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強,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持續提升,海歸回國的意願進一步加強。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1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1回國求職留學生數量保持疫情後高位,回國意願增強已是趨勢。從具體行業來看,教培業海歸崗位減少,IT互聯網、商業服務需求擴張,更多海歸流向能源、制造等實體産業。
回國求職留學生數量保持高位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總人數同比增長33.9%,其中應屆留學生人數猛增67.3%。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總人數及應屆留學生人數均與2020年基本持平,前者同比下降0.5%,後者增長0.5%。可見海歸回國發展意願增強已是趨勢,並未隨著疫情穩定而下降。
2021年回國求職的應屆留學生人數與2020年持平,具體看留學國家分布,英國占比最高,爲37.7%,其次是澳大利亞(23.5%)和美國(11.1%)。從同比增速來看,2021年來自英國、美國和日本的應屆留學生人數同比下降,來自新加坡的留學生人數漲幅高達80.9%。
從企業招聘需求來觀察,平台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內海歸優先的職位數持續減少,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爲-25.4%、-23.5%、-0.4%。回國求職海歸人數增多、海歸優先職位減少,一增一減使得海歸在國內的求職壓力加大。
調查顯示,83.1%的海歸認爲在國內求職難度提高,提高的第一原因是“回國海歸增多,競爭加大”(占比64%),第二原因是“國內企業對海歸偏好減弱”(占比39.5%)。
不過從2021年來看,海歸優先職位數及求職人數均與2020年持平,因此整體就業形勢較爲平穩。
2021受訪的海歸中,有49.9%的海歸認爲自己的留學收獲基本符合預期,與2020的比例持平。有14.1%的海歸表示高于自己的預期,較2020年相比下降了近6個百分比。而表示低于預期的比列提高了4個百分點,遠低于預期的比列也增加了2.5個百分點。隨著國內外教育水平差距的縮小,以及海歸光環減弱,海歸群體感受到的留學收獲也開始打折扣。
教培業海歸崗位減少
行業分布方面,文體教育行業海歸優先職位占比最高,爲34.9%。IT互聯網、商業服務、金融業對海歸的需求量也較大,海歸優先職位分別占19.3%、13%、11.3%。
同比來看,受“雙減”政策影響,2021年教培業招聘需求驟降,文體教育行業的海歸優先職位同比減少13.1%。相對而言,IT互聯網、商業服務行業海歸崗位均同比增長15%以上,對正在求職的海歸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與行業分布一致,海歸需求較大的職業以語言培訓、留學輔導、教務管理等教培類崗位爲主,占比均在5%以上。招聘需求前20的職業還包括翻譯、市場/品牌推廣、銀行及金融服務、商務、運營等。
而隨著留學市場回暖,2021年留學輔導崗位的海歸需求同比猛增87.6%。留學輔導主要負責選校定位、文書撰寫、申請遞交等環節,海歸憑借經驗和語言優勢更受歡迎。市場、運營類崗位對海歸人才的需求也大幅上漲,業務運營、電商運營、新媒體運營崗位招聘海歸數量增幅均在50%以上。語言培訓、教務管理、中小學課程輔導等教培類崗位則均同比下降15%以上。
2021年向能源|礦産|環保、生産|加工|制造、政府|非盈利機構(以學術科研爲主)投遞簡曆的海歸人數同比增幅位居前三,分別增長11.3%、6.7%、4.2%,越來越多海歸投身實體産業及學術科研。
相較而言,文化娛樂、金融業、生活服務、商業服務等第三産業收到的海歸投遞同比下降,文體教育(以教培爲主)行業受“雙減”影響,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也下降。可見當前海歸在産業選擇上有脫虛向實的趨勢。
崗位招聘薪酬2021年達13719元/月
企業類型方面,2021年向國企投遞簡曆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7%,向上市公司投遞的海歸人數同比增加5%。而向民營企業投遞簡曆的人數同比下降5%。上市公司平台大,晉升機會多,工資更高,受到越來越多海歸青睐。
求穩心態在海歸群體也有凸顯,近期調研數據顯示,3成留學生期望進入國企就業,59%留學生認爲海歸群體中存在“考公熱”,其中38.3%認爲“考公熱”近兩年明顯升溫。
從海歸優先職位平均招聘薪酬與全平台職位平均月薪對比來看,海歸優先職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三年走高,2021年達13719元/月,高出全平台職位平均月薪(9364元)46.5%。增速來看,2020年及2021年海歸優先職位平均薪酬同比漲幅分別爲7.3%和8.9%,均高于全平台職位(2.1%和7.5%)。
關于回國求職看重的條件,2021年留學生依然最看重“薪酬福利”,占比71.6%,與2020年持平。37.2%留學生關注企業發展前景,這一比例比2020年提高2個百分點。
此外,留學生對“工作內容是否感興趣”、“工作與生活是否能平衡”,“通勤時間”這三個因素的關注度比2020年提高,可見在薪酬之外,他們越來越關注工作體驗及與生活的平衡。
上遊新聞記者 林祺
本文來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