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汕頭特區晚報 侵刪
本文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對內容進行刪除)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蜈蚣舞國內獨一無二,它造型獨特,舞動起來氣勢恢宏,場面壯觀,僅流傳于潮汕地區,曆經幾代人的改進創新日臻完美
群衆喜聞樂見的蜈蚣舞。 陳史 攝
生活中的蜈蚣醜陋嚇人,在澄海西門,卻有人偏偏將這種不受人待見的動物化作舞蹈形式,成爲群衆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蜈蚣舞國內獨一無二,僅流傳于潮汕地區。這種舞蹈模仿蜈蚣的造型、動作、形態,由幾十個人輪番舞動,造型獨特,氣勢恢宏,場面壯觀,曆經幾代人的改進創新日臻完美。
蜿蜒爬行 惟妙惟肖
“蜈蚣一出,誰與爭鋒”?隨著一通潮州大鑼鼓響起,一名青年手擎彩珠躍然而出,引領著偌大的“蜈蚣”閃亮登場。只見“蜈蚣”兩眼綠光閃耀,高高擎起的紅尾巴猶如剪刀,威風凜凜。忽然,煙火從“蜈蚣”口中噴射而出,璀璨奪目。執“蜈蚣”舞蹈的藝人穿白衣著黃褲,腰系綠彩帶,小腿紮綁帶,左紅右綠,腳踏輕便鞋,藏身蜈蚣腹下,運用“丁字馬”、“弓步”、“雙下堂”等武術動作,操縱著“蜈蚣”蜿蜒爬行,惟妙惟肖的表演讓現場觀衆連連稱贊。
蜈蚣舞的起源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趣味性。據說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澄海西門有一個很有名望的嵌瓷師傅陳成錦,他對造型藝術深有研究。在一次探討准備當年的遊神賽會節目時,陳成錦偶然發現一條蜈蚣在地上爬行,靈機一動,萌發了創編蜈蚣舞的想法。陳成錦很快制作了一條可供舞耍的蜈蚣道具,他南澳的好友石文勇又協助設計了舞蹈動作,蜈蚣舞由此形成。
蜈蚣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喜順是西門蜈蚣舞第五代代表性傳人,他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爲“蜈蚣頭”。在澄海西門永和園內,記者近距離參觀這條“蜈蚣”。陳喜順告訴記者,蜈蚣道具通常用竹藤編制而成,全長22米,分頭、身、尾三個部分。頭部碩大如獅頭,兩眼放光,一對彎刀狀的利牙寒光閃閃,身軀用硬、軟二十八節布框銜接而成,伸展自如。尾部呈剪刀狀,舞動時起伏多姿。制作這條蜈蚣不簡單,十幾個人要花至少一個月時間。其中有不少小環節不易完成,還需要篾、竹、藤、鐵絲、紙等材料。蜈蚣體內暗藏玄機,裏面懸吊特制的燈燭及焰火裝置,使蜈蚣在舞動時身、腳、尾、眼都能發光透亮,尤其是夜間表演更加斑斓奪目、形象逼真。
蜈蚣神采 重在拉力
據了解,蜈蚣舞每次表演除了一名擎珠者在前邊帶引外,還要另外15人藏身蜈蚣腹下,手執手柄,彎腰屈腿,操縱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蜈蚣舞表演講究整體配合,動作整齊劃一,剛勁利落,才能表現出蜈蚣的神采。表演者常常統一運用武術中的“丁字步”、“弓步”、“觀音坐蓮”等動作,所以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的武術基礎。陳喜順表示,舞蜈蚣時重在人與人之間的拉力,蜈蚣頭的三個人往前拉,蜈蚣尾的三個人往後拉,就像拔河一樣。“有了這個互相作用的力,蜈蚣舞起來才好看。”陳喜順粗略算一下,整個蜈蚣頭算起來要三十多斤,這裏面包括十多個電池、蜈蚣嘴裏的梨花還有表演時燃放的煙花。
陳喜順介紹“蜈蚣頭” 。 李德鵬 攝
蜈蚣舞采用潮州大鑼鼓伴奏,爲舞蹈增添了濃郁的潮汕地方特色。融音樂、舞蹈、武術、獨特造型設計爲一體的蜈蚣舞,加上焰火助興,場面更顯盛大熱烈、威武壯觀。蜈蚣舞表演由“彩珠引路”、“快速出洞”、“晃頭搖身”、“上下擺尾”、“蜿蜒盤旋”、“懸空翻肚”和“吐煙噴焰”七個舞蹈環節組成。蜈蚣舞動過程還要模仿其形態習性,變化出“水波紋”、“盤梅花點”和數字造型。這些舞蹈環節和各個舞動造型都有一定難度,而懸空翻肚環節是公認最難完成的。陳喜順說,懸空翻肚就是蜈蚣頭和尾同時從身體的中間位置穿過,此時蜈蚣的腹部在空中轉動360度,之後又恢複原來狀態。每次表演至此,觀衆無不啧啧稱奇。
聲名遠揚 傳承發展
澄海西門永和園的孩子從小對蜈蚣舞就耳濡目染,孩童時就拿著帶木柄的簸箕跟在長輩身邊學習。蜈蚣舞誕生一百多年來,一直代代相傳,聲名遠揚。陳喜順回憶說,在最爲興盛的時候,澄海曾有過多條“蜈蚣”齊舞的場面。1937年“蜈蚣舞”還獲邀到香港參加慶祝英皇喬治六世的加冕盛會,轟動香江。後由于抗戰,民生艱難,蜈蚣舞隨之沉寂。1985年,陳喜順等人重新發起組織制作,蜈蚣舞才得以傳承。1987年赴廣州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連演27場,2000年參加新加坡第28屆妝藝大遊行,同年獲文化部第十屆“群星獎”廣場舞銅獎。
由于蜈蚣舞陣容龐大,每次出演都要出動近200人,且制作需時日,費用要數萬元,往往用上一段時間就要重新修複。如果沒有長期的經濟支持,蜈蚣舞的傳承發展會面臨較大的挑戰。
目前,有近百名年輕人利用夜間的業余時間到永和園接受蜈蚣舞培訓,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采訪中,陳喜順等老藝人表示,盡管傳承面臨著不少困難,但各級各部門都給予支持,他們還是希望能堅持發展下去,讓蜈蚣舞繼續發揚光大。 本報記者 李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