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雜糧,又受氣候影響,最容易受涼或者上火,一旦上火,就要想辦法祛火,喝涼茶就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習慣。然而,其它地方喝涼茶,一般都是寒涼祛火之藥,又因地域不同,所産涼藥不同,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地方涼茶。但奇怪的是,其它地方喝涼茶與喝中藥無疑,而唯獨地處伏牛山南麓的南召的涼茶卻是要兌肉的。
南召這種習慣往往讓外地人大惑不解,初次來南召的人,在飯店聽說喝涼茶,就會感到奇怪,難道南召氣候有異,一進南召便有了火氣?何況良藥苦口,讓客人未飯先苦,是何道理?當一盆子排骨蓮藕根藥上桌,卻感到萬般稀奇,喝幾嘴細品,香甜而微苦,淡淡的藥味反而中和了排骨的油膩,爽口而又獨特。此時迷惑頓消,方解南召涼茶之妙。來過南召幾次,涼茶已經成爲喜歡的美食,就連我這個外縣人喝幾次南召涼茶,喝上瘾了,還想喝呢。
大多數南召人都有喝涼茶的習慣,甚至癡迷,隔三差五非得喝一次涼茶不可。有的外地出差幾天,還沒有到家,電話已經打回來了,說外邊跑跑上火了,回家得趕緊喝涼茶了。很多人家隔幾天,就會想起涼茶,女人說,這幾天嘴唇又幹又痛,男人就順著說,幹裏還不輕哩。女人說,這幾天臉上澀堵拉碴,男人說澀裏還不輕哩,于是,自然就引出涼茶,喝到涼茶。
南召涼茶總是與肉聯系一起的。小時候農村很窮,有的家庭沒肉可兌,又想爲孩子們祛火防病,就熬一鍋沒肉的涼茶,孩子們便會嚷著是吃藥呢,是苦湯子,有啥喝頭,還不如把頭砸個洞往裏灌裏。沒辦法,家裏就要想法割一疙瘩肉,熬次涼茶,既祛火又爲孩子們解解饞。
有人說,南召人都是吃貨,是吃嘴精,是丟孫貨,明裏是祛火氣,實際是想吃嘴呢。的確,有的莊上總有一兩個好吃嘴的人,一會兒說腿痛了,得吃拳菜煮豬蹄裏,停停又說虧裏不能行了,走兩步上不來氣,得包點藥煮老母雞吃呢,其實是想法給肉擠眼裏。但這是極個別的。原先,我也曾經認爲,上火了吃幾片三黃片,沖幾次板藍根喝喝不就得了。然而隨著我對南召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卻發現,南召涼茶深得傳統養生之精髓,簡直就是南召食療文化的一張新名片。
南召人經常喝的,飯店推出的涼茶,一般爲排骨、蓮菜(蓮藕)、綠豆與黃花苗四味,綠豆解百毒,綠入肝經,蓮菜涼血生血白入肺經,黃花苗中藥學名蒲公英,清熱解毒,有“植物抗生素”之美譽,且涼而不猛。幾味皆亦藥亦菜,藥性平和,能夠清熱解毒于無形之中。但凡涼藥,皆有瀉陽氣、傷脾胃之副作用。然南召涼茶妙就妙在排骨的登場。豬肉微寒,斂瘡生肌,蛋白優質,健脾養胃補腎。三味鞑伐,而一味修補,瀉中有補,便構成了藥膳的內在平衡。可見,一碗簡單的南召涼茶,卻並不簡單,蘊含著不平常的傳統養生智慧。
南召涼茶是誰發明的,已經無可考證,但凡南召人都是喝著涼茶長大的。也許是南召先人偶然爲之,因祛火好喝而廣爲流傳,從而養成了南召人難以割舍的味覺記憶。然而南召涼茶並非單一的排骨涼茶,而是一系列養生茶與美食。南召涼茶由肉食與草藥構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上遊的,寒熱之性不同,草藥種類繁多,肉食草藥相生相克,補瀉兼顧,以對應不同的體質治療不同的病症,從而構成了南召五花八門的涼茶與美食。除了排骨涼茶,肺火魚腥草煮扁嘴(鴨子),寒性體質扁嘴換成黃老母雞;膀胱火大尿黃尿痛,則豬肉加葦子根、茅草根;眼幹眼紅則雞子煮白菊花或千裏光;胃疼熱雞子煮見腫消;血壓高頭暈豬肉煮血參根,寒性體質則用羊骨架,拉肚子雞子煮臭花菜……
你可能會産生這樣的疑問,南召水土並無特別之處,何以常喝涼茶?盡管肉類中和了涼茶的偏性,但經常喝涼茶是否造成體質的改變或傷害?這你一點也不用擔心,南召人還從先人那裏繼承了另一套秘密武器,那就是“補虧”。南召人飲食方面最常說的兩句話,一句是“得喝涼茶”,一句就是“得補補虧”。與涼茶相比,雖然南召深知上火的危害,但無火至多常喝排骨蓮菜綠豆涼茶,並不濫用,而補虧比涼茶更爲普遍。腰疼,腎虧;頭暈心虧;怕冷,血虧;胃寒胃酸,脾胃虧;渾身無力渾身虧,失眠多夢肝腎虧……
腿撈不動了,渾身沒勁兒了,精神不好了,很多南召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醫院檢查,而是“虧了”,得趕緊補虧裏。于是,鲫魚大棗湯,羊肉當歸大棗湯,條參當歸薏米山藥老母雞湯,乃至牛胎盤胎羊羔當歸湯等等藥膳便成爲必然選擇。有的胃寒,涼硬的不敢吃,酒不敢沾,藥吃得足夠,喝一冬羊肉藥膳,滿面紅光,又晃悠酒場,成酒暈子了。
你可能認爲,南召涼茶與補虧不過是南召民俗檔次上的養生傳承,但神奇的是,傳統中醫也分爲兩個派別,即“溫補派”與“清涼派”,溫補派以溫養升陽爲主,而寒涼派則以滋陰清火爲主,二者施治方向不同,偏重不同,卻殊途同歸。但兩個派別往往師承不同而很難融合。南召涼茶就屬于清涼派,補虧就是溫補派,在南召民間卻完成二者的融合。
其實,南召足以成爲系列的涼茶與補虧,僅僅是民間醫療土方在餐桌上的亮點,南召民間還有這海量的備方,很多農村老人都是一位半挂子醫生,很多頭疼發熱,乃至疑難雜症,都有很多對應的偏方,就是一種疾病。比如腰痛,如果你參加宴請,或者走進某一個村莊,就會收集到好幾個偏方。在農村,每個村莊還有一兩個被稱之爲“治事人”的老人,會收藏很多種奇奇怪怪的草藥與偏方,有的甚至稱之爲妙方驗方,方到病除。
南召的大多中藥鋪,也深知南召人藥膳用藥需求,往往包有現成的五元、十元的煮雞子藥、煮鴨子藥,買者只用說“煮雞子裏”,掏錢拿藥走人,而有的只用說“加點治腰痛”的,也不用再說什麽,調劑就會按需將藥包好。而在南召街頭,總有不少賣草藥的老農,推著三輪走街串巷。大的菜市場,當然少不了的固定的草藥商鋪,攤架上有新鮮的黃花苗、魚腥菜、小茴香根,更多的是一攢攢、一捆捆、一袋袋葦子根、茅草根、半枝蓮、見腫消等等常用藥材,石斛、金钗、靈芝等等上等藥材。
“藥補不如食補”,“食藥同源”,“上醫治未病”,這是中國傳統醫治養生極爲重要的觀念。清火祛毒,溫補扶正,把醫治轉變爲藥膳,轉變爲與生活相伴的養生習慣,正是大道至簡的表現。但南召山遠地偏,何以有著如此深厚的養生基礎,何以能夠讓很多藥材成爲養生的食材,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