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海外最大的華人國家,新加坡自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來,就一直大力強調自己的國家認同感。從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在向外界展示一種”多元種族文化和諧共生的”社會現象。
爲了更好地讓國內最大的種族——華人(占總人口74.3%)之間有著共同的交流語言,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發起了著名的”講華語運動”。這一運動持續至今,雖然對普及標准普通話方面有了一定的幫助,但它帶來的一些弊端也是比較明顯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談一談這項知名的語言推廣運動。
一、”少說方言,多說華語”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爲了保證各族群之間能夠和諧共處,可以跨種族進行溝通,當時的新加坡政府規定,以英語作爲國家的第一官方語言。到70年代中期,國家的主要交流語言僅有英語一種,中文(華語)、泰米爾語和馬來語僅在單一族群間進行交流。
1965年新加坡獨立慶典
70年代末,新中兩國關系日趨緊密,爲了方便日後與中國進行商貿往來,新加坡政府決定在華人社群中推廣雙語活動,即在保留英文教育同時,學習更爲專業正確的中文,以代替華人社群普遍使用方言的情況。
當時的新加坡華人社群,普遍來自于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方言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客家話、潮汕話、廣府話、閩南話、海南話……同一種東西,有著不同的方言發音,不利于跨地區人員的交流。所以新加坡政府決定開展一項全民性的強制語言推廣運動,讓華人社群學會一口流利的中文。
1979年,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決定開展”講華語運動”,由新加坡文化部負責推廣,首屆運動口號也是簡單明了:”多講華語,少說方言”(下圖)。根據首屆推廣華語運動委員會主席歐進福的回憶,在做好前期的准備後,政府還邀請了一些語言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對于是否展開此項活動進行了座談。
與會專家經過多方討論,認爲這項運動有利于華人社群之間的更好交往,而且還可以幫助年輕一代的華人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曆史,通過母語認識自己文化的根源。1979年9月7日,”講華語運動”正式在新加坡開展。李光耀在開幕儀式上介紹了政府舉行該項活動的初衷,目的是要徹底改變華人長期講方言的習慣,簡化新加坡華人社群之間的語言環境,以華語取代方言,從而創造有利成功推行雙語敎育計劃的語言環境。
1979年9月,李光耀在首屆“講華語運動”開幕式上發言
對于年輕一代的華語教育,李光耀要求他們要在英語-華語和英語-方言之間作一抉擇,方便未來可以進行雙語溝通交流;活動開展之後,公共部門開始配合政府進行華語運動推廣:包括華人公務員在櫃台服務時盡量以華語進行交談;文化部、教育部負責編纂各有關部門常用的華語詞彙和發音;鼓勵華人公務員在公共場所以華語代替方言進行溝通。
“講華語運動”曆年宣傳海報
爲了更好地推廣這一運動,政府還自創了一首歌曲,來鼓勵華人民衆多說標准華語。歌詞如下:國家要進步,語言要溝通/就從今天起,大家說華語/不分男和女,不分老和少/不再用方言,大家說華語/聽一聽,記一記,開口說幾句/多親切,多便利,簡單又容易。
對于一些標准華語不標准的公務員,政府還會開辦華語班進行培訓,同時還會派人對推廣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對于廣大的社區,政府人員會深入社區進行宣講和演講,告誡百姓講標准華語的重要性。此外民間開辦華語班,大衆媒體主辦華語熱線,刊登華語課程內容及雙語短文等等,都是爲了在新加坡華人社群中營造一種講華語,少說方言的環境。
二、講華語運動的成績
在最開始推行”講華語運動”時,民間其實是有很大的反對聲音。分別是習慣講方言的人(以年長人士居多),從小受英文教育的華人,以及非華裔的新加坡其他種族公民。對于這三種情況,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希望這三類人群能夠支持政府的舉措。
對于年長人士,政府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地爲其講解講標准華語的重要性,讓他們接受標准華語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爲了子孫未來的敎育和前途,願意逐漸改変自己的語言習慣,接受講華語的必要,甚至本身學習一些簡單的華語。
對于一些認爲華語無用且低層次的”香蕉人”,政府就從其子女的教育作爲切入點讓他們認清這項運動可以減輕孩子學習語文的負擔,進而掌握雙語,提高孩子前途的優勢;最後對于其他族裔人士,政府也以包容的態度對其進行宣講,保證他們和他們子女不會因此受到歧視和冒犯。
1999年,新加坡街頭的學華語廣告
在一衆宣傳手段上,新加坡政府選擇了最爲直接也最爲管用的手段——電視與廣播。”講華語運動”開展以後,新加坡廣播電視機構旗下的8頻道(華語頻道)開始制作一些推廣華語運動的廣告和宣傳片,本地制作和海外引進的節目都改用標准的中文進行配音,方便百姓能夠學習標准的華語。
經過一段時期的推廣,”講華語運動”確實爲華語在新加坡華人間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幫助。1998年的一次調查表明,有91%的民衆認爲這項運動是成功或非常成功。當時,華人最常用語是華語(46%),英語次之(39%),只有15%華人常用方言。方言的使用人數此後也呈逐漸較少的趨勢。
截止到1999年,在新加坡家庭中,超過60%的民衆開始使用華語進行溝通,而使用方言的變得越來越少;新加坡政府的官方統計也證明,從1980年到2010年,華人家庭中家庭用語裏,有47.7%的居民喜歡用華語溝通,其次是英語(32.4%),而使用方言的僅占19.2%。看起來,進行了40年的”講華語運動”確實起到了一定成效,但它帶來的弊病也是不容忽視的。
三、從學華語到搶救華語
雖然在推廣華語的方式上,”講華語運動”確實改變了一些人的語言環境和用語習慣,但因爲具體操作上過于急功近利,使得這一活動發展至今,出現了許多令語言學家和社會學家感到困惑的問題。
從最開始方向上就能看出,”講華語運動”的推廣前提,就是減少方言的使用。對于一些上了年紀或者故鄉情結濃厚的家庭來說,”一刀切”的方法確實讓他們很不適應,老人家不僅失去了方言節目的娛樂,只能被迫重新學習普通話和英語,無奈地面對情感上的失語,讓他們感到十分難受。
另外一方面,方言其實對于推廣華語有很大的幫助。老一輩的華人都是在方言的基礎上,開始逐步認識普通話的精髓和內涵。作爲中老年人來說,通過方言來慢慢了解漢語,要比直接教授漢語要容易得多。同時,失去方言也會造成一些地方文化的衰落。例如地方戲曲之間最主要就是靠方言來進行傳承,新一代的新加坡華人由于方言的缺失,造成他們無法了解和欣賞這些民族文化瑰寶,繼而也無法了解當中多姿多彩的文化內涵。
另外政府一刀切禁止方言,也讓不少方言藝術作品”無疾而終”。例如新加坡歌手梁文福,其代表作《麻雀銜竹枝》就因爲當中摻雜著許多方言,被列爲”禁歌”長達23年,直到2013年才宣布解禁;還有一些方言創作的相聲、短劇等,也因爲不符合語言環境被限制,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因爲幾句方言歌詞,這首歌便“消失了”23年
只重語言技能,不講文化精神;只求基本溝通,不求深入掌握——將語言視爲應付日常對話的工具,一直是新加坡華文教育飽受诟病的地方。許多人學習華語,目的僅僅是爲了應付考試和日常工作,根本沒有深入地去學習漢語的真谛與本質,只做表面功夫,本地學生聽說能力還行,讀寫能力卻不斷弱化。
當華語取代方言後,人們驚訝地發現華語難敵英語大環境,成了一門”另類的方言”。作爲一個使用英語作爲行政和官方語言的國家,當遇到掌握雙語困難時,許多人爲了眼前的現實,只能選擇”重英輕華”;總之在務實的新加坡社會裏,中文大多數時間只是被當做一種工具在使用,缺少正式的學科訓練,很少有人能將華語能力提升到學術研究、文藝創作、法理論辯、說理傳道的高層次境界。
甚至在2017年官方舉行的活動上,主辦方也鬧出來一個低級笑話:錯將聽說讀寫中的”讀”字寫成了”渎”。消息一出令整個新加坡社會都嘩然一片。這一嚴重的表達錯誤,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講華語運動的推介儀式上,可謂”罪加一等”。這也讓參與活動的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大爲光火,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令外界贻笑大方的文字錯誤,居然發生在華語推介會上
其實早在90年代,就有一些新加坡官員提出了擔憂,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就表示如果大多數的華人不把華文當成母語,只在學校學習,不在家裏使用,這會爲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前總理吳作棟也認爲只在學校學華語,回家就忘記的做法是一種投資上的浪費,會改變新加坡華人社會的本質。
結語
推廣了40年的”講華語運動”,曆經風風雨雨,確實在新加坡人心中營造了華語(中文)的崇高地位,但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也值得發人深省。但無論如何,我們也應該對這種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動表達敬意,即使前路荊棘密布,這樣的活動也應該一直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
1.《講華語運動40年》
2.《新加坡建國50大事記》
3.《新加坡政府白皮書》
4.《東南亞華人社會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