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曾經推心置腹地說:
“新加坡大多是福建廣東人的後裔,祖先甚至都不識字都很貧窮,而達官顯貴、文人學士則全部留在中原,因此,沒有什麽事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國人做不到或沒法子做得更好的!”
“新加坡成功的關鍵是英國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麽所謂的國學和儒家文化!”
日本改革思想之父福澤谕吉說:
“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就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
福吉谕吉說出的“思想”並不是他憑空“捏造”出來的,他在全面考察了西方社會後,從自己的祖國實際出發,爲祖國的“長遠大計”量身定制了這一味東西方文化完美結合的“好藥!”
這副“好藥”雖然日本人喝得“磕磕碰碰”,中間也有波折,但終究還是被日本人主動“喝”進去了,而且效果奇佳,立竿見影,日本由此也走上了一條可促進國富民強的路,並一直反哺到今天,促成日本成爲了傲世全球的經濟發達體。而福澤渝吉本人的頭像也因此榮幸“霸榜”了曰元,被曰本人代代相傳!
新加坡原先本是荒蕪之地,被當時無處安頓其身的一些海外謀生的中國人被迫“主動”相中,卻在命運的冥冥之中“不幸”被英國所殖民,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在此落戶生根的謀生者肯定也相應承受了殖民的痛苦,同時,也無可選擇地接受了他人爲其設計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法治制度!
新加坡選擇這些制度一開始並非是自己所願,只是被迫接受後,再經過一段磨合期,最終慢慢適應了這些“水土不服”的“方子!”後來,即使英國人走了,新加坡人只是送走了他們曾經的“主人”,對于他們留下來的法治制度,新加坡人非常珍惜,統統視爲寶貝,統統照單全收。
時間也驗證了新加坡作出這一曆史性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李光耀是這一過程的見證者和親曆者和參與者!現在的新加坡繼續用自己的繁榮與富強向世界證明:他是別人學習的榜樣,而不是失敗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