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大增,股價卻大跌,這樣的事情在CXO龍頭藥明康德身上也發生了。
7月26日晚,藥明康德發布2022年中報。今年上半年藥明康德收入177.56億元,同比增長68.52%;淨利潤46.36億元,同比增長73.29%。
營收健康,而且淨利潤還能保持70%以上的增速,放在任何一家企業都可能迎來市場的看好。但到了藥明康德這裏,業績發布後,公司股價好似參與十米跳台決賽:
7月27日,藥明康德跌去5.12%,引發整個CXO板塊下跌:凱萊英跌去4.21%,康龍化成跌去2.1%,博騰股份跌去3.97%,藥石科技跌去5.39%。
這種怪現象,背後是什麽?
創新藥下遊遇冷
藥明康德的業務包括了CRO和CDMO,按理說是站在創新藥上遊的安全位置。就算集采和價格談判壓低藥企利潤,研發投入還是不可少的,各藥企的研發費用就是藥明康德盯緊的市場。
而且,藥明康德的主要客戶來自海外。就算醫藥企業在中國市場承壓,海外並沒有大規模控費,按理說,藥明康德的業績是比較穩定的。
中報數字確實很不錯。但二級市場不買賬,總還是有原因的。
2021年開始,藥明康德將中國新藥研發業務獨立出來,與化學、測試、生物學、細胞及基因療法業務並列,顯然是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但從今年半年報來看,唯有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的營收下滑了26.69%。
圖源:藥明康德2022年半年度報告
同時,在所有盈利的板塊中,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的毛利率也以25.53%墊底。與上年同期毛利率45.83%相比,近乎減半。
今年上半年,藥明康德國內業務收入4.55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不超過3%。這塊業務下滑對藥明康德來說或許影響不大,卻折射出國內創新藥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
藥明康德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主要是爲客戶開發小分子新藥,主要面向轉型創新藥的國內傳統藥企。對于上半年業績,公司方面解釋稱:板塊更新叠代,交付IND周期更長,目前致力于幫助客戶發現潛在的best-in-class分子和新分子種類。
這一系列說辭背後,都透露出同一個現象:國內小分子新藥開發難度變大。
新的小分子不容易做,大分子又是靶點紮堆,這是當前中國創新藥行業最尴尬的事情。前幾年,隨便一個分子都是“創新藥”;去年開始,科創板對“創新”的認定標准拔高,單純的me-too、me-better已經很難說服資本,但要真正做best-in-class,藥明康德也沒十足把握。
藥明康德這塊業務營收和毛利率同時下降,表明它身後希望轉型的大批藥企對創新的投入轉爲觀望態度。這些企業進可攻、退可守,創新藥行情一旦不好,就可以拔腿先溜了。
過去12個月裏,國內創新藥一直萎靡不振。在這期間,恒瑞醫藥股價跌去49.3%,君實生物跌去28.46%,信達生物跌去64.45%。很多企業計劃中的創新不得不暫時擱置。
藥明康德國內業務的表現,證明創新藥遇冷的困境已經傳導到行業上遊。
新冠業務隱憂
事實上,藥明康德的核心板塊還是非常不錯的,可依然被看出了問題。
據半年報披露,2022年上半年,藥明康德化學業務營收129.74億元,同比增長101.91%。藥明康德的主要客戶來源是歐美大藥企,化學業務收入也大多來自海外,穩定增長,幾乎沒有系統性風險。
漲得太快,也有問題?
藥明康德披露:129億元裏面很大一部分是新冠相關産品的收入。按照公司披露的數據計算,化學業務中涉及新冠的部分占到32.24%,近42億元。
這正是市場看空的最大依據:未來新冠藥的研發生産會大大減少,藥明康德無法維持業績高增長。
新冠概念已經不再熱門了。康泰生物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稱,扣非淨利潤下降近70%,公司一次性計提了爲新冠疫苗投入的資産、研發支出等,顯然已經不看好新冠的業務。
凱萊英、博騰股份等和藥明康德一樣,都承接了大量海外訂單,開發生産新冠藥物。一旦下遊藥企認爲新冠大規模用藥的時機已經過去,上遊豈能安然無恙?
事實上,幾家CXO公司業績還沒崩盤,但市場已開始調整。
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做減法。2022上半年,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減持了藥明康德448.82萬股,這段時間藥明康德的股價幾乎一直在低位,葛蘭並非高位減倉,可能是看到了後面的走勢。
偏愛創新藥産業的葛蘭,在二季度反而買了同仁堂和片仔癀。
無獨有偶。一個星期前,趙蓓的工銀瑞信基金披露倉位,減持藥明康德、凱萊英,加倉了華潤三九和同仁堂。
資本在創新藥和中藥之間此消彼長,這是當下的市場現狀。
資本新動向
是否有人發覺, 藥明康德如今的遭遇,在7年前就發生過了。
2015年12月,藥明康德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據當時第一財經報道,藥明康德私有化的下一步,很可能是將旗下板塊拆分爲三塊,分別于國內上市。後來藥明康德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設想。
外界普遍認爲,藥明康德的價值在海外被嚴重低估。當時藥明康德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估值約爲30億美元。
那是什麽年代?彼時,國內醫藥行業受藥審改革激勵,市場欣欣向榮,超過200億元市值的醫藥股比比皆是,泰格醫藥高峰時超過260億元。
那個時期,藥明康德已經准備做CAR-T等基因業務,由于過于超前,當時的投資者並不買單。短短半個月,藥明康德股價跌幅超過15%,最終推動藥明康德退市。
如今的藥明康德,同樣無法說服市場。
今年5月,藥明康德大股東上海瀛翊違規減持1724.97萬股,按照當時的價位,囊獲現金28.94億元,而後被證監會罰款2億。這家基金是2015年9月爲投資藥明康德項目設立的專門基金,管理人爲華杉瑞聯,和藥明康德的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曾同屬于華泰集團。
6月10日,藥明康德老板李革也啓動了減持計劃,預計與十多家股東主體共同減持總股本3%的A股股份。
明星基金經理減持、大股東離場……這些操作過後,藥明康德的業績難以撐起股價。
在半年報披露之前,藥明康德發消息稱,計劃新加坡建立研發和生産基地,並預計在未來十年累計投資約14.3億美元用于新基地建設。
2015年中國創新藥行業一片繁榮,藥明康德忙不叠回A股,並在上海建設全球領先的生物藥一體化研發服務中心,希望爲全球生物藥提供解決方案;如今,東南亞正在成爲國內衆多企業的轉移地區,“亞洲生物之城”新加坡開始吸引大白馬股去落地。
這一幕,何其相似。
撰稿|煙酰胺
編輯 | 江芸 賈亭
運營|山谷
插圖 | 視覺中國
#藥明康德#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