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假期推出的課程,從創意寫作、太空探索到編碼活動等,不局限在科目補習,以迎合家長和學生對全面教育的需求。
從創意寫作、太空探索到編碼活動等,補習和教育中心在學校假期推出五花八門的課程,不局限在科目補習,以迎合家長和學生對全面教育的需求。
其中,補習中心The Learning Lab推出的增益課程就包括溝通技巧課、科學探索營等,這類課程一般可介于一天至三天。中心還針對小學離校畢業生舉辦領袖營,旨在協助他們融入中學生涯。
The Learning Lab董事陳淑瑩受訪時說:“更多家長對跨學科的活動感興趣,希望孩子能通過有趣的方式掌握不同技能。我們的假期課程旨在培養孩子的信心、創意和分析能力等,這些是中心想要傳授的重要技能。”
不同主題工作坊受歡迎
教育中心邁傑思(MindChamps)發言人指出,現在的家長較重視創新的學習法,以不同主題設計的工作坊越來越受歡迎。例如,中心所提供的Thinking Cap課程強調思考能力,通過情境設置要求學生探索答案。這類工作坊的需求增加約兩成。
補習中心Joyous Learning創辦人郭財興反映,家長還是比較實際的,對科目補習的需求仍較大。但更多家長會趁學校假期,選擇一些輕松的學習工作坊讓孩子嘗試,希望讓孩子接觸更廣泛的興趣。
“假期的短期課程因此受歡迎。由于重點不在課業,我們也就有更多發揮空間來設計不同元素的課程。例如創意寫作工作坊就結合網頁設計的科技元素,讓小學生同時培養寫作和網頁設計的技能。”
語文中心語樂學堂的負責人林薇妮受訪時說:“中心提供的創意寫作營、‘小小演說家’口才訓練班都相當受歡迎。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能以有趣的方式學習,一方面也希望這有助提升孩子在寫作和口試的表現。”
教育中心Maths Heuristics創辦人陳光慶認爲,隨著學校趨向更全面教育,更多家長和學生會注重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中心提供的解題工作坊需求近年有所提高。
以編碼和科技課程爲賣點的Saturday Kids今年的假期工作坊需求,相較四年前,增加約三倍。除了小學生,中心年底也爲學前兒童推出工作坊。創辦人陳昱昂相信,我國推動智慧國的計劃也提高人們對科技思維的重視,家長會希望孩子可培養這些未來技能。
家長謝惜秋(49歲,研究人員)爲兒子報讀五天的編碼工作坊。她說:“兒子喜歡科技,我想讓他利用假期動手進行感興趣的活動,他明年升小六,但我不急著讓他立刻恢複補習班,接近開學時才開始補習班。學校假期課程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享受學習。”
另一名家長趙雪玲(42歲,行銷經理)爲孩子報名美術班。她認爲,孩子喜愛美術,假期工作坊適合讓孩子打發時間。口才訓練班也是她考慮的選擇,這類活動能建立孩子的信心。
楊慧慧(38歲,財務規劃員)則不打算爲7歲女兒報讀假期班。她說:“孩子還小,未真正發掘興趣。我主張戶外學習,想趁假期帶她郊遊或參加文物館、圖書館等的活動。學習不一定得花大錢,家長也可在生活中尋找教育活動。”
華助會學習活動達630項
華社自助理事會爲學生開辦多樣化的假期活動,包括中華文化營、辯論工作坊、“解讀化妝品”的科學工作坊、社交禮儀班等,以讓學生度過有意義的學校假期。
發言人指出,華助會可爲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高達90%的學費津貼,也根據個別情況全數資助,希望這些家庭的孩子也能有機會上優質的增益課程。
華助會多年前就推出假期課程,並逐漸擴大種類。它指出,公衆對假期課程的反應良好,平均每年吸引約6700人參加,開辦的學習活動多達630項,在13間華助會中心進行。它近年也推出親子工作坊,教導烘焙班、無人飛行器制作、便當制作等。
張亞妹的孫女在華助會中心免費上假期課,包括口才訓練、成語工作坊。她說:“外面的課程收費高,很慶幸孫女能有這些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