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期:新加坡中學幫助學生提高審辯式思維水平一例
霧滿攔江
本公衆號隔天一期,現利用空當時間,重貼此文。
2016年12月6日,經合組織公布了2015年PISA測試的結果,新加坡的成績靓麗,不僅在語文、數學、科學三個科目都獲得第一,而且在科學、語文兩項上進步明顯,與上次2012年測試相比,成績有明顯提高(見下圖)。
PISA測試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重視對學生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測試。新加坡發展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重視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關于這點,可以參看第5期《如何培養青少年解決問題的能力》、第37期《新加坡中學借助網絡發展中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和第144期《從國際比較測試PISA的結果看中國教育的“短板”》。
謝小慶按:由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主持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今天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權威的國際教育發展評估項目。PISA測試2000年開考。2009年、2012年上海參加了PISA考試,在語言、數學和科學三項上都獲得第一名。在2012年的考試中,在原有3個科目之外增加了“問題解決”考試。2014年4月OECD公布了2012年“問題解決”測試的結果,在參加測試的44個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排名第1,上海排名第6。
新加坡能夠取得“問題解決”測試第一,與新加坡中學注重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水平分不開。從2009年起,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和微軟公司聯合開發了“審辯式思維評價再設計(Redesign for 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簡稱ReACT)”網絡學習系統,幫助中學生提高審辯式思維水平。(可以參看本公衆號第37期《新加坡中學借助網絡發展中學生的審辯式思維》)
這裏是新加坡中學幫助學生提高審辯式思維水平的一例,摘編自“霧滿攔江”微信公衆號。
一位大學女教師曾帶著幾名學生去校外參加社會活動,途中迷路。沒有想到,這些快20歲的男人,一個個滿臉驚恐,小綿羊一樣的跟在她身後,與她曾帶過海外生形成強烈對照。那些海外生完全不一樣,跟他們在一起,做爲女性,自己始終是被照顧的對象。
學人範錄薇,曾執教于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有次上口語課,一名日本學生做演講,他的題目是《釣魚島問題》,只見那小東西振振有詞,搞了堆圖表數字,手舞足蹈援引日本媒體報道,來證明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當時範老師就怒了,脫口沖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滴……幸好他及時收聲。
這個問題,在國內應該算是政治問題,立場問題,舉凡這類問題,都是只有結論,不需要質辨的。中國學生絕無可能拿這類話題來討論的,最多扔過去一句: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態度堅決,立場鮮明。
徜被日本學生質問一句:自古以來?古到多久?是恐龍時期還是三葉蟲時期?拿史料來!多半孩子都會傻眼。
立場多,表態多,禁區多,結論多,甚至還有不能觸碰的論斷。導致了我們的課堂教育,幾無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
孩子們接受固化的結論多了,自然而然也就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
《南華早報》的總編輯鄭維先生,曾講過新加坡中學的一次課後作業。
作業以小組課題的方式進行,不是我們這邊悶頭把書本上的結論抄多少遍。一個小組五個人,一個組織者,五人共同討論如何完成課題。
第一階段,老師扔過來一個課題給大家: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是否曾給德國人民帶來了好處?隨著課題扔給孩子們的,是長長的書單。
第二階段是查資料。老師給的書單超長,即使是不看內容只翻書頁,那也來不及。所以小組的組織者就要分配任務,每人各查幾本書,限定時間內讀完相關章節,劃出相關部分,摘錄出來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組織者彙報。
老師說:資料內容不限于他所指定的這些書,如果你想要個好成績,最好拿出幾本老師都沒讀過的書。
于是孩子們人手幾本大厚書,什麽《第三帝國的興亡》、《希特勒暗堡》之類的,開始瘋狂閱讀。
書讀了一大堆,資料也搜集了無數。
第三個階段:定義,就是確定概念的具體含義。這個定義不可以隨心所欲胡來,必須要公正客觀,拿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說得過去。
首先需要定義“德國人民”。誰算是“德國人民”?誰又不算呢?是擁有德國國籍的人,才算德國人民?還是只要居住在德國,就算是德國人民?
孩子們定義不了,就去找老師。老師笑咪咪的回答:隨便,這事你說了算——哪個定義最能體現出希特勒的影響,就用哪一個。
經過討論和思考,最後孩子們用了後一個:只要居住在德國,就屬于“德國人民”。爲什麽呢?如果不這樣定義,一些被希特勒屠殺的人就可能被排除在外。一個人有良知的人,不該把這些被屠殺的猶太人排除在外。
第四階段,繪制圖表,從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政策等各個角度,展開討論。
一討論才發現,這個希特勒也不賴嘛。他上台後大力發展軍工,解決了500萬失業人口的就業問題。戰爭之時,希特勒組織500萬工人,修鐵路修公路,發工資有飯吃,這難道不是好處嗎?
希特勒不光是組織工人勞動吃飯,連娛樂都沒耽誤,經常性的群衆集會高歌。而且成年人可以買轎車,年輕人可以飙摩托。
進一步分析工人們的具體情況,發現當時所有的工人全被裹脅進德國工人陣線裏頭。他們沒有罷工的權利,不允許加薪,不允許改善勞工環境,只有高強度的勞作,有時候甚至每周要工作72個小時。除此之外,工人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還被希特勒控制的工會拿走支配。這些工人無異于奴工,怎麽可能有快樂可言?
此外,年輕人沒有工作的權利,他們必須要上戰場。而老年人要延遲退休,無休無止的工作;工作崗位奇缺,女性被欺騙早早辭工,讓位給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兩方面的資料比對,孩子們就對希特勒時代的德國有了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
第五階段,完成論文。有了前面全面的分析,最不擅長于寫的孩子,此時也是把鍵盤敲得噼哩啪啦響。結論是顯而易見的:希特勒時代,表面上好像給德國人解決了失業人口問題,但實際上,高密度化的組織,剝奪了工人的正常選擇。他們被迫從事無休止的繁重勞作,個人權利卻無絲毫保障,工人的生活並沒有絲毫改善,反而是每況愈下。任何一個奴隸主都可以宣稱,他手下的奴隸沒一個失業的。但那絕對不是奴工們想要的。諸如此類。
第六階段,各小組向老師報告,現場質辯。小組的課題報告,倘有資料不全、結論片面的缺陷,就立即會遭到其它小組的炮轟,一旦被轟到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你這成績可就慘了。
這種情況基本不會出現。當你沉下心,花很大精力鑽研某個課題時,就很難會有思慮不周的把柄留給別人了。
謝小慶跋:對于一個需要論證的課題,怎樣有效地展開審辯式論證?美國科學哲學家和邏輯學斯特芬·圖爾敏(Stephen Toulmin)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論證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包含資料(datum,D)、支撐(backing,B)、理據(warrant,W)、限定(qualifier,Q)、反駁(Rabuttal,R)和結論(claim,C)等6個基本要素。論證的基本過程是:資料(D)和必要條件的支撐(B)共同構成了理據(W),在接受了反駁(R)之後,經過限定(Q),使結論得以成立。在本公衆號的第69、70、71、72、172、177期中曾給出了6個運用圖爾敏論證模型進行論證的案例。
**************************
掃描或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可以開始測試《初中生思維品質測試》
也可以通過下面的網址開始測試:
http://www.ct-thinking.com/home/ct/14527.html
還可以通過下面的網址試做《小學生思維品質測試》:
http://www.ct-thinking.com/home/ct/8341.html
或通過下面的網址試做《成人思維品質測試》:
http://www.ct-thinking.cn/home/ct/13551.html
如果您有什麽意見、建議、感想,您可以通過公衆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告訴我們。
這裏可以找到本號以往推出的文章:
http://blog.163.com/xiexq_1951@126/blog/#m=0&t=1&c=fks_084075083087083066085081086095085080080069081094083071087
如果哪位網友對某個題目感興趣,可以在公衆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中以“001”、“011”或“123”的格式回複相應的期號,我將向您發送您需要的一期。例如,如果您對第1期感興趣,您可以回複“001”;如果您對第11期感興趣,您可以回複“011”;如果您對第113期感興趣,您可以回複“113”。
怎樣爲孩子的審辯式思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請長按或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還可以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