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在邁向發展新格局,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備、開放融合、綠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昨天,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海事大學教授真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爲了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多管齊下,實現航運中心換道超越。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真虹接受記者采訪
數字是最好的說明
真虹告訴記者,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已經達成。他用各項重要數據加以說明。比如,目前的上海港在國際上已成爲集裝箱航線最多、航班最密、覆蓋面最廣的港口,聯合國《航運年度評論》報告中,連續九年把上海港列爲全球連通度排名第一的港口。同時,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連續十一年保持世界首位,2020年達4350萬標准箱,國際樞紐港地位已經確立。上海郵輪客流量也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
在上海空港方面,上海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 多 年全球排名第四。浦東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連續十多年位居全球第三。
航運服務業發展方面,衆多國際知名機構或者全球性航運企業雲集上海;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中國船東協會等一批國際性(全國性)航運功能性機構入駐上海;全球十大船舶管理機構中的 6 家、國際船級社協會正式成員中的 10 家、全球排名前百位班輪公司中的 39 家、全球排名前五的郵輪企業等都在上海設立了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綜合運力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將其總部落戶在上海;全球著名的上海振華重工所生産的集裝箱起重機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超過四分之三份額。
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方面,上海目前共有包括11家航運保險營運中心和3家再保險公司,船貨險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僅次于倫敦和新加坡位列第三。上海航運交易所在全球首創的集裝箱運價指數已成爲世界航運市場的三大指數之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依托上海海事大學科學優勢,所發布的港航業分析報告在國內外航運界産生廣泛影響。上海海事仲裁案件數占全國71.4%。
完善航運市場環境方面,上海市人大于2016年通過了《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從法律層面保障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可持續的發展。
全球最權威的航運國際性組織是聯合國的世界海事組織(IMO)。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林基澤認爲,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看,上海已經成爲世界級的航運中心。
在2020年和2021年的“新華社.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連續位列第三。
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新格局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全力支撐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形成樞紐門戶服務升級、引領輻射能力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有力、資源配置能級提升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新格局。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備、開放融合、綠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真虹表示:
上海已經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全面推進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未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正面臨航運數字化轉型的新契機。
真虹說:上海港航産業應大力推進港口生産智能化、航運物流高效化、航運服務精准化、航運要素數字化,促使航運中心從傳統的實體航運中心發展模式向實體+虛擬的數字航運中心轉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綠色的國際航運中心。他提出,要保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較高水平,爲航運要素集聚提供物流基礎。
“新加坡規劃建設的大士港未來能力將達到6500萬標准箱,這些說明新興航運中心仍然需要有集裝箱物流量的支撐,較高的航運物流量將引導附加值更高的航運要素的集聚。因此,在一定時期,上海港還需要保持集裝箱吞吐量在較高的水平。”
同時,還要不斷優化上海港集疏運體系,促進港城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水水中轉的比重,積極發展小內河的集疏運通道,特別是花大力氣發展海鐵聯運,加快優化上海港口的集疏運體系。
吸引全球高端航運服務集聚
真虹指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要積極吸引全球性的航運功能性機構集聚上海,發揮好上海依托我國經濟強大的優勢,根據上海特點確定重點發展的航運服務業,做大做強諸如航運金融保險、航運經紀交易、航運仲裁法律、航運咨詢信息等高端服務業,特別是大力支持對傳統航運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他表示:
“借力自貿新片區和長三角一體化的制度創新,進一步推進航運業對外開放。充分借助于國家給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和特殊綜合保稅區制度創新的契機,積極探索與國際接軌的航運制度。同時,借助于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港航産業的整體優勢,加快同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提升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全面推進“智慧港口”建設
據介紹,上海港全面推進“智慧港口”建設,率先在全國全面實現單證電子化,實現車隊運輸、堆場管理、港區管理等系統間數據的共享交互,顯著提升港口作業效率及服務能級。
同時,“互聯網+貨運物流”效率不斷提升。建成上海港網上受理平台、“E卡縱橫”集卡預約平台、“港航縱橫”APP、集裝箱設備交接單電子化平台,實現業務受理線上化、物流可視化、單證電子化,提升港口物流效率。
自動化交通新技術研用也在不斷突破。洋山四期建成全球最大規模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實現集裝箱裝卸、運輸全自動化運作,裝卸效率世界領先,並在“深水港物流園區-東海大橋-洋山港”之間率先實現全球首次“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範運營,有效提升集裝箱轉運效率。
與此同時,自助化服務新模式應用快速推進。全面推進機場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自助通關出境等設備布設,虹橋機場T1航站樓全面推進自助安檢驗證和自助登機設備布設,成爲國內首個全自助乘機流程航站樓,進一步提升出行效率和體驗。
“綠色港航”打造已有“好苗頭”
作爲上海打造“綠色港航”的重要環節,碼頭揚塵汙染防治正在實施。在容易産生揚塵汙染的碼頭堆場,安裝有揚塵“在線監測”設備。目前,全市所有易揚塵碼頭均已落實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並將數據接入本市環保數據平台。根據監測所得數據,有針對性的開展執法檢查工作,確保抑塵措施落實到位。
值得一提的還有“綠色機場”建設。浦東機場南衛星廳的啓用,極大提高了飛機“靠橋率”,減少遠機位的使用。浦東機場、虹橋機場近機位全面具備向停靠飛機提供橋載電源和空調的能力。所謂“靠橋率”是指航班停靠候機樓廊橋,旅客無須乘坐擺渡車直接從登機口登機的概率。
記者了解到,2020年,浦東和虹橋機場橋載電源使用率分別爲98.5%和99.8%。地面電源車和空調車基本能滿足飛機停靠遠機位後的供能需求。機場內車輛除消防、救護、除冰雪、加油設備及無新能源産品設備,新增車輛都將使用新能源車輛,在用“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汽柴油設備、車輛實現100%尾氣達標改造。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