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在曆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建築物,一種物質文明。城市一是城,即有城牆,一是市,是貿易市場。綜觀曆史上的國內外城市,大多數是在舊城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汕頭是因開埠通商推動而形成並不斷發展起來的近代新興城市,它不是對古城的傳承,無東西南北之類的城門;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起來。這是汕頭這座海濱城市的一大特點。汕頭從一個海濱小漁村發展成爲近代大都市,開埠是其裏程碑。開埠帶來了繁盛的商貿,推動了汕頭人口的聚集,促進汕頭城區不斷擴展。1930年正式設立市政府,汕頭城市規劃得到高度重視,積極開展。
1921年汕頭設市政廳,成爲廣東二個省轄市。5月3日,首任汕頭市政廳市長的王雨若就公布了《汕頭市暫行條例》,對汕頭城市建設提出了規劃。1923年1月7日接任市政廳長的肖冠英親自審定、出台了《汕頭市改造計劃圖》。1925年12月21日擔任市政廳長的範其務,積極推動《汕頭市政廳改造市區工務計劃書》的制定與完善,並終于獲得省府批准。1928年4月16日開始就任汕頭市政廳長的黃開山,積極進行《籌議發展汕頭市政計劃書》。此後的十年余時間,汕頭的市政規劃經過許錫清等多任市長的不懈努力,基本得到實施。
規劃是科學,規劃出效益。在曆屆市政府規劃之下,城市建設有效開展,積極進行。汕頭城市資源得以做大做厚。
一、小公園老街區的形成拓展
城市之“市”就是商業貿易,就是市場。人因商貿而聚集,而成市。有學者根據相關資料研究,得出汕頭開埠1860年時人口只有30000人左右,雖然也有其他一些數字,但汕頭是一個人口不過3萬人的小城市則是事實。然而,從1860年開埠到20世紀二十年代,也就是大約經曆一個甲子的時間,汕頭城市建設蒸蒸日上,以小公園爲中心的城區不斷發展擴大。
開埠後的汕頭城區,由原有的舊市場、新關的崎碌以及對岸的礐石連合而成。範圍是小的。鹹豐八年(1858年)美國傳教士耶士摩由來汕頭雪相察傳教情形,對當時的汕頭做了這樣的描述:“是時,和約初成,通商未動,汕頭狹窄淺陋,僅升平一街較爲興盛。”
在開埠的推動下,汕頭出現出洋移民形成高潮,汕頭商貿快速發展,日益繁榮,成就了百載商埠。以天後宮、關帝廟、延平炮台爲原點,背景離家的親人在這裏上船,萬國來朝的商人在這裏下船,相關的商戶在這裏安營紮寨,船工,漁夫,商人然後都來了,常關設立,海關街起了,汕頭城區不斷向西延伸擴展。
汕頭地圖(1876年)
資料來源:謝湜,陳嘉順,歐陽琳浩編著《汕頭近代城市地圖集》,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頁。
與此同時,市場的商業網絡網點向鎮邦街、懷安街、怡安街、至平路一帶延伸,當時鎮邦街是商業的熱鬧中心,洋貨百貨、棉布綢緞的零售商店密布,蘇廣洋雜業四大名店的南生公司創辦于這條街中段;至平路則旅棧業多,人流也多,蘇廣洋雜業四大名店中的振源公司和廣發公司分別創辦于這條街中段和路尾;懷安街的酒樓茶室,怡安街的家私店,通津街的賣酒店,第一津街的華洋雜貨店,育善街及海岸附近的外國人商店及洋服店等,都是網點分類設置較集結的地方,當時蘇廣洋雜業四大名店中的平平公司則創辦于居平路。以種類相同的行當聚處一方的商業街,以經營規模大、商品種類繁多的蘇廣洋雜業四大名店組合形成的市場商業網點,比初創時具有更大的規模。緊接著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等處也逐漸發展成爲雜糧店、水果行、藥材行、出口行等行業的批發陣地。
1929年,市政當局規劃以小公園爲中心,溝通安平路、國平路,形成扇形輻射。1932年,在安平路口與永和街口之間建成7層的大樓,分一二樓爲南生公司,三四樓爲中央酒樓,五六七樓爲中央旅社。隨後,南生公司從鎮邦街遷出,鎮邦街的幾個大棉花布綢緞商店相繼到安平路創店,小公園逐漸成爲市區的購物中心。
汕頭城區的發展,完全是因地制宜的,即結合汕頭具體的自然地形有序發展。早在汕頭開埠前,居民區就逐漸向西南面海灘呈扇形擴展。1860年開埠後,汕頭城區不斷向海灘的拓展,經過四十多年的填海發展及逐漸規劃,一個扇形空間及街道的放射狀路網的近代城市呈現在世人面前。
汕頭地圖(1892年)
資料來源:汕頭市文聯編:《前世今生小公園》。
從1892年出版的《汕頭口地圖》中可見,汕頭南部和西南部的海坪已大部分被填築,圖中還畫出“華人屋宇”和“洋人屋宇”的分界線,其中“洋人屋宇”部分是上述魯麟、廣德、福源、太古、耶士摩等人所填築之地,而“華人屋宇”則包括毗鄰耶士摩填地的漳潮會館及丁日昌等人所填築之地。此外,由圖也可看出,海關以東的海坪在1889年開始填築,外國人開始向汕頭埠以東的崎碌進發,圖中已在此地標注“洋人屋宇”字樣。該圖的東側,還繪出崎碌炮台,此炮台是方耀所築,于1879年完竣。這種放射狀格局是由于填海時爭相擴大地盤造成的。填海者爲了使自己的填海面積最大化,填海時不是沿著自己海邊土地垂直向前填出,而是斜著喇叭形向外擴張填出,土地變成扇形。
潮海關、台灣銀行、水仙宮三者南下外馬路建立,奠定腹地打石街,填海起來了,國平路南拓,升平路東擴,居民區已逐漸向西南面的海灘呈扇形擴展。一個最早期起的街區就這樣形成,而順昌街和行街就像兩條脈絡衍射出扇形輻射城區。起點也是舊點。這就是汕頭最早的街區,即汕頭老街區。“四永一升平”(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興街、升平路)“四安一鎮邦”(懷安街、怡安街、萬安街、棉安街、鎮邦街)馬路的建造,大大拓展了居民區,擴大了汕頭老街區。
四永一升平
根據《海關十年報告(1892—1901年)》中的汕頭地圖,19世紀末20世紀初,汕頭埠西南面的海坪已基本填築完竣,海邊也已築堤,形成沿岸馬路,是汕頭埠的環狀馬路之一。《汕頭市區房地産志》中有載:“1893年,新拓馬路至海平路,以‘老市’爲中心向西南延伸500多米”。事實上,海平路在汕頭市政廳時期才修築,1893年,新拓馬路只能到商平路,隨後繼續向外拓展馬路,直至1900年前後,上圖所繪的沿岸馬路則應該是現在海墘內街。
汕頭(1889年)
《海關十年報告(1892—1901年)》中的汕頭口地圖
資料來源:謝湜,陳嘉順,歐陽琳浩編著《汕頭近代城市地圖集》,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頁。②汕頭市文聯編:《前世今生小公園》。
汕頭市街之圖
資料來源:外務省通商局編,《清國廣東省汕頭並潮州港情況》,1903年。
從上面的汕頭市街圖來看, 7個碼頭由東向西依次是招商局碼頭、太古碼頭(有三個)、怡和碼頭、汕潮揭小輪碼頭、達濠小輪碼頭。太古碼頭東側除了兩個是靠近育善後街和懷安街之外,另一個則是直接與怡安街相連;太古碼頭以下的怡和碼頭則是連接著德興街。外國商人的碼頭似乎到此爲止,這與他們主要占據汕頭的西南部有關。靠近萬年豐會館的則爲汕潮揭小輪碼頭和達濠小輪碼頭,分別連接著仁和街與新潮興街,此處位于汕頭埠的西側,與內河航道關系密切,由碼頭的名稱也可知道這兩個碼頭主要是溝通汕頭與潮陽、揭陽以及達濠等地的聯系,所停泊的也是小飛輪,應該是以客運爲主,兼營貨運的碼頭,與太古、怡和等停靠大輪船的碼頭不同。碼頭的分布,也影響著汕頭埠的整體格局。
1919年出版的《朝鮮滿洲中國指南》一書中所附的汕頭地圖,基本上展現了1921年成立市政廳之前汕頭的城市格局。富有特色的扇形城市空間,放射狀的街道網絡已經形成。
汕頭市地圖(1915年)
1919年汕頭市地圖
資料來源:①謝湜,陳嘉順,歐陽琳浩編著《汕頭近代城市地圖集》,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頁。
對比上二圖可知,汕頭埠只有招商局所在地繼續向東面的海坪地擴展,在靠近深水的區域還建立起了太古碼頭和太古棧房。正如《朝鮮滿洲中國指南》一書對汕頭市街的描述:
由于很多地方仰仗水運,所以很自然地,在便于大小民船和遠洋船舶出入停泊的海岸一帶,城市街道非常繁榮。北邊沿著韓江,其他三面都臨海,形狀正如扇面。南邊的沿海路以海關街爲界,以東爲信號所、舢板船港、招商局棧房、太古洋行棧房等,以西首先是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的貨物碼頭,還有兩公司的辦事處、倉庫等高大恢宏建築。在西邊,從海岸到韓江岸邊的沿江路上還有兩個汽艇棧橋,經營內地土貨的中國批發商鋪鱗次栉比,一派繁榮景象。如果想返回市中心,由很多橫巷和與之交叉的大大小小二十多條街道,這些街道起自南邊和西邊的海岸,彙集于城市的東北角,宛如扇子的骨架一般。其中的至安街、德安街、鎮邦街、永興街、升平街等都很繁華,豪商巨賈比比皆是。
隨著開埠通商,貿易繁盛,人口增加,原來的“鬧市”愈發顯得空間狹小。同時,由于輪船業的發展,外國商人開始聚集在汕頭的西南畔填築海坪,爭奪深水港碼頭。中國商民隨之也填築汕頭西面的海坪地。于是,汕頭的土地不斷向海面推進,新填成的土地也形成新的商業中心,原本的鬧市退化爲市區腹地,成爲“老市”。汕頭埠的整體格局也逐漸變成了西部彙集華人經營的行檔、店屋,西南部集聚著以洋人爲主的洋行、行棧、碼頭,南部分布著潮海關地産、海關船港、驗貨廠、招商局碼頭等。
1900年代初,位于海邊的德記洋行
資料來源:汕頭市文聯編:《前世今生小公園》。
1921年汕頭設市政廳後,特別是1929~1939年日本侵略占領前,是近代汕頭建設高峰期,當時市政當局提出了市政改建規劃,並利用僑資加以實施,廣大愛國華僑及有識之士在“實業救國”之倡導帶動下,紛紛投資建設家鄉汕頭。汕頭城區不斷拓展擴大。
根據1921年5月9日汕頭市政廳成立的汕頭市測量委員會委員測量劃定,汕頭市區從原有的舊市場(老汕頭埠),擴大至新關地、張園以東的崎碌及對岸的礐石。市區面積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開埠推動下拓展的汕頭老街區,是以小公園爲中心的。到30年代,汕頭以小公園爲中心,形成繁華的商業區、文化區。
汕頭市地圖(1948年)
資料來源:謝湜,陳嘉順,歐陽琳浩編著《汕頭近代城市地圖集》,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42頁。
開埠後,以小公園爲中心的城區能夠不斷拓展,汕頭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經濟迅速發展是背景因素,而華僑的積極踴躍投資起了主導作用。僑資約占總投資的2/3,建僑房2000多幢,而且是成街成坊地進行建設,這是保證小公園能夠在當時特定的曆史時代背景下高起點規劃和高標准地進行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柱。
開埠後,特別是進入20世紀二三十年代,澄海陳黉利家族在汕頭購買大量地皮,立即著手興建新樓房,在“四永一升平”、海平路、福合埕等地,興建新樓房400多座。祖籍潮安榮發源家族,是近代新加坡頗有資財的華僑家族,他們也積極投資汕頭房地産業,擁有幾條街道的新樓房,其中,整條榮隆街和潮安街、通津街的不少新樓房,都是榮發源家族興建的。吳潮川華僑家族也在永和、永興兩條街道興建樓房多座。這三個華僑家族和其他華僑于近代在汕頭市興建的大批樓房,對當時的汕頭城市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汕頭的城市規劃十分新穎:以小公園爲中心,呈放射狀的開放布局。“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鎮邦”的道路,展現了放射狀的開放格局。這種放射狀開放布局,在世界上只有汕頭與法國巴黎兩座城市,完全符合近代國際城市規劃的潮流。
二、市政廳大樓
政府辦公大樓是政府機關所在地。市政府辦公大樓是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每個城市的裏屆政府一般都會不遺余力地對政府辦公大樓進行建設與修飾。
1860年開埠後的汕頭,屬澄海縣鮀浦司巡檢所轄,級別不高,政事由設在鮀浦鄉的鮀浦司巡檢所兼管,後來鮀浦司巡檢所移到老媽宮旁邊。清末民國初,汕頭埠發展迅速,頗具規模,以鎮級行政,設鎮長,機構寄附總商會(六邑會館)。
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成爲省轄市。5月3日,廣東省長公署第6753號批複了汕頭市呈報的治市綱領式條例——《汕頭市暫行條例》。《汕頭市暫行條例》的批複及發布,宣告繼廣州市之後,中國第二個具有近代城市管理模式意義的城市——汕頭市正式誕生。但是,成爲省轄市的汕頭市政廳卻長期租用私人房屋辦公。
1929年,“汕頭市政廳”改爲“汕頭市政府”,許錫清接任汕頭市政廳長。許錫清把汕頭商界的大佬們召集起來,商議建造市政府大樓。1930年5月確定地址,年底大樓落成,雖汕頭是時已稱“市政府”,但大樓門樓匾額還是寫“汕頭市市政廳”。
市政廳大樓是一幢建法式建築,“有3層,底層爲方石砌成,二三樓加大鐵寬扇,前有花圃,中豎孫文石像,門斜向升旗文化廣場(現建爲郵電大樓)”,建築格式獨特,宏偉典雅,周圍環境美麗,是城市的一道風景。
民國時期的汕頭市政廳
民國時期的汕頭市政廳大門
市政廳大樓充滿了風水學說。它坐南向北,是封建衙門的建制;它背水無靠而面向市井,稱“危逼生路”,後退無路,向前光明;它對面是升旗文化廣場以及青年會、市立圖書館、日本小學幾幢平房式建築物,空間開闊,屬“面堂明朗”;壯觀的大門樓牌坊上方最頂端的左右壓角處,塑兩具寫意的棺材,寓意衙門裏做事的人會“升官發財”;市政廳大樓有水自西來,流進大院,給大院裏的花木提供生長的源泉,然後東去,經過公園路流進月眉溪,此水寓意“財源循環不息”。被汕頭市民稱市政廳大樓爲“齋缸”,足見這座建築物在市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馬路的不斷建築發展
馬路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表現,城市發展離不開馬路街道。開埠後,汕頭老街區逐步形成發展,但供人們可走的多爲小街窄巷。1921年市政廳成立後,地方政府著手規劃改建,拓寬鋪築馬路,原有的小街窄巷被逐步拓寬爲馬路,先後出現了福合路(1921年築),永平路(1922年築),升平路(1923年築),外馬路、南海路、同平路、福平路、懲教路(1924年築),國平路、至平路、福平路、逸仙路(1925年築),鎮平路、利安路、安平路、中山路、公園路(1926年築),火車路、新興路、居平路、海平路、迴瀾路、新馬路、中馬路(1928年築),商平路(1929年築),鎮邦路、永泰路(1930年築),共和路(1931年築),五福路(1932年築),大華路、華塢路、德興路(1934年築),博愛路、同益路(1935年築),利安路(1936年築),饒平路(1947年築)等馬路……。
被譽爲汕頭“第一街”的新關街在外馬路與升平路轉彎處的老媽官對面,是汕頭最早辟築的馬路,事情可追溯到清代的“粵海關”時期。1860年汕頭開埠,潮海關成立。同治二年(1863年),潮州新關遷入汕頭市區,關址便選在天後古廟(今老媽宮)對面。而後來開辟的新關街,是當時標准最高、質量最好的馬路,地名也就從“潮州新關”衍生而成。
汕頭馬路有不少是紀念性道路。1925年,孫中山去世,爲了表達對這位偉大革命先行者的紀念,廣州國民革命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建設中的道路、公園、學校以“孫中山”命名,從此“中山路”開始出現。1926年,汕頭市政廳辟建的中山路,從它建成之日起就以“中山路”冠名,在當時國內以此命名的路名還爲數不多;1928年鋪築的新馬路、中馬路,就像倆條南北貫穿的軌道,1947年,爲宣揚三民主義思想,新馬路、中馬路分別改稱爲民族路、民權路;1931年和1935年分別築成的共和路、博愛路,也是以孫中山的革命理論取名的。
汕頭民族路,南起升平路,北至回瀾橋。在這路上有許多汕頭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如坐落在民族路69號的胡文虎大樓。在與胡文虎大樓相距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大型的城市標志性建築——金鳳壇。但在老一輩的人的眼裏,它仍是見證了汕頭歲月曆史的“紅磚樓”。紅磚樓,其實是一座二層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也因整幢樓房內外砌“清水”紅磚,故名紅磚樓。它原本建在金鳳壇這個位置上,樓周圍用風圍牆圈起來,形成一個圓島。紅磚樓從1903年的清朝“同濟醫院”到1925年二次東征來汕的周恩來批准的省港大罷工汕頭罷工委員會,再到1945年後的汕頭市警察總局,文革期間的民兵指揮部……歲月曆史,它承受著汕頭的榮譽與恥辱,更見證了汕頭的變遷與發展。
民權路南起外馬路、北至韓堤路,全長7000米,其中一小路段被人稱爲“鹽埕頭”,是舊時處決犯人的刑場。上世紀二十年代,民權路是新舊城區的交界處,往來潮梅經商的商人多由韓堤碼頭、民權路口進出市區,形成熱鬧的客屬商住區。民權路也保留著記載城市記憶的諸多舊建築。1927年,南昌起義主力部隊總指揮部的大埔會館、著名僑商胡文豹創建的星華日報社大樓、汕頭市區第一所禮拜堂——建于清鹹豐八年的“市西堂”、汕頭青年救亡同志會舊址等。當然,隨著時代變遷,也有許多記錄著輝煌曆史的老建築在慢慢消失。
外馬路始建于1924年,先前是一條小土路,因緊靠海岸邊緣,沿路以南是滔滔海潮,故稱外馬路,與其平行、相鄰的另一條路順理成章地叫內馬路。外馬路在1946年曾以蔣介石名改爲中正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一命名迅速被更改,外馬路也得以複名。
公園路因1926年中山公園奠基興建而同時鋪築,它一頭對著中山公園正門,另一頭與躍進路成T字形連接人民廣場。每當提起公園路,除了紅亭,人們總會想起那幢見證潮汕百年開埠曆史的中西建築——桂園。
紅亭建于1934年,因呈圓形,八角柱,辟四門,塗紅色,故名。桂園是汕頭衆多老別墅之一,1925年,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駐于此,並把桂園作爲一個重要的指揮中心。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軍南下部隊入汕後,周恩來也曾桂園居住過一段時間。
汕頭老城區有些馬路是借用不同時期的人文景觀來命名的。永平路的得名來自該地段的永平酒樓。躍進路的前身是海濱路,是因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建時瀕臨海邊而定名。抗戰勝利後,這裏是國民黨政府審判廳駐地,因而改稱審判路。1929年開始修築的長平路,是通往汕頭飛機場的主幹道之一。
德記前路、德記後路名來自于英國人德谪1862年在海土乾內街6至14號開設“德記洋行”,後來稱洋行正面的海灘和篷棚屋爲德記前路,洋行後面爲德記後路。
海關路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因所在區域爲海關屬地(市民稱爲海關前),有海關鍾樓、驗貨廠及職員住宅,故名海關路。
五福路,東西走向,全長僅200多米,西起永平路,東端垂直于同平路,曾經是老市區最具活力的一條路。五福路最初並不是一條完整的馬路,實際上是由多條汕頭清代街巷改建而成,從東到西依次爲五福巻、樟隆市(即信榮左巷)、高升戲院、樂觀巷、永隆直街,此五處在20世紀三十年代前後汕頭拓寬五福巷過程裏進行征地拆除,由此形成今日的五福路。
老潮興街南起升平路,西接同平路,北接福合路,背靠國平路,全長不足百米,寬大概也只有四五米。自東至西經過的路街巷有:國平路、舊公園右巷、舊公園左巷、延壽一橫、延壽直街。整條馬路除桃園酒樓外,沿路全是騎樓,是至今老市區最爲完整的騎樓馬路。這條老街建于1934年,起初名爲“陽光十三巷”。老潮興街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標准巷”,這跟原來巷中有一家名叫“標准”的餐館有關。它是一幢老式的三層樓房,位于老潮興街8號。現在這幢樓還在,只是改爲它用。“標准餐館”是抗戰勝利後開的,當初這家餐館早晨通常賣包子和“及第粥”,另外還有燕窩、魚翅、鮑魚。後來老潮興街又出現一家美食店——老潮興粿品店。
上世紀初年的昇平路
資料來源:陳勝生《踏尋老街印證“特區”》(潮商網)。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汕頭城市設施不斷完善,市政建設快速發展。汕頭的路網得以形成,從1923~1935年開辟的道路達到7萬尺。馬路得到拓寬,商鋪進行重建,市容大爲改觀,加上商業的發達,汕頭成爲一個繁華的文明都市。
四、騎樓建築群
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爲“廊房”。19世紀初,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廊柱構成的5呎寬的外廊結構的建築,新加坡稱之爲“店屋”,或叫“五腳氣”“五腳基”。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騎樓是我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東南亞返鄉所建。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築物。騎樓的建築形式主要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券、仿巴洛克式和現代式。騎樓主要由上樓下廊兩大部分構成。騎樓的下廊就是人行道,上樓一般是住家或倉庫。騎樓下的廊,遮陽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
汕頭騎樓始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小公園的沿街。汕頭近代騎樓建築,根據汕頭當地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參照古人架木爲巢、後發展爲吊腳樓等檐廊式建築,借鑒開埠後傳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築,並與當地的建築特點相融合,通過自我調適、理性選擇、融彙創新三個階段的建築文化轉型,加上大批華僑從南洋帶來的大批建築形式,逐步發展成爲具有地方特色的騎樓建築。
資料來源:陳勝生《踏尋老街印證“特區”》(潮商網)。
汕頭騎樓的功能與特點:①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②騎樓發端于改善生活環境,進而成爲商業謀生的場所,以商業活動爲主,表現出開放意識和洋爲中用的創造性思維;③連廊連柱,立面統一,連續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獨特風貌;④沖破了居家單門獨戶的束縛,變成顧客的共享空間,並體現相互尊重的現代意識。走在騎樓下,自在閑適,溫馨親近,腳無沙塵,清潔整齊,透出關心互動良好的人際關系;⑤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爲品茗、聊天、納涼、會客、交流信息、晚間涼眠的地方,還是小孩做作業、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間。
外馬路騎樓
新興街騎樓
汕頭騎樓是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代表,是華僑熱心家鄉建設的曆史産物,大部分是華僑投資興建的。騎樓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曆史見證,充分展示了汕頭百載商埠的人文曆史風貌。
五、公園建設
有城市就有公園,不管是古代城市還是近代城市、現代城市,只是因時代不同,公園形式有別而已,沒有公園的城市是一個缺陷的城市。公園是城市建設的一大規定性要求,是城市建設者的重任。因開埠而崛起的近代汕頭,作爲一個商貿繁盛的城市,公園建設也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中山公園和小公園。
中山公園的建設始于1921年。首任市政廳長王雨若選月眉塢349畝荒蕪爛泥地爲籌建公園地址並報當時的省政府,1923年被批准,因公園位置在市區的中央,故定名爲“中央公園”。
1921~1925年,因無經費,前後經曆5任市政廳長都無法完成始建公園這件大事。1925年11月,東征軍第二次進入汕頭,東征軍政治部總主任周恩來召開市民大會作出決議,爲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光輝業績,將籌建中的公園命名爲“中山公園”。
1926年9月15日,市政廳長範其務爲公園奠基,並用募捐所得的錢款和財政專款進行填土和初期建設。1928年,市政廳長黃開山委任肖誠主持公園的全面設計施工,並組織潮劇會演,發行有獎彩票並進行募捐,利用所得的款項加快建設,使中山公園初具雛形。1928年8月28日,中山公園建成對市民開放。
1928年9月,陳同矩繼任市黃開山長。他聘請商賈名流30多人組成中山公園建設委員會,繼續發行有獎彩票和募捐。市民、華僑、港澳同胞認捐踴躍,經費源源不斷,從根本上保持了此後10年公園建設的連續性。1933年,汕頭市政府還規劃在中山公園內建立中山紀念堂,後因經費缺乏而擱淺。
1936年6月,汕頭落入日寇之手,中山公園成了日軍的牧馬場。抗戰勝利後,公園重新對外開放。
1948年,國民黨軍官香翰屏占浣花別館(即今動物園現址)爲別墅,國民黨海軍駐紮“忠烈祠”,軍車長驅直入,公園陷入一片恐怖氣氛。
中山公園總面積20.18公頃,其中玉鑒湖面積6.3公頃。它四面環水,北面瀕臨韓江,可以眺望韓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橋與市區相連。汕頭中山公園地處鬧市區又沒有鬧市的喧囂。園內水面寬闊,綠樹成蔭,被稱爲是汕頭的“市肺”。
中山公園正門
中山公園九曲橋
公園中的牌樓、假山、九曲橋三處園林建築被譽爲園中“三絕”。牌樓高達18米,巨柱矗立,碧瓦覆蓋,氣勢雄偉壯觀,其正面鑲有譚延闿手書“中山公園”四個浮雕金字,背面爲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爲公”四個浮雕金字。牌樓後面矗立著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牌樓東面的三層假山占地1700平方米,以海石爲主人工精砌而成,怪石嶙峋,曲徑迂回,壁洞通幽,登高眺望,全園景色一覽無遺。假山的底層保留了一幅展現汕頭三十年代繁榮景象的“汕頭商埠圖”的浮雕壁畫。九曲橋位于玉鑒湖北端,面積298平方米,是我國造園規模最大的一座九曲橋,橋有九折,中有雙層主亭一座、副亭二座,橋、亭、欄有機融爲一體,憑欄可覽湖山秀色,湖光倒影,群魚戲逐,情趣盎然。
1949年10月27日,汕頭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接管中山公園,此後公園得到修複和進一步完善。
公園有大小11座涼亭,其中最大及最重要的是浩然亭、繩芝亭。位于園區大操場北面的浩然亭,是一座長方形的涼亭,琉璃碧瓦,富有民族特色,此亭始建于1932年,是紀念籌建公園委員會常委林修雍建園業績而修建的。位于兒童遊樂場的繩芝亭,建于1931年,是一座高7米,六角直簡鋼筋水泥的西式涼亭,爲緬懷汕頭水電創始人高繩芝先生支持辛亥革命愛國義舉和興辦地方公益事業的功績而興建的。
中山公園是汕頭市建園曆史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後來被譽爲我國四大人工園之一,名聞海內外。它的建成,不僅爲市民提供一個休閑旅遊好去處,也爲汕頭增添一道亮麗風景,是開埠後汕頭城市建設的一大成就,是近代汕頭城市發展的一大突出表現。
汕頭小公園建成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位置在老市區的升平路與國平路和安平路的交叉處。
1928年4月16日,市政廳長黃開山在就職儀式上說:“現中山公園,雖在規劃中,但其馀小規模的公園,亦應次第建立。”8月28日,中山公園建成對市民開放,市政府決定相應建設小公園。1930年7月8日,汕頭市政府發布《布告招投小公園環園馬路工程由》,提出“爲布告事照得本市安平、國平、升平三路相交之處,業經規定開築小公園,以爲市民遊憩之所。惟欲建築公園,非將環園馬路先行鋪築不可。現已將馬路建築設計完竣,亟應招工承築,以期早日觀成。爲此布告,仰本市內外各該工廠一體知悉,爾等如欲承築小公園馬路者,務即先期來府工務局購閱圖說各件,詳爲研究,隨繳押票金大洋四百元,于七月十五日下午二時來府競投……”幾經周折,1931年5月9日,小公園工程最終決定由永興升記出價大洋2994.2元中標。小公園建設工程自5月16日起正式開工,1932年底建成完工。
小公園的標志性建築是小公園亭。小公園亭又稱中山紀念亭,亦稱總理紀念亭,坐落在汕頭國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彙處,占據了汕頭小公園街區的中心位置,是小公園的一棵明珠,是上世紀早期老汕頭經濟繁榮的象征,也是汕頭老街區的標志性建築。
據傳,當年小公園並沒有中山紀念亭,有一個水池與公園的噴水池一樣,豎有一塊大石,石旁種有幾棵樹,這塊石刻四個大字,叫“萬寶朝宗”,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南生公司新樓開業後,商機日漸興旺。財大氣粗的香港大新公司看到商機,欲在此開展貿易活動,南生公司及周圍商號得知此消息後,爲阻止大新公司競爭,想出一個用“死人”壓活人的辦法——建立中山紀念亭,以此“逼退”大新公司。大新公司看到小公園興建中山紀念亭,就打消了來汕頭設商業點念頭。1933年小公園亭開始建設,直到1935年才建成。
中山公園和小公園的修建,是汕頭管理者效法歐美,建設現代城市止舉,無疑也是市政規劃實施的産物。小公園的建設緣起于1923年規劃的環形馬路。這一規劃的實現,使那裏有了一個圓形的空間,于是才有後來建設“總理紀念亭”之舉。小公園的面積雖不能與中山公園比,但她位于繁華商業地帶,是昔日汕頭商業繁榮的象征:
至平路小公園一帶地方,是汕頭商業的中心。這裏車水馬龍,不絕的來去,而在夜裏,更形熱鬧。有輝煌炫目五光十色的電燈,富麗堂皇的電影院,聳入雲表的酒樓旅館,規模宏大的百貨公司,滾滾的人潮……而大公司的無線電播音機哼著南腔北調,是商店的留聲機唱著潮曲外江,還有嘈雜的叉麻將聲,淫蕩戲虐的妮悅耳朵笑聲,悠揚悅耳的絲管聲,汽車的怒吼聲和黃包車的鈴聲,喧鬧在一起,使每個人都會目眩耳聾,魂消心醉哪!
六、旅館、酒店
在開埠的強力推動下,汕頭百業俱興,與城市旅館、酒店等服務業,圖書館、電影院、戲院等文化技術蒸蒸日上,大大充實、優化了汕頭城市建設。
商業的發展繁盛必然帶來服務行業的發展,而服務業的發展繁榮對商業有促進作用。這裏所說的服務業,主要是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
開埠後,隨著汕頭埠商業貿易的發展,華僑紛紛投資汕頭,小公園老市區一帶大小店鋪星羅棋布,酒館茶室相間林立。據《汕頭指南》所載:1934年,“汕頭市區菜館有風記、華記16家,酒樓有中央、中原、永平、陶芳、樓外樓、亞洲6家;飯店有光興、合記等23家;旅館酒店有中央旅社等28家;客棧有倍盛等130家;西餐飲冰有14家(其中4家附設)。”這些酒樓、茶店、飯館、旅館多設于升平國平兩路,除國平路之醉月樓及安平路之醉白樓……尚有醉西園、醉瓊樓、醉樂園。在商場熱鬧時,一般富商、闊客,通宵達旦,沉醉于酒海肉林中,故酒樓營業蒸蒸日上。”
首先是興辦酒店。“中央好架勢,永平好布置,陶芳好魚翅,中原好空氣”。這是30年代汕頭埠一句耳熟能詳的順口溜。也就是說,當時的永平酒樓、陶芳酒樓、中央酒樓、中原酒樓是汕頭四大著名酒店。永平酒樓(始于1922年),位于金平區永平路2~11號;中原酒樓(始于1922年),位于金平區居平路4號;陶芳酒樓(始于上世紀20年代,具體年限不詳),位于金平區萬安街3~4號;中央酒樓(始于1932年),位于金平區安平路10號。
永平酒店是當時最大的酒店,1933年建成。永平酒樓(現汕頭大廈)是一座三開間的八層鋼筋水泥建築,其中七八層向後縮入,采用中西合璧建築風格。酒樓集餐飲、住宿、娛樂于一身的CBD。一樓爲適合普通大衆消費的餐廳,二樓爲高級的宴會廳,三至六樓爲客房。大廈還配有有冰室和商場。六樓是專門作爲接待貴賓的住處,共有四套套房。套房中除了臥室外,還配套小餐廳和警衛房。樓內布置十分奢華,進門的大堂,氣派輝煌,有一個高四層的八卦欄廊,還有一座鋼化鏡面的英式進口電梯,各樓層的窗戶玻璃,均爲意大利進口的彩色玻璃。此外,奢華的進口燈飾、象牙筷、玻璃器皿、銅轉爐,房間裏均擺設酸枝桌椅,無不彰顯貴族氣派,“永平好布置”一說當之無愧。當時十八個包房以當年全國十八個省份命名,可以暢想一番,邀請對方在某個省份的包廂談生意,多麽氣派有面的事。最關鍵的是,當時酒樓客房的房間收費卻屬于汕頭埠酒樓三個檔次的最低等,每晚銀元1至3.2元,比客棧略高而已。永平酒樓裝修豪華價位低,超高性價比,一時風頭無兩,門庭若市。南生貿易公司營業大樓的第三四層就辟爲中央酒樓。
永平酒店和第一郵局(1923年)
資料來源:陳勝生《踏尋老街印證“特區”》(潮商網)。
陶芳酒樓是由晚晴洋務運動先驅丁日昌的曾侄孫、清末民初時期的潮梅礦業大亨丁子久創設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地處萬安街(現永平路與至平路交界處)的巷子中。酒樓是中西風格相結合的四層小洋房,廳房擺設都非常有講究,配備進口的彩色玻璃窗讓酒樓在那個年代顯得非常洋氣,而且當時的菜肴、餐具的檔次比各酒樓規格高,並且有“陶芳女招待蓋全汕頭埠”的美譽。
陶芳酒樓在當時是海外的僑胞回鄉酬客宴賓的首選之地,當然也是當時各大洋行商人的聚集地,普通市民走到門口都望而卻步,久久有機會進入品嘗一次都能細細回味數年,因此開始流傳“陶芳酒樓好魚翅”。
現坐落于萬安街深巷的原陶芳酒樓
陶芳酒樓宴會使用的西式餐盤
除了上面四大酒樓外,外于國平路與外馬路交界的西南通酒樓也是一家知名酒樓。1947年出版的《汕頭指南》有其廣告,聲明“西式廳房、空氣涼爽、池盆浴室、冷熱水喉、一切設備,美麗堂皇、招待周至、無負雅望。”
其次是開辦旅館。開埠後,華僑紛紛斥資建造旅館。華僑投資的旅館,較出名的有大中華旅社(現鮀江旅社)、西南通旅館、富春旅館、東南旅館、居安旅店。
永平酒店、陶芳酒樓、中央酒樓、中原酒樓、大中華旅社、西南通旅館等這些酒樓、旅館,基本上齊聚小公園商業區,構成一個頗具規模、非常繁華的商業——服務業圈,成爲近代汕頭的一塊名片。
汕頭埠還有不少外國人開辦的酒樓、旅館。如英國人開辦的“適宜樓”。該樓建于1924年,爲兩座鋼筋混泥土及磚木砌築樓房,形式相同,每棟建築高2層,每層面積355平方米,分爲東、西兩樓,兩樓相距4米,坐北朝南,每棟通面闊近15米,通進深20多米。適宜樓一譯名爲亞司得酒店,是汕頭早期唯一一家歐洲式旅館。近代汕頭埠的外國人中,數日本人最多,他們在汕頭開辦的酒樓位于崎碌。
日資“汕頭旅館”(陳傳忠照片)
七、電影院、戲院
汕頭開埠之後得風氣之先,電影、戲院、照相館等西方文化娛樂紛紛登陸。清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二十三日,爲英皇加冕之日,僑居汕頭的英國人,集資在崎碌的蔥隴村放映無聲電影,以表慶祝,這開了汕頭放映電影之先聲。據《汕頭市志》記載:“至潮汕解放前夕,汕頭市有大觀園、大同、大光明、勝利、新觀、中央等6家影劇院。”有人做過粗略統計,解放前汕頭埠戲曲、影劇場所的座位約有6700多個,如果按照1949年10月汕頭市區人口230548人計算,平均34人就有一個座位,這是很了不起的文化現象。
民國初年,有人在外馬路聯興裏對面創辦“高升電影院”。該電影院不久又改營戲劇,改稱“高升戲院”,後又改“競新茶園”,但不久即停業。高升戲院關閉不久,又有一廣州人在育善直街開設“明新影畫場”,座位只容四五十人,但當時的觀衆因不知電影爲何物,前往觀看者寥寥無幾,遂不能維持。同時,澄海人蔡某在金山街建一電影場,其名也曰“高升電影院”,座位200多個,他別出心裁請一口技藝人在幕後配音,模仿水聲、碎物聲、槍聲、人聲、鳥聲等。蔡某辦的“高升電影院”後來遷址到聯興裏對面湯氏“高升電影院”舊址,並專置設發電機,後又改演戲劇,若逢無戲可聘時始映電影。
1922年春,德國領事署辟爲臨時公園,供人遊玩,其東隅蓋建竹篷,設立大觀戲院,放映電影和表演潮劇。同時,張某、黃某、李某等3人集資在張園設“真真戲院”,1922年“八•二”風災,該院被吹倒而閉門。此外,還有歸國華僑攜旅行機來汕,與普益社合作,假座該社天台開映電影。又有人租“陶陶戲院”開映電影,但不久又告停演。
1923年間,英國人毗士氏自港來汕,租汕頭旅館(即頤養院)右旁空地,蓋篷營業,名曰“真光電影院”。1930年,真光電影院因地租屆滿,租鎮平路煤炭堆棧爲院址。此外,還有永平天台戲院、新世界戲院、明星電影院等等。
民國時期汕頭埠電影院、戲院一覽表
時間 |
名稱 |
地點 |
創辦人 |
民國初年 |
高升電影院 |
外馬路聯興裏 |
不詳 |
民國初年 |
明新影畫場 |
育善直街 |
不詳 |
民國初年 |
高升電影院 |
金山街→聯興裏 |
蔡某 |
1922年春 |
大觀戲院 |
德國領事館 |
德國人 |
1922年 |
真真戲院 |
張園 |
張、黃、李三人 |
1922年 |
陶陶戲院 |
普益社天台 |
不詳 |
1923年 |
真光電影院 |
汕頭旅館 |
英國人毗士氏 |
1922年 |
永平天戲院 |
永平酒樓(後租鎮平路) |
不詳 |
1924年 |
新世界戲院 |
張園 |
不詳 |
1925年 |
明星電影院 |
民族路 |
不詳 |
1926年 |
大同電影院 |
中山公元內 |
不詳 |
1927年 |
光元電影院 |
不詳 |
李作聰 |
1931年 |
銀宮電影院 |
不詳 |
不詳 |
1932年 |
大光明電影院 |
至平路 |
黃震東 |
1934年 |
大觀園戲院 |
國平路 |
李茂源 |
1947年 |
新觀戲院 |
民族路 |
郭挺雲兄弟 |
1949年 |
勝利戲院 |
不詳 |
不詳 |
資料來源:王琳乾、鄧特主編《汕頭市志》,1999年。
戲院的多寡,往往是一座城市發展程度的表現。在昔年汕頭的戲院中,比較知名的是“三大”戲院,這“三大”戲院不僅是指汕頭埠排名前三的戲院,而是因爲三家戲院的名字都有“大”字,即大觀園、大同和大光明。
大同電影院位于中山公園西北側,前身是1926年就開始營業的大同遊藝場,地處月眉塢邊角(即現在汕頭市博物館所在地),原爲荒灘。故市井有“未有中山公園,先有大同”之說法。電影院搭設的是篷棚戲台,話劇、潮劇、雜技、曲藝各種表演都有,甚至還有燈謎和彩票遊戲。戲院原來是露天的,每當碰到雨天,觀衆便狼狽不堪,于是,坊間流傳有“大同演戲天就知,戲台一搭雨就來”“鑼鼓響,雨大點”“戲一歇,雨就歇,戲台拆,雨就歇”這些俗語。1939年,日本侵略汕頭,大同戲院被迫歇業。1948年恢複營業。
建于1932年的大光明戲院,位于至平路9號,最早是電影院,原名至平戲院,一度改名“彌敦戲院”。彌敦(SirMatthewNathan,1862~1939)是英國軍人,1900年被英王委任爲黃金海岸總督,成爲首位擔任大英帝國殖民地總督的猶太人。
大光明戲院
中央大戲院街招
資料來源:謝雪影《汕頭指南》。
1933年元旦,戲院改名“中皇”。日軍入侵汕頭後,又易名爲“中煌”。抗戰勝利後,戲院由原來的負責人黃震東接收,繼續營業,並改名大光明。“大光明”三字由汕頭著名殘疾書法家潘公明所書。大光明戲院樓房門面仿造歐美建築,有座位1100多個,軟皮座椅,行距約90公分,華麗舒適,是當時汕頭最好的正規化戲院,所作的廣告是:“汕頭第一電影戲劇殿堂,聲光俱佳,座位舒適,設備堂皇,全市之冠。”正如老輩人所說的“影院有架有勢,專做給有架有勢的人看”。
民國時期汕頭老市區影劇院分布圖
大觀園戲院所在的是汕頭埠較繁華主幹道之一——國平路99號,1929年潮陽象頭人李茂源集資創建,1934年落成營業。大觀園戲院建築爲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1529.16平方米,建築面積2788.10平方米。舞台寬敞堂皇,有1389個座位。座位爲階梯式設計,戲院還有包廂,底層分前座、後座和邊座,觀衆座位是以千字文爲順序排行碼的,即是天、地、元、黃、宇、宙……爲一、二、三、四、五、六行……大觀園戲院內隔音設備極好,在沒有擴音機的年代,非常難得,每有新戲,一票難求。大觀園戲院被譽稱“潮劇殿堂”,是汕頭當年唯一的專業性戲院。
彼時,彈丸之地的小公園周圍戲院紮堆。北面國平路有大觀園戲院,再走幾步就是群衆電影院。東北面民族路有新觀電影院。西南面至平路頭有大光明影劇院,這四家影劇院與小公園步行距離就幾分鍾。再向東面延伸,沒多遠,又有五家影劇院。
八、市區人口的快速增長
開埠推動下的汕頭,工商貿易迅速增長,市政建設迅猛發展,洋人、華僑、各地商人與周邊百姓的湧入,帶來的是流動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的是鮀城人口的日益增長。據1933年統計,汕頭共有廣州、甯波、嘉應、梅縣、興甯、大埔、蕉嶺、潮陽、普甯、揭陽、澄海、惠來、饒平、六邑等二十幾個同鄉會。中山大學陳春聲教授作了這樣的評述:“汕頭城市的發展,是整個韓江流域不同方言群體的人民移居、投資、建設的結果;而曆史上汕頭城市的繁榮,也正是因爲她成功發揮了超越行政區劃界限的地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人口的增長則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研究表明,1820年,汕頭有6000多人,1830年有6600多人,1840年近7000人了,1850年近9900人,1860年有30000多人,1870年45000萬人。1873年中國海關參與維也納萬國博覽會,做了一個中國國際貿易的報告,其中就提到汕頭人口,裏面說汕頭有56000萬人。此後,汕頭人口一直在60000萬左右徘徊。1900年,汕頭人口爲60000萬。根據英國外交部資料,1910年,汕頭有68000人。根據美國商業通告,1925年汕頭有10萬人。黃開山市政廳長在《新汕頭》一書中記載,1926年至1928年間,汕頭市常住人口八萬多人。據陳鴻宇教授的研究,1921~1937年是汕頭航運、港口、城市、商貿發展最快的時期,汕頭人口由10萬人增長爲20萬人。楊群熙先生輯編點校的《潮汕地區商業活動資料》表明,1928年,汕頭市有居民12369戶,81325人;日本侵略汕頭之前,汕頭市民已逾20萬;1948年,城市居民增至39973戶,222375人;又有數字表明,1949年10月,汕頭市區人口230548人。
就目前有限的資料,近代汕頭的人口尚無確切的統計數字,學界也無權威的數字,但不斷地、快速地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近代潮汕經曆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兩次東征;日本侵略、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1918年大地震、1922年“八·二”風災、1943年大饑荒等曆史大事件的沖擊影響,汕頭人口卻一直呈增長之勢頭。開埠後汕頭人口的不斷增長,爲近代汕頭商業中心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汕頭開埠,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汕頭的醫院、學校、圖書館等也在民國時期得到快速發展,汕頭市民的社會風尚、生活方式也大爲改變,不僅商品化,而且西化。
作者:陳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