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人文風景
21
心靈所在
此專版配合新加坡金禧國慶推出,每逢星期一出版,介紹本地曆史遺迹、文化景觀、宗教場所、著名老區和市鎮。新加坡水彩畫會的畫家將依每期主題繪制一幅水彩畫。
王春鑫
天福宮,水彩
● 1961年畢業于南洋美專西畫系
● 1976年成爲全職畫家
跟粵海清廟同樣供奉媽祖的天福宮,是由以泉州人爲主的福建幫所建造的。天福宮除了是廟宇,
也曾是閩南人同鄉社交聚會、住宿的場所。這是一座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寺廟。
葉鵬飛 報道
說天福宮是新加坡華人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人文風景,相信一點也不爲過。據說早在1810年,也就是在萊佛士1819年開埠之前,就有華人在天福宮的原址設壇奉祀了;1821年時,發展成一間小土廟。從1839年至1842年,由以泉州人爲主的福建幫所建造經營,成爲現今的規模。
當年天福宮的前門就是海岸線,廟宇所在的直落亞逸街,馬來文的意思就是“海灣”。南來北歸的華人,都會到供奉“天後娘娘”(即媽祖、天妃)的天福宮上香答謝祈福,南來者感謝媽祖保佑,北歸者祈求海不揚波,所以廟宇也俗稱“媽祖宮”或“添福宮”。
作爲本地最大的華人社群,閩南人豪氣地自稱爲福建人,雖然福建省會所使用的福州話,並非漳、泉方言。由閩南社會賢達號召結社的團體,就叫作福建會館,會館的前身就是天福宮。天福宮因而是廟宇,也曾是閩南人同鄉社交聚會、住宿的場所。
所以,天福宮在建築設計上同時考慮了宗教和社交的需求,中央的三川殿和正殿,是作爲祭祀用途的“儀典空間”;左右兩側的長條形“左護室”和“右護室”,則是當年會館用作生活、社交場所的地方。天福宮的建築用材,相當考究,據說全由中國運來,當年的工程耗資宋銀三萬(西班牙銀)。
天福宮的建築群本身也反映了土生華人(峇峇)的貢獻,以及同19世紀南來華人的文化聯系。建築風格和天福宮相近的兩座閣樓,左側是慶德會,右側是崇文閣。慶德會建于1831年,發起人是當時的36名峇峇批發商和貿易商。慶德會奉祀的先賢,有20個不同姓氏,不像是血緣性的宗親組織;其中16位的名字,也出現在天福宮的興建碑記上,可見他們當年也熱心文教事業。崇文閣是新加坡第一所華文學塾,建于1849年,也是福建會館屬下崇福女校的前身。
作爲宗教建築,天福宮展現了南來華人多元信仰的文化生活。在1998年大修前,天福宮除了供奉主神媽祖,廟內也同時供奉保生大帝、觀音、佛祖、南海佛祖、月亮娘娘和太陽公等神明;後殿則供奉了佛祖和至聖先師孔子。所以它算是一座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寺廟。
花費400萬元和兩年多時間修繕後的天福宮,在2001年1月22日10時舉行開光,並于該年農曆新年除夕對外開放。爲了避免修複後的天福宮被熏黑,及確保這座在1973年被列爲國家受保護古迹的安全,天福宮此後只能上香,不能夠再焚燒冥紙。
大修後煥然一新的天福宮,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文化遺産表揚獎,成爲國際重點文化遺産。
天福宮的禦筆真迹傳奇
所謂地靈人傑,天福宮悠久的文化角色,也不乏其“神迹”的轶聞。珍藏于天福宮的光緒皇帝禦書真迹,在1999年重見天日的經過,就帶有一絲神秘色彩。
懸挂在八公尺高天福宮中殿的“波靖南溟”匾額,是1907年光緒皇帝禦賜的。通常這種用來制匾的黃絹禦書,制匾後就流失在民間。自1907年後,天福宮曾在1940年加建兩側配殿,1973年也進行修葺,刻有“天福宮”三字的原件匾額在過程中遭竊;但裝在銅制圓筒裏,藏在由九條龍環繞著的匾額上部正中處的黃絹禦書,卻神奇地安然無恙。
發現銅制圓筒時,沒人知道裏面有什麽東西。負責1998年天福宮大修工程的總建築師王忠義,在1999年4月23日准備了電鋸,要鋸開圓筒,因爲1994年滅白蟻專人來給天福宮下藥時,曾經多次企圖打開這個銅筒不成,結果只好放棄。
但王忠義當天卻輕易地把這個銅鏽滋生的近百年圓筒轉開。他回憶說:“倘若我真用電鋸來開的話,裏面這幅光緒禦書真迹,將會被摧殘得怎樣?你說,這不是媽祖顯靈,要特意保護這個皇帝禦賜的國寶嗎?”當天也在場的中國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教授表示,筒口打開時,看見一道光環閃出……
寫著光緒卅三年(1907年)“奉贈禦書”的光緒皇帝禦筆真迹,黃絹上還留下一些金箔,光緒的珠砂印相當清晰。在專家修補完成後,福建會館把真迹送交給新加坡曆史博物館,收藏在博物館的保險庫裏。會館則另外制作光緒禦筆真迹的複制品,放回原來的長形圓筒內。
一座古廟 一段姻緣
一直到七歲時父母申請到海山街組屋,擁有了自己的房子,陳慧珍(48歲)才搬離天福宮所在的直落亞逸街、由戰前店屋隔間而成的租賃房。她因此就讀于正對天福宮的福建會館屬下崇福學校,也同這座百年古廟結緣,在27歲的大喜之日,特地穿婚紗到天福宮拍照留念。
慧珍的丈夫鄭志強是崇福校友,小時候就住在天福宮後面的廈門街。出嫁當天爲他們在天福宮留影的攝影師蔡福明,同樣是住在附近大門內的崇福校友,也是鄭志強的大學同學,更是慧珍和志強的非正式媒人。
“福明原本是我妹妹的筆友。妹妹逝世後,我們繼續保持聯絡。他在大學與志強是同學,我才因此認識了我的丈夫。我們三人都是在天福宮一帶成長的。妹妹雖然離開了,卻爲我帶來這段姻緣。”
1994年婚紗外景照拍攝當天恰好是農曆二月十五,慧珍說他們一大早就到天福宮去。當時廟裏香客不多,所以他們能盡情選角度拍照。1997年11月,慧珍懷著第二胎,帶著兩歲的大女兒到天福宮進香,也特地拍照留念。這些照片都是天福宮在1998年花兩年多時間大修之前的樣子,因此格外有曆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