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部發言人說:“按照正常的強制清算程序,一家公司完成清算的平均時間約三至四年。相比之下,通過簡化清盤程序,從個案獲准加入計劃到完成清盤平均只需九個月。”
這項計劃2021年1月推出時是一項臨時計劃,旨在幫助受冠病疫情嚴重沖擊而陷入財務困境的小型和微型企業,以更低廉、更快捷和簡易的方法重組債務或結束營業。
根據律政部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在簡化債務重組及清盤程序計劃(Simplified Insolvency Programme,簡稱SIP)下接獲的68份申請中,約三成(21份)來自餐飲業。32家公司已完成清盤事宜。
和信會計師事務所清算服務總監黃和傑說:“我們接獲的詢問和處理的個案今年來比去年同期增加20%至30%。它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房地産發展商、電力零售商和工業産品制造商等較爲複雜的行業,但大多數詢問和個案來自餐飲、零售和建築業,最近也有更多起步公司。”
大多詢問來自餐飲零售和建築業
黃和傑指出,餐飲和零售業者除了面對劇烈競爭,也遇到營運成本高昂尤其是租金方面,以及人手難請和留住員工的問題。至于建築業,許多承包商過度依賴銀行貸款來維持生意和支付員工和供應商。一旦工程無法及時收到付款或出現糾紛,他們履行合同的能力將就受到嚴重影響。
利率高企推高借貸成本,加上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的沖擊,導致本地一些中小企業的生意難以爲繼而申請清盤。律政部自2021年推出簡化債務重組及清盤程序以來,共接獲68份申請,其中以餐飲業者居多。
立傑律師事務所重組和破産業務部主管沈觀傑說,每家中小企業面對的挑戰不同,視個別行業和情況而定,但其中有幾個共同的問題。“一是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二是利率近期攀升導致借貸成本居高不下,三是應收賬款的進賬不穩定,影響它們的收入。”
畢馬威新加坡重組服務主管合夥人卓艾柃受訪時說,近期收到中小企業關于清盤的詢問略有增加,但目前沒有看到個別領域和行業有什麽明顯的趨勢。反而是跨國企業的詢問越來越多,包括入駐本地的跨國企業,它們正在考慮檢討和重組區域辦公室,主要詢問關于撤出計劃和關閉事宜。
幫助企業重組和清盤的業界人士也觀察到,商業環境充滿不確定因素,給一些行業帶來沖擊。
與此同時,受訪的清盤服務業者也透露,近期接獲有關公司清盤和重組的詢問比去年同期增加20%至30%,營運成本提高導致資金周轉不靈,以及經商環境更具挑戰,是促使他們考慮收盤的主要原因。
他認爲,一些中小企業無法克服上述挑戰,加上全球局勢不穩定,使到它們的生意難以爲繼。
然而,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利率持續攀高的經濟環境,政府今年1月宣布,把計劃再延長兩年,至2026年1月28日,並且探討讓業界永久采用一些簡化程序。
卓艾柃指出,一些公司則因爲無法跟上那些順應變化的企業,面對同行競爭、難以獲得資金,加上更高的經營成本,導致利潤率壓縮而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
考慮重組區域辦公室 跨國企業詢問增多
她也說:“新加坡穩健邁向後疫情複蘇的道路,面對商業環境不穩定因素,包括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國際銀行系統的波動,這都可能給中小企業帶來壓力。”
簡化債務重組及清盤程序計劃延長兩年至2026年初
根據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的數據,本地去年一共有215家公司強制清盤,比前年多12%,有257家公司申請清盤,比前年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