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穆根說,因此政府在引進華族和印族新移民時會把這點納入考量,決定引進的移民人數,以“大致保持現有的比率”。
“我每次和資深馬來社群領袖對話,他們問我的主要問題是,能不能確保馬來社群的人口占比維持在14%到15%?”
他也說,種族劃分法只在一些特定情況派上用場,比如當國家爲少數族群的自助團體,即回教社會發展理事會、印度人發展協會和歐亞人協會提供幫助的時候。
不應過度強調CMIO劃分法重要性
政府2013年在辯論人口白皮書時便做出維持種族比率的承諾。李顯龍總理當時說,政府會保存本地社會的新加坡特征,人口中馬來族的比率“在較長時段也不會改變”。
另一名講員、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AWARE)執行董事林淑美則說,要進一步在新加坡推行多元主義,必須爲邊緣群體提供談論經曆的空間,才能更深入、敏感地討論爭議性課題,而不會引起對抗和導致分裂。
“我們在一些情況下需要CMIO劃分法,但在許多其他方面並不受它定義。”
尚穆根說,我國整體生育率下降,各族新生嬰兒都不足達到人口替代率,然而引進華族和印族移民相對容易,但說服馬來西亞或印度尼西亞具備高技能水平和成功的馬來族移民到新加坡具一定的挑戰性。
政府致力于維持現有的種族比例,這麽做不是爲了維持華族爲多數的比例,而是出于實際考量。
其中一項根據種族劃分來推行的政策,是用于維持組屋區種族比率平衡的種族融合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尚穆根在對話上演講時說,如果不實行這項政策,新加坡就會出現種族聚居地(enclaves)。
移民政策和維持族群比例的關系,星期一(6月12日)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35周年大會有關“重新審視多元主義”的對話上引起討論。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說,關注移民課題的主要群體,不是華族,也不是印族。
“獨立以來,行動黨占據絕大多數議席,以及近乎掌控所有社會和政治制度,沒有以其他形式執政的經曆。所以政治更多元的可能性不具吸引力,這並不出奇。”
“我們應該提倡以多元主義制約分化;多元主義從根本上就是接受多元化,推進社會的平等參與,接受不同看法和觀點。”
朱艾達談到多元主義時說,新加坡文化上多元,但政治上不夠多元。她認爲,每10名選民中,六人對人民行動黨占據絕大多數國會議席的現象感到滿意,但政府仍“不應該低估群衆對更多元政治體系的訴求”。
去年,近三分之一的政府組屋和一成的鄰裏達到種族融合政策頂限,顯示族群比率快要超出限制。如果沒有種族融合政策,種族聚居的現象會更明顯。
同場對話會上參與討論的《南華早報》執行總編輯朱艾達(Zuraidah Ibrahim)同意尚穆根對種族劃分法的看法。
“馬來族群也非常關注,他們要做新加坡的第二大社群。如果打亂這個格局,就是削弱馬來社群的信心。”
延伸閱讀 尚穆根:尚達曼獨立自主 競選總統他自己做主陳振聲:寬泛定義才能 讓唯才是用制度凝聚社會
“作爲少數種族,我會希望繼續記錄種族身份相關的數據,這是爲了能夠衡量政策成效……挑戰在于怎麽確保在維持CMIO模式的同時,不助長種族沙文主義。”
對話會上也有與會者提問,新加坡能不能逐漸不采用華族、馬來族、印族及其他種族(CMIO)種族劃分法。尚穆根說,新加坡人在生活中通常不會按CMIO的思路來思考問題,不應“過度強調CMIO劃分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