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屋租賃價格飙升,在新加坡的外國居民繼續感受到壓力,而且幾乎沒有迹象表明很快會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無論是租房、公寓還是房子,長期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都在掏腰包,做出巨大的改變來應對不斷上漲的租金。
根據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租金指數的數據,2022年所有私人住宅財産的價格同比飙升29.7%,爲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些居住在這裏的外國人表示,他們的房東可能正在利用過熱的房地産市場來擡高價格,其中一些人的租金翻了一番。
萊坊亞太研究主管Christine Li表示,盡管租金上漲的步伐似乎開始放緩,但房東仍有望看到兩位數的價格增長。她說:“如果租金繼續穩步增長,更多的人會咬緊牙關,在支付更高的租金之前購買房産。”但一些行業專家表示,今年下半年價格可能會有所回落。第一太平戴維斯新加坡公司研究和咨詢執行董事Alan Cheong表示:“預計只有到2023年下半年,經濟放緩和科技行業的影響才開始影響租賃市場的需求。”。
外籍人士正在做些什麽來應對租金上漲?
一些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表示,房東的要求超過了市場價格,許多人正試圖找到新的方法來規避不斷上漲的租金。Francesca是一名印尼僑民,與家人住在新加坡,她的租約將于本月結束。年初,爲了延長她的租賃合同,她的房東要求將金額增加一倍。這位34歲的女士說,她的房東最初要求房租上漲60%,但後來漲到了100%。
1、搬到另一個地方
Francesca說,在烏節購物區尋找更實惠的房子時,她看到的公寓“看起來像是恐怖電影中的公寓”,但標價爲1萬美元。“我會在那裏拍一部恐怖電影,但我不會住在那裏,”她笑著說。
Francesca說,許多潛在的房東向她提供了“免租協議”,以說服她同意更高的價格——這基本上意味著頭幾個月沒有租金。她解釋說:“當一個人擁有多處財産時,通常會發生這種情況,他們希望如果能提高一處房産的租金,他們也能提高其他房産的租金。”。
2、可能離開這個國家
另一位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黛比也獲得了一份靈活的合同。在過去的八年裏,這位42歲的女士一直住在河谷中心社區的一套公寓裏,她的租金在12月從9250美元漲到了13200美元。
盡管她最初對42%的漲幅感到非常不安,但她知道自己需要咬緊牙關,因爲合同允許她“只要我們離開這個國家”,只需提前三個月通知就可以終止租約“我不想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搬家,以防我們要離開,”她說。“我們的房東知道我們有點絕望,所以她抓住了機會。”
黛比說,她考慮離開新加坡是因爲她丈夫的工資“保持不變”她說:“我們有三個孩子在國際學校上學,生活成本增長如此之快。即使新西蘭的稅率更高,我們搬回家可能會更好。”。
最後,她的家人決定留下來,但不得不減少外出就餐和打車的次數。另一方面,Francesca在烏節的同一公寓樓裏找到了一套公寓,比她目前支付的價格高出50%,而不是房東提供的100%的漲幅。
3、縮小尺寸
當Melinda的房東想把她在武吉丁馬的七居室房子的租金提高110%時,她考慮搬回美國。她的鄰居也面臨同樣的情況,決定搬到馬來西亞槟城。Melinda不想讓她在新加坡上學的兩個孩子背井離鄉,而是決定縮小規模。她現在住在烏節路的一套公寓裏,十年前她第一次搬到新加坡時就住在那裏。但值得慶幸的是,她的房租現在比她十年前剛搬進來時付的還低。
4.購買房産
Kristen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她發現自己的處境與其他人有點不同。從2019年到2022年,Kristen一家五口住在武吉丁馬。但去年年底,她的房租從每月9000美元漲到了15000美元,而且不再包括以前的福利,如空調服務、花園維護和遊泳池清潔。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說:“這讓我哭了,因爲我以爲我們會在那裏呆很長一段時間……但我們負擔不起,我們不可能。”。她說:“當我們計算時,買一處房産是有意義的。”。她的私人公寓抵押貸款現在是每月11000美元。
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新加坡,居民樓的屋頂。新加坡第二大開發商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ity Developments Ltd.)今年可能會尋求購買寫字樓,因爲利率上漲使此類資産在全球範圍內變得更便宜。她說:“這不像過去,我可以在周一、周三和周五向客戶展示一些財産。”。如果潛在租戶看到他們喜歡的地方,他們必須立即將其鎖定,否則“周五之前就不見了。”
是什麽推高了價格?
海外專家列出了導致租金飙升的幾個因素,包括持續的疫情影響。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Cheong表示:“從Y世代和Z世代想要脫離父母,在自己家裏私下工作,到外國專業人士的湧入,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動了需求。”。
萊坊律師事務所(Knight Frank’s Li)的李律師表示,由于外國人爲了逃避中國和香港的嚴格措施而遷往新加坡,新加坡在疫情期間被譽爲“避風港”。
除了需求增加外,疫情期間建築業的勞動力短缺也導致了延誤,加劇了住房市場的庫存問題。
以上,僅作爲知識分享,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