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星傳媒:專注于新加坡 覽閱中新資訊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數據。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北岸主要由漢族人構成的面積爲718平方千米的小島國新加坡1960年人均名義GDP爲428美元,同年馬來西亞人均爲299美元,日本爲473美元,美國爲3006美元。(本篇文章的實際GDP都是換算成2013年的美元價值後得到的)
從1961年到1965年這5年間,由于1964年6.1%的負增長,人均實際GDP增速較慢,年均約2.85%,這只是相當于同期美國人均實際GDP增速,比現在大部分發達國家那時的人均實際GDP增速要慢。人均名義GDP增速也是很慢的,1965年人均名義GDP只是516美元。
從1966年開始,新加坡經濟進入騰飛階段,當年人均實際GDP增長8.2%,這已經是相當塊的增速了。此後幾年,經濟增速就更快了,連續兩年達到12%,類似于同期日本、韓國經濟增速。一直到1973年,還保持著9%的人均實際GDP增速(1966年到1973年這8年時間,人均實際GDP年增速爲10.05%。1973年人均名義GDP達到1928美元。同年馬來西亞爲694美元,日本爲3822美元,美國爲6740美元,此時的新加坡應該還不算是發達國家,人均名義GDP與馬來西亞的差距在明顯增大)。此後,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增速連續兩年放慢。從1976年開始,經濟增速恢複提高,又持續了一個較快經濟增長時期(1976年到1984年這9年時間,人均實際GDP年增速接近6.44%。1984年人均名義GDP達到7117美元,同年馬來西亞爲2254美元,日本爲10629美元,美國爲17093美元,此時的新加坡已經可以算是二流發達國家了,是馬來西亞人均名義GDP的3倍了)。1985年人均實際GDP負增長0.8%,1986年也只是出現了微弱的1.4%的增長。這次經濟困難,導致常住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甚至1986年出現了負0.97%的常住人口增長局面,這其實是經濟惡化,帶來的外來人口回國潮流所致。
1987年經濟重新繁榮起來,當年人均實際GDP增長9.1%,此後,較快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到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1997年(1987年到1997年這11年時間,人均實際GDP年增速5.97%。1997年人均名義GDP達到26158美元,同年,馬來西亞爲4594美元,日本爲34297美元,美國爲31538美元,此時的新加坡已經可以算是一流的發達國家了,人均名義GDP已經與馬來西亞拉開了很大距離,是馬來西亞的5倍多了),當年新加坡貨幣彙率雖然下跌5%,但是人均實際GDP依然增長了4.9%。1998年彙率繼續下跌11.3%,這帶來了人均實際GDP下降5.4%的局面。此後兩年彙率跌幅很小,人均實際GDP增速明顯恢複,比如2000年人均實際GDP增速爲7.2%。而2001年又出現了反複,彙率GDP與人均實際GDP都下跌3.8%。此後,彙率處于升值狀態,人均實際GDP也處于較快增長狀態,經濟處于繁榮周期。這個經濟繁榮周期被美國金融危機打斷,2008年實際GDP負增長4%,2009年又下降3.1%。2010年出現了人均實際GDP增長13%的報複性大恢複,次年又增長3.8%,2012年出現了反複,人均實際GDP負增長0.6%,2013年增長2.4%,看來,新加坡經濟出現一個新的穩定增長周期是不成問題的。2013年人均名義GDP爲55182美元(同年,馬來西亞爲10457美元,日本爲38468美元,美國爲53001美元)。1998年到2013年這16年,人均實際GDP年增長2.83%,這個增速只是比同期科技所應該對應的人均實際GDP增速略高,也比美國人均實際GDP增速略高。這段時間,新加坡無論人均實際GDP還是人均名義GDP,都已經處于一流發達國家水平,並且還具有繼續拔高的趨勢。
從1961年到2013年這53年時間,人均實際GDP年增速爲5.16%,在如此長的時間內,這屬于較快的人均經濟增速,如果考慮到這53年年均2.27%人口增速,其總體經濟增速就更快了,可以達到7.43%。從1961年到2013年這53年時間,人均名義GDP增長了127倍,年增速爲9.58%,此期間,美元年貶值速度爲3.47%,6.11%的名義GDP實際增速高于5.16%的人均實際GDP增速,這符合我們曾經得出的人均名義GDP增速快于人均實際GDP增速的結論。
我們如果分析過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國家的人均美元名義GDP與人均實際GDP的增速情況,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真正依靠自然資源或某些優勢禀賦而實現富裕的國家,其人均美元名義GDP增速會遠大于人均實際GDP增速,甚至其實際GDP增速是停滯不前的。而新加坡人均名義GDP增速只是略大于人均實際GDP增速,這顯示新加坡並不是靠所謂的某些優勢禀賦而富裕,比如,所謂的馬六甲地理位置優勢。而是靠自己人口的勤勞和智慧而逐漸走向富裕,這從新加坡人均實際GDP的增長情況可以感覺到這一點。
1960年新加坡常住人口爲165萬,此後,人口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狀態,這應該主要是新加坡人口生育率較高所致。1970年人口達到208萬,年均增長2.34%。1970年人口增速已經下降到1.604%,這是富裕程度提高導致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增速下降局面。1978年人口增速下降到1.207%,這顯示了新加坡富裕程度的進一步提高。1971年到1980年這10年,年人口增速約1.53%,明顯比上一個10年慢,這顯示了生育率的明顯下降。此後,新加坡相對周圍地區已經明顯富裕,開始吸引移民人口的到來,這促使新加坡常住人口增速處于較高水平,這樣的人口增速已經不能顯示新加坡的實際生育率了。除了上面已經說過的1986年常住人口輕微負增長外,2003年的“非典時期”也影響到新加坡,導致新加坡常駐人口下降1.464%,這是1960年以來新加坡兩次人口負增長情況。2013年新加坡常住人口達到540萬,人口密度效益與人口規模效益都已經不算小了。1981年到2013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長2.47%,這是較快的人口增速,主要是外來移民增多所致,此階段新加坡生育率已經處于較低水平,如果新加坡像日本那樣基本杜絕外來移民的話,新加坡人口增速就會下降到類似日本同期的人口增速水平,畢竟二者的文化與人均富裕程度都類似(新加坡2014年生育率爲0.8,2010到2015年生育率預測中估值爲1.28,這兩個生育率數據都比日本生育率低,這顯示了兩國的類似性,並且新加坡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令人可笑的是新加坡20世紀80年代前,一邊減少自己國民生育,一邊接收外來常住人口,這是新加坡曾經的奇葩行爲。現在新加坡已經醒悟了,開始鼓勵高學曆人口的生育行爲了,作爲一個接受外來移民的國家,是沒有資格或沒有理由限制自己國民生育的。
2013年新加坡人均55182美元的人均名義GDP水平,高于美國人均水平,這不僅與新加坡這類人口密度極大的城市型國家必然産生的較大的人口密度效益有關,更主要與其年輕的人口結構有關。新加坡戶籍人口的老齡化程度較高,人口結構應該不年輕,但是大量外來年輕勞動力促使其勞動人口比例處于較大水平,自然就容易産生較高的人均GDP。
新加坡1960年人均實際GDP爲5459美元,2013年達到78762美元(明顯超過自己55182美元的人均名義GDP水平),超過同年挪威的64363美元和美國的53001美元及日本的36654美元或英國的36208美元的水平,已經屬于超一流發達國家的富裕水平了。我們知道,發達國家人均實際GDP小于自己的人均名義GDP是普遍情況,而新加坡卻例外,這必然是某些原因所致(新加坡自由的國際貿易策略,吸引的低人權待遇外來人口的辛勤勞動,帶來了新加坡極高的人均實際GDP)。我們下一章將更清晰的了解這個原因,這在海灣石油出口國家中,尤爲普遍。
相關鏈接,歡迎閱讀:
新加坡要放寬PR、公民申請政策!總理接班人要“引進人口“
強烈建議讀一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講中美關系
人民日報整理了中國大學最頂尖的學科名單
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國54倍,爲什麽不擁擠?
新加坡的那些世界第一!
全球最昂貴城市”新加坡,物價究竟有多貴!10元人民能買什麽?
嫁人就嫁移民新加坡的,准沒錯
世界第一的新加坡數學,到底牛在哪兒?
新加坡首富,他們從江口下南洋,從賣醬油開始創業……
世界各國國民待遇彙總,看完陷入沉思
新華社怒斥:全世界只有中國房子有公攤面積!簡直是傷民傷財
2018新加坡旅遊攻略,第一次來新加坡旅行,看過這篇就夠了!
新加坡這個避稅天堂,到底有哪些稅?
新加坡法律之多,在新加坡的人一定要收藏
生活最貴新加坡,居然有10個世界最便宜!
新加坡去年有近3萬人獲永久居民(附最新PR申請攻略)
關于新加坡,我們所忽視和曲解的
當新加坡碰上中國,生活差別還真不是一般大!
(來源:網絡)
星傳媒專注于新加坡 覽閱中新資訊
長按或微信掃一掃 , 關注“星傳媒”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