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東南亞強國,我們的印象似乎只有新加坡一個國家。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個國家在30年前,人均GDP曾是我國的7倍,並位列“亞洲四小虎”之首。雖然如今這個數字已被我國超越,但憑借獨特的發展戰略和定位,已經成爲全球半導體新的制造中心。這個國家便是馬來西亞。
而馬來西亞能擁有如今多元、穩健的經濟結構,還要“感謝”一位來自華爾街的投資大佬。
一、有資源又有技術,大馬應該“感謝”誰?
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一直以來,資源出口都是馬來西亞的主要經濟來源。比如在橡膠産業,2021年,馬來西亞實現橡膠總産量99.6萬噸,占全球總産量的8.8%,而且全球90%避孕套的原料都來自馬來西亞。此外,馬來西亞的油氣儲備,在東南亞國家裏也名列前茅。截至目前,馬來西亞已探明原油儲量爲36億桶,占全球石油總儲量的0.2%。
從1957年獨立建國起,憑借著豐富的資源和3200萬人(相當于重慶人口總數),到1996年時,僅靠出口和服務業,馬來西亞的人均GDP已經達到4800美元,而同時期的中國,僅有700美元左右。當時馬來西亞的口號是:爭取到2020年,成爲比肩西歐的發達國家!
時光荏苒,如今的馬來西亞雖然沒能實現比肩西歐,但人均産值卻也達到了11399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次于新加坡、文萊。更重要的是,如今的馬來西亞已成功融入全球半導體産業鏈,在全球後端半導體封裝領域占據著全球市場8%的市場份額。其中全球40%車規級芯片的封裝測試,都是在馬來西亞完成的。最近幾年全球車規級芯片鬧“芯片荒”,也正是由于馬來西亞工廠停工導致的。
目前,馬來西亞境內分布著54家半導體工廠,如英特爾、西數、松下、博世等科技巨頭紛紛在馬來西亞設廠。在發展半導體産業,培養高端人才方面,“老鄰居”新加坡可謂幫了馬來西亞大忙。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不是宿敵麽,怎麽會走到一起?
說起來,馬來西亞能搭上新加坡這趟快車,還得“感謝”一個人,華爾街投資大師,猶太人——喬治·索羅斯。
二、放松金融監管,馬來西亞飲鸩止渴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原本同屬一國,可惜這份情誼沒能延續。由于種種矛盾,1965年8月,馬來西亞全票通過所謂“新加坡從馬來亞聯邦脫離”的議案。得知消息後,日後成爲“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哽咽地說:“我們被抛棄了!”那麽主動抛棄新加坡的馬來西亞,怎麽又去找新加坡合作呢?
經曆了上世紀80年代的高速發展,號稱“亞洲四小虎”的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發展瓶頸。爲了維持表面的“發展速度”,四個新興國家幾乎采取了相同的措施:
其一,大舉借債發展地産、基建,期望通過投資拉動GDP;
其二、爲了吸引外資,各國刻意地放寬了本國的外彙管制。
兩個“借錢”的舉措雖然讓“亞洲四小虎”經濟再次騰飛,但這無異于飲鸩止渴。時間來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夕,泰國的負債已高達930億美元,而馬來西亞也有452億美元之多。
有漏洞,自然就會吸引蛀蟲。“亞洲四小虎”這種“金融不設防,對外依存度高”的亞健康狀態,引起了“華爾街大鳄”索羅斯的注意。1992年索羅斯剛品嘗了“做空”英鎊的甜頭,這次“白給”的機會,他更不會放過。
三、“拜師”新加坡
從1997年初開始,索羅斯整合了華爾街多個國際遊資集團,殺入東南亞多國市場,先是通過抵押債券購買當地貨幣,繼而到國際市場大舉抛售,以營造當地幣值不穩的假象。
索羅斯的操作的確奏效了,很多機構開始跟風抛售馬來西亞林吉特(當地貨幣)。幾輪攻勢下來,馬來西亞的外彙儲備消耗殆盡,債務也即將到期,GDP暴跌30%。吉隆坡綜合股指更是從1997年2月最高的1271點,下跌至1998年9月的262.7點,跌幅達79.33%。
生死存亡的時刻,馬來西亞只能找到被自己曾經“抛棄”的新加坡了。
從1998年開始,馬來西亞主動加入由新加坡主導的半導體産業體系中。幾年磨合,這種由新加坡出技術、馬來西亞出資源和勞動力的合作模式日漸成熟。與此同時,馬來西亞還積極擴大內需,提升本國制造業水平,同時降低對外資的依存度。借此,馬來西亞也成爲在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最快恢複的東南亞國家。
四、結語
時至今日,馬來西亞的經濟已從資源出口發展成爲工業、旅遊業、房地産業等多頭並進的經濟體。其中旅遊産業在馬來西亞的GDP占比一度達到12%,更是創造了馬來西亞近25%的工作崗位,主要客源來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中國遊客量排在第三。
其實在2016年時,索羅斯曾發起過對馬來西亞林吉特的第2次突襲,然而這次憑借穩健、豐富、且有活力的經濟模式,馬來西亞最終挫敗了索羅斯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