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立到上市,瑞幸咖啡只用了19個月。
創造了全球最快IPO的紀錄。
這條路,星巴克走了21年,麥當勞花了25年。
2年做成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光速”發展、“光速”融資,瑞幸創造了一個資本市場的神話,被贊譽爲“商業新物種”。
“高鐵跑200公裏,你還嫌慢?拖拉機跑80公裏就得散架了吧。不是我們快,是因爲完全不是相同的物種”。
當瑞幸的資本神話一夜之間破滅,那些曾經的輝煌戰績愈發顯得不真實。
暴跌84.16%,6次熔斷,瑞幸咖啡遭遇了最黑暗的一天!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瑞幸“自曝醜聞”之後……
北京時間4月2日晚,美股開盤前,瑞幸發布公告稱,首席運營官(COO)劉劍和部分員工僞造業績約22億元人民幣。
受公告影響,開盤後的瑞幸(Nasdaq:LK)
觸發熔斷,熔斷前下跌78.55%,從26.2美元跌至約6.58美元,以公司總股本2.4億股計算,市值蒸發了49億美元(約合349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恢複交易後,繼續觸發熔斷,在40分鍾的時間裏驚人發生了5次。
瑞幸的暴跌還波及美股上百只中概股持續走低。
是誰導致瑞幸這頭“資本怪獸”轟然栽倒?公司報告中劍指身爲公司首席運營官(COO)的劉劍。
瑞幸的“罪魁禍首”劉劍何許人也?
從瑞幸官網可以看出,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的劉劍,在2018年5月加入瑞幸擔任COO之前,一直在神州系工作,先後擔任過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的收益管理負責人,是一枚標准的“神州系”骨幹。
而瑞幸與神州的關系可謂是千絲萬縷。
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曾是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兩家公司的COO。2017年,她結束了神州優車10年的工作生涯,對外宣稱將投身高端咖啡創業。
對于員工的創業夢,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表示鼎力支持。
根據公開報道,除去部分早期資金由錢治亞本人投入,陸正耀在瑞幸啓動的2017年和2018年分別提供了約1億和1.5億的早期資金,他本人還出任了瑞幸非執行董事長。
在瑞幸“暴雷”之後,港股神州租車開盤後也大幅跳水,盤中一度跌超70%,宣布停牌。截至停牌前,其股價大跌54%。這也意味著,持股29.76%的陸正耀夫婦一天內將損失超90億元人民幣。
神州賭局
1991年,陸正耀大學畢業後,先在石家莊做了兩年的公務員,後來他覺得公務員不是他的追求,于是就辭了職,到中關村創業。
陸正耀先後創立了 DITEL Technology 和北京華夏聯合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的主業都是通訊代理,因爲曾經做過公務員,陸很快和中國電信達成了合作關系,替對方搞IP長途電話業務,掙了些錢。小富即安不是陸正耀的性格,當時他經常開著幾十萬的豪車四處打聽消息,結交朋友,尋找新的商機。
2005 年,改變他命運的機會終于到來了。
受到美國AAA(美洲汽車俱樂部)的啓發,陸正耀創立了 UAA(聯合汽車俱樂部),在這期間,他認識了資本圈子的第一個朋友——劉二海,當時劉還是聯想投資(君聯資本前身)執行董事。
陸對資本運作一竅不通,從沒想過拿風投的錢,劉覺得陸是個能做大事的人,慫恿他用金融思維做事,陸逐漸被他磨得心癢癢的。
2006年上半年,劉二海代表的聯想投資成了UAA的投資方,陸正耀拿到了錢。
但很快陸正耀就發現自己應付不了。
保監會的一紙規定讓UAA原本風生水起的保險代理業務前途黯淡,轉型成爲擺在陸正耀面前的當務之急。
在轉型的道路上求索數月之後,陸正耀和劉二海達成共識,進軍租車市場。
2007年9月,神州租車正式成立。但公司初期的發展並不順利。
劉二海再次出手,他所在的聯想投資很快就進行了一次追加投資。
時間到了2010年8月,聯想控股注資後,神州租車就立即發動了降價幅度在30%-50%的價格戰,當時這一舉動被評論爲“震驚同行”,也成爲“租車狂人”陸正耀的標志性動作——有錢就打價格戰,賠錢我也幹。
陸正耀出生于福建,骨子裏就帶著閩商敢闖敢拼的基因。他特別喜歡用這種激進的價格戰術,只要每次一打價格戰,神州租車的市場份額就會上升幾個點。
但打價格戰也不是沒有代價,本身就是虧損的神州租車,眼看就要耗幹老底,陸正耀甚至賣了自己的幾套房來填公司的現金流,可惜只是杯水車薪。
于是他就拿著公司的財報去找劉二海,經過分析,劉二海直接下了論斷:“我倆要完。”
一不做,二不休,陸正耀想賭一波上市,富貴險中求。
遺憾的是,運氣並沒有站在陸正耀這邊。
2012年5月份,神州租車赴美上市失敗,彼時負債率超過90%的神州租車岌岌可危,生死一線,陸正耀開始有點慌了。
危難之時,陸正耀在資本圈的第二個貴人出現了,那就是華平資本的黎輝,黎輝曾任職摩根士丹利、高盛、華平投資,並在華平投資幹到亞太區總裁的位置。
就這樣陰錯陽差地在當年7月份陸拿到了華平的2億美元“江湖救急費”。
“神州鐵三角”至此結成。
迎來華平的大額投資後,神州租車開始了跳躍式的擴張。
2014年9月,神州租車在香港上市,所有投資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陸正耀從零起步到神州租車上市的這8年,正是錢治亞從神州打雜做到經理的8年,在這8年中,她目睹了資本幫陸正耀創造神州神話的全過程。
作爲陸正耀的大弟子,錢志亞非常的努力,她從陸身上學到了很多,她一直在等待有那麽一個機會一展宏圖。
瑞幸的複制和粘貼
2017年10月,還沒離職的錢治亞,在北京銀河soho開了第一家瑞幸咖啡外測店,經過一個月的測試,數據還不錯。
2017年11月8日,錢治亞從神州優車離職。
3個月後,錢治亞的瑞幸咖啡開始運營,對于瑞幸,陸正耀可謂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場地給場地。而直瑞幸的一號店坐落于神州優車總部,過來喝咖啡的大部分是“自己人”。
上市前招股書顯示,陸正耀正是瑞幸咖啡最大的股東:他持股30.53%,他的姐姐持股12.4%,錢治亞持股19.68%。
他不但自己入了大徒弟的局,還拉來了兩位老朋友一起做局瑞幸咖啡,黎輝的大钲資本持股11.9%、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持股6.75%,鐵三角再次強強合作。大钲資本這才投出了第一筆投資,意圖也非常明顯,就是爲陸正耀的新局服務。
瑞幸這杯咖啡,黎輝和錢治亞等了太久了,“神州系”也等了太久。
神州鐵三角分工明確,陸正耀掌控全局,負責解決早期資金和內部管理,劉二海和黎輝負責更高層面的外部資本運作。
對瑞幸咖啡來說,有了錢,節奏快是必然的。瑞幸A輪首次公開融資就是2億美元,黎輝的大钲資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大钲資本的LP,出錢給大钲資本,讓黎輝拿錢去投資)、劉二海的前東家君聯資本進場,將A輪估值擡到10億美元。
A輪融資5個月後,瑞幸啓動B輪融資,同樣是2億美元,估值則翻了一番到22億美元。
梳理至此,瑞幸咖啡的局,全都是自己人。可也有局外人被忽悠了進來。
就在瑞幸申請IPO前5天,星巴克的最大股東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突擊入股,瑞幸咖啡再融1.5億美元,投後估值29億美元。
拿了這麽多錢,大徒弟錢治亞做了什麽?瘋狂開店。從2018年1月開始,瑞幸咖啡僅12個月就開了2370家店,月活躍用戶數量從18萬人增加到433萬人。
以2017年星巴克收購案可以算出,星巴克在江浙滬的一家店價值是:200萬美元,如果按照這種方式來計算,日常除了員工空無一人的瑞幸咖啡,單店價值在137萬美元左右,陸正耀的算盤,又一次打響了。
那賣的咖啡有盈利麽?我們可以簡單做一筆算術,2018年賣出去9000萬杯,營收8.4億元,平均一杯約9元,去年虧損16.19億元,也就是賣一杯虧兩杯的節奏,一切都是爲了杯量數據好看,方便上市。
不上市,就崩盤。
瑞幸已經18個月了,用金錢攢的泡沫局也夠大了,該有所行動了。
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錢治亞套上外賣咖啡和互聯網的殼子,去複制神州租車的路線,不斷融資,開店,賣價格更低的低品質咖啡,不看盈利,只去擠兌星巴克的市場,搶奪對咖啡品質沒有要求,卻對價格敏感的人群。
用100年時間,讓生意增值100倍,還是用2年讓資本增值500倍?瑞幸選擇了後者。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資本的助推也許可以幫你領先10米,但不能讓你永遠領先。
回歸生意本質,一個咖啡店的經營,最終還是要贏在“咖啡的品質”上。
被資本催熟的野心已經讓瑞幸不能靜下心來做好一杯咖啡了。
所謂的“互聯網 + X ”下的創業神話,靠近了一看,依然是一場資本市場的障眼法。
如果一開始想著的就是資本遊戲,把企業當作這個遊戲的載體的話,那麽資本遊戲肮髒的一面就暴露無遺。
瑞幸的故事,正應了那句話:
雪崩之前,每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