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東部新區獲悉,由成都東部新區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的《成都東部新區—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片區設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目前已完成編制。爲讓公衆充分了解片區設計草案內容,今(17)日,《草案》正式向社會公示。
據了解,《草案》對未來醫學城的規劃範圍、發展規模、發展策略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劃,市民可以到馬鞍山規劃館(成都東部新區丹景街道馬鞍山觀景台),或是登錄成都東部新區政府信息公開平台、成都東部新區微信公衆號查看詳細內容。《草案》公示時間將持續至7月16日。
記者在《草案》中看到,未來醫學城位于成都東部新區南麓,片區範圍約15平方公裏,西側緊鄰三岔湖,東側距離天府國際機場僅約12公裏,未來將容納約9.2萬新老成都人。
規劃範圍圖
《草案》對標美國德州醫學中心、波士頓長木醫學區、新加坡啓奧生物醫藥園等國內外知名生命健康産業片區,依托華西頂級醫療資源導入,提出“未來醫學探索與創新前沿,醫教研産融合與轉化典範”的總體定位。
“一核四帶四區”
構建體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的未來家園
根據《草案》,未來醫學城將規劃形成“一核四帶四區”的空間結構。
“一核”即國際特色示範醫療核,是未來醫學城的功能核心和城市形象展示窗口。西側臨湖,中央圍谷,包括國際一流特色醫療中心、國際中西醫教學科研中心、國際領先互聯網醫療中心、數字化全程健康管理中心、健康險數據和後台中心5大産業功能。此外,結合中央生態綠廊集聚綠心公園、綜合商業、會議、酒店等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建構國際醫學交流中心。
“四帶”指四條結構性生態綠廊,將打造成爲健康主題的城市公園。依托現狀丘谷水系,連通中央生態綠廊、雷家溝河生態廊道、三岔湖湖岸生態綠地及鎮金河生態廊道,形成網狀連續的生態基底。通過挖掘保護丘區特征,引入健康主題,形成運動康體湖岸生態帶、生命健康溪谷生態帶、生境探秘河岸生態帶、醫藥創新智谷生態帶——“四帶公園”,提高區域生態質量以及廊道的自然景觀價值,爲市民提供高品質休閑生活場所。
生命健康溪谷透視圖
“四區”指四大健康産業社區,包括初創孵化産業社區、現代中藥健康産業社區、智慧醫學數字産業社區、國際高精醫療器械産業社區。未來醫學城將充分滿足職住平衡需求,對未來生活工作方式進行積極探索,實現居民由“被動醫療”到“主動健康”生活方式的轉變,建設體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的未來社區。
健康産業社區鳥瞰圖
三大策略
打造産業生態圈、市民生活圈融合發展的公園城市典範
《草案》還提出三大策略,將打造産業生態圈、市民生活圈融合發展的公園城市典範。
策略一:醫研爲核、圈層生長
未來醫學城將科學建立符合産業鏈關聯的空間關系,結合各産業板塊特征、資源偏好、人流動線,綜合組織布局,協調滿足發展需求。規劃以國際特色示範醫療集群爲核心,以高精器械及醫藥産業集群、創新驅動轉化醫學平台爲發展重點,逐步向外動態生長,形成轉化醫學、藥械産業兩大圈層。
轉化醫學圈爲緊鄰核心的第一圈層,通過布局醫工結合藥械孵化平台和現代中藥循證平台,推進院企合作,促進創新共享服務,加速研發進程;高精器械及醫藥産業圈爲第二圈層,將重點對研發階段項目提供支撐和服務,實現由科研到成果孵化轉化全産業過程。
整體鳥瞰圖
策略二:丘湖共棲、公園營城
未來醫學城將充分尊重片區川中丘陵的典型地形特征,丘谷交織,構建串聯城市與三岔湖的生態骨架。規劃以“公園+”模式打造無邊界的城市與自然空間,重點打造濕地公園、運動休閑公園、社區公園等多樣化公園體系,結合布局公共服務、産業服務以及社區配套服務功能,促進生態價值轉換。
規劃創新建造場景營城的公園城市新路徑,依托各級公園綠地,因地制宜植入公共服務、商業商務、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功能,充分轉化公園生態價值,實現生態空間的價值滲透、價值延展和價值提升。規劃區內圍繞不同層級的公園,相應布局不同的用地類型,以“公園+城市綜合服務”“公園+産業辦公服務”“公園+社區配套服務”三種模式塑造不同的空間形式。
策略三:主動健康,未來社區
未來醫學城將以智慧基礎設施應用爲載體,探索以“主動健康”生活工作方式爲理念的未來健康社區。依托IDC構建東部新區數據處理、信息共享核心,結合5G網絡、智慧市政設施共同形成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以面向未來的“主動健康”生活工作方式爲理念,提供智慧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務,營造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環境,提倡綠色出行的健康交通方式,布局豐富多樣的休閑娛樂場景,影響和培養社區居民的健康工作和生活的習慣,引導居民自發主動的探索和創造健康新工作和生活方式。
《草案》還明確,片區將營造無邊界的自然、城市空間體驗,建立相互滲透的開放空間及慢行體系;聚焦醫生、教授、科研工作者及本地居民等核心人群需求,配置優質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倡導主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未來公園社區;創新産城融合的彈性複合用地模式,鼓勵社區中心用地混合利用,提升用地效率與社區活力;構建五橫五縱的幹路系統,強化內外聯系,打造多往交融的立體交通系統,構建公交導向的綠色未來交通出行方式。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