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關稅局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自貿區受新加坡法律管制,進出我國的貨物得符合正常貿易和海關要求,關稅局將繼續采取定期和積極執法行動,打擊非法貿易。
新加坡在打擊非法貿易上有很大進步空間。經濟學人信息部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在亞太地區首個防範非法貿易指數排行榜上僅列第七,自由貿易區內執法不嚴,是導致新加坡整體排名落後主要原因。
這份報告對亞太地區17個經濟體在防範非法貿易活動上的表現打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香港排前三,新加坡和台灣並列第七,表現不及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
報告針對各個經濟體在保護知識産權、透明度與貿易監管、海關環境、非法貿易供需四個領域的表現打分。新加坡的海關環境排第一;在保護知識産權和非法貿易供需上,都名列第三。
不過在透明度與貿易監管評估上,新加坡僅獲25.8分(總分100分),排名倒數第四。這項指標衡量政府與利益相關者在對抗非法貿易活動上的合作、信息與數據分享,以及自由貿易區內執法情況。
報告:新加坡自貿區監管不足
報告指出,新加坡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大轉運中心,在促進亞細安地區貿易及亞洲和歐洲貿易上扮演重要角色,也從中獲取大量經濟利益,但新加坡的自貿區監管不足,也缺乏對非法貿易活動的警惕性。
負責領導研究的經濟學人信息部工業與管理研究高級編輯克拉格(Chris Clague)解釋,研究團隊訪問相關學者、律師、國際組織專家,由他們給各經濟體的自貿區監管情況評分,“新加坡在四分的總分中,只獲得一分,意味著自貿區幾乎是無監管狀態”。
他形容自貿區內的貨倉猶如“黑箱”,貨物進入後若沒有嚴格監管,走私者在搬運、包裝或更換貨櫃箱等環節都會有機可乘。
克拉格指出,作爲全球最大轉運中心,新加坡從中獲得好處,但新加坡也應有責任更好地監管自貿區。他說:“防範非法貿易其實是要在協助貿易和商品高效流動,以及管制非法貿易活動之間求取平衡,目前新加坡並沒有達到我們認爲的最佳平衡。”
我國目前有九個自貿區,主要用于協助轉口貿易,在這些地點的貨物可豁免關稅和消費稅。
新加坡關稅局發言人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自貿區受新加坡法律管制,從新加坡出口或進入新加坡的貨物得符合正常的貿易和海關要求,關稅局將繼續采取定期和積極的執法行動,通過與知識産權持有者、本地相關部門,以及外國海關和國際執法機構合作,打擊違反知識産權貨品的非法貿易。
發言人強調,新加坡並非違反知識産權商品或假冒商品主要發源地或目的地,但由于大量商品經由新加坡轉運,運輸周轉時間又非常緊迫,有鑒于此,根據知識産權擁有者或海外機構提供的可靠情報,對可疑貨物展開執法會更有效。
這項研究由新加坡歐洲商會委托經濟學人信息部進行。商會執行總監貝希蒂格說,非法貿易不僅給品牌擁有者帶來名譽和經濟虧損,也會影響整個社會。“假冒藥品、食品會帶來健康危害;假冒汽車部件會引發安全問題,也給政府收入造成巨大損失。更重要的是,一些非法貿易甚至會給跨國犯罪團夥、恐怖分子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