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各家各戶就開始陸陸續續准備年貨了。每年這時候,我媽最先買回家的就是一堆蔬菜,能加工成半成品的,就先加工著,不能加工的,就擱置一邊,一天吃一點,直到年後吃完了。像什麽山藥、芹菜、蓮藕、土豆…半個屋子堆積成山,還沒吃完就再也不想吃了。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可能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吧,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吃山藥,從老媽買回來那天起,幾乎每頓飯都吃,炖著吃、炒著吃、涼拌吃、煲湯吃,吃法五花八門,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涮火鍋吃,蘸上一點麻醬和辣椒,拉著粘絲放進嘴裏,脆脆甜甜,好吃極了。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在植物分類學上,山藥屬于薯蓣科薯蓣屬,它的學名叫做薯蓣(yù),最初被《神農本草經》列爲上品。《本草綱目》上有文字記載說,由于唐代宗名爲李豫,爲了避諱而將薯蓣的名字改爲了薯藥,又因宋英宗叫趙曙,薯藥就再一次改名叫山藥(改名之路一波三折啊)。而“山藥”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本草衍義》之中。
除了我們經常聽到的“山藥”這個名字,淮山藥、淮山、懷山藥、土薯、山薯、山芋、玉延等通通都是指山藥。
圖片來源自花瓣網
淮山藥和懷山藥經常被拿來做對比。
在古代,有一中藥界名氣很大的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內)生産四大懷藥,分別是山藥、牛膝、地黃和菊花,經常被當做貢品進獻于皇室,因其所産山藥最爲地道,被人們稱爲“懷山藥”或者“懷山”。
而淮山藥,其實指的就是懷山藥。古代信息交通不發達,接收的訊號産生了誤導,在很多南方地區,他們雖然知道懷山藥是山藥中最佳品種,但卻一直認爲“懷”字指的是河南境內淮河流域的“淮”,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沿用“淮山藥”這個名字。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像最近幾年比較推崇的鐵棍山藥,就是懷山藥的一種,被很多人認爲是山藥中的極品,産于河南焦作,營養功效突出,有補中益氣、消渴生津、益精養顔、健脾益胃、潤肺止咳、延緩衰老等作用,其含有的黏蛋白和黏多糖,有預防脂肪沉積、保護血管彈性的效用。
圖片來源自全景網
小時候吃冰糖葫蘆,特別愛吃用山藥豆串成的,一口氣能吃三四串。因著這個原因,媽媽一直認爲我愛吃山藥豆,買來好幾斤,每晚上熬粥時撒上一大把,糯糯甜甜的,配著鹹菜,能喝好幾碗。
殊不知我只是愛吃用它串成的糖葫蘆罷了,那時候一串山楂糖葫蘆總是吃不完,被媽媽念叨了很多次說我浪費之後,就換吃山藥糖葫蘆了。
圖片來源自百度
山藥豆不是山藥的果實,而是它的珠芽,長于藤上,不像成熟的山藥需要從土裏挖出來,所以買到的山藥豆一般都不會帶有泥土。珠芽成熟落地之後,就可以生長爲一棵全新的完整的山藥植株了。它的味道和山藥沒有什麽區別,就是個頭更小更精致,只有微弱的口感差異。
圖片來源自百度
很多人都說,山藥削皮的時候容易手癢過敏,這其實是山藥中的皂角甙物質導致的。濃度較大的皂角甙會産生較大的粘膜刺激性,引發手的瘙癢。如果想要防止瘙癢,可以將山藥放在火上輕微烤一下,或者在水中滴少許的醋,將手蘸一下,皂角甙遇熱遇水不穩定。如果還是不行,建議帶上結實一點的手套去操作,效果比空手去削皮好太多。
圖片來源自百度
以前過年的時候,大家圍坐在桌子前總少不了一道菜——藍莓山藥,小孩子特別愛吃,就連現在步入中年的我也依然愛吃,多少年了始終沒有離開過年夜飯的舞台。今天給大家的食譜,就包括了藍莓山藥,還有另外的拔絲山藥和木耳山藥排骨湯。
圖片來源自花瓣網
藍莓山藥
食材
山藥400g 藍莓醬100g 煉乳2湯匙 牛奶80g
圖片來源自堆糖網
步驟
①
蒸鍋中加入適量水,山藥洗淨後切成段裝盤放入蒸鍋,用大火蒸30分鍾左右,直到山藥變軟
②
取出蒸好的山藥晾涼後剝去外皮,放入保鮮袋用擀面杖擀成細膩的泥狀
③
放入小鍋中加入煉乳和牛奶,攪拌均勻
④
取4湯匙藍莓醬放到一個小碗裏,加入適量白水攪拌均勻
⑤
山藥泥裝入裱花袋中,擠到盤子上,淋上藍莓醬,完成
拔絲山藥
食材
山藥250g 白糖95g 水65ml
圖片來源自百度
步驟
①
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泡入涼水中10分鍾換一次水,重複2-3次
②
將山藥放在廚房紙上吸幹水分
③
鍋燒熱放入油,炸至金黃色
④
將鍋中油倒出,不用刷鍋,放入糖和水,大火熬糖
⑤
變成淺褐色的時候倒入炸好的山藥,裹上糖漿,完成
木耳山藥排骨湯
食材
山藥100g 水發木耳50g 排骨650g 蔥3根
姜2片 枸杞少許 鹽8g
圖片來源自百度
步驟
①
山藥、木耳洗幹淨備用
②
湯骨放入沸水中焯水,煮3分鍾後撈出,山藥去皮切塊備用
③
把排骨、山藥、水發木耳、蔥、姜放入壓力鍋內膽,加800g水
④
內膽放入壓力鍋,煮45分鍾
⑤
煮好的排骨湯加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撒上枸杞和蔥花,完成
你們最喜歡吃怎麽做的山藥呢?
快留言告訴我吧~
轉載聲明:本文授權轉載自「鹦鹉廚房」,搜索「parrotkitchen」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