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球十佳繪本,這個獎項很權威,一旦評出,全世界的父母都會以此爲依據來給孩子們挑選繪本。在2015年以前,這個榜單裏從未出現過中國人的作品。
不過,2015年底,中國女孩郭婧創作的《獨生小孩》卻出現在了榜單當中,但這本書獲得的的殊榮並不止于此,它後來還包攬了多類童書大獎,並獲得了最優漫畫獎艾斯納獎的提名。有人說,這是一本靈魂之作,可與《雪人》、《抵岸》等大師級作品媲美。
作爲一本“夢幻題材的無字書”,《獨生小孩》是作者尋找心靈歸路的旅程,它不僅療愈了無數內心孤獨的大孩子和小孩子,也喚醒了獨生一代的百味回憶。
孤獨無邊,我用整個童年來對抗
媽媽去上班了,小女孩被獨自留在家中。房間空空的,女孩覺得很孤獨,也很寂寞,她站在窗邊,無聊地望向窗外,小小的身影寫滿了憂傷。
這是《獨生小孩》的開篇,書中留著齊耳短發、胖嘟嘟的小女孩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父母都要上班,因此白天只好把她一個人留在家裏。
留在家中的小女孩非常落寞,她總是試圖自己爲自己尋找快樂。她一個人看電視、吹泡泡、玩玩具,把長被單披在身上,穿著媽媽的高跟鞋玩過家家的遊戲,對著鏡子擺出各種姿勢。她騎三輪車、堆積木、給娃娃們排排坐講故事。好像所有能幹的事都幹了一遍,但時間過得好慢啊,才過了一個多小時,距離下午五點半爸爸媽媽下班還有好長時間呐!
實在無聊了,就趴在窗戶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吧,外面有時刮風、有時下雨或者下雪,有時候則是萬裏晴空,天上沒有一絲雲彩。這時候,小女孩就會幻想自己變成了一只小小鳥,沖破窗戶飛向了外面的世界……
書中的小女孩,就是作者郭婧本人。因爲是獨生子女,雙職工父母無法陪伴,童年的她捱過了許多的獨處時光,因爲孤獨和無聊,她開始在紙上隨手作畫,畫自己想象中的窗外世界,以及各種各有有趣的“玩伴”,她還自創了各種各樣的幸運圖騰,希望它們能散發出神奇能量,保佑爸爸媽媽快點兒下班回到家。
郭婧的媽媽是醫務工作者,每天的工作緊張又辛苦,終于挨到了下班時間,繁忙的工作已經耗盡了她最後一絲熱情, 面對女兒的時候已經身心俱疲。
每當到了下班時間,郭婧的耳朵就分外靈敏,哪怕再小的開門聲也不能逃過她的耳朵。她總是像一只小鳥一樣撲向媽媽的懷中,希望媽媽給自己一個吻,然後抱抱自己,和自己一起玩遊戲、講故事。可是看到媽媽疲憊的樣子,她又心軟了,不好意思再纏著她親親抱抱。而是懂事地退到一邊,讓媽媽好好休息一會兒。
“這孩子,太懂事了,不粘人,小小年紀就知道心疼媽媽。”大人們總是這樣誇獎郭婧。只有她知道,這份懂事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的落寞,這些落寞慢慢堆積著,終于彙聚成了一個黑洞,成爲了童年時代揮之不去的遺憾。
迷路不可怕,只要你有勇氣走下去
《獨生小孩》這本書,雖然不著一字,但情節卻舒緩而緊湊。當小女孩實在無聊到了頂點,她開始翻看相冊,不知不覺翻到了在姥姥家拍的照片,忽然回憶起小時候和姥姥在一起時的甜蜜時光。
“我好像已經很久沒去姥姥家了!” 她想。
這時候,天空中飄起了雪花,等雪下大了,就可以在姥姥家院子裏堆雪人了。
于是,小女孩決定去姥姥家。她給爸媽留了字條,然後義無反顧出走了。
繪本裏的小女孩很勇敢,可現實中的郭婧卻沒有“出走”的勇氣。她自小熱愛塗鴉,家人送她去興趣班學繪畫,剛開始是學油畫,後來是國畫、素描……好像總是老師認爲她適合學什麽她就畫什麽。可是,畫出的作品都不是她所喜歡的!
繪畫課程規矩太多了,畫出的作品太古板,相比之下郭婧更喜歡在課本上亂塗亂畫,天馬行空地揮灑自己的想象力,哪怕亂糟糟的課本會被老師痛罵。
後來郭婧考進了天津美院。可是父母覺得學畫畫沒有前途,就給她改了雕塑專業。她不甘心,但卻沉默著接受了父母的安排,繼續懂事了一把。
美院裏女孩子多,大家都愛漂亮,周末會熱熱鬧鬧地裝扮起來起來去逛街,但郭婧卻永遠把自己穿得灰撲撲的,不修邊幅地躲在宿舍裏畫小人。她畫的小人永遠不開心,耷拉著眼睛和嘴巴,一如主人灰敗的心情。
大學畢業後,父母早已托人幫郭婧找好了工作。新工作是當制圖員,安穩清閑,待遇也不錯,剛好適合女孩子。但這工作太單調了,郭婧經常覺得自己心情壓力,快要窒息了。她想拿起畫筆,肆意去畫自己想畫的東西。
爲了畫畫,乖乖女終于叛逆了一回。她辭掉了工作,跳槽到了北京一家網遊公司做原畫師。
做了兩年,郭婧跳槽到了新加坡。新工作環境不錯,待遇也好許多,同事們都很好相處。日子仿佛變得熱鬧而有趣,可是不知爲什麽,女孩的內心深處還是覺得有些不甘。
每當這時,她就會回憶起小時候的一次迷路經曆。那時的郭婧只有6、7歲,獨自乘坐25路公交車去姥姥家。結果,她在車上睡著了,醒來已是黃昏時分,車已經抵達終點站。倔強的小女孩不肯向別人求助,而是一邊哭泣一邊往回走,硬是摸黑找到了姥姥家。
不知怎麽,這次迷路的經曆一直镌刻在記憶裏,潛意識告訴她:迷路並不可怕,只要跟著直覺一直走下去,最終仍然能找到回家的路。正是這段經曆,一直啓發著她,指引著她,悄悄在心底醞釀起了新一輪的出走。
孤獨如月,照亮還家路
每當拿起筆,一幀幀情節就像從心底奔湧而出,《獨生小孩》的構思自然而又順暢,郭婧由此而意識到:這麽多年以來,自己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孤獨的小女孩,她渴望和小夥伴盡情玩耍,也渴望與爸爸媽媽親密相伴。意識到這點之後,郭婧再也不想與眼前的生活妥協,她只想幫自己內心的小女孩圓夢,通過手中的畫筆幫助小女孩開啓一條勇氣之旅。
郭婧再一次辭職了。她回了國,開始專心畫畫。因爲這次辭職,她成爲了親朋好友眼中不靠譜的典型。聽說她居然辭了待遇不錯的工作在家畫畫,大家竊竊私語,覺得她一定是腦袋出了問題,才會做出這麽幼稚的事情。
郭婧的父母也因爲女兒的再次辭職而憂心,在他們看來,姑娘年紀不小了,找份安穩工作,嫁人生子才是正途。這會兒女兒卻著魔似的做起了畫家夢,辭職專心畫畫,這不是犯傻是什麽?
但孩子總歸是自家的孩子,雖然嘴上念念叨叨,但日漸老去的爸媽還是讀懂了女兒的堅持。他們心疼女兒,也只好去支持她,縱容她。
一開始,郭婧的心也是亂的,每日忐忑不安。但慢慢的,她不再糾結,而是隨心而走,想畫什麽就畫什麽,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給繪畫。她過著最簡單的生活:沒有收入,不買新衣,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畫畫,創作帶來的暢快感讓郭婧每一個毛孔都無比舒暢。
在她的筆下,一個故事渾然天成:獨自去姥姥家的小女孩迷路了,不知不覺走進了森林深處,她驚慌失措,惶恐不安,這時候一只小鹿出現了。小鹿很溫柔,它馱起了女孩,飛到了雲端和小海豹一起嬉戲,播撒著歡樂。後來險情突發,三個小夥伴一下子被巨鯨吞沒了。還好,這只是一場虛驚,後來它們循著亮光找到了出路,鯨魚忽然開始噴水,三個夥伴也被噴上了雲端……
最後,小女孩完成了自己的奇幻之旅,回到了家中。
一支支用禿的鉛筆繪制成一摞摞厚重的畫稿。一年半的繪夢時光倏忽而過。就這樣畫啊畫,郭婧感覺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黑洞一點點變小了,最後消失了。
畫完最後一筆,她覺得前所未有的輕松。而在作畫的過程中,她已然知曉:自己的畫蘊含著奇異的能量,這種能量必將傳遞給更多人,去療愈那些孤獨的同類——有著和自己相似經曆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當我們不再畏懼孤獨,它就會變成一盞清冷的月,照你找到回家的路。”作爲一個獨生小孩,郭婧終于找到了生命的美好歸宿。
而作爲《獨生小孩》的讀者,不管是純真的孩子,還是滄桑的成人,在翻開這本繪本的時候,總能邂逅某種心靈的悸動。比如觸動我的是那些童年的細節,不知道觸動你的是什麽呢?
被生活欺淩千遍,仍活成朗月一輪,只因擁有弱德之美
前半生丁克,51歲生下三胞胎,女性覺醒後,整個世界會爲之讓路
海的女兒:不自愛,沒人愛——媽媽必須講給女兒的防性侵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