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22年武鳴沃柑開園儀式如期舉行,全國客商共聚萬畝柑園,聚力讓“武鳴沃柑”走進千家萬戶。“講好‘沃柑故事’,譜寫‘富民歌曲’,持續擴大武鳴強首府農業主陣地優勢,爲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開園儀式上,南甯市武鳴區委書記陳文勝表示。
“十三五”時期,武鳴區第一産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産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經濟指標總量居全市12個縣區首位。目前,農業撐起武鳴發展脊梁,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逐步形成。
2022年武鳴沃柑投産面積超45萬畝,産量達150萬噸,産值超百億元。梁 挺/攝
1 數字平台賦新能
1月8日,2022年武鳴沃柑開園儀式上,武鳴與區內外10家水果采購商簽訂産銷協議,協議銷售“武鳴沃柑”2萬噸,主要銷往北上廣等國內一線城市,以及出口馬來西亞、文萊、迪拜、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際市場。
“能得到國內外市場認可,首先品質要過關。”廣西鳴鳴果業負責人紀素峰拿出手機,點開公司自主研發的種植數字化地圖管理系統,即可在線了解上萬畝種植基地各項數據,實現經營管理上的標准化與數字化,同時生成果樹數字資産,“用數據定義好水果”成爲可能。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近年來武鳴區積極推進數字農業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促進“互聯網+”與農業生産、經營、管理和服務的深度融合,爲農業産業發展賦予新動能。目前,已建立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和農資監管信息系統、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農産品電子商務平台、武鳴區沃柑大數據中心及展示廳等10個方面的數字農業系統和平台。
“2022年,我們還將推進智慧農業工程建設,選擇一批農業重點企業,試點建設大田種植、園藝作物、畜禽養殖、水産養殖四類數字農業建設項目。”談及如何進一步提升當地數字農業發展水平,武鳴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潘賢溫說。
武鳴區府城鎮啓德村雙高基地,甘蔗割輔機正在機械化作業。于顔民/攝
2 機械作業強支撐
近年來,武鳴區以“鄉村振興、農業優先、農機先行”爲總思路,以強化服務爲主線,以提高效能爲目的,紮實開展農機化業務和服務工作,大大推動了農業機械化普及與應用。
作爲廣西農業大縣(區)之一,武鳴區主産甘蔗、水稻、水果以及蔬菜等農作物産品。其中,以甘蔗作爲申報作物評價種類,武鳴區于2021年12月創建成爲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擁有從耕作、種植、收獲及植保、稭稈機械化處理等作業環節的所有農業機械。目前,當地建有“雙高”基地糖料蔗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238個,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核心示範基地14個。
“割鋪機結構相對簡單,易操作、方便維修,適用于小面積作業,每小時可收割約2.5畝,相當于40個人工,大大節省時間、人力成本,成爲糖料蔗收割的一大利器。”府城鎮啓德村糖料蔗“雙高”基地裏的農機技術人員陸文亮說。
截至去年底,武鳴區農機總動力達到79.5萬千瓦,擁有各類農業機械21.56萬台(套),對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裝備支撐。
目前,當地主要農作物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到78.08%,其中水稻生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8.8%、甘蔗生産機械化耕種收綜合水平達77.83%。此外,轄區內農機服務組織133家,服務人數3089人,全面覆蓋城區13個鄉鎮。
3 三産融合助增收
近年來,武鳴區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群衆參與”的建區原則,先後創建伊嶺溪谷休閑農業示範區等14個縣級以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培育各類經營主體1365個,輻射帶動1.5萬戶參與示範區建設,解決農民就地就業3850人,支付務工人員工資2.29萬元。
依托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當地創建納天山莊等10個休閑農業示範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以圖、文、物、非物質文化等形式展示武鳴駱越農耕文化、曆史故事、産業文化故事和産品經典故事,接待遊客126.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50萬元。
“不僅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村民收入渠道也增加了。”雙橋鎮八橋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建武介紹,近年來,環大明山和“伊嶺壯鄉”旅遊線路人氣不斷高漲,雙橋鎮八橋村抓住時機,引進第三方公司,流轉村屯土地500多畝,融入伊嶺溪谷休閑農業示範區,實現農民土地租金收入近100萬元。
在武鳴的田間地頭,一座座冷庫正陸續拔地而起,這爲沃柑、火龍果等優勢特色農産品實現就地加工解決了倉儲問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加快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這爲我們探索構建三産融合、三産互促的現代農村農業發展之路堅定了信心。”武鳴區鄉村振興局負責人陳樹民說,針對示範區農産品加工短板,當地推進建設農産品加工廠45家、引進冷鏈物流企業20家,建設冷庫4.809萬立方米,購置加工設備150台(套),現已滿足示範區所産農産品就地加工冷鏈需要。
“未來,武鳴將立足區位優勢和‘農産品主産區’功能定位,大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武鳴區委副書記、區長尹玉林介紹,2021年該區農業産業保持穩定增長勢頭,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第一産業增加值136.17億元、增長8.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36.9%;農林牧漁總産值185.83億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4元,較上年增加2047元、增長10.9%。
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 呂海鋒 通訊員 林榮美 譚喬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