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時報》與新大聯辦的常年教育論壇,今年以“大專教育在建立可持續和堅韌未來的角色”爲主題。與會者在論壇上討論如何配合2030年新加坡綠色計劃,培養學生應對未來挑戰。
此外,面對更分裂的世界,我國在搭建橋梁的能力,以及在跨邊境、文化與政治制度的有效運作也將凸出我國的競爭力。
他說,學生須對區域與世界有更深的了解,政府爲此定下70-70的目標,讓七成的大專學府學生到海外體驗,當中七成是到亞細安國家、中國或印度。我國也可以爲新興領域發展良好的治理框架,大專學府可以作爲創新點子的“聯系者,融合者和創造者”。
他致辭時說,過去50年,我國大致上克服了水源有限的局限,開發水源回收和管理技術。接下來50年,我國也應不斷自我挑戰,克服能源上的局限,開創機會。大專學府可以成爲“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打造未來城市與社會,從城市設計、交通、醫療等各方面的創新來改善生活素質。如果一個沒有“腹地”的城市國家能做到低碳或碳中和,這也可以啓發世界。
全球轉向低碳發展,我國大專學府也可以扮演“生活實驗室”的角色,爲未來城市設計推動創新方案。
最後,陳振聲也提到發達社會或陷入社會流動停滯,不平等現象加劇的風險,重申大專學府建設可持續社會契約的重要性。
他指出,學府通過更全面的評估方式來錄取學生,並支持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在人生各階段學習。我國須建立以技能爲基礎的唯才制度(meritocracy of skills),不是以成績等級爲基礎的制度,擴大對成功的定義。我國不單單只要以傑出的全球PISA測試成績聞名,更要成爲一個可讓人人發揮潛能的國家。
教育部長陳振聲星期六(3月11日)在新加坡管理大學舉行的《海峽時報》教育論壇上提出大專學府在應對三大挑戰中可扮演的角色,包括把握全球往低碳過渡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