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這個國家國土面積狹小,僅爲733.1平方千米,只相當于我國一個上海市市區的面積,是亞洲第二小的國家。
總人口約545萬,資源匮乏,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
曾經的它,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但誰能想到,如今的它卻已取代我國香港,成爲了亞洲經濟中心,它便是新加坡。
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2020年全球經濟體最新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又排名第一,而在2019年時,新加坡也超越了美國,躍居第一位。
如今我們不得不要對新加坡刮目相看,但同時也很好奇,新加坡是如何在僅一代人的時間裏,迅速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一個發達國家,然後又從發達國家變成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的?
新加坡在這方面,無疑是一個悶聲幹大事的主。
2020年全球經濟體最新競爭力報告
地理位置優越 港口貨運發達
上帝關上一扇門,也定會爲你打開一扇窗。
新加坡面積雖小,但是地理位置卻是極好的,屬于老天賞飯吃那種類型,戰略位置非常好。
它位于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的位置,直接扼住了馬六甲海峽的咽喉,馬六甲海峽又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主要通道,是溝通亞洲、歐洲、非洲的海上交通樞紐,可謂四通八達,海上交通便利。
咽喉要道
借助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大力發展貨運港口業務。
在集裝箱運輸行業興起時,新加坡便抓住了這個機遇,在新加坡港建立多個集裝箱泊位,與集裝箱專用碼頭。
如今的新加坡港,已經成爲了世界最大集裝箱港口,與全球600多個港口均有業務往來,共250多條航線,每周有大約430艘班輪,從這裏出發前往世界各地,是全世界最繁忙的一大港口。
航道繁忙
在過去的2022年,新加坡港全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730萬標准箱。
可以說沒有這樣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也難以靠著轉口貿易發家致富。
密密麻麻的貨船
但其實,早在19世紀末,新加坡就已經成爲了東南亞地區的轉口貿易中心。
到二戰之前,新加坡甚至還成爲了世界第五大港口。但當時從中獲利的並非是新加坡,而是英國人。
作爲昔日的日不落帝國,不得不說,英國人的眼光確實毒辣,一眼就相中了新加坡的優越港口。
屈辱曆史 經濟低迷
在1824年時,新加坡便淪爲了英國殖民地。
但二戰爆發後,英國遭受了的德國的暴擊,根本無暇顧及新加坡這一小片殖民地,于是野心勃勃,渴望資源的日本人,便趁機搶奪並占領新加坡。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新加坡經曆了它們曆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時期。
新加坡的轉口貿易陷入停滯,工廠停工停産,經濟急速下滑,但是物價卻飛升,一夜被打回了解放前。
所以新加坡經濟繁榮的背後,也經曆過一段黑暗,屈辱,曲折的曆史時期,那時候的新加坡別說發展經濟了,連活下去都很難。
二戰結束後,新加坡國內狀況堪憂,物資匮乏,通貨膨脹嚴重,社會矛盾重重,各種政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直到與當時的馬來西亞聯邦分道揚镳以後,新加坡最終于1965年,正式成爲了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
立國之初的新加坡,國內百廢待興,市場又小,也沒啥資源,連居民可使用的淡水資源都難以滿足,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日常用水得依靠隔壁的馬來西亞供應。
此時的新加坡該如何發展經濟?從哪裏著手?便成爲了一個迫切需要需要解決的問題。
走工業化道路
爲此,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決定走工業化道路,大刀闊斧地進行經濟改革。
但是工業發展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土地,土地從哪裏來?李光耀索性開辟出了裕廊工業區,將所有工業活動都集中起來。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裕廊工業區,面積超60平方公裏,這裏本是一片荒蕪貧瘠之地,如今卻廠房,公路,鐵路,港口林立。這裏工業種類繁多,造船,鋼鐵,煉油,化工,食品等産業一應俱全。
工業區的成功建立,使得新加坡走上了快速工業化的道路。如今,新加坡有1/3的勞動力,都在裕廊工業區工作,解決了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
吸引外資
制定對外國投資者的友好政策,打造良好的經商環境。
不歧視外國投資,將其與內資不多加以區別。在新加坡的外國投資,不受普通法律約束,比如普通合同法、公司法,行業特定法等等,除一些特殊情況外,外商投資與內資基本不區別對待。
友好的稅收制度。新加坡與全球20多個國家都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減輕了外國企業的稅收負擔。
雖然沒有額外的稅收負擔,但請注意,新加坡也並非是一個“避稅天堂”。
新加坡爲吸引外資,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除了以上提到的政策外,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雇傭外國工人,積極引進外國優秀人才,放寬入境和居留簽證條件,開放外彙市場等等。
時至今日,新加坡依舊堅持以“吸引外資”爲工作重點。
從屈辱到獨立,從荒島到發達,從貧窮到富有,從一窮二白到發達國家。
國雖小,兼容乃大,這便是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