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一場總價值近50億元的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在北京天竺綜保區開幕,這次展覽彙集了1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件展品,多家境外博物館和個人藏家攜珍藏參展。在綜保區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文物藝術品展覽展示,在全國尚屬首次。
境外文物的大規模展出,得益于綜保區的“保稅”政策——海外藏品在綜保區展覽展示,不用繳納大量稅費,從而大大降低了展出成本。
北京天竺綜保區對文化保稅的探索已經持續了7年。目前,天竺綜保區保稅藝術品進口規模全國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文物進口數量占到全國的一半,北京正在成爲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外文物回流的主要口岸。
樂石文物修複中心內,一幅明中期的挂毯正在整體修複中。
境外文物綜保區裏展覽
這場盛大的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舉辦地是天竺綜保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內的博樂德藝術中心。開幕當天,記者前往探訪,可謂“大飽眼福”。
首先吸引記者目光的是神秘的“海上世界”。博樂德藝術中心地下一層,展出了一批來自香港海事博物館的藏品。透明的玻璃展台內,既有水下考古發現的寶石飾物、陶瓷等,也有海上星象儀、船用羅盤箱、扭結測程板等航海工具,130余件展品包括船舶模型、航海儀器、古董瓷器、外銷畫作等,還原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盛況。
“這是香港海事博物館首次在中國大陸亮相。”博樂德藝術中心負責人鄧小紅說。提起香港海事博物館,很多人並不陌生,它已成爲內地遊客前往港澳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之一。能在家門口觀賞到富有年代感的“海上世界”,不少觀展市民直呼驚喜。
藝術中心三層,一個巴掌大小的瓷器,吸引了不少觀衆的目光。金色的小老虎臥在石台上,尾巴盤在體側,遠看憨態十足。靠近仔細品賞,釉質細膩平滑,在柔和的燈光下泛著光澤。“這是産自磁州窯的小虎枕,金代的文物,2014年從香港邦瀚斯拍賣行購得。”給觀衆介紹的正是這件藏品的持有者、廣東結海堂美術館負責人滕海剛。
參觀者在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展廳內駐足
這只金代的小虎枕在天竺綜保區的首次亮相,讓觀衆飽了眼福。同時,滕海剛自己也有意外收獲:他曾以爲小虎枕是個擺件或古代醫師把脈時用來墊手腕的架子。觀展人中恰好有一位來自國家博物館的調研員,講出了這個物件的真正用途——小水滴,內部中空,頭部有孔,常被用來往硯台加水。
滕海剛這次共帶來一百多件藏品參展。其中,金代的黑釉獅枕、南宋的三聯粉盒等25件藏品是首次進入內地。至于爲什麽選擇在綜保區參展,而不是送到國內博物館參展,這位入行20年的古玩收藏家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緣由:
海外文物入境需要繳納很高的稅費,他之前在全球各地拍下的藏品很多都存放在海外。在保稅區參展,不僅可以解決稅費難題,還能借助北京天竺綜保區的現行特殊監管政策,使藝術品從境外運抵後無需暫時存放在海關監管倉庫,直接運至專業倉庫,減少文物因存儲環境受到損害的風險,省時省力又安全。
在“保稅”政策的加持下,這次展覽吸引了一批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阿根廷、新加坡、亞美尼亞、日本等國家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區的博物館和像滕海剛這樣的個人收藏家。不少存放于海外的難得一見的中國書畫佳作首次現身中國大陸。
爲期一個月的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境外文物展示專場吸引了5萬余名觀衆。他們中既有來自全國各大博物館、拍賣行、私人收藏界的“圈內人士”,也有不少是愛好古玩的市民和藝術院校師生。境外文物的大規模展出,不僅僅推進了文化交流,也爲文物貿易,特別是中國文物的回流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保稅”讓文物貿易不再卡脖子
大量文物散落在海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之痛。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中,中國文物的數量達到164萬件。加之民間藏品,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可能超過1000萬件。從1949年至今,我國通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伯遠帖》、《五牛圖》、圓明園獸首銅像、圓明園青銅虎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一系列重量級國寶的回歸,既有國家有關部門的不懈追索,也有民間藏家的慷慨相助。
但不是所有流失海外的文物都如此幸運,重回祖國懷抱。據了解,我國流散海外的衆多文物,既有遭受外國侵略被掠奪的,也有相當大的數量是通過民間自由交易方式。相對于我國五千年雄厚曆史所留下的海量文物,價值高昂、難尋蹤迹的“國寶級”僅占據極小部分,更有大批的“小”文物流轉于市場,這是散落海外文物的主要構成,也是我國目前大力推進文化貿易、促進海外文物回流的目標。
近年來,民間藏家到海外搜羅文物的熱情高漲,但他們買下的文物不能很快“回家”。“稅費,是最大的門檻。”一位私人收藏家透露,目前文物入境主要通過兩種渠道,一種是個人攜帶,以自用的名義入關,如數量超出自用範圍或價值超過8000元人民幣則需要繳納20%的進口稅。另一種方式是作爲貨物入境,根據現行的政策,海外藝術品進入中國境內時要繳納1%的關稅,以及13%的進口增值稅,再加上其他的相關費用,這就意味著如果將文物藝術品帶回國內,需要再承擔一筆不小的支出。
從世界範圍看,中國內地對于文物藝術品的稅收偏高。比如,英國對文物藝術品只征收5%的增值稅;瑞士對持有未超過六個月的文物藝術品收取8%的增值稅,超過六個月不征稅;中國香港地區則對文物藝術品免征進口關稅及增值稅等。
“這次帶來的不少藏品,此前就是一直寄存在香港的拍賣行中。”滕海剛說。考慮到稅費、運輸、儲存等環節的不便,在海外拍場上成功競得藝術品之後,委托拍賣公司進行異地托管,已成爲普遍做法。
面對改革稅制所需要的漫長、複雜博弈,近年來北京、上海、廈門、海南等地嘗試建立文化藝術品保稅區。
北京天竺綜保區對于文化保稅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2012年規劃,2014年建成開園。時任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在京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既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和對外文化戰略,也符合北京市作爲國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
2018年3月,國家四部門聯合認定北京天竺綜保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爲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同年,北京市商務委、市文物局、北京海關、順義區政府等9部門聯合發文,明確12條措施支持天竺綜保區發展文化貿易,包括開展“區內存儲、區外展拍”業務,降低企業出區擔保費用,便利文化藝術品進出境、文物鑒定所入區就地審核等。
天竺綜保區管委會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鄭傑說,天竺綜保區享有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三區”政策疊加紅利,在文化貿易領域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功能優勢,這是天竺綜保區在藝術品貿易、文物回流等領域開放創新水平領跑全國的基礎。
文物修複儲存展覽一站搞定
在天竺綜保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吸睛”的不僅僅是文物展覽。文物修複的高超技藝同樣讓人歎爲觀止。
2厘米長的繡針,僅稍長于五角硬幣的直徑;牽引著頭發絲般粗細的金線,上下翻飛,肉眼很難看清痕迹。在樂石文物修複中心的絲織品修複室內,身穿白大褂的蘭桂環和徒弟們正彎著腰,在不足一毫米寬的線繩上,縫上細密的針腳。“這是一幅中國明中期的挂毯,受日本收藏家的委托對其進行整體修複。”蘭桂環介紹說,它剛來的時候,破損得看不出圖案,大部分線繩都處于斷裂的狀態。“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挂毯原本的絲線進行加固,這需要更細的線和更密的針腳,必須靠人工一根一根地捋,再一針一線地縫,極爲耗時。”這件文物的修複,已經持續了兩年,目前整體樣貌已基本清晰,但距離全部修複完成仍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拓展海外業務,是樂石文物修複中心董事長趙伯樂決定入駐天竺綜保區的主要考量。作爲我國爲數不多的擁有館藏可移動文物修複資質的民間機構,這兒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面向社會開放的文物修複中心。
“海內外對文物修複的需求量很大,而國際上有實力、有口碑、可信任的修複機構不多,這其中存在一個巨大的需求缺口。”趙伯樂說,中國對書畫、絲織品類的文物修複技術居世界首位。“無論這些流散國外的文物能否回家,對其進行保護、修複,不存在地域限制、國別壁壘。”趙伯樂表示,接收海外文物到境內修複,也會對我國建立海外文物數據庫有所助益。隨著北京“兩區”建設的推進,文物在綜保區內的停留時間已從六個月延長到兩年,這一政策對于耗時長久、流轉不便利的文物修複産業來說更方便了。
同樣被吸引來的,還有專門從事藝術品物流的聖軒珍品國際貨運公司。在博樂德藝術中心的地下二層,是聖軒的文物庫房。“很多珍貴的藝術品是很嬌嫩的,比如書畫、絲織品怕氧化,需要真空條件,瓷器類要避免開裂,需要保持一定的濕潤度。”據介紹,以往藝術品及文物進出境審核工作需前往北京市區辦理,等待期間只能暫存海關監管倉庫。現在文物進出境鑒定所直接搬進了天竺綜保區,避免了路途上的風險,審核時間也大大縮短。
工作人員在修複青銅器
據了解,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已擁有上萬平方米的保稅藝術品倉庫,同時具備海關24小時視頻監管和分類倉儲功能,安保設施達到博物館級別。基地正在與中國標准化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社科院考古所等單位合作組建文物藝術品檢測鑒定實驗室,將光譜測齡、電子顯微鏡等技術應用到文物鑒定上。
培育上下遊産業業態,是國際文化貿易産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天竺綜保區已形成了涵蓋國際文物藝術品貿易、文物鑒定、文物修複、數字貿易、知識産權貿易等全鏈條關聯業態,爲促進海外文物回流、建設國際文化交流口岸提供了重要支撐。
古都文化厚壤興盛文物貿易
天竺綜保區保稅藝術品交易有多活躍?從一場拍賣會上可見一斑。
今年9月,天竺綜保區內舉辦了首場文物藝術品保稅拍賣活動,同時開通線上線下參與渠道,共有206件來自海外的拍品,該場拍賣的成交率達到100%。“這是一個很令人驚喜的結果,表明對保稅拍賣這種新形式的認可。”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市場管理處處長張軍在首都之窗的訪談直播中表示。
這一場保稅拍賣的成功嘗試,體現了當前國內外對于海外文物藝術品的購買熱情,也是北京逐漸成爲國際文化貿易口岸的一個縮影。這其中既有國家和市區各級政府對天竺綜保區的政策扶持,也受益于北京作爲3000年古城、五朝都城所積澱的深厚文化底蘊。
北京地區文物藝術品交易保持穩定熱度,潘家園、琉璃廠、報國寺、紅橋等古玩市場深受京城百姓青睐,活躍的交易市場是買家選擇天竺綜保區入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北京市文物局年初發布的北京文物藝術品交易指數,202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北京地區交易量爲12.4萬套,交易額達261.22億元。
目前,北京擁有197家博物館,近400家文物藝術品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拍賣年均超過800場,拍賣企業數量和年成交額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據了解,經由北京口岸回流入境的文物藝術品,私人藏家占了一部分,全國各級博物館吸納了一部分,其余部分主要流轉于各拍賣機構或畫廊、藝術館等展覽展示機構。
張軍表示,相比于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數量,在民營機構和私人藏家手裏的民間流散文物是前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藝術品的交易、展示過程,是“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場景。未來,北京將繼續在文物藝術品交易主體的培育上、消費市場的擴大影響上,以及監管體系的健全上做出探索。“文物藝術品的唯一性、藝術性和真實性,需要制度建設和體系保障。”張軍說。
根據北京“十四五”時期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北京將繼續發揮“兩區”建設政策優勢,推動調整海外文物回流稅收政策,推動順義天竺綜合保稅區、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産業片區大興組團、朝陽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建設成爲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基地。支持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國際文物交流平台,將其打造成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流的重要窗口。推動懋隆文化産業創意園、首鋼工業園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成爲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的載體。
羅盤
航向計算板
水下考古發現的陶瓷
對話
記者(以下簡稱“記”):北京市正在開展的“兩區”建設帶來了哪些政策突破?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副總經理陳剛(以下簡稱“陳”):得益于“兩區”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率先實現文物進出境鑒定所入區開展文物進出境審核、文化藝術品出區關稅保證保險、延長文物在綜保區內存儲期限、AEO高級認證企業申請適用免擔保等創新政策的落地實踐。其中,關稅保證保險和文物進出境鑒定入區服務已向全國推廣。
記:這些政策具體能帶來怎樣的便利?
陳:總體來說,園區的“保稅、免稅、免證”政策,無論是海外商品入境還是國內産品輸出,享有審查程序、稅款繳納、流轉時間等方面的便利。如文物藝術品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進行保稅倉儲、展示,以及出區進行保稅展示,均無需繳納關稅和增值稅。文物臨時進境可以在區內鑒定,無需再到市區報審。文物在區內存儲期限可多次延長、出區展示免擔保等政策的支持,真正爲海外文物的回流“松綁”。
記:新政策取得了什麽效果?
陳:在北京“兩區”政策紅利支持下,北京市推進“兩區”建設市級重點簽約項目——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貿易平台,經過近1年時間的籌備,目前已正式投入運營,形成包含國際文物藝術品展覽展示、拍賣交易、倉儲物流、藝術品金融的完整産業鏈。在未來,該平台將集聚全球頂級藝術及收藏機構,常年舉辦高端藝術展覽和國際藝術拍賣活動,提供文物藝術品展示、交易、倉儲和藝術品金融服務等,成爲中國境內最高規格的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港。
記:在推動文物貿易方面,天竺綜保區還將有哪些探索?
陳:下一步,將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研究調整文物藝術品現行進口關稅和增值稅,探索實現保稅倉儲文物臨時進境6個月有效期後依據實際業務需求,延期不受次數限制,建立更靈活的藝術品出區展示交易免擔保機制,推動中國文物藝術品貿易在國際上形成優勢。
來源 北京日報 | 記者 王可心 武亦彬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