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載文章,講述了新加坡前外交部政務部長歐進福對新加坡華語文化發展的看法。40年前,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推廣“講華語運動”,從此華社多了一種共同語言。而今天,新加坡政府和華社面對的局面依然複雜,任務也十分艱巨。
文章摘編如下:
如今的華族年輕一代,在學校肯定接觸過華語、華文。他們學過漢語拼音,發音更爲標准,但詞彙量並不豐富,而且時而混雜其他語言,許多人能講華語卻選擇用英語交談。40年前是“不能也,非不爲也”,現在狀況是“不爲也,非不能也”。
有些人以爲推廣華語和華文無關,華文不在推廣華語運動範圍內,這是狹隘的看法。一種有生命力的語言,不可以只存在于口語中,也必須有文字形式。學習語文,不只是“聽”和“講”,也要“看”和“寫”。
如果一個華族學生在學校學了10年華文,卻不能閱讀華文報上的新聞、文章,不能寫一封通順簡短的求職信,或在社交媒體發表一篇短文,我不禁要問:我們的華文教育到底出了什麽問題?政府和華社已經多次討論過華文的課題,教育部也不斷改善教學法,引入科技和電腦輔助、提升師資,但華文教育程度依然需要提高。
我當年在國會內外爲華文、華族文化講過一些話,也參與改善華文教學法,協助篩選中學華文課本。在學習華文的課題上,我認爲華文教學法可以改善,更重要的是以結果來判斷。學習華文10年後是否能閱讀華文媒體的文章,是否能看懂金庸小說,或者寫一封兩三百字的求職信呢?
我一向堅信,新加坡華族的華文一定要有起碼的程度。華文最重要的任務是傳遞華族文化,華文還是打開中華幾千年文化寶藏的鑰匙。這個目標對華族來說,是保留華族優良文化、價值觀,保存自己的認同感和自尊的重要方法。
李光耀曾說,華語是精神力量的語言(A language of psychic force),我們在情感上無法接受英語爲母語。華語使我們想起,我們是5000多年悠久曆史文明的一部分,這是一股至深且巨的精神力量,能讓一個民族産生信心,去面對重大的改變與挑戰。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科技不斷提升,也給新加坡人帶來了學習和使用華文華語的新動力。面對務實的新加坡華族,強調華語華文的經濟功能,也許比強調華語華文的文化功能更有積極鼓勵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華文華語是中國14億人口的共同語文,在經濟、科技、文化上,它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語文。
正當許多歐、美、日、韓人士努力學習華語華文之際,我們的相對優勢已經逐漸削弱了。如果我們現在還不重視自己母族的文化,或許二三十年後華文華語會在新加坡消失。這並不會動搖華文華語的世界地位,但我們會被排除在世界動力中心之外。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選擇努力去掌握華英雙語文,吸收華族文化、價值觀,使自己更自信,視野更廣闊,並且有能力與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聯系,對個人、對家庭、對新加坡今後的發展,對自己、家與國的前途,不是更有保障嗎?
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演講中提到,高達71%的小一華族學生的家庭主要用語爲英語(這種現象也出現在其他種族的家庭)。從1999年至2019年這20年間,講英語的華族小一學生的百分比,由54%逐年增加至目前的71%,這種語言環境的變化令我擔憂。
20年來,英文英語成了新加坡社會的主流語言,講華語運動面臨新的挑戰。但中國的經濟科技的發展,加上手機、電腦、科技的應用和普及化,以及華族新移民的增加,也對講華語運動,對華文的學習和應用注入了新的動力。
推廣華語是一項必須堅持的工程,但它必須轉型,目標不只是聽和講,還應協助鼓勵讀與寫,培養年輕一代吸收華族文化和價值觀。轉型不只是用視頻、網站和廣告來宣傳,也不只是加入如卡拉OK、新謠、講故事、電視、電影等活動等。雖然這些改變強調新穎、趣味,但重點應該繼續放在內容,目標應放在保留華族文化和價值觀上。
推廣華語方面,目前的目標應是促使華語更普遍,更多人使用華語,成爲華人生活語言,並吸收更多的詞彙,提高華語成爲高層的語言,主要對象應放在年輕一代,並且協助鼓勵培養家裏講華語的環境。
在提高華文方面,教育部政策當然是主導。華文教師循循善誘,默默耕耘,居功至偉。華文媒體積極推廣華文的使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廣華語理事會也應該能輔助教育部、教師和華文媒體在這方面的努力。理事會可聯合大專學府及媒體,多舉辦各種包含閱讀和書寫華文方面的活動,如填字遊戲、歌曲、詩詞、成語、常識比賽等。
在促進華族文化方面,推廣華語理事會可以和宗鄉總會、媒體、文教組織、工商團體、宗親會館、大專學府等聯辦華族文化活動,包括辯論、演講、座談會。各領域成功人士現身說法,分享自己的經曆和奮鬥史,掌握雙語文、雙文化的價值,更有說服力。爲了吸引年輕人參與,有些活動可以雙語舉辦。(歐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