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福州不僅有三坊七巷
還有許多有味道的小里弄
里弄中也保留著不少有故事的建築
走吧,跟著小編一起去探尋
上下杭
自2013年,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啟動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傳統歷史風貌建築的修復。這裡已形成具有濃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築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閩商文化特色的傳統街區。
隆平路
建郡會館舊址
福州商務總會八角亭
隆源行舊址
台江書院
老商鋪外立面
采峰別墅
以上圖片來源:福州城事(fuzhounews2015)
三牧坊
一頭連接福州繁華的東街口,一頭延伸至百年老街衛前街的三牧坊,寬不足4米,長不到240米,是福州古代閩縣內最著名的一座坊。
三牧坊走出了數不勝數的福州籍名人。福州清代全省性的四所書院,其中二所鳳池與正誼均在三牧坊花圍內,1902年兩所書院合併更名為「全閩大堂」,成了福建最早的公立學校。1951年改名為福州一中。
福州一中英才輩出。校友中有為民族解放而獻身的仁人志士,如林覺民、陳盛馨等。校友中有15人當選為兩院院士。
「三牧坊最美麗的莫過於天橋上的紫藤花。紫藤花每年早春開花,序狀的花朵垂在紫藤纖細的藤蔓下,微風吹來,像是紫色的瀑布。」
華僑新村
穿過象山隧道,從軍區總院大門往前走幾百米,就到了西二環路旁的華僑新村。
提起福州的華僑新村,過去,它就是個富貴的象徵。華僑新村是六十年代印尼排華時,福州政府接納華僑的一處高檔住宅區。一座不大的小山坡,高低錯落的布滿許多的小院落,那一幢幢小樓房,形態各異,色彩華麗,很是吸人眼球。
如今,這裡群集各種私房菜館、茶館、會所、畫室、小收藏展館,成為福州閒聚會友的好地方。
(網友「自由飛翔」拍攝)
康山里
康山里(拍攝:安早)
康山里,它是馬廠街的支巷。民國時期康山里興建了一批帶有獨立花園的洋房別墅,康山里老洋房的門面不起眼,卻各有「來頭」。夢園的主人是葉見元,早年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據傳孫中山來福州時還曾在這裡住過。距離夢園不遠的以園是葉見元弟弟的宅子。
康山里 (拍攝:leocobra)
與以園緊鄰的叫可園,一代才女林徽因回福州度蜜月時,曾在這裡住過一個月,可園因此帶上了浪漫的色彩。據悉,這是林徽因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回鄉之旅。此外,可園還曾走出過原福建醫學院教授林梁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活躍於文壇的青年作家徐君藩、梵語專家羅世方等文化名人。
愛廬(拍攝:池志海)
康山里1號 – 愛廬 (愛園)建於民國時期(約1930-1932),是一座三層磚木結構、具有典型殖民地外廊式風格的近代建築,愛廬是建築建造者劉道岸聽取其子劉祁端的建議設計,原擬作為診所使用,但建築尚未完工,劉祁端就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因救護傷員慘遭日軍射殺。此後,該建築始終作為劉氏家族住宅使用。
可園(攝影:池志海)
康山里5號 – 可園建於民國(約1928年前後),由兩座建築組成,均為紅磚砌築的三層磚木結構公寓。
夢園(攝影:池志海)
康山里13號夢園,後門在馬廠街,由兩座建築組成。正座為兩層帶地下室英式建築,面闊三間,木桁架小青瓦歇山屋頂。正座西側為後來加建的三層斜角碉樓,頂部現為小青瓦雙坡頂,但坡度極緩,明顯為後加的,可能原為平頂,損壞後加的瓦頂。
以園(攝影:池志海)
康山里12號 – 以園為葉氏家族私宅。原主人葉氏為夢園主人葉見元之弟。主體建築為二層磚木結構、具有樸素英式風格的近代建築,占地390平方米。建築建築裝飾較為簡單,門窗均不發券,用木百葉門窗;頂部開有數個老虎窗,為一大特色。
馬廠街
馬廠街(拍攝:池志海)
福州市倉山區桃花山上的馬廠街,曾是朱熹的叔叔朱槔筆下的「世外桃源」,又在明朝時戚繼光來福州剿滅日本倭寇時,率軍駐紮在桃花山腳一帶,開闢了軍營駐地和馬廠。馬廠街因此得名。
馬廠街(拍攝:池志海)
晚清,馬廠街成為洋人、官宦、富豪的中西別墅集中區。民國時期,馬廠街及其支路康山里一帶被開發商統一改造,建成花園式里弄住宅多座,並按照傳統別墅方式進行命名。國府主席林森、海軍司令陳紹寬、孫中山秘書黃魯貽的身影常常出沒此地。
拓廬(拍攝:池志海)
馬廠街4號拓廬是曾經就職於英國大東電報局(舊址在川石島)的金文泳退休歸來,在原對湖江南金氏(乾隆末年遷居對湖,已經傳至第十代)的茉莉花園上建起來的。
拓廬(拍攝:池志海)
拓廬為三層磚木結構、具殖民地外廊式風格的近代建築。一層窗發券,外廊採用的木質仿鑄鐵拱廊保存完好,在倉山地區也不多見。
碩園(拍攝:池志海)
馬廠街8號-碩園為三層磚木結構、帶有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西式建築。建築內為單元式公寓,所有廚房均設在樓後的附屬樓中,與主樓間有雙層木連廊連接。
碩園(拍攝:池志海)
建築平面近似方形,南立面設置外廊,開間大小相間,四大三小,圓形磚柱;側面及背面設拱券窗,窗上方有半圓形疊澀線腳遮雨檐口,不開窗的部分則做成凹入式的窄券假窗,每層間也設置了複雜的疊澀線腳。
忠廬(拍攝:小飛刀)
馬廠街11號-忠廬(中廬)原為曾在「電光劉」(光祿坊劉家開辦的福州電氣公司等)任會計師的許省庵先生建造的私宅。上世紀70年代中期前,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英文秘書吳淑貞亦在此居住了10年。
忠廬(池志海攝)
主體為三層磚木結構、底層帶有外廊的近代西洋式建築,青磚砌築;山牆有一組對稱的煙囪,並挑出三層露台。建築一層外廊發券,窗均做平過梁;建築立面除腰線外未做過多裝飾,檐口也沒有福州近代建築常見的疊澀線腳。
忠廬(拍攝:小飛刀)
鼎廬(拍攝:池志海)
馬廠街12號-鼎廬二層磚木結構的近代西式建築,帶有較大院落。據後代回憶,原為李德鼎所有,鼎廬亦因他而得名。
建園(拍攝:池志海)
馬廠街17號-建園曾名「玉廬」,為二層磚木結構的殖民地柱廊式建築。建於1919年前後,原主人林璞臣先生原為民國郵政系統(大東電報局)的高級職員。現為林氏後裔居住。原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丁漢波教授幼時也曾住此。
宜園(拍攝:池志海)
馬廠街22號-宜園是一幢二層磚木結構建築,立面呈類似殖民式風格,共四個開間,一樓券廊、二樓拱窗,裝飾樸素,僅一二層間及檐口處有疊澀線腳裝飾。原主人葉贊林先生,曾在華林坊(今華林路)基督教道原堂擔任牧師。
槐蔭里
麥園路的槐蔭里得名於曾位於附近的琅琊王氏(即開閩王王審知的家族譜系)「三槐堂」。王氏素有「槐蔭連雲」、「槐蔭滿堂」等說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蔭堂」,槐蔭里因而得名。槐蔭里兩邊的老房子也是歷經了時代的滄桑變化。
槐蔭里4號
槐蔭里4號早期曾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使用,在1932年到1942年期間福州地區中共地下黨的發報電台曾經秘密設在此處。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美英等國形成同盟,本建築也曾經作為盟軍聯絡處使用。民國時期電影皇后胡蝶也曾經在此小住過。
1936年2月拍攝的「興化旅省同鄉歡迎潘有聲先生暨夫人蝴蝶女士紀念」照片,應攝於本建築(來源:莆田人文地理的博客)
槐蔭里4號為一幢三層磚木結構、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的近代建築。採用紅磚砌築,兩層帶地下室,一廳三房式布局,前臥室做八角形突出;立面有多道疊澀線腳裝飾,屋頂為木桁架小青瓦屋面。
萬春巷
萬春巷上的陳芷汀故居(拍攝:池志海)”
萬春巷位於倉山區倉前街道,是一條東西走向道路,西連公園路,東接上藤路。該巷原名「大埕中」,因巷口有「萬春京果店」而得名「萬春巷」。萬春巷西南在清代原有「太古洋行」,早期稱為「太古坪」,曾有日本小學、國立音專(現址為倉山小學)、亞細亞火油公司、大羅天劇場等一批公共建築。如今這些建築都已消失,沿路的歷史建築僅剩位於萬春巷8號的陳之麟故居。
陳芷汀故居(拍攝:nenva)
萬春巷8號房主為福州著名華僑領袖陳之麟(陳芷汀)先生的故居,建於1920年代初。主體建築為三層磚木結構、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的洋房,但在頂部又有一個小閣樓屋頂四角發戧,帶有教會中國式的意味;北部另有二層磚木結構的附屬用房,並帶有面積較大的庭院。院門用塊石砌成,帶有一定的哥德式特徵。整組建築規模宏大、中西合璧,是倉山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洋樓之一。
陳芷汀先生,漳州龍海人,是民國期間著名的實業家、華僑領袖,歷任福建省咨議局副議長、商辦福建鐵路總公司經歷、福建都督府財政部長、國會參議院議員、福建美豐銀行副理等。解放後曾任福州市歸國華僑聯誼會執行委員、福建省文史館館員、省政協特邀代表等。
滙豐弄里
在塔亭路邊原滙豐弄里。同治六年(1867年),英商在倉山大嶺頂設立滙豐銀行福州分理處,次年改為滙豐銀行福州分行。清靜的塔亭路,一百多年前曾因「五口通商」,一時十分繁華。商賈雲集、名流進出,旁邊的里弄始稱「滙豐弄」。現已圍入梅塢路上坡路旁「聚龍明珠」二期樓盤「尚書院」之中,靠近塔亭路。只餘下英式風格的獨立廳和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舊址
獨立廳坐東朝西,為雙層抹灰洋樓一幢,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鄭祖蔭等人組織「橋南公益社」,以發展體育、查禁鴉片、義務救火等活動作掩護,建立組織、宣傳革命,當年鼓吹民主革命的《建言報》就是在這裡創刊的。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後,該社團成為中國同盟會福建支部,策劃政治、軍事行動。1912年4月,孫中山先生到福州曾在此發表演說,並題寫了「獨立廳」的牌匾。
七星巷
(攝影:@飛舟)
七星巷是一條已經無處尋覓的小巷,唯有倉山程埔頭附近的老人才知道七星巷的位置。但許多人都知道林森公館,公館位於原七星巷的2號,隔壁的七星巷3號是林森之弟林為楨故居。
(攝影:@飛舟)
林森公館建於1920年代(準確時間不詳,一說為1921年),由福州鄉親江屏藩(1881-1933,曾先後任大元帥府建設部交通局局長、閩海關監督兼福建省建設廳廳長等)等人集資籌建。
建築呈「T」字形,占地380平方米,座北朝南,中西式三層白磚樓房,中間大廳,左右廂房。解放初改作民房,陳列品全部散落。1988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林森曾在晚年暫短居於此。
林森原名林天波,福建閩侯縣人。國民政府臨時參議院院長,中國國民黨右派(西山會議派)主要成員,1932年起接替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
東山里
(攝影:0591蝸牛的溫暖)
復園路東山里1-8號是脩廬(「脩」通「修」)建於1927年,原為謝為霖(冰心堂哥)產業。脩廬曾經居住過許多名人,如陳伯流(曾任上海金城銀行經理、華僑大學校董等)、林濤(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過繼之孫)、清末帝師陳寶琛侄子陳博鮮等。
脩廬是磚木結構的典型的近代聯排式公寓建築,高9米,面闊八間(37米),進深三間(15米)。建筑前後有庭院,外圍以磚牆,大門開於右隅,門樓有「脩廬」(「脩」通「修」)匾額。
每戶人家擁有其中一「直」(一個開間),從底樓拱廊進入均有內樓梯,可上二、三層。另外,脩廬南側的邊套修有獨立的外樓梯。
積興里
積興里(拍攝:池志海)
積興里是福州倉山公園路東部的一條街巷,取「積德興旺」之意而名。文革時曾改名為「勤建六弄」、「勤建四弄」。另有一說,其得名可能典出荀子《勸學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興里看端廬1(拍攝:池志海)
積興里是福州近現代建築分布較密集、保存狀況較好的地段,形成近代建築群落,對研究福州近現代歷史風貌街區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積興里1-6號 的龍樓別墅由福清籍印尼歸僑薛氏家族1935-1936年興建。建築為二層磚木結構、具有南洋式風格的近代公寓;建築四坡頂圍城垛式女兒牆,面闊五間。
積興里7-8號(拍攝:小飛刀)
積興里9號(攝影:池志海)
整廬門頭(拍攝:林軼南)
積興里10-13號 的整廬為積興里附近最早的西式洋樓。抗戰期間,因整廬地下建有防空洞,寬敞整潔。
整廬(拍攝:池志海)
倭機轟炸時,附近居民多來此避難。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福州淪陷,整廬原房主魏進相為避難而冒日本名魏新昌,日軍若來盤問,即與日本籍妻子同到門口表明其日本身份,故基本未受騷擾。
積興里25號 – 德廬(拍攝:池志海)
積興里26號 – 端廬(拍攝:池志海)
象山里
象山里(拍攝:nenva)
象山里是倉山區的一條頗具歷史風貌的街道,北接立新路、公園路,南接積興里、三一弄,因位於一個名為「象山」的小山包上,故而得名。在早期,象山里曾作為巷下路的一部分。
象山里1號(拍攝:林軼南)
象山里1號建國初期曾為防疫站所在。它是二層磚木結構建築,既具有傳統中式建築的入口,又採用了西式拱窗等元素。
從倉山小學內拍攝的象山精舍廢墟(拍攝:林軼南)
象山里3號象山精舍曾是福州辛亥革命元老、福建外交司司長陳能光的住所。2007年5月,象山精舍因「電線老化、短路」失火併完全燒毀。,原為三層磚木結構、帶有倉山地區常見八角樓的近代西洋式建築。
逸廬(拍攝:池志海)
逸廬(拍攝:池志海)
象山里2號 – 逸園曾作為脫胎漆器廠宿舍。是一幢近代西洋式青磚公寓建築,高三層,中央開間頂層取消為天台,東西兩側為硬山山牆,山花部分為半圓型通風窗,屋頂為木桁架小青瓦屋面,北面有較大的獨立庭院。
象山里4號(拍攝:nenva)
象山里4號 的 象山里由兩座近代西洋式建築組成的坐西朝東的聯排式建築,建築原主人為張開文為福清籍華僑、民國時期房地產商、倉前山巨富。他開發了著名的陶園大院。
象山里4號(拍攝:nenva)
民國25年(公元1936年),張開文二女張惠貞(綽號「馬獅」)在製造了轟動一時的「合春茶行兇殺案」,虐殺婢女游月春,並在家人協助下百般逃避刑罰。張惠貞最終被檢察官盧文華繩之以法,判處無期徒刑,傳為佳話。
三一弄
三一弄建築群全景(拍攝:池志海)
三一弄因位於三一學校(即福州外國語學校、福州九中的前身)的北側而得名。
三一弄與象山里路口(拍攝:池志海)
民國福州郵政總長官邸(拍攝:池志海/2011)
原三一弄5號(現公園路43號)據說是民國福州郵政總長黃瑞華官邸,它與東側的三一弄3號、三一弄4號的賡廬、三一弄6號的紹廬,均為民國時期福州郵政員工的產業。三層磚木結構、帶有福州地區典型八角樓的近代西洋式建築,入口在公園路43號;正立面帶有門廊,二層有挑出的木製露台。
三一弄3號(拍攝:nenva)
三一弄3號為該區域一系列郵政產業中的一幢,西面與民國福州郵政總長住宅相接,東面依次為賡廬、紹廬。目前。郵電宿舍,主體建築為二層磚木結構、帶有倉山地區常見八角樓(一半)的近代西洋式建築。
從三一弄拍攝的賡廬、紹廬(拍攝:nenva)
三一弄3-4號是賡廬、紹廬,實際上是同一幢聯排式公寓,建築高三層,紅磚砌築,小青瓦四坡頂,兩端及中央有壁爐煙囪伸出屋面。建築立面造型樸素,門窗下小上大,除頂部設一疊澀線腳外沒有其他裝飾。一層正面挑出門廊,上為露台,用寶瓶柱欄杆,較有特色。
無逸山莊(拍攝:池志海)
該建築由商人謝培生建於1927年。謝氏原居復園路「夢草山莊」,1925年轉手後改名「穎廬」,並在1927年至三一弄建「無逸山莊」。黃翼雲(1872-1941,同盟會會員,黃展雲堂兄,曾任民國福建省教育廳長)也曾在此居住。
無逸山莊(拍攝:池志海)
花園弄
福州園林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是朱紫坊花園弄內的芙蓉園,規模宏大,建造精巧,始建於宋代。原為宋代參政陳革華芙蓉別館,後為明葉向高別墅,清為藩司龔易圖所有,重加修建,辟「芙蓉別島」,整個園林布局優美,極富有福州民居、園林特色。解放後曾作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委員會的會址。
「芙蓉園」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鞍式山牆,富有福州民居特色。「芙蓉園」內原有兩座假山、三口魚池,以及花亭雪洞、樓台水榭、曲橋迴廊等,結構精巧。
西花廳后座假山布置尤為出色,池上一峰聳立,鐫有「芙蓉臨空」、「鷺臂吟風」、「霞洞」、「桂枝」、「玉筍」等石刻,另有達摩面壁、龜、蛇等山石。園內有一棵據說是葉向高手植的古荔,枝繁葉茂,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光景了;假山旁的兩層小閣樓,古香古色、小巧玲瓏。
府學裡
安泰街道聖廟路北側,這個地方古時候是福州府學所在地,所以以前人都叫它「府學裡」。府學裡內有陳北山、黃勉齋、董見龍三先生祠。如今,黃勉齋祠由其後人在烏山北麓重建,陳北山祠可能已經被拆掉,府學裡只剩下董見龍一祠。
陳北山即是指陳孔碩,大名鼎鼎的芙蓉園就出自他父子的手筆;黃勉齋,本名黃榦,是朱熹的得意門生和女婿,詩詠壽山石的第一人;董見龍(董應舉)是明代的進士,最高官至工部右侍郎兼戶部侍郎。他在福州期間,疏浚西湖,致力於省城內河事務,還撰寫了《省城山川水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