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4周年紀念日。當年新聞工作者置生死于度外,奔赴一線給全世界的人民傳達一手消息,而不爲人知的是,這些記者裏也有新加坡記者的身影。
以下內容摘選自新加坡前資深新聞工作者徐伏鋼新書《海島上的家園》:
讀徐伏鋼《映秀:十年回訪震區人》書稿,思緒不禁飛回十年前那些繃緊神經盯著電視守候消息的揪心夜晚。驚心動魄的災難畫面,慘不忍睹的人間悲劇,讓新聞室彌漫著一股濃郁肅穆的悲情。同事們不是沒有見過世面,也不是沒有處理過重大的天災人禍新聞,但面對這場如此慘烈如此無情的特大地震,而且就發生在熟悉的四川,大家還是觸目驚心,感受到空前的強烈震撼。 從事新聞的人遇到大新聞,總是在緊張中帶著興奮,期待高潮叠起,但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同事們不可能興奮。看著一個個慘絕人寰的鏡頭,大家感同身受,心情異常沉重,連身經百戰的資深同事都紅著眼眶,目含淚光…… 但新聞工作者的情緒不能太過投入,他們沒有這個自由,再傷感也必須置身度外,快快收拾起心情,冷靜應對。隨著地震的後續消息一波接著一波傳來,采訪工作也就越來越緊張了。在前線,《聯合早報》的中國特派員,從北京、上海、廣州到重慶,以至香港和台北,都被緊急調動,全線跟進地震新聞;後方則忙著協調及部署各種人力和資源,以及整理和查證從各個來源如潮水般湧來的圖文信息,同時與前線互動,以便盡可能及時、全面、完整地報道這場千千萬萬讀者深切關注的大災難。然而,這場強度高達裏氏8.0級、破壞面廣達十萬多平方公裏的地震,將四川的許多地區震得山崩地裂,路陷橋倒,村莊一個個埋沒,大小建築像撲克牌般成片倒塌,交通切斷了,通訊也中斷了,使災區與世隔絕,要派人進去采訪簡直難如登天! 地震發生當晚,就在我們忙著調兵遣將的時候,我收到了徐伏鋼的請纓電郵。來自四川的伏鋼在早報做記者,曾一度短暫離開報館,此時看到家鄉突然大難臨頭,他靜不下來了,焦慮點燃了鄉愁,加上記者的職業本能,強烈呼喚他回去,回去看看患難的故鄉和同胞,並以在地人的優勢,親自爲自己已安身立命的新加坡的新同胞做第一手報道。伏鋼在四川土生土長、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貌,有著廣泛的人脈,又是名出色的文字記者和具有專業水平的攝影師,這麽一個實力雄厚的外援哪裏去找!他在這兵荒馬亂之際主動拔刀相助,助早報一臂之力,我當然求之不得。他的請纓電郵可說來得正是時候,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請他以早報特約記者身份立刻到災區采訪。 就這樣,伏鋼趕在第一時間沖回去了,直奔地震的最前線,踏上了深入災區實地采訪汶川大地震的艱辛旅程,也爲自己的記者生涯掀開了光輝的一頁。 伏鋼到四川之後就立即進行一切必要的聯系和安排,投入工作。爲了應付早報的截稿時間,他每到音訊斷絕的蠻荒災區采訪拍照後,總是想法設法趕回能與文明世界聯系的地方,爭取第一時間爲早報發送珍貴的照片和文字。從當時與他的零星聯系和通訊中,只知道他的采訪工作非常艱難,每天來回奔波于不同的災區,爭分奪秒傳照片回報社很花時間也很費勁,但由于總部要照顧的面太廣、要聯系的人很多,我們無從也無暇去了解他的具體情況。後來看了他的采訪日記,才真正知道他在采訪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假如不是他有過硬的記者基本功、豐富的采訪經驗和在地知識、隨機應變的能力,化險爲夷的機智,廣大的人脈關系並善結人緣,他是不可能如此得道多助,逢凶化吉,克服重重障礙,深入那些外地人根本進不了的地區完成采訪任務的!讀了這些文字,益發對他的頑強鬥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到敬佩。 從這部書中,我們也知道伏鋼的新加坡護照和“聯合早報記者”身份爲他提供了不少方便,讓他在采訪中受到一些關照,在關鍵時刻搭上能夠深入重災區的順風車,遇到某些困境得以順利“通關”……可見新加坡和《聯合早報》在中國有一定的知名度,連一些小地方的官兵都聽過,在一些偏遠地區也能敲開方便之門,這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品牌”。伏鋼當然不是唯一奮戰在災區最前線的早報記者。早報北京特派員韓詠紅也第一時間趕到了四川,使出渾身解數,終于得以深入到位于震中的映秀鎮采訪,其他特派員則從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宏觀或局部的報道和特寫。伏鋼當時的報道以圖片爲主,除了那是他的專長而且災區現場照片是“稀缺資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特寫鏡頭是其他來源沒有的。他的這些千辛萬苦從災區現場傳回的感人照片,與其他同事的報道配合得很好,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早報增添了許多其他媒體所沒有的精彩內容,在地震災情的整體呈現上形成了獨有的特色,爲新加坡以至全球各地的華文讀者提供了圖文並茂、全面而立體的敘事畫面,産生了巨大的沖擊,引起強烈的回響。伏鋼的一些照片極具震撼性,但不是肢體分離血腥煽情的那類。他的鏡頭總是充滿人道主義情懷,從細微處見真章。讓我至今印象猶深的是那幅小女生的屍體被擡上卡車的照片:她的一只小手掉在車廂外,裸露的手背上的血管烏黑地暴脹起來,手中卻還緊緊握著自己的圓珠筆不放!觀察敏銳的伏鋼及時捕捉了這個感人肺腑的鏡頭。我清楚記得,那晚當我們在電腦熒幕上看著他傳回來的這張照片時,在場的同事無不潸然淚下! 地震遇難的小學生。本書作者攝于綿竹市漢旺鎮。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伏鋼在那10天的采訪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感動了何止成千上萬的人!但那也只是登在報上的,限于篇幅或截稿時限,早報只能選擇性地刊登其中一些。爲了讓自己的照片發揮更深廣的影響, 喚起人們對這場地震的關注和對災民的同情,伏鋼從四川回到新加坡後, 馬不停蹄,打鐵趁熱,從他在災區拍攝的數千幅照片中選出200多幅,與大衆書局集團合作,趕在七天之內出版發行了全球第一本汶川大地震紀實攝影畫冊《四川不哭》,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爲赈災義賣。 在新加坡首發和義賣紀實攝影畫冊《四川不哭》爲災區募捐活動上,林任君(右)親自爲作者站台支持。
我還記得那本書的首發兼義賣儀式的熱烈場面,讀者排長龍購書並請伏鋼簽名的情況, 會場上彌漫著的那種悲天憫人、同心同德的大愛氣氛非常感人。有關的新聞甚至引起了時任新加坡總統納丹的注意,他還爲此特地邀請伏鋼到總統府茶敘,對《四川不哭》的出版當面給予高度評價,並在隨後訪問中國時,專門將畫冊贈送給中國國家領導人。
媒體對災情連續不斷的感人報道,引起了新加坡人民的強烈反應, 激發了他們的無限同情心,熱烈響應對災區的捐款行動,在那期間總共捐贈了3500多萬新元,使新加坡成爲各地人民對汶川大地震捐款最多的國家。2010年9月,時任四川省委書記的劉奇葆特地率團前來新加坡,親自感謝新加坡人的熱心與熱情。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反映,我國在整個救災行動中取得三個世界“第一”:最先抵達災區的國際救援隊,海外民間團體中捐款總額最大,到中國大使館捐款人數曆來最多。 一場大災難,一下子拉近了新中兩國人民的距離,加深了彼此的友情。在這方面,包括《聯合早報》在內的各個本地媒體,以及包括徐伏鋼在內的許許多多曾爲救災赈災獻出心力的新加坡人,都有一份貢獻。 徐伏鋼的汶川大地震紀實攝影具有高度文獻價值,是對在地震中罹難的千千萬萬死者的一個紀念,是對在災難中挺身而出英勇救人或無私赈災的數不盡的人和說不完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的一場歌頌,更是對在浩劫余生的廢墟中堅強站起來重新開始勇敢面對生命的無數災民的一種致敬。 新加坡記者在汶川大地震中沒有缺席,而且是盡了記者的天職全力以赴深入采訪,徐伏鋼的這些現場紀實照片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它也從側面見證了新加坡和中國緊密的民間聯系和深厚的友情,值得我們重視,也讓我們感到自豪。 (林任君:新加坡《聯合早報》前總編輯)在沙巴日本女大學生愛上難民身份的巴夭族男子,是怎樣身份落差懸殊的婚姻?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後的重訪,有怎樣的欣慰與遺憾? 伏鋼以作家的細膩眼光看人看事皆文章,以攝影家的敏銳眼光觀人觀景皆世態缤紛。本書是作者近十年的作品選集,主要包括報告文學《海島上的家園》和《十年回訪震區人》。前者記敘一位日本女大學生不顧世俗傳統,在婆羅洲外島下嫁島上難民、相夫教子的傳奇故事;後者記錄作者在中國汶川地震十年後重返震中映秀,逐一回訪當年采訪過的當地災民,展示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和災後重建狀況及作者的思考。
此外,書中也收編通訊報道《穿越西伯利亞森林大草原》,以及系列人物特寫,如著名電影明星林青霞、多元藝術大師陳瑞獻、先驅攝影家湯姆遜、拉惹江詩人吳岸、紀實攝影大師李振勝、著名詩人作家流沙河、高纓等。最後也選錄了作者過去在報章上發表的隨筆短文。
(徐伏鋼(右二)和新加坡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庭院展覽、交流攝影作品)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海島上的家園》,更多精彩圖書,可關注公衆號: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作者簡介
徐伏鋼,新加坡公民
1959年出生于中國四川。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經濟系,1987年自該校研究生班畢業。2001年11月獲南澳國立大學MBA學位。退休前供職新加坡《聯合早報》。著有新聞特寫選《蕩起命運的雙槳》《爲了天空的小鳥》《海島上的家園》、紀實攝影畫冊《四川不哭》《四川依然》《新加坡組屋生活》《藝術大師陳瑞獻》《新加坡鳳山寺》,以及大型藝術家評傳《靈感勝于快門》(與樂美勤合著)和《葉暢芬攝影藝術賞析》。2008年6月,在新加坡舉辦《四川不哭》紀實攝影展,2014年4月,在新加坡舉辦《徐伏鋼畫意攝影展》。文章入選《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作品選》《亞細安現代華文文學作品選》,攝影作品爲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中國上海巴金故居紀念館和跨國集團公司Gunvor等機構收藏。
《新加坡眼》特約邀請到了徐伏鋼老師進行直播,名人面對面,9月3日晚7:30准時開播,更多直播內容,掃碼鎖定新加坡眼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