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在網上看到最多的詞便是“農夫與蛇”,用來形容疫情期間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嚴重的現在,中國對許多國家都實施了幫助,有的國家運送醫療物資,有的國家還派遣醫療專家小組前去幫忙。
然而,有些國家的政客並不領情,無論是丹麥收下物資反咬一口,還是波蘭禁止中國企業在國內銷售口罩,甚至美國總體特朗普在公共場所稱新冠病毒爲“中國病毒”。這些國家政客與媒體的行爲,被網友統稱爲現代版農夫與蛇。
很多人不能理解,既然這些國家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們爲什麽一定要幫費心費力地幫助他們?我想,或許中國曆史上的四個典故能給我們一些參考。
投桃報李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疫情初期,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向中國伸出了援手。
在亞洲,日本第一個向中國支援,捐贈給武漢的100萬只口罩;韓國總統表示“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送錢送物資;巴基斯坦表示將繼續通航,還掏空自己的物資庫存;柬埔寨不僅捐贈口罩,總理親自訪問北京;泰國也曾對中國有過捐獻,民間打出“中國兄弟加油”的標語;還有蒙古國,自己都窮得叮當響,也募集了20萬美元的捐款,還有伊朗、土耳其等國家都幫助過中國。
在歐洲,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派軍機運送以“噸”計的物資,德國撤僑還順便帶來10000套防護服,歐盟協調成員共向中國運送12噸防疫急需物資以及英國、法國、杜伊斯堡、法國以及其他州的澳大利亞、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埃及等等也曾給與幫助。
其實,我們回頭看,在中國與新冠肺炎的作鬥爭時,我們並不孤單。很多國家幫助過中國,現在輪到他們遭受苦難,我們也理應回報他們。
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中華民族更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
唇亡齒寒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
晉國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虞國的大臣宮之奇勸虞國國君:“我們和虢兩國的關系就像嘴唇和牙齒,嘴唇一旦不在,牙齒也會感到寒冷。我們千萬不可借路給晉國啊。”虞國國君沒有聽大臣的谏言,借道給了晉國。結果,晉國得以消滅虢國後,又轉過頭來滅掉了虞國。
在如今這個科技指數化裂變,全球化掃遍世界,通訊交流以光速進行的時代,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從大洋這頭的中國飛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最多也不過10多個小時。地球村的概念被大多數人接受,世界各國已成爲命運共同體。前些日子,美國股市大跌,國內國外不少股民人心惶惶,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
所以說,唇亡齒寒的比喻並非危言聳聽。如果把新冠肺炎比作一個前所未有的大魔王,那麽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迎戰的勇士。強壯的大國肯定最先受到沖擊,但同樣因爲身強體壯,抗打擊能力也是最強。在其他小國自顧不暇時,尚有余力的大國伸出援手,也是應有之義。
不然,新冠大魔王在其他地區肆虐,造成一片狼藉之後,中國將面臨更多更大的爛攤子。比如全世界將近5000萬數量的華人華僑會有多少人回國避難,從而給國內的防控機制增加壓力;又比如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布局,又將被打亂多少。現在其實已經初見端倪,而在局勢徹底失控糜爛後,更將是一個大問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孟子的理論中,人心的作用,遠遠大于環境的作用。有些國家和媒體抹黑中國對外抗疫援助是趁機施加影響力,那是因爲他們不懂人心。人心不是一點小恩小惠就能拉攏的,是需要長年累月真誠地交往。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其中有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提案是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小國提出的,而其他小國,也有不少在大會中力挺中國。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些小國願意幫助中國入聯,自然是因爲中國“交朋友”的外交政策,與他們保持良好了的外交關系。所以才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美國的壓制下重新入聯。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當時有一個小國馬耳他共和國投了反對票,但後來中國與馬耳他共和國的關系卻發展得很好。
2008年汶川地震,馬耳他共和國向中國捐贈了物資,政府官員還去中國駐馬大使館調研。之後在2011年,馬耳他共和國更是協助我國5000僑民撤出了利比亞這個混亂之地,確保了他們的安全。
這次疫情初期,馬耳他總統發文稱贊中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其他歐美國家視中國人如病源時,更是放松了對中國移民的要求。可以說,中國與馬耳他真正做到了一笑泯恩仇。
這些珍貴的友誼不是靠霸權和利益捆綁來的,而是中國秉持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一直朝著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的目標不懈努力獲得的。
恻隱之心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一個國家本身是沒有恻隱之心的,但這個國家的善良人民們有,國家也就有了。
春秋時期,孟子與弟子公都子的對話大約可以說明隱藏在中華民族骨子裏的“仁”。
“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乃所謂善也。”孟子一開頭給出了人性本善的結論,他舉了個例子:“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隱之心。”他接著推求原因說:“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既不是爲了要與兒童的父母交好,也不是爲了自己的聲譽,這是爲什麽咧?是因爲“由是觀之,無恻隱之心非人也。”
所以,在其他國家的人民遭遇苦難時,我們中華民族真能心安理得作壁上觀,看著生命受苦而無動于衷嗎?很明顯做不到。見死不救,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行事風格。
生命是整個的有機體,我們每個人是其中一肢一節,這一肢的痛癢引起那一肢的痛癢。
結語
《農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旨在告訴我們要幫助善良的人。中國其實現在正在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積極給與援助不是爲了某些國家的政客和媒體,而是爲了那些無辜受難的人民。于此同時,對那些不願接受好意反而抹黑我們的國家,中國自然也會做出相應的措施。
君不見3月31日,國家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要求所有出口的醫療物資,除了需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准要求外,還必須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産品注冊證書。
這個措施下來後,一方面可以規範國內近來越發混亂的醫療産品出口市場,更好地樹立我國在國際上的抗疫形象,另一方面,抗疫物資出口收緊後,某些挑三揀四的國家大概會有所領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以一種近乎慘烈的方式再次證明人類是命運共同體。面對疫情,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共克時艱。面對疫情,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在中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難的時刻,國際社會給了中國寶貴的支持和幫助。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國家,中華民族也是善良感恩和無私奉獻的民族。在這疫情期間,我們這些網民現在能做的,就是保持理智,控制情緒,不要聽信網上的謠言,文明討論國家的政策。
正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