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對考試與評估制度采取了分步走的改革舉措,逐步取消特定年級的特定考試。
沒有考試, 如何評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呢?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新的評估方式在新加坡産生了,即小學一、二年級采用非加權評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那麽,什麽是非加權評估?與原有的加權評估相比,新評估辦法又有哪些改變?有何優點?如此大的變化,新加坡教育部門如何獲得學生家長的支持?
非加權評估:讓“外樂”變爲“內樂”
新加坡一個學年有四個學期,每個學期都會對學生的各科學習情況進行評估。評估是教師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並對其作分析整理以幫助改進教與學的有效方法。
新加坡傳統的評估采用加權評估的方法。該方法把四個學期的評估結果按照一定比重進行加權,形成一個最終的分數和等級,記錄在學生報告書中,並進行排名,以促進良性競爭。
新加坡教育部表示,進行評價方式改革之後,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將采用非加權評估的方式進行定性描述。
非加權評估看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品質,如勤奮、努力、好奇心、探索能力等。學校通過隨堂測驗、演講、課堂討論、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小型測試、小組項目等形式收集並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調整教學方法,進行教育決策。
通過這樣多渠道的信息反饋,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之間的差距。學生再通過教師的反饋進行自我評估以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
每年的家長會,學校會爲家長提供關于學生學習的定性描述,而非評估分數。換言之,學生報告書中將不會出現總分、及格或不及格、班級排名、學校排名、平均分數等字樣。
對于其他年級的學生,學校將依舊采用加權評估, 但是具體加權的形式會有所不同。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每年除了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以外,學校將對每個科目進行不超過一次的加權評估。
加權評估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爲了減少家長對分數的過度關注,每一門成績將會以四舍五入取整數的方式呈現在報告書上。
新加坡教育部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改變,並非單純爲了填補“沒有考試了怎麽辦”的空白,而有著如下的多重目標——
A. 爲了轉變教與學的方式
新加坡高等教育與技能部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指出:“我們知道,教與學包括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方法、評估,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今天,這三個組成部分是不平衡的。由于我們過分強調評估,無意中減少了學校上課的時間。”
改革後新加坡的教育削弱了評估的比重,給教師和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更有意義的教與學活動。
那麽新的非加權評估又有何優勢呢?
首先,對于教師而言,小規模的測試和評估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全面了解學生,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促進自身專業技能的成長。
其次,運用新的評估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又多,有時教師不得不采取最爲直接的方法,諸如講授法等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新的評估方式讓教師有更充足的時間鼓勵學生用調查、觀察等方法進步學習,以便他們在此過程中養成勤于思考的品質。
例如,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會教給學生計算圓錐體表面積的公式,但囿于教學時間的限制並不探討公式的由來。在新的評估制度下,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研究等方式“發現”該公式的由來。由此,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在此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深度理解。
探討的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也不無裨益。由于不涉及到加權評估,學生也會勇于嘗試和冒險,通過試錯不斷提高自己。
最後,新的評估方式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新時代對他們的要求。過去,爲了應付考試,學生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死記硬背上。而現在,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的課程,獲得更多的知識並爲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准備。
B. 爲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律性
2018 年9 月,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爲生活而學習’——讓我們的學生爲考試成績以外的事情做准備”的理念。
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的直接原因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在原本的考試與評估制度下培養的學生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了。
過分地強調加權評估的結果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目的變成了取得好的分數,學校教育培養了大量的“考試工具”。
新的評估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免于競爭的困擾,減輕了外部學習的壓力,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越來越強烈,學習動機由外部轉向內部。
此外,新的評估方式爲學生營造了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灌輸的知識,而是有了更加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自我管理,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 做學習的主人。
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者地位在新的評估體系下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學生學習更具有主動性、理智性、自律性。
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將會逐步養成,並且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爲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即使步入社會,他們依然擁有自主學習的願望與能力,並能夠從容面對和應對出現的各種新事物, 適應社會新的需求與發展。
終身學習的觀念將深入新加坡這一代年輕人的心中,整個社會將迸發新的活力。
C. 爲了營造樂學、向學的氛圍
“樂學”的思想古已有之。早在古代中國,孔子就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西方的赫爾巴特、斯賓塞等人也提倡樂學。
在原有的加權評估體系下,學生很難從學習本身獲得快樂,即所謂的“內樂”。
對于排名靠前的學生,因爲獲得了優異的成績而快樂,這種快樂本身也不過是一種“外樂”——由于學業優秀獲得獎賞而快樂。
一旦在考試中失利,這些爲“外樂”驅使的學生將會感到異常痛苦。而那些排名靠後的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則容易産生自卑、厭學等情緒。
過于沉重的分數壓力和過于強調成績的加權評估導致學生的學習不再是爲了追求知識,而是爲了獲得較高的評估分數。學生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多的是一種痛苦與自我壓迫。
“樂學”的“樂”應該是基于學習過程本身而産生的快樂。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擺脫過去的無知, 感受到知識的魅力,進而感到快樂。
在新的評估體系下, 學生學習不再是爲了分數,他們可以體會到分數以外的樂趣。學生不再需要死記硬背,他們有更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探索知識。
從被動式的灌輸知識到主動的探索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支撐下學生會變得更爲主動、積極。這樣的學習將是高效的、充滿樂趣的。因爲不需要擔心分數, 學生在一些學習活動中,會變得更加大膽而富有創意。
在新的評估體系下,學生將進行更加激烈的思維碰撞, 生出智慧的火花。
家長支持的重要性
然而不管初衷多麽良善,願望多麽美好,新評估方式的落地還需要得到最重要的力量——家長們的支持。
美國教育學家伊娃·埃斯薩(EvaL·Essa)在兒童發展同心圓理論中認爲兒童的發展由三個同心圓組成,分別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家庭處于兒童發展同心圓中最核心的位置。可以說,家庭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爲産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顯著的。
他的理論得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認同,他們也認爲家長的支持對學校教育改革政策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對包括考試方式改革在內的教育改革的信心。
新的評估方式相較于原有的評估方式而言,有著較大的變動。學生面對著新事物, 可能會有本能的恐懼與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家長是學生最大的精神支柱。在學生彷徨的時候,家長若是堅信新的評估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大的益處,那麽學生也將慢慢擺脫對新評估方式的忐忑、不信任的心理。
而學生一旦在心理上接受了新的評估方式,教育改革就會有一個好的開始。
相反,若是家長不信任新的評估方式, 學生也會在家長的影響下産生質疑、厭惡以及排斥等情緒。
在這種負面態度的影響下,學生將難以進入較佳的學習狀態,教育改革勢必會遇到阻力,學生也難以享受到新的評估方式帶來的益處。
其次,家長是學生學習最親密的指導者。
學生在面對新的評估方式時必然會出現一些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對他們的評估方式變動最大,而他們的年齡又最小,這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難以在新的評估體系下控制自己的行爲,這個時候最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引導。
家長可以和教師一起對學生進行指導。家長的幫助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和教師對學生的幫助形成互補,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此外,部分性格膽小、內向的學生可能會羞于向老師開口, 卻不會拒絕向家長求助。
最後,家長是教育改革最可靠的反饋者。
新事物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新的評估方式也必然會遇到新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教育研究者及時發現、探索並解決。
學生作爲新的評估方式的體驗者是最容易發現問題的群體。但是由于青少年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對問題的認知存在偏差,有些時候難以及時發現並正確反饋問題。
與青少年相比,家長有著更缜密的思維以及更強的發現問題的能力。家長將發現的問題傳遞給學校,學校及時給出應對措施,家長和學校形成良性互動,共同促進新的評估方式的發展。
如何解除憂慮?
家長的支持如此重要,新加坡教育部在推行教育評估改革的過程中又是如何爭取家長支持的呢?
事實上, 新加坡取消考試並采用新的評估的方式,確實曾引來不少家長的疑慮。
我們知道,新加坡采取的是分流教育制度,學生在三年級末會參加“天才教育計劃”考試,這是新加坡教育的第一次分流。
家長們十分擔心由于一、二年級沒有加權評估,會將考試的壓力全部轉移到三年級,使這個年級的學生學習壓力更大,競爭更爲激烈。
有一雙兒女的卡倫對此就極爲擔心,她表示:“我的孩子在低年級時不需要面對准備考試方面的壓力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擔心的是他們小學前兩年過于放松, 以至于在三年級時會感到恐慌。”
此外,一、二年級取消考試, 家長們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及時爲學生提供幫助也是一個疑慮。
面對來自家長的種種擔憂,新加坡教育部做了一系列的回應和澄清。學校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積極地將這些變化的信息傳遞給家長,並讓他們理解産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以打消家長的疑慮,取得他們對教育改革的支持。
同時,學校還會定期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並通過和家長接觸解除家長的疑慮。
在新加坡教育部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現在大部分家長對教育改革都采取了支持的立場。大部分家長認爲,在新的評估體系下, 孩子有更多的時間體驗學習、彌補不足。
51 歲的康女士表示她的子女從小學取消加 權評估中受益匪淺。她說:“我們仍然會從一些較小的測試中得到反饋,這些測試會指出孩子學習上的薄弱環節。”
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部分家長已經從懷疑者轉變爲教育改革的同盟軍,成爲教育改革堅定的支持者。
責任編輯:趙矗
圖文排版:蟲子
文章來源:第一教育,本文原載于《上海教育·環球教育時訊》2019年6月刊,內容有刪改。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爲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衆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推薦閱讀:
年會專輯 | 徐啓建:“天、地、人、和”是校長的入門課程!
學校變革的分水嶺:錯過這四個教育新路標,將會錯過一個時代!
任正非:國家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剛剛,教育部長:今年要把教師從各類檢查、考核、評比中解脫出來!
改進在日常!這三所北京、深圳、武漢的學校改進各有各的“入口”
長按二維碼
高品質學校發展全面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