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八個腦袋指揮十六個方向,遠征軍不敗都新鮮。
謹以此紀念中國遠征軍於1942年3月18日打響滇湎路戰役
中國遠征軍,一隻偉大卻又無比悲壯的軍隊!雖然與歷史上那些創造過無數輝煌的「遠征軍」不同,他們不曾締造什麼地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也不曾變成代替上帝懲罰歐洲的那支鞭子。但他們在中華民族走到最危急的時刻,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血肉去守護整個中國最後的希望!今天,2018年3月18日,在中國遠征軍奔赴異國他鄉,打響保家衛國第一槍的整整76年後,讓我們來回眸那段歷史,共同找尋中國遠征軍悲壯背後,那段讓人無比憤恨,卻並不為人所知的歷史真相。
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駐地珍珠港,終於將美國人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蔣介石政府終於挺了挺腰杆子,跟在美英之後,向日本正式宣戰了……而這距離日軍炮擊瀋陽北大營,打響侵華戰爭的1931年9月18日,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的時間。距離當時中國首都慘遭日軍屠城,300,000同胞慘遭殺害的1937年12月,也過去了4年的時間。
好吧……就像老外總說的:「Better late than never」——遲到總比不到強。近半領土淪陷,上千萬中國人犧牲之後,蔣介石和當時的中國政府,終於鼓起了一點向殘暴日軍展現自己憤怒和悲傷的勇氣,卻為另一群中國人開啟了更加悲慘的命運。
1941年12月26日,根據中英雙方簽訂的《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兩國訂立軍事同盟,組建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支援英軍對日作戰,保護當時中國僅存的外援物資通道:「滇緬公路」。然而對於在整個二戰期間,始終都是靠嘴來吹噓敵人、吹噓自己,事實上早已嚇尿褲子的英國紳士,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不過是給英國人充當逃跑的炮灰而已。為了掩飾英軍在逃跑前對緬甸的搜刮,極其侵吞大批美國援華物資的事實,英國政府不顧日本南方軍在寺內壽一的統率下,摧枯拉朽一般的席捲整個東南亞,硬是封鎖中國與緬甸的邊境,讓早就可以趕赴前線提前部署的中國遠征軍在雲南嗮太陽。
直到1942年2月15日,十餘萬英軍在新加坡向連他們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日軍投降,緬甸首府仰光也陷入危機之後,慌了神的英軍才請求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但即便是在如此危急的時刻,中國遠征軍卻只能憑藉自己的雙腿和極少量的汽車,奔赴近千公里外的前線,而運力巨大的緬甸鐵路和英國汽車,正在用最大的效能,向印度運輸英國紳士從緬甸搜刮出來的最後一點財富。即便如此,當運輸英國紳士家具的車隊與趕赴戰爭的中國遠征軍相遇時,那些「偉大、聖潔」的英國老爺,依然會拿出貴族的派頭,讓中國遠征軍的將士讓路。至於什麼緬甸戰局,什麼中國人的生命,在他們的眼裡,當然沒有那些桌椅板凳重要!
後方如此,前線更沒啥指望。理論上,在面對敵軍的快速進攻時,一線的作戰力量是必須嚴防死守,為後面增援部隊爭取時間的。但在當時的緬甸,這種普通士兵和低年級軍校生都清楚的戰場規則,只能停在理論而已。隨著那位在敦刻爾克那場潰敗中,都能撈到功績的哈德羅·亞歷山大將軍成為英緬軍的新任指揮官,英軍在緬甸的潰敗開始變得更加無恥。不通知盟軍,擅自放棄戰略要點;違背盟軍戰區作戰計劃,提前跑路;想方設法欺騙、威脅、恐嚇中國遠征軍放棄重要戰線,協防他們後路,這位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逃跑將軍」在緬甸戰場的每一個命令,每一項安排,放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的任何一支軍隊中,都是斬立決的下場。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坑的是中國遠征軍,這位永載人類軍事史的偉大人物,竟然還能升官……
就這樣,在中國當時最精銳的200師,在戴安瀾師長的率領下,按照盟軍戰區的作戰計劃,作為南下迎擊日軍的中路軍先頭部隊抵達同古時,他們看到的只有正在跑路的英緬軍第1師。至於作戰計劃里的什麼東路軍、西路軍,依然只存在於作戰計劃之中……但已成孤軍的戴安瀾200師並沒有忘記他們的職責,依然選擇在同古堅守,為中國遠征軍的作戰部署爭取時間。1942年3月18日,隨著200師官兵在皮尤河,與日軍發生接觸戰鬥,堪稱絕望的「同古保衛戰」,正式打響。12天的同古保衛戰,戴安瀾將軍及其所部200師官兵,在內缺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與日軍55師團進行了英勇的搏殺。至3月29日夜,200師官兵攜帶傷員突圍, 200師官兵共死傷2000餘人(中方統計),斃傷俘日軍5000餘人(中方統計,日方統計為700餘人)。在這次作戰中,200師官兵在己方重裝備因道路被英國人占據,無法運抵前線的情況下,變機械化部隊為步兵,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人英勇頑強的作風和強悍的戰鬥力,並給一直順風順水追擊英國老爺的日軍以當頭棒喝。然而那又如何呢?
無論是在同古保衛戰展現中國遠征軍英勇頑強特徵的200師;還是在「逐次抵抗」日軍北進中,展現出驕人戰鬥智慧的新編第22師;亦或萬般無奈去幫英軍逃跑部隊解圍,順手打出「仁安羌大捷」的新編第38師,在中國遠征軍的戰鬥序列中,既不缺乏勇於為國獻身的士兵,也不缺乏優秀的中層和基層指揮官。但就是這樣一支英勇強悍的部隊,卻在無能高層的鬧劇中,不得不敗走野人山。
並在沒有人煙的熱帶原始森林中,缺醫少藥,甚至斷糧的情況下,付出了遠比對日作戰更大的損失。上文提到的200師,在出國時兵力約10,000人,在同古保衛戰那樣慘烈的戰鬥中,面對日軍強大的火力,甚至毒氣彈的殺傷,死傷也只是約2000人,而一趟野人山,200師最後回到國內的只有2600餘人。師長戴安瀾、599團團長劉樹仁、600團團長劉吉漢,也犧牲在那片原始森林中。
一邊是裝備堪稱冠絕中國軍隊,並且由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的英雄無畏、充滿戰爭智慧的軍隊;一邊是讓人無比鬱悶與辛酸的結果,中國遠征軍到底失敗在何處?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在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抗爭中,中國軍人並不缺乏戰死沙場的勇氣和信念,他們可以赴死,但他們無法承受勇於赴死,卻無法戰勝敵人的悲哀。而造就這一悲哀的,則是現在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傢伙無比推崇的蔣介石和他領導下的當時的中國政府。
首先,從滿清屈辱開始的失敗主義和崇洋媚外的心態,讓他無論是面對東洋鬼子的殘酷入侵,還是西洋「大老爺」的傲慢時,那種「長跪不起、膝蓋生根」的心態!雖然抗日戰爭的勝利,英美等國給予中國巨大的支持,但那些武器裝備是用中國將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中國與英美等盟國是平等的,我們並不欠他什麼。然而,錯誤的心態讓這些當時可以決定無數將士生命的「達官顯貴」一次次的屈從於英美錯誤的、自私的決策。倘若緬甸戰場上,中國遠征軍不是成天去替英國人「擦屁股」,兵敗野人山的悲劇可能並不會上演。
第二,就像吳佩孚、許崇智等民國早期的大佬,喜歡譏諷蔣介石是「上海灘小流氓」一樣。蔣介石無論在治理國家,還是統帥軍隊上,總是習慣使用「小流氓」的手段,或是用政治操作的方式,將他解決不了的問題甩開。在盟軍緬甸戰區,中國遠征軍始終被極其混亂的命令,指揮向各種莫名其妙的方向。一邊是成天只想讓中國人頂缸,自己好跑路的英國人;一個是軍事生涯中僅在一戰時擔任過情報工作,遠離戰場數十年卻好大喜功,總向趙括一樣搞各種「紙面計劃」的史迪威;再加上實際握有遠征軍軍權,但被各種土木系(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老軍閥(粵軍66軍軍長張珍)掣肘,還要被「委員稱」成天「面授機宜」的杜垏明。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可以說,每天都是被八個腦袋指揮向十六個方向,這個仗怎麼打?而這一片亂局,不過是「蔣委員長」用來治軍,用來爭取美援的小手段而已。
第三,和全民族的抗戰一樣,蔣介石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戰略,什麼叫規劃。在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滇緬公路,只要守住曼德勒、密支那等重要節點,構成戰線就足夠了。而最關鍵最需要防禦的臘戍這個能讓日軍實現戰略包圍的關鍵節點。什麼堅守仰光,什麼掩護英國人,或者是把日軍趕下海,真的想太多了……其實早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的時候,蔣介石這個毛病就已經很突出了。當時的選擇很簡單,要戰,調集全部精銳上去,在日本沒完成戰爭動員的時候,給日本以當頭棒喝;如果能打出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甚至可以動搖日本高層全面侵華的決心。如果要和,立刻跪地求饒,稱臣納貢。成天幻想什麼國際調停,逐步添加兵力,打打停停給日本充分的反應、準備時間……真的不知道「蔣委員長」在幹啥。
然而,即便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價,這些問題依然隨著「蔣委員長」一起,成為了占據祖國寶島台灣的那支武裝力量,目前最大的問題。守衛蔣介石陵寢的「憲兵」,在面對幾個用非法行為鬧事的所謂「大學生」,竟然連行使自己職責的能力都沒有,只會站在一邊「呼籲」,不知「蔣公」能否真的安息……
「縱使『國軍』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無論是當年為國家民族做出巨大付出的那支軍隊,還是現在連點軍人尊嚴都沒有,卻還要打著「國軍」旗號的傢伙,也許這兩句詩是一個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