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富蘭克林曾說過:“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古往今來,人們有多渴望和平的鍾聲,就有多憎恨戰爭的號角,世界何時鑄劍爲犁?——這是每個身處戰爭的人民由衷地呼喚。
對于中國人而言,最殘酷的戰爭記憶,必定是那段八年抗日戰爭,其間發生的日軍犯下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從南京大屠殺到潘家峪慘案,從三光政策到細菌戰……制造了許許多多令人發指、震驚中外的慘案。
01
因此,在抗日戰爭期間,也有不少日本士兵認清了侵華戰爭的本質,然後決定幫助中國,從事反戰運動。而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部分日軍受降于蘇聯和中國,還有一些日本士兵被送回日本。然而,回到本國的滋味卻並不好過,日本政府對他們不聞不問,許多人生活淒慘,尤其是部分傷殘日本士兵回到本國後,只能靠乞討維持生活。于是便有許多日本士兵主動選擇留在了中國。
時間來到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秋,此時距離日本戰敗投降,已過去了一年。中國的土地迎來了久違的安甯,老百姓們都開始爲生活奔波,爲家庭謀生,河南省南召縣太山廟鎮梁溝村村民孫邦俊就是其中的一員。這一天,孫邦俊夫妻二人攜著挖掘出來的山貨,正打算前往鎮中趕集,路邊有個乞丐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按理來說一般的叫花子乞討,都是幹幹脆脆上前討要,而這個人卻一直捂著臉,似乎無顔見人,舉止十分畏縮,似乎有什麽難言之隱。見此,孫邦俊心懷不忍,于是上前問他情況。然而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眼前這人竟是遺留在中國的傷殘日軍!
02
日本侵略者在華犯下的惡行,是中國人民無法遺忘的痛,孫邦俊也一樣。然而傷殘日軍形狀淒慘,孫邦俊頓生恻隱之心,便給日本傷兵留下了兩個窩窩頭。這個舉動令傷兵意識到孫邦俊夫妻是難得的好心人,于是吃完窩窩頭的傷兵便自覺跟上了夫妻倆,一步也不敢落下。這下讓孫邦俊夫妻二人犯了難,兩人本性淳樸良善,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最終還是決定收留了傷兵。卻沒想到這一留,便留了47年。
然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那時候鄉親們對日本鬼子都是深痛惡絕,得知孫邦俊夫妻竟收留了一個日本傷兵,便有許多人罵孫邦俊是漢奸,誓要與他劃清界限。爲此,孫邦俊夫妻倆卻沒有將怨氣發泄在傷兵身上,反而對村民們不斷解釋,希望取得大家的諒解。再加上日本傷兵也的確安分守己,不吵不鬧不出幺蛾子。于是漸漸的,鄉親們也接受了他,還給常常資助孫家一些衣食物品,並給他取了一個“小門野郎”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知道了這件事,特意派人慰問孫邦俊一家,甚至破例給日本傷兵上了戶口。
然而在照顧傷兵的這些年裏,雖然有大家的照拂資助,孫邦俊夫妻也是吃了不少苦頭。傷兵因爲患有偏癱,無法自理,爲了治療傷兵,孫邦俊夫妻欠下一大筆外債,整整八個月悉心照料,傷兵方才得以治愈。到了六十年代初,大饑荒爆發,糧食極其短缺,餓殍遍地,孫邦俊夫妻也沒有放棄傷兵,而是靠著挖野菜令一家人存活下來。後來,孫邦俊的兒子孫保傑即使考上縣師範學校,卻因爲家裏住著日本人,失去了入學機會。
03
1964年,孫邦俊去世,留下遺言希望兒子能善待傷兵,並幫助傷兵尋找家人,面對父親的請求,孫保傑含淚答應。爲了照顧“老憨叔”,令孫保傑的個人大事也頗受阻礙,直到在三十多歲才娶上媳婦。于是改革開放後,孫保傑和妻子意識到此事不可再拖,決定將傷兵的事公之于衆,讓廣大好心人幫他找尋親人。
1991年,日本博州中日友好代表團訪問南陽,孫保傑與“老憨叔”小門野郎在政府與志願者的帶領下,前去拜訪。因緣巧合,竟遇到了小門野郎的戰友津田,津田一眼便認出了小門野郎,就是之前失蹤的石田東四郎。石田東四郎,秋田縣增田町人,1937年畢業于東京農學院,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被強征入伍,從此杳無音信。得到這條線索之後,小門野郎進行了DNA鑒定,最終確定了石田東四郎的身份。
孫邦俊這一家人照顧日本傷兵47年的故事,被傳播到了日本之後,令廣大日本國民震驚不已。因此在石田東四郎回鄉拜祭時,當地鄉民紛紛表達了孫家人的真誠謝意。增田町也做出了表示:不僅向南陽當地捐款600萬日元,還在中日兩國分別建立友好植物園與友好學校,以爲南陽培養優秀人才與促進中日兩國友好溝通交流。種善因結善果,一家人的善舉,促進了兩個國家的交好,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結語
《孟子》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具天下”。這句話向來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道德觀寫照,然而在孫邦俊這一家人身上也相當適用。他們用親身行動爲我們譜寫了一部中日友好的教科書,爲我們闡述了和平的真谛。
參考資料:
《格言曆書》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