩南歌仔戲,也派生出閩南語通俗歌曲,流行于世界各地。
剪紙(漳浦剪紙)
漳浦剪紙最初只是作爲刺繡的底樣,隨著民間民俗活動的盛行和受北方貼“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響,應用于各種文化禮儀活動中,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濃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國民間藝術中占有一定位置。
剪瓷雕工藝(诏安)
剪瓷雕是我國南方,尤其是福建閩南、廣東潮汕以及台灣所特有的建築裝飾工藝。
華安玉雕
華安玉,因其色彩花紋猶如蛟龍飛舞,也稱華安九龍璧,早在唐、宋年間就作爲美玉進貢朝庭。其材質獨特,品種繁多,玉雕集雕、刻、塑等技藝于一爐,具有實用性、裝飾性和藝術性,産品有:工藝品、建築裝飾、保健品、高級板材等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歌冊(東山歌冊)
歌冊傳入東山,已有600多年曆史。在傳唱過程中融入南音、秦腔等曲調,逐漸形成了具有東山方言特色的“東山歌冊”。爲吟誦歌唱體的民間口頭文學,是舊時代婦女的生活教科書,歌冊內容多撷取曆史、傳奇、戲劇、民間故事、諺語等,故事性強、文字淺顯,押韻順口,演唱旋律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曲目豐富,內容多爲民衆喜愛。
東山肖米(燒賣)制作技藝
東山肖米,又稱燒賣,是東山縣具有閩南地方特色的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閩南婚宴喜席必備的一道地方名小吃,已有數百年曆史。
東山金木雕技藝
東山金木雕生産始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關帝廟時,由廣東大埔縣木雕匠人傳入。當時的金木雕不僅廣泛用于裝飾廟宇殿閣中的梁柱、鬥拱、神龛、屏風及各種佛、神像等,還作爲香案、窗門、檐、床、櫃、桌、椅的雕花裝飾,被民間茶館酒肆、豪屋富宅及婚嫁喜慶的妝套家具及器物等運用。
東山剪瓷雕工藝
剪瓷雕是福建閩南寺廟建築中一種常用的傳統裝飾工藝,在今天的閩台地區乃至東南亞有著較大的影響。
東山黃金漆畫技藝
黃金漆畫,俗稱“溜金畫”,乃選取福建聞名的漆料和上等的金箔作爲基本材料,在被裝飾的木板或竹器上多次上“大漆”,再上”退光漆”,反複磨光之後,再用“退光漆”在其表面描繪出人物、動物、花卉、山水等各種圖畫,最後用金箔施行貼金。
東山海柳雕技藝
東山的海柳雕工藝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海柳是一種珍貴的海底灌木,屬海生植物鐵樹科。它以吸盤固定于海底礁石,樹幹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幹粗枝密,葉片細長,質地堅韌耐腐,有“鐵木”、“海底神木”之稱,是雕刻工藝品的珍貴原料。因它形似樹木,故有“海柳”之稱。海柳有紅柳、赤柳、烏柳、石柳、藤柳等品種,其中紅柳和赤柳顔色鮮豔悅目,是海柳中的珍品。
東山海船釘造技術
東山造船,俗稱“釘船”,指福建東山島一種建造木質海船的傳統手工技藝。造船匠人在悠久的造船發展史中,總結積累了船型、龍骨與船長、船長與船寬、船長與桅高等一整套獨有的營造法則,並世代相傳。船匠依靠這一套營造法,可在沒有任何設計圖紙的情況下,建造各種木質海船。
彩紮(诏安彩紮技藝)
彩紮技藝是诏安縣的傳統民間工藝,源于清朝末年。
廈門珠繡手工技藝
廈門珠繡具有獨特的裝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著稱。
翔安農民畫
農民畫在翔安有悠久的曆史,其源于傳統民間壁畫,是曆代民間藝人傳承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主要有佛祖圖、神仙、天將、羅漢、龍鳳等吉祥圖案,壁畫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古代的連環畫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西遊記等。
廈門漆線雕技藝
漆線雕源于古代佛像雕塑工藝,形成于明末清初,經廈門蔡氏十三代傳承至今。
擡閣(海滄蜈蚣閣)
蜈蚣閣是藝閣的一種,是閩台獨特的民間遊藝活動,舊時用于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今爲文藝踩街形式之一。廈門流行的蜈蚣閣遊藝活動集中在海滄區東嶼等村。
如果剛好你喜歡,請關注、點贊、轉發或收獲,謝謝支持,不足之處,請大家幫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