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當身爲成都市副市長的文學家、翻譯家李劼人領軍修建人民南路之時,他曾預言:“在今天的人民南路之南,將來會出現不少崇麗宏偉的大建築的”。果不其然,還沒等到將來,路一開始修建,一座成都人祖祖輩輩都不曾夢想過的高樓大廈,就在人民南路錦江之濱悄然破土動工。僅用兩年時間,即1960年,作爲國慶十周年之獻禮,一座當時成都最高端、最宏大、最華麗、最洋氣、蔚爲壯觀的大廈屹立在錦江河畔。這座曾好稱爲蓉城未來“十大建築”之一的大廈,就是——錦江賓館。其後,曆盡50年的風華與風雨,錦江賓館巍然屹立,鑄就著它永不衰落的輝煌。
1960年建成之際,錦江賓館占地78畝,綠化覆蓋51%,館內名木參天、綠蔭婆娑、碧水蕩漾、芳草茵茵、繁花似錦,可謂華麗優雅、鬧市淨土,被譽爲“花園式賓館”。朱德和陳毅兩位四川老帥親自選定了“錦江”這個館名,其寓意有三:一是賓館毗鄰錦江河畔;二指成都自古即有“錦城”、“錦官城”之稱謂;三則新中國前程錦繡。1964年,周恩來總理視察錦江賓館時說:“錦江賓館這個名字很貼切,很有意味”。
錦江賓館從一開始興建,就定位爲四川乃至西南地區最高級的政府招待所。這一時期,錦江賓館與作爲大型會議使用的配套建築,氣勢恢宏的錦江大禮堂在其後的20多年間,一直是四川省重要政務接待和外事接待的首選。而在成都市民的心中,錦江賓館則是一個神秘而尊貴的地方,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從當年初建成時,我曾和小夥伴們光著腳丫,穿著補巴衣褲去看稀奇,到20年後跨進賓館和大禮堂參加會議,心中仍有一股自豪感。這座具有歐洲建築風格,典雅莊重,恢弘大氣的大廈,與同時建成的錦江大橋連爲一體,成爲頻頻出現在那時畫報畫冊上的成都標志性建築。以至50年後的今天,錦江賓館象牙色的外觀,依然風采奪目,即便面對周邊林立的造型各異的高樓,仍是雍容華貴,獨具一種不可替代的特殊曆史身份與唯我尊貴的地位。
58年建成的錦江賓館
錦江賓館1961年3月開始試營業,一下就轟動了這座近三千年處變不驚、悠然自得過著小日子的古老都城。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蜂擁到河岸邊仰望這座簡直就勝過皇宮大殿的宏偉建築。更有不少人趴在鐵柵欄外睜大眼睛望著裏面大型吊燈閃射出的晶瑩華麗燈光,豪華光亮的設施,巨大的玻璃牆,透著光彩的大理石地面,以及衣冠楚楚、油光水滑的男男女女……那富麗、那堂皇、那高雅、那氣派真讓人緊張得有些張口結舌、面紅耳赤、幾乎喘不過氣來。特別是過了不久,又見到不少金發藍眼高鼻梁的外國人,更是讓整個成都沸騰興奮起來。以致好多年當中,從我讀小學到初中,到錦江賓館看老外,就成了我們這些背著布口袋書包的學生娃兒最時髦的耍法。
整個1960年代到70年代,尤其是家住錦江邊和賓館周圍的人們都有超出大多市民的非同尋常的樂趣。尤爲是夏天的傍晚,遠遠地就能聆聽到賓館裏的歌聲和音樂,看到那些個穿著整潔中山裝來開會的縣長市長們,或是觀賞門口站崗的軍人也是種趣事。但最讓人們興奮的,還是晚飯後拖著兩片布拖鞋,光著上身扇著大蒲扇,到賓館門口看各種顔色的“洋人”進出,不過瘾的還可以追著看。這種感覺和樂趣不亞于現在的人們去參加時尚派對或追星。
然而不久人們便驚訝而不解的發現,這座高檔賓館裏面的綠化帶和空地裏竟然盛開的是棉花和紅苕花。“當年的錦江賓館比魯迅筆下的百草園還好耍!”1961年就進錦江賓館當電話維修工人的呂世斌說。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到處聽到的傳聞都是餓死了多少人。于是,爲了生存和改善夥食,省裏的許多廳局紛紛到錦江賓館周圍預留的綠化用地裏種糧食、棉花、紅苕、各種蔬菜等。
然而,我們這些因窮困而單純得猶如一張白紙的娃娃,依然時常餓著肚子來這裏嬉戲玩耍。棉花收獲的季節,鵝黃色的幾棟大樓四周,盛開的下垂的雪白棉花,環繞著現代的9層鋼筋混泥土結構的錦江賓館。很多小孩子就在緊挨著的沿錦江蜿蜒的老城牆附近,聽雜草和小樹間夏蟲和秋蟬的鳴叫,或蹲在牆頭看賓館裏的藍眼睛和金色頭發的外國人,尤其是女人。遠處一片片低矮的茅草房,破舊瓦屋,映襯著錦江賓館的現代和富貴。打從這以後,這裏就成爲成都人了解外部世界,認識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個稀罕的窗口。
1960年,作爲四川最高領導的李井泉,仿照首都北京規劃了成都“十大建築”,首先要求舉全川之力、成都之力,建造設計標准達到20年不落後的省政府第一招待所,及其賓館一旁的大禮堂,其外觀與氣魄與北京人民大會堂幾近相似。爲了以最快速度建成爲國慶十周年賀禮,當時的成都無縫鋼管廠工程和省展覽館項目都全部停建,把財力和物力讓給了這座高43米的四川第一高樓。
在錦江賓館留影是很驕傲的事情
四川省政府招待所和錦江賓館的兩種稱謂,也示意著它的兩種非同一般的功能:內部接待和外賓下榻。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裏也自然成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彙聚地。同樣是客人,由于生活習慣、環境條件的不同,對文化和文明的理解在當時有著極大的反差。來開會的地方幹部們習慣大嗓門說話,有時還敞開著房門。服務員不得不在接到外國客人的投訴後,去制止那些毫無顧忌的笑聲和喧鬧。即便如此,入住這裏的客人也比當時成都的其它招待所要“高檔”。當錦江賓館裏的外國客人動作輕緩地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紙,然後捂在嘴上,再把包好口痰的紙扔進垃圾桶時,那些個農村或地方幹部們卻在一旁指指點點地看稀奇;當男女老外們表情難堪的捂住口鼻,忍受著地方幹部們的葉子煙味,和隨時噴射而出的口痰,匆匆快步躲避時,那空間飄忽的煙葉味中,又夾雜著絲絲令人身心莫名騷動的香水味。這就是當時錦江賓館的獨特氣氛。
這座賓館就這樣毫無顧忌地一邊接待著洋氣十足的老外們,一邊容納著土裏巴叽的地方幹部,其間的諸多笑話,在今天的人看來,是很難理喻的。“那是一個冬天的傍晚,賓館買了一批抽水馬桶回來,我們都去看稀奇。去的路上,我們還以爲是餵馬的桶。”現在已是賓館生活福利部主管的徐汝鳳說。其中還有傳誦甚廣的 “馬桶的故事”——有天早上,一服務員准備清理房間,等了半天才見一臉通紅的男子出來。等進了房間清洗馬桶,卻發現馬桶水箱蓋子異樣。一檢查才發現,客人竟是高高蹲在馬桶上,把水箱當成了 “茅坑”。類似這樣的土笑話不時也傳到了社會上,成爲平民百姓消夏的“開胃小菜”、龍門陣擺了一遍又一遍的絕佳話題。
錦江河畔明亮的賓館樓層裏,那時偶爾沒有事情的女服務員們也很閑散地安排自己上班的時光,無論是最尊貴的省軍級客人住的西樓,還是地師級規格的南樓或縣團級幹部下榻的東樓,健談的男男女女服務員們,按性別分開各自吹牛聊天。因爲是四川賓館業的“楷模”,很多會針線活的姑娘或媳婦們,也只能眼巴巴地想象其它賓館女同行們,邊上班邊縫補衣服或打毛衣來打發一天時光的閑趣。
西餐廳
錦江賓館自1962年接待班禅額爾德尼大師;63年接待朱德委員長;64年接待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65年陳毅招待西哈努克親王及夫人、賓努親王及夫人;66年彭真在此會見農業勞動模範;1976年,華國鋒、喬冠華在這裏宴請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1978年金日成在此下榻並發表重要講話。錦江賓館一下名揚中華,成爲國家一個重要的對外接待管所之一。這無疑就對賓館的對外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學習掌握外語(英語)就成了必需的技能。
經常舉行的外語學習課也是服務員們既高興的事,又是工作的重任,自然也生發諸多的笑話。大家用自己獨創的“漢語音標”法來強記那一串串足以讓嘴巴抽筋、舌頭僵直都講不好的“洋話”。“舍提黨,普利斯。”(Sit down,Please.)即是被大家廣爲使用的“洋話”。曾經,服務員和外賓的交流僅限于 “bodylanguage(肢體語言)”,老外們經常是搓了半天手外加不斷地喝水,臉漲得通紅了,大家才醒悟過來他是想上“洗手間”。爲徹底改變這種現狀,1980年起,錦江賓館對新招員工開始要求有相應的外語基礎,並陸續把員工送到更加專業的外語培訓班學習,不少優秀的管理人員還被送到國外深造,這也開了四川賓館業“與國際接軌”的先河。
改革開放伊始,錦江賓館從省政府的機關事務管理局劃歸到省旅遊局,正式成爲四川唯一的涉外賓館。當在錦江住店的中國客人也慢慢習慣了“老外”的生活方式,開始假裝老練地品咖啡和喝洋酒時,錦江賓館也 “站起來了”,成爲四川最早改“坐著接待”爲“站立服務,微笑迎賓”的賓館。而這時,成都的大多數賓館招待所才從葉子煙味中解脫出來。在與國際化的銜接過程中,錦江賓館得風氣之先,創造了四川飯店業多個第一:第一家花園式粵菜廳,第一家西餐廳,第一家咖啡廳、第一家歌舞廳等。
到1999年,錦江賓館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2007年,錦江賓館出版發行《感動宣言——四川錦江賓館企業文化手冊》,將“創造感動”作爲企業核心價值觀,在全國首推“感動文化”。 2010年,錦江賓館榮獲被稱爲我國飯店業最高榮譽獎——金星獎。2012年,蟬聯此項殊榮。
一直就是成都標志性建築
幾十年來,錦江賓館在成都市民眼裏一直是“很港”的,因爲這裏最先住著很多“老外”,這裏有四川最早的舞廳、歌廳,這裏可以感受到離世界最近的時尚和潮流。時任電話維修員兼 “公關先生”的呂世斌說,當時九樓的歌舞廳堪稱成都乃至四川的第一歌舞廳,最早和最高檔。會跳舞的是當之無愧的風頭人物,人們一般用“很港”來刮目相看。他們脫掉布扣的藍布對襟衣衫或四個兜的中山服,換上了喇叭褲或是還顯示著商標的皺巴巴的西裝、領帶,頭發燙成連蒼蠅都站不穩當,油光水滑的“大拿波”、或“原子彈”。嘴裏不時哼哼呀呀冒出五音不全的流行歌曲,從鄧麗君的《美酒加咖啡》,到了費翔的《冬天裏的一把火》和蘇芮的《跟著感覺走》……
1979年,賓館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自負盈虧”的新政策。1984年,國家旅遊總局發出了學習北京“建國飯店”的號召。接下來的體制改革可謂當年賓館“地震級”的大事,廳長科長級別領導的機關管理模式,改成了現代的總經理負責制,員工的“鐵飯碗”也被“泥巴碗”代替。在短暫的不適應後,隨之而來的是賓館跨越式的黃金發展時期。從1989年的三星級酒店到1992年的四星級,如果錦江賓館的發展還只算行業領先的話,1995年被評爲西南地區首家五星級商務旅遊酒店和1999年成爲國內第一家包攬“五星鑽石”四大獎項的酒店,則開創了由中國人自己管理酒店達到國際一流水准的先河。酒店斥巨資完善的10個不同規模格局的會議廳,于原有同聲翻譯系統、無線話筒、幻燈機、投影儀之基礎上,又增添了開放式會議講座系統、多媒體投影機等專業會議設備,並對大型多功能廳鴻賓廳進行重新潮流化裝修,可爲舉行之各種國際會議、商務活動提供更完美和更完善的商務服務。風味餐廳則有:韓國燒烤,日本料理,川菜,粵菜、西餐、自助餐、咖啡廳;娛樂設施有:酒吧,卡拉OK,歌舞廳、夜總會,遊泳池、桑拿房等。
1979年,英國首相希思下榻錦江賓館;1986年美國副總統布什在錦江賓館設宴招待客人;1995年,新加坡總理吳作棟下榻錦江賓館;同年德國總理科爾莅臨錦江賓館;2002年接待了印度尼西亞總統梅加瓦蒂;2003年德國總理施羅德光臨;2004,法國總統希拉克光臨;2006,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下榻;2007,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光臨;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下榻。此後,接待世界各國首腦和政要,世界500強企業CEO以及名人明星,已成爲錦江賓館的日常接待事務。錦江賓館亦因此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成爲我國外事接待的著名品牌酒店之一。
接待大廳
當年讓成都人追“老外”看洋盤的省政府第一招待所已經是享譽世界的五星級大酒店。外表典雅而安靜的她于今50周歲。當年的服務員徐汝鳳大姐已經是酒店的生活福利部主管,月工資從1978年的18.5元變成了2580元。修電話的工人呂世斌成了單位的工會主席並已退休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曹蘭劍則從進單位的布衣一族(土布帶布布的衣服)變成了今日每天都是西裝革履的金領,一個當年賓館鐵門外的赤腳少年看客,華麗轉身爲賓館總經理,繼續著錦江賓館的燦爛與輝煌。
同時,作爲一家具有獨特意義的高檔酒樓,錦江賓館也是展示川菜風味風情魅力的絕佳平台。初建伊始至今,三代川菜大師在此奉獻了自己一生的年華和精湛技藝,讓中外來賓一享川菜美味口福。其中有德高望重的川菜大師張德善和特級名廚蘇雲、陳志興、代自金、林光榮、王澤林等老一輩名廚;有年富力強、技藝高超的川菜大師盧朝華、陳家全;中青大師名廚黨科、李國和、張興榮等主理廚政。
先說說頂級名廚張德善,19歲拜成都四宜君名師高鶴廷爲師,50年以前,先後在近花樓、朵頤、春風一醉等餐廳事廚,50年代後受國家派遣,到波蘭、朝鮮傳授川菜技藝。回國後即擔任進京賓館廚師長、副經理、顧問等職務。張德善大師從廚60余年,烹技全面、經驗豐富、長于切配、爐子、燒烤及工藝大菜。其拿手名菜佳肴有:仙鶴玉脊翅、幹燒岩鯉、金魚戲蓮、鍋貼鴿蛋、鳳巢花菇蝦、蘋果烤爐雞、香酥芋泥鴨、湘蓮夾心苕糕等。在錦江賓館期間還創制了梅花魚肚、金鳳還巢、菊花鮑魚、金秋獅子魚、鴛鴦戲水、丹鳳朝陽、彩色花籃等名菜。這些堪稱藝術作品的大菜,設計新穎獨特,形象惟妙惟肖,制作精細,生動逼真,端上宴席,讓不少中外嘉賓大爲驚喜而不忍下箸,情不自禁拍照留念,然後慢品細嘗,贊不絕口。張德善大師還親自動手整理出版了一本22萬字的《錦江賓館菜譜》。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第二代大師盧朝華,22歲進入錦江賓館,師從張德善學習廚藝,1983年後,出任餐飲部總廚、副經理、經理、顧問至今。盧大師參加、主理曆年來在錦江賓館舉辦的高級筵席、大型宴會、國宴菜式制作,曾多次被派往墨西哥、美國、法國及東南亞諸國參加烹饪大賽、表演川菜烹調技藝,均獲得金獎和高度贊譽。盧朝華技藝全面、尤擅長川菜紅案技術,善取衆家之長創新菜品。其代表菜有:叉燒酥方、一品蝶荪官燕、黃燒大排翅、百鳥回寶巢、魚香茄舟酥鮑、神長長青屏、糖醋菊花魚等傳統和創新菜式。
現任總經理科班出身的川菜大廚黨科
第三代川菜大師黨科,1984年從四川烹饪高等專科學校畢業,進入錦江賓館事廚。“鍋邊舞”跳了20多年,現在的他是中國烹饪大師、先後任錦江賓館餐飲部經理、行政總廚、錦江賓館總經理。這位科班出身的總廚,依據錦江賓館的接待需求,大膽並富于創造性的對川菜進行了富有詩情畫意般的創新。他將粵菜的原材料、烹饪方式引入川菜,先後推出水煮肉蟹、魚香花菇蝦、酥皮海鮮盅等深受大衆歡迎的川式海鮮。將鐵板燒這一粵菜的烹饪方式引入經典川菜回鍋肉的制作中,“讓回鍋肉一上桌立即香味四溢”。他和他的團隊開始采衆菜系之長,賦予川菜更深的風味內涵。粵菜清麗,湘菜豪放,蘇菜婉約……,不僅保持了川菜的傳統風味,還使川菜更顯開放與包容,川菜檔次開始全面提升。一道“魚香扒牛排”,將西餐特有的牛排配以極具四川代表性的魚香口味,使外賓在不改變飲食習慣的同時品嘗到川菜的特色。“西菜川作、粗糧細作”,黨科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烹饪理論。
黨科還和烹專的教授合作,用了一年半時間,別出心裁地將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入菜,“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10多道菜組成一席“孔明宴”,既獲“票房”又得好譽,榮膺第十二屆全國廚師節“金廚獎”。就此,錦江賓館的川菜出現了川式粵菜、川式淮揚菜、川式湘菜、川式西菜的新穎風格。中外來賓和國內外食客對川菜海納百川、富于創新的風韻贊歎不已。錦江賓館的川菜,在百年川菜傳奇中,演繹了與時俱進的全新概念。
然而,在錦江賓館50周年之際,它已不是一家單純的高級酒店,早已成爲成都乃至四川經典文化標志之一,成爲成都人民永恒的驕傲。如今,已身爲錦江賓館副總經理的黨科,不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更爲自己和團隊設定了更大的挑戰與課題,決心突破已形成模式的“融合川菜”、“包容性川菜”,重新定位錦江賓館所要向賓客展示的純粹的川菜文化與地道品位。將其它菜系風味從川菜中剝離出去,將正宗、地道、傳統、新派川菜的特色與風味弘揚擴展,讓那些千萬裏迢迢飛度,拜吃地道川菜,聞味芙蓉錦城的中外川菜美食達人爲之感懷,爲之鍾情。同時,以川菜爲靓點,亦爲客人提供純正粵菜、日式料理、韓國燒烤及法國西餐。爲此,黨科不懈地致力于川菜菜品的研發和創新,著力于川菜飲食文化的挖掘和梳理。他帶領具有強勁實力和開拓精神的團隊,將川菜作爲文化品牌立足錦江賓館,以文化塑造品位,以文化感動中外賓客,當烹調技藝、美食美味、真情文化三者融爲一體,相信這種美食的感動,也必將讓世界爲之動情。
有道是:地上之山水,妙在丘壑之深邃;畫上之山水,妙在景象之萬千;夢中之山水,妙在幻想之瞬間;胸中之山水,妙在形態定位之自如。相信黨科胸中之山水,必將展現錦江錦水千年川菜風情、百年川菜傳奇之無盡魅力。真個是:錦江之濱一奇觀,獨領風騷五十年。
今日錦江賓館
川菜文化學者《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老頑家文化顧問《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20.06.01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