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1039~1127),俗姓林,名靈噩,宇通叟,人稱大峰祖師。不詳裏氏外(見清光緒《潮陽縣志》)。出身豪門,自幼聰穎,才思敏捷,涉獵知識廣博。宋紹聖二年(1095)登進士,授紹興知縣。爲官數載,憤于朝政腐敗,棄官爲僧。宣和二年(1120)由福建雲遊至潮陽蚝坪(今和平),時逢幹旱,農業失收,瘟疫流行。大峰爲解救民衆厄難,結廬橋尾山後靈豁(今靈泉寺),一面設壇于獅尾石(今大峰石)祈禱,求佛祖爲民消災降福;一面以其精湛醫術,爲民治病。鄉民崇敬,要求大峰不再雲遊,遂定居。時蚝坪有大川(今練江)橫截,水深面闊,波流湍急,每遇風濤,鄉民常遭覆舟之患,大峰爲之恻然,立宏願建橋,溝通兩岸,解除民厄,以度衆生。他不辭辛勞,四處募集建橋資金,深得鄉民支持。宣和五年,大峰攜所募資金往福建,考察當地建橋技術,采購材料。建炎元年(1127),大峰從福建運回建橋所需工具材料,聘來工匠,築起17座橋墩、架橋16孔。由于年事已高,且操勞過度,是年十月圓寂,終年89歲。
紹興二十三年(1153),橋東西兩岸邊孔由鄉人蔡諄捐資續建。成橋18孔(不含引橋1 孔),長108.8米、寬3米。其孫蔡震(進士)騰讓祖遺書齋,改爲“報德堂”,以緬懷大峰祖師。據明隆慶《潮陽縣志》卷十《壇廟志》載:“報德堂,在和平橋頭,宋紹興年間鄉人作之,以報僧大峰造橋之德者。”報德堂奉大峰爲慈善事業的開山祖師,大行修橋鋪路、收骨殓屍、扶危濟困之善舉。這就是潮汕現代善堂的雛形,也是潮汕善堂慈善文化的“鼻祖”。
大峰精神不僅在潮汕地區産生了重要影響,同樣在海外潮人中也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如泰國潮籍鄉親修建的曼谷報德堂,新加坡的普救善堂、修德善堂養心社、同敬善堂誠善社,此外,越南、老撾、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潮人也先後創辦奉祀大峰廣施善舉的善堂。這些善堂都奉大峰爲精神領袖,踐行大峰積德從善之舉,弘揚中華民族甘于奉獻,濟世救人的傳統美德,在當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扶危濟困活動,爲事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