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很長一段時間,我很羨慕穿牛仔褲的人。
不是說我買不起牛仔褲,而是我的屁股配不上牛仔褲。
直到我發現了外貿大碼男裝之後,我才實現了牛仔褲自由。
牛仔褲和紅牛一樣,從功能性來說,是專屬于打工人的。
它是所有工裝褲的始祖。
紅牛抗疲勞,牛仔褲耐磨,牛仔褲沾上紅牛,那就是永動機了。
淘金、種地、擰螺絲、敲鍵盤,牛仔褲爲打工人提供了完美的裝備。
在藍領的車間裏,耐磨,能裝工具。
在白領的格子間裏,口袋多,耐髒,修身。
最初的牛仔褲,是礦工和底層勞工的專屬套裝,之後變成了西部牛仔的浪漫圖騰,再之後成爲嬉皮士叛逆的符號,還在某一段時間成爲了性感的代名詞,最終因爲喬布斯和雷老板發布會而成爲了科技大佬的Cos道具。
它成爲了所有人都愛的褲子。
而對于國家來說,牛仔褲是産業轉移和産業升級的符號和圖騰。
1
牛仔褲的誕生需要兩個先決條件。
一個是環境上確實需要。
另一個是窮。
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工廠並沒催生牛仔褲。
因爲工人們要面對的主要是油汙,而不是磨損。
美國種植園也沒誕生牛仔褲,因爲勞力是黑奴,不是窮,是完全沒有購買力。
1848年,加州發現了金子。消息傳開,冒險家們都來到了這裏。
今天的加州夢是在硅谷騙風投錢,而當時的加州夢是淘到金子。
到了1870年,舊金山居民,從發現金子前的500人增加到了15萬人口。
瞧瞧,連發現金子的這座城市都被國人翻譯成金山。
礦工挖礦,也要帶上各種挖礦工具,還要在地上磨啊、蹭啊。
褲子不經穿。
但老買新的,真買不起。
在服飾具有裝逼屬性前,排在前三位的永遠是實用、實用、實用。
很多人翻百度百科,會誤以爲牛仔褲是1855年發明的。
爲了查證這個時間,我特意去翻了內達華州立博物館官網,找到了牛仔褲誕生的更准確時間。
1870年,裁縫雅克布·戴維斯(Jacob Davis)用帆布,也就是亞麻布,做出了一條磨不爛的工裝褲,得到了礦工們的好評。
(內達華州立博物館存檔)
雖然也耐操,但帆布褲的缺點顯而易見。
你可以想象把匡威帆布鞋的布料做出褲子穿上是什麽感受。
低情商的說法是,能給你蛋磨沒了。
高情商的說法是。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872年,雅克布·戴維斯用猶太商人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提供的丹甯布改進了這種工裝褲。
丹甯布起初功能和帆布類似,也是船帆和帳篷的材料,但這種布在柔韌性和舒適性要更好。
帆布是亞麻,丹甯布是棉。
丹甯(denim)是法語單詞de nimes的簡化版本,意思是“Nimes的”。
Nimes是法國南部加爾省的省會城市,從中世紀開始,這個城市的紡織業就出産一種又厚又結實的帆布。
雅克布和李維用金屬鉚釘把口袋固定在了褲子上,現代意義的牛仔褲自此問世。
精明的猶太人把這個設計申請了專利。
李維的店,Levi’s shop,開始專門賣這種粗斜紋棉布高腰工作褲。雅克布還給這種褲子加了一個醒目的標識:雙弧線橙色袋花。
由于廣受歡迎,品牌名幹脆就叫了Levi’s。
美國人取名字,真的是要多隨意有多隨意。
牛仔褲滿足了當時挖礦人和農人的需求,此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牛仔褲≈工裝褲。
(李維斯經典的501,經典的“雙馬拉褲”)
李維斯在自己的褲子縫了一個用皮做的大logo,圖案是對自己耐磨性的吹捧:兩匹馬都撕不開。
廣告法都誇你牛逼。
除了耐磨以外,這種褲子的口袋設計上也是實用主義至上。
兩個大口袋可以放扳手、錘子,旁邊的小口袋是裝懷表的,屁股蛋的口袋用來放錢包,大口袋裏面的小口袋,是放零錢的。
基于這種實用,李維斯牛仔褲在西部勞工群體裏廣受歡迎。
淘金不如賣水,賣水不如賣褲子。
2
發迹于堪薩斯的LEE,是牛仔褲産業另外一個開創者。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LEE先後推出了長袖連體牛仔工裝和吊帶牛仔工裝。
這兩個款式前些年在國內女生群體裏非常流行。
順便提一句,第一條女裝牛仔褲也是LEE發明的。
LEE還把牛仔褲的紐扣改爲了拉鏈,還搞出了一種新的布料Jelt denim(jet就是輕巧的意思,jet denim就是更輕丹甯),比傳統的丹甯布輕便了20%。
LEE的主要市場是美國東部。
比起西部工人,東部工人更在乎工裝的輕便。
他們所在的工廠環境相對來說要好一些,不像西部那樣對布料的堅固性有著更執著的要求。
西部人幹糙活,東部人幹髒活。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1929年的經濟危機,利好了Lee。
受經濟危機影響,許多人對衣食住行不再追求品質,先解決“有”吧。
廉價、耐穿耐洗、抗髒的牛仔褲大受歡迎。
(30年代美國工人的打扮,圖片©美國國家圖書館)
牛仔這個詞,確實是翻譯得過于浪漫。
明明就是放牛娃,或者牛郎也行。
牛仔是一個統稱,放牛的是牛仔,放馬的也被稱爲牛仔。
而放馬人還有個專門的英語單詞叫wrangler。
1947年,一個名爲Wrangler品牌在美國東南的北卡羅來納州創立。
有的牛仔負責給牧場主長途趕牛、交易牛群,需要連續幾個月騎在馬上工作。
有的牛仔就在牧場周邊活動,要放牛、放馬。隨著畜牧業的工業化和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進,牛仔的工作範圍也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
Wrangler就是專門針對西部牛仔這個群體來做市場。
他們需要什麽,wrangler就改進什麽。
牧場主和牛仔們成爲了Wrangler的死忠粉。
Wrangler也從此成爲和Levi’s、LEE齊名的牛仔褲品牌。
3
牛仔褲的發展除了要感謝西部的礦工,西部的牛仔,還需要感謝同處于西部的好萊塢。
(Tom Mix被認爲是好萊塢第一位巨星,1919年他身穿牛仔褲的劇照,不過此時牛仔褲仍然被認爲是西部底層勞工的專屬,圖片©美國國家圖書館)
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一些描述西部勞工和牛仔的電影。
牛仔褲成了西部電影裏超主角的標配和套裝。
幾百英裏的奔襲,一片荒野,男主角套索、牛仔巾、牛仔帽、牛仔靴、左輪手槍。
以及牛仔褲。
就像中國人迷戀武俠小說一樣,美國人也迷戀西部電影。
在牛仔英雄銀幕形象的示範下,牛仔褲成爲了一種新的潮品。
牛仔褲迷你口袋的作用開始從裝懷表變成防風打火機,從後口袋掏出的不是扳手,而是萬寶路香煙。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的時候,牛仔褲又和嬉皮士綁定在了一起。
這種褲子既能代表著狂野牛仔的浪漫,還能代表嬉皮士的反叛精神,又能代表著深入勞工大衆,還代表著像好萊塢明星一樣有品位。
還能顯示自己身材好。
在Lululemon的瑜伽褲流行之前,瘦窄型牛仔褲是全球公認的顯示自己身材凹凸有致的褲子。
牛仔褲甚至被當作了一種情趣用品。
還有什麽服飾能比牛仔褲的buff更多嗎?
而被影響的那幾代年輕人逐漸成爲社會中堅後,自然而然保留了穿牛仔褲的習慣。
二戰期間,美國把牛仔褲指定爲美軍的制服之一,牛仔褲也隨美軍進入歐洲和日本。
新世代的年輕人並不知道牛仔褲在美國曾經代表“貧窮”。
只知道它代表了“自由不羁”,代表了“浪漫”以及所有和年輕有關的要素。
當不再是“貧窮”的同義詞時,牛仔褲被不斷增加更多的逼格元素。
設計不斷升級。
1965年,紐約東區的Limbo精品店推出一款經知名藝術家設計、采用镂空補丁設計配合雕刻花紋的牛仔褲,它的售價高達200美元,這個價格在那個年代堪稱奢侈品。
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牛仔褲在歐美和日本都成爲褲裝頭部品類。
以荷蘭爲例,70年代以前牛仔褲的銷量忽略不計。
到80年代初,在人口只有千萬的荷蘭一年賣出了1740萬條牛仔褲,人均消費近兩條牛仔褲。
4
相比其它褲裝,牛仔褲還有“金融”屬性。
穿其它褲子只是穿褲子,穿牛仔褲還能當理財。
當一個消費品有金融屬性的時候,說明它不易消耗。
巧了,牛仔褲最大的特點就是耐磨。
成年人只要保養得當,牛仔褲穿個十年二十年都行。
和白酒、普洱一樣,越存越“香”。
價格不但不貶值,還能“升值”。
其它褲子穿久就廢了,牛仔褲不但不會廢,反而會刻意做舊,愛好牛仔褲的人士對此習慣稱爲“養牛”。
原廠未經處理的牛仔褲被叫做“原牛”,經過水洗處理的牛仔褲叫“水洗牛”,目前市場主流是廠家自主水洗處理後的水洗牛仔褲。
養牛指把原牛牛仔褲做舊,搞成自己喜愛的樣式,下圖即是從原牛穿了一年後形成的水洗牛形態。
(看圖一目了然,左圖是原牛,右圖是水洗牛,所謂養牛就是把左圖穿成右圖。圖片來源:Heddels)
水洗牛仔褲作爲處理後的産品,不易褪色,尺碼相對准確。
原牛牛仔褲買回來不能和其它服飾混洗,極易掉色,我之前買過一條,我整條腿都變藍了。而且還會縮水,布料較硬不甚貼合身體曲線。
原牛問題多多,但更受牛仔褲愛好者喜愛。
道理和文玩一樣,牛仔褲也需要包漿。
用腿包漿。
養牛的奧義就是玩養成,盤核桃。
從情感方面看,買的不單是一條褲子,更像是寵物。
從實用主義角度看,買的也不單是一條褲子,養成的過程能體驗到顔色、花紋、版型的不同變化,不了解的人會以爲你有很多條牛仔褲。
花一條的錢,體驗五條的感覺。
爽。
玩的人多了,門道就多了。
顔色從深藍洗到淺藍,這叫色落;
裆部穿出的花紋,叫貓須;
膝後蹲出的紋路,叫蜂窩;
褲腳磨出的細紋,叫龍卷風。
哪怕穿出破洞也不打緊,精牛狂喜,因爲可以做出更多花樣來。
在日本和歐美都有較爲龐大的交易市場,一條“二手”牛仔褲采購價不過數美元到幾十美元,處理後的價格高達幾百至幾千美元。
(我看了一下ジーンズショップ マルセル的二手牛仔褲,售價一般在100美元到300美元不等)
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購買方便的水洗牛仔褲,畢竟水洗過的比較舒服。
大家買牛仔褲又不是要成爲铠甲勇士。
不過,當一種快消品能夠成爲理財品,同時先後成爲英雄主義、不羁、叛逆、時尚以及酷的代名詞時,說明它真的成功了。
即使采礦不需要投入大量工人了,牛仔這個職業也慢慢消失了,不需要那麽耐磨的褲子了。
但牛仔褲卻突破了職業的限制成爲了所有人鍾愛的工裝褲。
5
比起歐洲,日本更早接受了牛仔褲。
在二戰結束後,日本紡織重鎮岡山兒島很多紡織工廠接到美軍牛仔褲的訂單,轉而加工牛仔褲。
兒島的企業之前並未生産過牛仔褲,起初制作工藝還需美國派人協助指導,牛仔布這樣的原材料更是需要從美國進口。
來料加工,只賺加工費。
好在企業有單子就能活下來,活下來再考慮別的。
當時水洗牛仔褲還沒有出來,還沒有産生“原牛”文化,牛仔褲穿著很硬,很不舒服。
榮光商事、大石貿易等企業有出售全新的LEE、李維斯牛仔褲,但消費者更喜歡別人穿過的二手牛仔褲。全新的反而不如二手貨。
當時,一般褲子只有一百多日元,全新牛仔褲3、4百日元,而二手牛仔褲沒有幾千日元根本買不到。
離譜。
這就是原味的力量麽。
因爲二手牛仔褲質地柔軟舒適,會呈現獨特花紋紋路。這也是爲什麽日本“原牛”文化盛行的原因。
連二手褲子都能賣出去,這個市場誰不想要。
市場有了,産品的需求自然要跟上。
丸尾服飾這樣的代工企業看著美國品牌吃肉很是眼饞,希望推出自己的牛仔褲品牌,但他們卻遇到了致命問題:日本並沒有牛仔布技術。
之前從牛仔褲的訂單需求到原材料進口,全部由美國企業一手包辦,自己想做牛仔褲品牌就要解決牛仔布,而美國又幾乎壟斷了牛仔布。
牛仔布也是一門技術。是有門檻的。
當時全球最富盛名的牛仔布品牌,是Cone Denim。
1895年,Cone Denim開始生産牛仔布。1905年,Cone Denim成立了之後影響牛仔褲曆史的White Oak棉紡廠。
White Oak棉紡廠輝煌時期占據全球三成的牛仔布供應,而它也是李維斯501的長期獨家牛仔布供應商,Lee和Wrangler的代表産品許多也是來自White Oak。
White oak是牛仔褲領域的軍火商。
你們打你們的,我賺我的。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牛仔褲不再被視爲廉價工裝,大大小小的牛仔褲品牌希望通過采用White Oak的牛仔布而讓自己的産品更有聲譽。
你想把它做高端,就得要選好料。
營銷得有素材,吹牛得有故事。
Cone Denim身居行業頂點,不是品牌選它,而是它選品牌。
就像甯德時代一樣,産業的上遊並不都是喝下遊品牌剩下來的湯。
丸尾服飾委托大石貿易和Cone Denim商談引進後者的牛仔布,畢竟大石貿易也經銷著李維斯産品,和Cone Denim的關系應該也不差。
但Cone Denim拒絕了大石貿易。
有錢不賺王八蛋。
最終,大石貿易與美國Canton棉紡廠合作,爲丸尾服飾找來了牛仔布,從此,一個能與李維斯、LEE比肩的牛仔褲品牌誕生了——Big John。
但牛仔布的供應還是受制于美國。
這刺激了另一家日本面料商的神經,他們立志要研發出世界級的高檔牛仔布。
經過多年研發,這家名叫貝原(KAIHARA)的公司終于成功了研制出了高檔牛仔布。
因爲貝原的出現,日本牛仔褲從此告別了美國牛仔布。
根據貝原自己的說法,今天日本每生産兩條牛仔褲就有一條使用他們的牛仔布。
Cone Denim從此徹底失去日本市場,還在全球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者。
不但是牛仔布,日本其他産業也都是如此。先幫歐美廠商代工,模仿對方技術和設計,利用更低的人力成本,生産出更多更便宜的工業産品,反過來再賣給歐美市場。
6
日本牛仔褲産業的逆襲讓美國企業感到壓力。
不能再給訂單了,好家夥,再給就餵出個競爭對手來了。
這老小子是真不能處啊,不讓你做品牌不給你提供牛仔布,你就自己搞全套啊。
行吧,你就自己玩吧。
于是,亞洲四小龍獲得了大量美軍訂單,也都陸續發展起自己的紡織工業。
受益最大的是新加坡。
上個世紀60年代,和馬來西亞分家後的新加坡除了陽光啥也沒有。爲了振興經濟,新加坡決定大力發展紡織業。
1963年,新加坡第一批本國紡織服裝企工廠開業。
時任財政部長激動地表示這些企業“不僅是對服裝工業作出貢獻,而且是對政府全盤工業化計劃的一大貢獻”。
新加坡希望通過紡織服裝工業反哺其它産業,最終帶動産業升級。
擁有區位優勢的新加坡以較低的交通成本獲取原材料,同時比其它地區更廉價的水成本更適合牛仔褲等“重水”紡織品的加工生産。
不到十年時光,牛仔褲就成爲新加坡紡織服裝工業出口的第一大單項。70年代末,美國進口新加坡的服裝占新加坡出口總額的四成,其中三分之一是牛仔褲。
李維斯則幹脆把自己的亞太中心放在了新加坡。
既作爲區域市場銷售中心,又是生産中心。
以牛仔褲産業主要的紡織服裝業吸納的就業人口僅次于交通運輸制造業,工業産值排在第四,占新加坡全國GDP近5%。
正是在牛仔褲的帶動下,新加坡實現了經濟騰飛。
1980年10月,面對新加坡産牛仔褲的大量傾銷,美國決定禁止進口新加坡産牛仔褲。
雖然經過協商解除了禁令,但配額大幅度減少,牛仔褲訂單轉向港台。
而新加坡也開始進行産業升級轉型。
可以說牛仔褲,是“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迹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紡織業,從來就是大金主。
7
80年代,牛仔褲産能開始轉入中國內地。
1979年,上海電視台播出了一條廣告引發國人議論,從此國人認識了播報員口播的“牛子褲”。
同一年,港商黃炳棠在廣州增城新塘鎮開設了中國內地第一家牛仔褲工廠,內地牛仔褲産業開始正是起步。
很多之前當過産業工人的村民一看牛仔褲工廠挺賺錢,也跟著辭職去辦廠。
慢慢地,整個新塘就成爲了牛仔褲的産業帶。
與四小龍不同,中國內地承接的不僅是牛仔褲鏈條的某一環節,而是囊括了從上到下的全産業鏈。
成立于上個世紀30年代的常州紅衛色織廠在改革開放初期面臨生存抉擇。
工廠規模小,效益差,人見人厭,狗見狗嫌。
當時的圍觀群衆還編了個順口溜嘲諷:
“染織廠,寒酸相,人不滿五十,牆不過百丈,屋漏機舊,工人都是蘆柴棒。”
改開初期,因爲紡織産業基礎本來就還不錯,又加上訂單多門檻低,大大小小的紡織廠多了起來,也卷了起來。
拼工時,拼價格。
紅衛色織廠沒有絲毫優勢。
80年代初,牛仔褲國內市場盡管還不大,但已經初露端倪。同時海外對牛仔布的需求十分旺盛。
紅衛色織廠決定做牛仔布和牛仔褲。
這樣做,其實風險很大。
相比毗鄰香港的珠三角,當時的常州以及所處的蘇南地區缺少對接牛仔褲的區位優勢和本地市場。
相比當年日本的超車逆襲來說,此時的技術代差已經非常大了。
別人當年超車可能只需要一年,因爲差距只有三五年。
當差距到了三五十年的時候,超車就沒那麽容易了。
而且美國的客戶可不會因爲你起步晚而憐憫,它只會根據最新的行業標准來下訂單。
甚至連進口的噴氣織機都沒有說明書和外方技術人員幫忙安裝。
真正的從頭到尾,完全自己搞。
一沒有圖紙、二沒有資料、三沒有百度。
在試錯了無數遍後,紅衛色織廠的染漿聯項目終于在一年後如期完成。
關關難過,關關還是得過。
1982年,紅衛色織廠生産的黑牡丹牛仔布在廣交會上一炮而紅。
兩年後,黑牡丹牌“靛藍防縮勞動布”(牛仔布)獲得國家色織行業最高獎——國家銀質獎,黑牡丹不但實現了自我救贖,還開創了中國的牛仔布産業。
在今天,世界三大牛仔布之一,就是常州黑牡丹。
就在黑牡丹大放異彩之時,上海色織染紗四廠也傳來捷報。
上海色織染紗四廠將硫化一步法染紗機改裝成純靛蘭染漿聯合機,經過多次試驗摸索,使其成爲國內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靛蘭片紗染色機。到了1986年,該廠用國産織機生産出中國第一匹從頭到尾全部國産化的牛仔布。
自主可控,國産替代。
牛仔布産業成爲國內八十年代少有的可比肩國外産品的紡織技術。
8
1987年,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危機嚴重沖擊了全球紡織業。
受此影響,爲了賺取更多的價差和利潤,發達國家加快了在中國內地的紡織業代工布局。到了九十年代初,國內出現大大小小上百家牛仔布生産商,開始形成以常州、新塘等地爲核心的牛仔褲産業帶。
2001年,中國加入WTO,牛仔褲可以以比原來更低的關稅進入歐美市場。
鼎盛時,中國內地供應了全美50%的女性(含女童)市場牛仔褲,而男性(含男童)牛仔褲供應量僅次于墨西哥。
像黑牡丹就是給李維斯、LEE、G-STAR等國際品牌代工,廣東新塘也是Wrangle、李維斯、CK等牛仔褲最大的代工基地。
前面說了墨西哥的牛仔褲無論在關稅還是物流上都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優勢。
但那是暫時的,後來在與中國的牛仔褲競爭中,敗下陣來。
國産牛仔褲産業取勝的原因和其他中國制造一樣。
第一,中國本身具備較高的牛仔褲全産業鏈的開發技術,技術成本低于墨西哥;
第二,中國整合了牛仔褲全供應鏈,形成的産業帶更具規模優勢,新塘、均安、大湧、三埠等牛仔褲生産大鎮只需五分鍾就能配齊牛仔褲上下遊一切供應。
最後,更低的人工成本。
看似不起眼的中國牛仔褲短短幾年時間就一度占據全球六成市場。
不誇張地說,內地現在很多發達地區的早期積累幾乎依賴于紡織業,而牛仔褲是紡織業的重要組成。
牛仔褲對中國經濟功不可沒。
9
牛仔褲是功臣,但亦是確實是一向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産業。
“中國出口大約1億條牛仔褲才相當于一架波音飛機”的討論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而這個時候,也是産業轉移、産業升級的開始。
目前全球牛仔褲的生産逐漸轉向巴基斯坦、斯裏蘭卡等南亞國家,像wrangler、Lee、Zara、Primark、Calvin Klein等知名牛仔褲品牌的産品不再是中國制造。
歐洲牛仔褲的産地來源變成孟加拉、土耳其、巴基斯坦,美國牛仔褲的産地則主要來源孟加拉、墨西哥、越南。
中國牛仔褲無論面料、水洗技術等,已經足以比肩日韓高端産品,目前東南亞等國家的相關産業與中國仍有差距。
如果你經常買大牌衣服,你會感知到中國制造才是品質保證,東南亞産的東西真是質量不行。
目前在全球牛仔褲産業分工中,中國以中高端設計、研發、生産爲主,而曾經最弱勢的C端品牌方面,近幾年也崛起了如One To One Overalls、赤芸、Able Jeans、Bob dong、捭和等中高端品牌,其産品質量、設計乃至昂貴的價格完全能與國外一線品牌媲美。
牛仔褲産業也是整個中國服裝中少數能全方位處在國際第一梯隊的品類。
而通過牛仔褲代工産生的外彙也用來支持了其他科技産業的發展。當現在大家開始討論芯片被卡脖子的時候,誰能想到早在幾十年前,連牛仔布這種面料的自主生産都是不斷突圍的結果。
牛仔褲是一個品類逆襲的樣本。
從一個耐磨的工裝褲,它成爲了全球消費者都喜歡的時尚單品。
而對于中國來說,牛仔褲也是自己産業轉移和産業升級的符號和圖騰。
中國從更容易做的紡織業開始,從代工開始掌握生産流程,掌握原材料處理工藝,到最後開始做高附加值的産品,用積累的外彙投入到其他産業的升級上來。
不斷逆襲,持續超車。
前進,前進,前進。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1】.Casey Hall、Maliha Rehman,The Denim Industry’s ‘Best-Kept Secret’【J】,The Business of Fashion,2022.1.25
【2】.David Shuck,The Essential Raw Denim Breakdown – Our 100th Article,Heddels,2011.9.12
【3】.Michael R. Solomon(NYU),Materialism: the Case of Levi’s 501 Jeans【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13, 1986,P619-P622
【4】.Amber Sutherland、Sophia Rosenbaum,‘Athleisure’ trend sends denim sales plummeting【J】,紐約郵報,2014.8.12
【5】.Jennifer Robinson,AMERICAN EXPERIENCE: Riveted: The History of Jeans【J】,公共媒體KPBS,2022.2.3
【6】.Ronald White,Designer jeans seem recession-proof【J】,洛杉矶時報,2009.5.12
【7】.Jess Cartner-Morley,True blue: 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jeans again【J】,英國衛報,2022.1.19
【8】.Pauline Weston Thomas,Casual Denim Jeans – Fashion History Film Star Influence Jeans【J】, Fashion-Era,2018.7.31
【9】.Sylvia Giles,Examines the history of denim jeans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r culture【J】,Lucire雜志,總第23期P4
【10】.Nicky Champ,Your favourite item of clothing is going out of fashion【J】,Mamamia,2014.8.14
【11】.Denim Is in Real Danger of Going Out of Fashion【J】,NBC,2014.8.11
【12】.Abha Bhattarai,Goodbye, jeans. The pandemic is ushering in an era of comfort【J】,華盛頓郵報, 2020.7.28
【13】.Jan Loverin,Your Denim Jeans Are a Nevada Invention【J】,美國內達華州立博物館,2006年第3期P4
【14】.David Shuck,Why Vintage Clothing Was Made Better – The Economics of Durability,Heddels,2014.8.21
【15】.Amanda Mull,How Jeans Got Weird【J】,大西洋月刊,2019.10.23
【16】.Jill Ettinger,Levi’s Launches Recycled 501 Jeans Made From Liquefied Old Jeans,Greenqueen,2022.1.30
【17】.Christine Ro,Can fashion ever be sustainable?【J】,BBC,2020.3.11
【18】.The Lycra Company dá forma e volume às suas tecnologias denim,Equipe Guia Jeans Wear,2020.1.28
【19】.Koji Hirano 、Luisa Zargani,Foreign intriguethe yanks were coming, and their duffels were stuffed with the…【J】,女裝日報Women’s Wear Daily,2000.5.18
【20】.日漸息微的中國牛仔褲市場【R】,NPD2020年報告
【21】.範迎春,氨綸的發展,中國紡織大學學報【J】,1992年第1期P115
【22】.Wrangler牛仔褲加大中國市場推廣力度【J】,紡織導報,2003.12.10
【23】.李钊,新加坡的紡織工業【J】,上海紡織科技,1981年第3期P45-P47 +P33
【24】.吳羚玮,14億中國人不知道穿什麽的時候,會選牛仔褲,Vogue,2020.2.20
【25】.牛仔褲市場新變化【J】,流行色,2012年第9期P98-P99
【26】.申建中,應該怎樣看待牛仔褲、迪斯科?【J】,上海黨校學報,1985年第8期P34
【27】.荷蘭牛仔褲市場活躍【J】,紡織導報,1986年第13期P15
【28】.大英百科全書,Levi Strauss & Co.詞條
【29】.吳真,清算牛仔褲,南方網,2002.11.29
【30】.牛仔褲愈發沒人買了 傳Vans母公司將抛售Lee等品牌,中國商報,2018.8.13
【31】.吳明,概述美國市場牛仔褲銷售情況【J】,全球紡織網,2004.2.12
【32】.楊月涵,牛仔褲鼻祖李維斯再戰IPO【J】,北京商報,2018.11.15
【33】.楊淩,致力于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訪杜邦萊卡總經理路久成【J】,中國紡織,1998年第6期 P24-P25
【34】.劉北辰,牛仔褲的曆史變遷【J】,中國商檢,1995年第5期P40
【35】.徐志瑞,當前世界服裝的發展【J】,北京紡織,1985年第2期P22-P24
【36】.受疫情影響 李維斯關閉了中國約一半門店,澎湃新聞,2020.1.31
【37】.程醉,瘋狂的氨綸:價格暴漲背後的冷思考【J】,中國纖檢,2021年第8期P104-P106
【38】.王韻,國産牛仔:我們跟國際大牌沒差距!【J】,外灘畫報,2014.7.18
【39】.日本倉敷官方觀光網站
【40】.黑牡丹:盛世中轉身的牛仔第一品牌,江蘇省國資委,2018.9.20
【41】.辛華,日本牛仔棉布出口形勢向好【J】,國際商報,2004.10.22
【42】.王建明,“黑牡丹”之歌【J】,群衆,2002年第1期P60-P61
【43】.許聖如,中國出口1億條牛仔褲=一架波音飛機【J】,21世紀經濟報道,2003.12.11
【44】.高敏儀,中國廉價牛仔褲夢終結【J】,21世紀商業評論,2012年第1期P35
【45】.黑牡丹官網
【46】.Kaihara官網
【47】.Oishi-boueki官網
【48】.亞洲牛仔褲于美國需繳交較高之進口關稅,中國紡織網,2006.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