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5月22日,敬愛的袁院士逝世,送行的群衆自發地來到必經之路,送行這個讓中國人吃飽飯的偉大科學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天被稱爲雙星隕落。那麽還有另一位院士,也在這一天逝世,被他挽救生命的患者痛哭流涕,有人抱著他的照片走上街頭,有人拿著菊花哭暈在路邊。這位93歲的老人曾豁達地說,能在人生最後一刻倒在手術台,是莫大的幸福。他到底是誰,能和袁隆平院士齊名?他到底做了什麽,值得成千上萬的患者淚灑當場?又是怎樣的貢獻,令感動中國爲他致辭?他怎樣高超的技巧,讓日本人都想一探究竟?
感謝大家准時收看今天的阿澤檔案,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關注阿澤檔案館,精彩內容早知道~覺得阿澤今天的故事很吸引你,可以給我點個贊,你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認爲吳孟超院士的一生,鞠躬盡瘁,一片赤誠,可以留言“向您致敬”告訴阿澤,話不多說,我們來一起看看吳院士偉大的一生。
希望倒在手術台上的吳孟超院士
二零二一年5月22日,山河失去了顔色,舉國沉浸在一片悲痛當中。一天隕落雙星,祖國永遠地失去了兩位偉大的科學先行者。一位是立志讓十三億人吃飽飯,卻一生清貧,連豪宅豪車都沒有的袁隆平院士,另一位就是在國際上被稱爲“神來之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看來,上帝也需要給他看病的大夫了,于是就把人間最好的大夫帶走了。兩人離世相差不過幾分鍾,吳院士享年99歲。他們都是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走來的,見證了祖國從缺衣少食,缺醫少藥到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他們的一生必定是充滿傳奇的,那麽我們就來看看,是什麽促使這位院士走上了行醫之路的。
有志青年歸國抗戰
一九二二年夏天,他出生在福建閩清,這裏的大部分人很貧困,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小孟超的父親看著家裏窮困潦倒的生活,實在難以維持孩子們的生計,于是背井離鄉來到了馬來西亞謀生。等到他五歲時,福建生活的母子生活舉步維艱,只好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父親由于沒有文化,在這裏也只能做些體力活,割橡膠,種咖啡,吃遍了生活的苦。但是就在這樣窮困的生活下,父親毅然決然的決定,不能讓孩子也受沒有文化的苦,再苦再窮也要讓小孟超識字讀書。于是到了上學的年紀,他就上午和父親一起割膠,下午就去學校讀書,一直到十七歲,他都是學校裏數一數二的好學生。後來回憶道這樣艱苦的歲月,他總是幽默地說,割橡膠樹就是最早的手術訓練。
割橡膠樹的女工人
一九三七年,國內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正值初中畢業時,小小的他心系祖國,于是作爲班長他號召全班同學,把畢業聚會的經費捐獻給飽受苦難的祖國。于是一群不大點兒的孩子們,湊了一筆零零整整的捐款,寄往了祖國抗戰一線。很快,小孟超收到了毛主席朱總司令寄來的感謝信。這封信就像一枚燒紅的烙鐵,在小孟超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爲伴隨他一生的信念。
當時,很多同班同學心中都熱血沸騰,他們想要回到祖國去,到前線去,和祖國一起抗擊外來侵略者。而這其中,最躊躇滿志的就是小孟超。說幹就幹,十八歲這年他告別了父親母親,和同學們一起背上行囊,登上了回國的輪渡。然而,回國之路並不像這群小夥子們想得順利,由于很多東南亞國家被外國長期殖民,還有的也在遭受日軍的侵略,一路上千難萬險,小夥子們只能東躲西藏。一路繞行了新加坡,又走過緬甸,後來才從昆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然而到達雲南才發現,卻因爲戰爭的封鎖,他們被困到了這裏,沒辦法到延安和大部隊彙合。于是,熱愛學習的小孟超選擇了在昆明繼續求學,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幫助祖國。看著戰場上下來的傷員疼痛難忍,流血不止,時常因爲得不到好的救治,不久便犧牲了,他心如刀絞。于是,他立志考取當時德國人創辦的同濟醫學院。一九四三年憑著優異的成績,他順利進入醫學院學習,成爲了“中國外科鼻祖”裘法祖老先生的學生。
外科第一人裘法祖先生
年紀輕輕立志入黨
回憶當年抗戰的情景,他依稀記得,一九四九年日本簽署投降書,上海到處一片歡騰。天剛亮,他打開宿舍臨街的窗子,想看看外面的場景,發現路邊躺著一排排我們的戰士,他們裹緊自己的軍服,席地而睡。店鋪和百姓的家沒有受到一點打擾,部隊井井有條戰士們紀律嚴明。他對這樣的部隊心生敬佩,想著自己要是能加入這樣的隊伍,多好啊。于是他又一次堅定了一個信念,我要加入這支隊伍,跟中國共産黨走。
終于在他不懈的奔走努力下,一九五六年三月他光榮的成爲了一個黨員,五月應召入伍,成爲了一名軍人。從這時開始,他對黨對人民的忠誠,至死不渝。兩年後,他在同濟的教授裘先生成爲我黨第二軍醫大學的教授,他又一次成爲了老師的學生,在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他的手術水平突飛猛進。可是他一直都覺得,自己現在不過是個“開刀的”,沒有在一個專業領域的發展,這樣是遠遠不夠的。于是他去向老師請教,他應該向哪個方向專攻比較好呢?老師思考了片刻,就對他說:目前我國肝病外科是個空白,我國的肝病病人很多,既然你有決心,可以從這裏入手。
這個熱血青年一聽,國家這麽多肝病病人,他們需要他!于是立下志向,從此中國的肝膽外科有了星星之火。
英姿飒爽的吳孟超先生
于是他一頭紮進圖書館,在當時科研環境惡劣的情況裏,硬是在同事的幫助下,把美國人寫的20多萬字的《肝髒外科入門》,翻譯了出來。之後又在基礎的解剖學上下功夫,反複實驗和操作,創立了屬于自己的解剖學理論。創立了間歇肝門阻斷的手術方法,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于是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加持下,他完成了新中國首例肝癌切除術,後面更是創造了全世界首例肝部中葉切除,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他365天,夜以繼日地練習,硬是把自己的雙手打造成了國家的瑰寶,這位軍人一生沒有摸過槍,卻一直在與刀打交道;一生沒有殺過一個敵人,卻挽救了數萬人的生命。
其實很多小夥伴都不太了解,肝是被醫學界叫做爲“大傻”的器官,男性的肝有42號的鞋那麽大,可是這麽大他卻沒有痛感,可能已經傷痕累累了,病人也不知道。所以,吳孟超的病人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經很嚴重了,來到醫院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一九五七年,春節剛剛結束,舉國上下一片祥和。這時,吳大夫的診室來了個奇怪的病人,他叫陸本海,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可怕的肝部海綿狀血管瘤患者陸本海
切除世界最大血管瘤
這個男人懷孕了嗎?一個男人挺著大肚子,舉步維艱,家人攙扶著他走進來,衆人都在後面議論紛紛。家屬來到診室,指名道姓只要吳大夫看,誰都不信任只相信他。原來這個患者八年前肚子就不太對勁,慢慢隆了起來,去醫院檢查說是肝癌。在那樣的醫療條件下,家屬決定放棄治療,聽天由命吧。結果兩年過去了,病人非但沒有去世,肚子卻越來越大了。這一下子在十裏八村傳開了,成了大家茶余飯後談論的怪事。家屬和病人再一次坐不住了,于是換了一家醫院檢查,這家醫院判斷,要是肝癌早就不在了,于是決定做活體穿刺檢查。不料,剛剛刺破病竈部位,就引起了患者的大出血,在醫院躺了一個來月,自此開始再也沒有醫生敢給他看病了。
很快,吳孟超就斷定,哪是什麽男人懷孕的怪事,這是一個巨大的肝部海綿狀血管瘤。當時這樣的瘤子,5厘米就被劃分爲“巨大”,而眼前這個男人的瘤子,竟然有60多厘米,32斤重,可以說駭人聽聞,在世界範圍都是罕見的。而且,這是患者肚子裏的“炸彈”,每天肚子裏都帶著這樣的腫瘤,如果有一天破裂了,就會造成大出血,到時候病人很可能就要一命嗚呼了。
准備切除超大腫瘤
時間緊任務重,和死神搶奪病人的生命,這台手術事不宜遲,在和助手反複查閱資料,推敲模擬,制定了嚴謹的方案,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方案被外科醫學界列爲教科書,被後世反複學習。
手術開始前,醫院也考慮到了風險系數太大,一共調集了十多個科室,四十多位醫護人員,配合吳大夫手術。大家嚴陣以待,不敢掉以輕心。
早上八點三十分,病人進入麻醉狀態,戰鬥正式開始。打開手術室無影燈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替吳大夫捏一把汗,這個病人肚子大到無法自己翻身。當打開切口,巨大的腫瘤赫然出現在面前,所有醫護人員都覺得毛骨悚然。
拿著手術刀的吳孟超,深吸了一口氣,或許連他都沒有想到自己面對的,是這樣嚴峻的形勢。他沉著冷靜地切斷一根根如絲的血管,小心翼翼地將腫瘤從組織上剝離,護士不斷地止血,每一步每一刀都讓所有人屏住呼吸。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拿著手術刀的吳孟超像個巨人,頹然不動,汗水從他的臉上流出,護士不斷地爲他擦汗。
研究組研究手術方案
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連呼吸都謹小慎微,要知道,鋒利的手術刀劃破一絲瘤體,病人很可能就下不了手術台了。這樣的精准,不亞于用斧子雕刻花生米,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就葬送了一個生命。生和死只有毫米之差,小編第一次感覺到,原來生死竟有這麽近的距離。
漸漸地,時間來到了晚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當最後一絲相連的組織被剝離下來,巨大的瘤體徹底離開了患者的身體,手術成功了!所有醫護人員在內心默默歡呼,終于即將體力不支的吳大夫可以休息一下了。這時距離手術開始已經過去整整十二個小時,十二個小時裏吳孟超不吃不喝,在手術台前站立了半天,手上絲毫沒有停下過。他,又一次創造了醫學的奇迹。
將近四十年過去了,這個“肚裏能撐船”的男人依然健康地活著,他經常打電話給自己的救命恩人,反複訴說著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一邊道謝,一邊說吳大夫創造了奇迹。對此,吳大夫這樣回答:“我看重的不是創造不創造奇迹,而是能不能救治你的生命。醫者仁心,醫生要用自己的責任感,幫助病人解決難題!”不得不說,他的這番話代表了醫生最高尚的醫德,他把名利抛之腦後,當做過眼雲煙,而是將病人的生命,病人的困境當做第一位,真可謂是當代華佗。
重獲新生的陸本海
萬千肝病患者救星
之後,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其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小病人 ,她才四個月,父母親抱著剛出生的孩子,淚流不止。吳大夫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判斷孩子是“肝母細胞瘤”。這是非常少見的兒科胚胎惡性腫瘤,可憐的孩子剛剛睜開眼睛,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就受到這樣的折磨,讓吳大夫的心也疼了起來。可是孩子太小了,很多醫院都拒絕收治她,這樣下去孩子根本活不過一歲。于是當他把准備給孩子手術的想法告訴同事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是他還是想給孩子爭取一下的機會。
于是,所有醫護人員一起,爲孩子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並請來了兒科專家聯合會診,不放棄任何一個生的希望。最後經過5個小時緊張的手術,孩子平安治愈,從小小的身體取出一斤多的大瘤子,體積比孩子的腦袋還要大,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場手術,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會怎樣痛苦的離開人間。十天後,孩子痊愈出院了,這麽多年過去,已經長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
老先生爲病人看片子
就在兩千零四年,診室來了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小姑娘,本該情窦初開充滿活力的年紀,卻挺著大肚子滿目愁雲。陪伴他來的父母,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原來女孩得的是和上一個大哥一樣的病,不同的是他長在肝部中葉,這裏血管衆多,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大出血。
在多方談論和研究後,吳孟超決定再闖一次醫學禁區,從死神手裏搶人來。由他帶領的治療小組,用了整整十個小時才將病竈徹底祛除,手術難度之大,創造了4次肝門阻斷術的新記錄,整個瘤體有排球那麽大,一個大臉盆才放下。就是這樣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挽救了一個花季少女的一生,痊愈後這位女孩回到了正常的工作崗位,結婚生子,放下了肚子裏的大“包袱”,她過得無比的幸福快樂。
探望病人的老先生
幾十年來,吳老先生以一顆仁心懸壺濟世,憑借著醫學的嚴謹和過人的膽識,闖過一個又一個生命的禁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迹,挽救了超過1.4萬個鮮活的生命,拯救了一個又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他獨創地阻斷切肝治療術,讓將近兩百個原發性肝癌患者,重獲新生,治愈率高達百分之90以上,讓國外專家都震驚的是,甚至有危重症患者在術後,存活了十年以上,身體素質都非常健康。
要知道,當時醫學界都普遍認爲,肝癌晚期患者能活5年就很了不起了。由于肝髒器官的複雜性,國內外專家都表示,給肝髒做手術,不亞于攀登珠穆朗瑪峰,就是這樣的複雜程度,吳老先生攀登了一萬多次。在一次外國學術研討會上,作爲壓軸吳老先生講述了自己的案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時間會場成了他的個人講壇,台下醫學界的名流鴉雀無聲,他們不敢相信,一個中國人能破解世界性的難題。
日本人也想觀摩學習
于是在一九八三年,日本一家知名電視台,想看看吳老是怎麽做手術的。一是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國際流傳的那樣,神乎其神,二來更想留下一手資料供日本醫生學習。于是派出了由攝影師,錄音師,記者,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吳老所在的醫院,希望可以拍攝他的手術過程。拍攝的內容正是他爲小女嬰做手術。同事們一開始都是不同意的,畢竟中日兩國有過不愉快的過去,再者吳老在學術界的地位,手術過程應該算是國家機密了,再其次拍攝會不會對手術有影響呢?
日本人拍攝手術過程
然而吳老一句話,打消了大家的疑慮:“讓他來”。二十多年前,日本人對于中國的醫療環境和醫療水平,絲毫不放在眼裏,甚至嘲笑中國是個不會做手術的國家。這次吳老先生要用自己的雙手,向他們展示,中國不再是以前的中國。我們的手術光明正大,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小編覺得,就算拍了你也學不會,畢竟手就不是同一雙手。醫學是沒有國界的,吳老將他的阻斷切肝技術公布給了全世界,希望可以救治更多的病人,但是醫學家是有國界的,吳老先生此生奉獻給的,是他偉大的祖國。
之後,拍攝的錄像一經發表,在世界醫學界掀起軒然大波,第二天美聯社爲此事,專門發表專欄,稱贊他爲“上帝之手”。
精益求精展現軍魂
而不論是在病房還是在診室,吳老先生都穿著整齊的軍裝。他堅持再熱也不解扣子,再熱也不挽袖子,將軍容軍紀嚴格執行在每一處工作中。他時刻提醒自己,穿上軍裝就是一個兵,作爲一個軍人,使命和指責一刻也不能忘。
軍裝整容的吳老先生
就這樣,九八年抗洪,76歲高齡的吳老先生多次爲受傷的官兵手術會診,保障後方的醫療工作。03年非典,他憑著職業敏感,立刻從醫院調集人員,組成醫療分隊。汶川地震,他將近八十歲高齡,身先士卒沖到搶險第一線,坐鎮醫療指揮部,開通遠程線上會診,又主動上交2萬元,作爲黨委。以自己基金會的名義,向災區募捐500多萬元的急救物資。05年開始,他每年堅持到基層軍營,爲部隊戰士免費問診,很多人都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有國寶級醫學大師,爲自己看病。這一年,吳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高齡。
因爲長期手握刀,他的指頭都已經畸形;因爲長期站立,他的腳趾並不到一起;中國肝髒醫學史上,他創造了太多個第一,第一次制造出肝血管標本,第一次完成肝髒外科手術,第一次對肝手術革新,第一次完成肝中葉切除,第一次切除世界最大海綿血管瘤,第一次在腹腔鏡下完成肝癌手術,這麽多個第一次,是他夜以繼日的練習,他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手部變形的老先生
天上有一顆小行星,命名吳孟超,他在廣闊的宇宙閃閃發光;人間有位醫生,他終其一生爲國爲民,留下永垂不朽的精神熠熠生輝。看完吳老先生的故事,小編都有些哽咽了,他的一生真的像一塊金磚,哪裏需要就用在哪裏。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向吳老先生學習,爲祖國祭絕學,爲後世留知識。讓這麽多病人患者,自發爲他送行的,不僅是他精湛的醫學技術,更是他的醫者仁心,他爲了給病人省錢,盡量開便宜點的藥,避免做重複的檢查,一年下來省了7000多萬。也希望不管是身處什麽樣的崗位,常懷一顆赤誠之心,多在專業知識上下功夫,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
向吳孟超院士致敬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裏,吳孟超老先生的故事,實在太過偉大,不是文字語言可以表達的,想了解更多科學家的故事可以關注阿澤檔案館。覺得阿澤講的故事生動感人,可以點個贊支持我哦!覺得老先生一生我國爲民,爲他感動,可以留言“向您致敬”告訴阿澤,覺得迷茫的時候可以擡頭看看,星河一定會指引我們前進!
視頻鏈接:上帝之手治好“懷孕”男人,雙手煉成國家瑰寶,日本人都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