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由成都東部新區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的《成都東部新區—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片區設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正式公示,其中對“未來醫學城”進行了詳細的規劃。
成都十四五規劃多次提到生物醫藥産業,並且指出要“培育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知名科研機構,聯合中科院、國內外知名高校在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新型研發機構”。
未來醫學城的建設,正是成都對生物醫藥産業區域的又一次大手筆規劃,展現了成都對生物醫藥産業的重倉。
東部新區未來醫學城
未來醫學城位于成都東部新區南麓,片區範圍約15平方公裏,西側緊鄰三岔湖,東側距離天府國際機場僅約12公裏,未來將容納約9.2萬新老成都人。
《草案》對標美國德州醫學中心、波士頓長木醫學區、新加坡啓奧生物醫藥園等國內外知名生命健康産業片區,依托華西頂級醫療資源導入,提出“未來醫學探索與創新前沿,醫教研産融合與轉化典範”的總體定位。
根據《草案》,未來醫學城將規劃形成“一核四帶四區”的空間結構。
“一核”即國際特色示範醫療核,是未來醫學城的功能核心和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包括國際一流特色醫療中心、國際中西醫教學科研中心、國際領先互聯網醫療中心、數字化全程健康管理中心、健康險數據和後台中心5大産業功能。此外,結合中央生態綠廊集聚綠心公園、綜合商業、會議、酒店等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建構國際醫學交流中心。
“四帶”指四條結構性生態綠廊,將打造成爲健康主題的城市公園,形成運動康體湖岸生態帶、生命健康溪谷生態帶、生境探秘河岸生態帶、醫藥創新智谷生態帶——“四帶公園”。
“四區”指四大健康産業社區,包括初創孵化産業社區、現代中藥健康産業社區、智慧醫學數字産業社區、國際高精醫療器械産業社區。實現居民由“被動醫療”到“主動健康”生活方式的轉變,建設體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的未來社區。
同時,《草案》提出了三大策略,包括醫研爲核、圈層生長,以國際特色示範醫療集群爲核心,以高精器械及醫藥産業集群、創新驅動轉化醫學平台爲發展重點,形成轉化醫學、藥械産業兩大圈層;丘湖共棲、公園營城,規劃以“公園+”模式打造無邊界的城市與自然空間,重點打造濕地公園、運動休閑公園、社區公園等多樣化公園體系;主動健康、未來社區,將以智慧基礎設施應用爲載體,探索以“主動健康”生活工作方式爲理念的未來健康社區。
成都生物醫藥産業集群格局凸顯
“十三五”後期,成都按照《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促進成都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形成了“三城三區三帶”。
三城是指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醫學城、天府中藥城打造爲建設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醫藥供應鏈樞紐城市的主支撐;三區是指將五城區(含成都高新南區)、成都天府新區和東進區域打造爲建設國際醫療健康服務首選地;兩帶是指將環龍門山—邛崃山中醫藥保健與健康養老國際示範帶、龍泉山健康旅遊與體育休閑國際示範帶打造爲建設國際康養勝地。
實際上,成都生物醫藥區域集中化、行業産業化的趨勢已初現雛形並繼續維持,各大産業園區和功能區在行業中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
武侯區:華西大健康産業功能區(華西壩)
位于人民南路兩側,堪稱頂級醫療資源聚集地,這裏集中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爲主的多家三甲醫院,擁有大健康企業(機構)共計3370余家。
華西大健康産業功能區規劃了“一谷一軸一園多節點”,即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人民南路大健康服務主軸、華西健康谷大健康産業園。
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效果圖(圖片來源:華西大健康産業功能區)
高新區:天府生命科技園、天河孵化園
在成都高新區,已建成天府生命科技園一期和天府生命科技園二期(新川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園)、成都生物與醫藥産業孵化園(天河園)3個生物産業專業園區。
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2008年破土動工,2010年正式投入運營,一直是西部地區的標杆生物醫藥産業園區。這裏孵化了一大批生物醫藥領先企業,如成都先導藥物就于2012年在天府生命科技園成立。
2018年底,占地面積167畝,規劃總建築面積29.4萬平方米的天府生命科技園二期建築工程完工,項目名稱爲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園,定位爲打造成都前沿醫學創新發展的新極核和策源地,聚焦智慧健康、精准醫療和醫療美容等跨界融合的新業態。
成都生物與醫藥産業孵化園(天河園)是由成都天河中西醫科技保育有限公司于2001年投資建設,已累計引進700余家企業,目前在園企業191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4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2家、高新區瞪羚企業6家、種子期雛鷹企業16家、高新區四派人才企業9家,目前園區生物醫藥企業占比達到80%,包括中科奧格、諾瀚康等。
成都高新區、雙流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2016年3月,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與雙流區政府簽署共建合作協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啓動建設。在2020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誕生了西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發出全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首張保稅庫注冊登記證、産生成都市首個産業功能區法庭、成立成都市首個産業功能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專項債發行“零”突破……
截至2021年3月,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累計落戶項目150個、總投資超過1100億元,其中包括諾獎團隊5個、國家級院士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團隊51個、園區專業人才已達3000人。
溫江區:成都醫學城
2015年,成都醫學城提出“三醫融合”發展理念,以醫學、醫藥、醫療“三醫融合” 大數據/AI産業,探索出一條融合應用之路,推進生物醫藥産業創新發展。
如今,成都醫學城確定8個産業方向17個細分領域,彙聚“三醫”行業領軍企業和上下遊協作企業,推動“三醫融合”大數據/AI産業集群成鏈,已聚集醫學研發企業157家、藥械制造企業159家、藥械流通企業96家、醫療健康服務機構64家、AI大數據項目4個。
近年來,成都醫學城集聚創新資源,創造性實施校院企地協同創新模式,已與電子科技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共建大學科技園3個,與上海交通大學等20所知名高校共建新型研發機構5家。先後引進專家人才183名,累計擁有國家級研發中心7個、省級研發平台170個,建成創新載體140萬平方米。2020年,成都醫學城創新成果豐碩,實現在研藥械879個(進入臨床階段的I類新藥25個),在産藥械199個。
彭州:天府中藥城
天府中藥城是成都市唯一以中醫藥爲特色的産業功能區,瞄准中醫藥大健康優勢細分賽道,打造集“醫藥、醫養、醫學”爲一體的成渝雙城經濟圈中醫藥傳承發展示範區。
截至2021年,天府中藥城已聚集新綠色藥業、成一制藥、麗珠光大、協力等醫藥健康領軍企業近100家,2020年引進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5個,協議總投資134.42億元,其中30億元及以上項目2個。2020年園區稅收過億企業已達6家。
成都生物醫藥科創實力
成都對生物醫藥的重視與規劃,還體現在科研方面。
成都高新區“岷山行動”計劃將在5年投入300億元建設50個新型研發機構解決産業鏈細分領域卡脖子問題,布局未來主導産業,搭建公共技術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6月15日發布的首批六個揭榜挂帥型研發機構項目,其中就有成都岷山細胞工程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華西醫療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究院等2個醫藥健康領域揭榜挂帥型研發機構項目,總計給予支持金額超1億元。
成都岷山細胞工程技術研究院由楊寒朔團隊彙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含院士在內的11位知名專家,依托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台以及日本FBRI等國際資源,開展基于幹細胞、免疫細胞、類器官與類組織的細胞藥物、前沿技術和創新治療方案研究,旨在打造全國領先的細胞與基因治療項目研發和孵化平台,預計5年內將聚集120名科研人員,推出一批填補市場空白、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産品。
成都岷山華西醫療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究院由李康團隊彙集華西醫院、中科大、上海交大、電子科大等國內高校含院士在內21位知名專家,依托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平台以及華西—商湯聯合實驗室等資源,圍繞醫療手術機器人方向,填補國內在胸腔穿刺手術、關節手術、脊柱手術、康複科以及放射檢驗科機器人産品上的空白,預計5年內將聚集190名科研人員,在西部實現首個醫療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和産業化。
第二批需求榜單目前也已經發布,其中涉及12個項目,在生物醫藥領域則提到包括腦科學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應用技術研究院、生物芯片技術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