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問題從未在華文報缺席 只是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存在
社論不可缺 某種程度上也代表社會主流聲音
林任君強調,社論是不能沒有的,尤其是在當今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關系中,早報的立場具代表性,社論某種程度上也代表國家和社會主流的聲音,“是一種比較中間地帶、溫和的聲音”。
延伸閱讀 林任君:生成式人工智能:主流媒體的危機還是契機?早報前總編輯林任君 一篇沒機會發表的演講稿
林任君指出,網絡媒體求快不求准,主流媒體雖在速度上無法比,但必須馬上跟進和核實新聞。他指出,選舉期間主流媒體閱覽率飙升,證明了當碰上大事或危機時,網民還是會閱讀主流媒體來查證。
林任君的新書收錄了一篇評論文章《華校生的曆史何以會“空白”?》,談到語文和教育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幾乎是禁忌,不能公開討論。王昌偉因此抛出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林任君穿越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擔任《星洲日報》或《南洋商報》總編輯,他會怎麽做?
《世事任君談》即日起在ZShop集品店以24元推介價(不含消費稅)出售,直到6月15日(星期四)。新書將從6月15日起在各大書局出售,建議零售價是30元。
對此,林任君承認,網絡媒體確實影響了主流媒體在報道反對黨時的一些決定,比如在2006年全國大選中決定刊登工人黨群衆大會的場面照片。
新書發布會星期五(6月2日)在報業中心禮堂舉行,約270人出席,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昌偉和《聯合早報》言論組主任葉鵬飛,也在現場同林任君對談。
人們通過社交媒體和通信應用WhatsApp等渠道接收信息,但遇到重大事件和危機時,還是會透過主流媒體查證。《聯合早報》前總編輯林任君在新書發布會上談到公信力是主流媒體必須維護的最後一道防線,尤其是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加速發展之際,公信力可能是主流媒體最後的救命符。
2001年加入早報,並于2009年從北京外派回總部後加入言論組的葉鵬飛,則分享林任君主持言論組工作和社論會議的一些原則和做法。他問這位“老老總”,在網絡充斥著各種評論觀點、讀者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時代,是否認爲“社論”欄目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
配合《聯合早報》百年報慶,林任君出版676頁新書《世事任君談——報人生涯 一得之愚》,收錄了他的87篇時評、演講和專訪等。
率先發問的王昌偉指出,在他看來,本地主流媒體是在網絡,尤其是社交媒體出現後,才開始比較平衡地報道本地政治新聞。他因此質疑主流媒體要怎麽跟社交媒體爭奪話語權。
他說,在網絡時代,人人都能做自媒體的“總編輯”。在受衆選擇多、媒體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體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公信力,不論如何都一定要維護。
此外,更大的挑戰還在前頭,人工智能爲主流媒體帶來危機或契機還是未知數。林任君認爲,媒體的經營環境只會越來越艱難。“最終,我還是覺得,你的可信度、公信力,不能夠妥協,它可能是你最後的救命符。”
他觀察到,華文教師與其他公務員不同,能在報章發表言論,他認爲這是政府默許的,因爲政府意識到語文教育改變得太過激烈,必須讓華文教師有反映心聲的渠道。
當時有人覺得,照片裏的人潮是因其他選區的選民也到反對黨選區聽演講,但他們不一定能投票,因此不具代表性。但時任《聯合早報》總編輯林任君認爲,照片已在網上傳播,主流媒體不能不登,《海峽時報》也做出相同決定。
林任君回答說:“我的印象是,華文問題這幾十年來從來就沒有在華文報缺席過,只是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
現實中的林任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還是個小翻譯員。他打趣說,假設他當時“不小心”成了總編輯,他認爲他的處理方式不會不同。那就是,言論照登,華文問題可以繼續討論,繼續反映對華文水平逐漸降低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