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禾 報道
私有化投票日在即,SMRT企業集團總裁郭木財說,集團目前並不打算把較賺錢的非地鐵業務分拆上市。
他昨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我們目前還沒慎重考慮過這個可能。要考慮的事項很多。首先,多元化模式對我們有利。”
他說,地鐵營運業務與商業業務兩個板塊相輔相成,管理地鐵站零售空間的職員與營運地鐵服務的職員之間需要密切合作。
“商業團隊和地鐵營運團隊的密切合作是重要的。”
除了地鐵,SMRT企業業務包含巴士、德士、零售空間出租與廣告、商業業務如房地産與零售管理及媒體與行銷、工程服務,及其他服務如汽車維修與私人巴士營運。
雖然公衆最熟悉的SMRT業務是地鐵服務,但零售相關業務才是集團最大的盈利來源。
根據2016財年的年報,零售空間出租與廣告業務及商業業務營運盈利報1億零610萬元,占非地鐵營運盈利將近八成。
非地鐵營運盈利整體報1億3330萬元,地鐵運營盈利則報740萬元;地鐵運營盈利不包含地鐵站的零售空間出租與廣告盈利,年報把它歸納在非地鐵營運盈利中。
SMRT大股東淡馬錫控股兩個月前宣布要以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的方式,以每股1.68元收購市面上剩余的SMRT股票,並把公司私有化。
小股東必須投票表決是否要接受獻議。到場投票的股東,須有超過一半接受獻議,而且贊成者所持有的股票總數,須達到在場股東持股的75%;持有54%股權的淡馬錫不能投票。
分析師在宣布出爐後建議小股東接受獻議,主要是基于地鐵業務方面的風險。
由于SMRT在宣布的五天前剛采納一個新的地鐵融資框架,新框架預計會限制SMRT的地鐵業務盈利率,可能導致股價下滑,分析師紛紛下調SMRT的公允價。
自2011年12月發生兩次嚴重的地鐵故障後,SMRT的聲譽大受打擊,遭公衆批評公司花太多心思在零售業務,沒有專心經營地鐵服務,前總裁蘇碧華隨後不久辭職。
淡馬錫在宣布收購時說,私有化是爲了讓SMRT能專心改善地鐵服務,無需因爲上市公司得向股東交代而專注于短期利益。
問及萬一收購失敗是否會影響SMRT改善地鐵服務的進度,郭木財說,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私有公司,SMRT都不會改變作業方式,這包括努力改善地鐵服務與維持現有的非地鐵業務。
他說:“協議安排所提出的所有權結構,有助于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它並不會改變我們的作業計劃。”
SMRT企業本月29日下午3時半在星宇表演藝術中心(The Star Theatre)召開會議,讓小股東投票表決是否要接受收購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