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約4000字,沒時間看內容,請直接往下拉看視頻
寫這篇文章真是迫于無奈,但感覺還是非常有必要。在泰國無論是跟客戶,還是來旅遊的朋友聊天時,都很難避開聊到“人妖”這個話題,當對方說出來各種帶有完全沒有邏輯甚至是歧視性的看法時,雷得我當場吐血,逼著我重操舊業,回歸到老師角色,從曆史、社會等角度去解釋。
“人妖”秀——泰國“國粹”
“人妖”表演已經和榴蓮、大象,成爲泰國的名片,甚至被認爲是“國粹”了,旅行團的行程中也都安排了“人妖”秀的各種表演。曼谷的金東尼、芭提雅蒂芬尼等秀場,場場爆滿,全球的遊客慕名而來。這裏的人妖表演可謂“專業”&“妖娆”,身高都1.7米以上,有著高挑纖細的身材,濃妝豔抹,用時而妩媚多情,時而溫柔賢淑的舞姿爲大家獻上專業級表演。
能不能聽懂音樂、看懂舞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極盡妖娆的搔首弄姿,風情萬種的一颦一笑,撩得男性遊客“欲火中燒”,甚至身邊的女性朋友都羨慕不已,一個勁說人家皮膚多好、身材多棒。表演結束後,給100铢小費就可以跟這些表演者合影(以前是50铢),發個朋友圈,到此一遊。此外,芭提雅還有很多少兒不宜的秀場,每到深夜人頭攢動……(此處留白,請自行腦補)
國內了解“人妖”的基本途徑,大多來自度娘或者導遊。度娘百科“人妖”詞條裏很多都是錯誤的,用一些沒有考證過的言論誤導了大家(這方面真要學學Wiki,詞條內容要嚴謹多了)。有些導遊麽,爲了增加大家的好奇心,以及迎合大家的同情心,增加記憶點,所以改編了很多故事,結果去年一個導遊的解說被泰國媒體瘋傳,引起泰國民衆公憤,認爲這個導遊,在傳播錯誤的知識,損害泰國國家形象。
“人妖”是誰?
我們先了解下,什麽是“人妖”?公衆普遍認爲“人妖”,就是做了變性手術,讓自己擁有女性身體特征的群體。泰國學者把“人妖”分成了5大類型:第一種是“變性人”(已經做了變性手術了),第二種是“有變性願望的人妖”(還沒做手術,但通過女性化打扮表達自己但女性身份要求,“易裝者”),第三種是“不變性的人妖”(不想要女性外表,但行爲方式卻充滿女人味,並強調自己是女生),第四種是“攻人妖”(依舊有男生的意識,但有時候會選擇女裝打扮),第五種是“男性人妖”(就是個男生,就是有時候行爲上偏向女生,像“娘娘腔”那類)。也有解釋爲“第三性”或者“第二類女性”,“人妖”自己也更希望別人采用這樣的稱呼,而不是帶有歧視性的Kathoey,甚至Ladyboy。(文章爲了更通俗理解,所以采用大家常用的“人妖”一詞,來代表這類人群)
“人妖”其實是非異性戀者(LGBT)的一部分,只是因爲他們在舞台上出現的頻次比較高,所以大家都記住了她們。特地查了下數據,發現泰國的非異性戀比例原來不是世界上最多的,其中爛漫之都法國14%(2016年)位居榜首,其余的巴西13%(2013年)、英國12%(2017年)、美國9%(2017年)、中國5%(2016年)。至于泰國,約500萬LGBT人群,占總人口的8%(2017年),所以這樣從全球角度看,泰國LGBT人群還是比較正常的。上述數據屬于保守數據,因爲不少人因爲社會原因,並沒有公布自己的喜好。
實際上,世界上任何國家和族群,都會有固定比例的人群,擁有“與衆不同”的性取向(不止人類,其實猩猩、海豚、天鵝、企鵝和山羊等等都有一定比例的“同志”)。所以LGBT這類群體是自然界中很普遍的現象,而大中華文化圈裏,一看到與自己不一樣的,就叫做“妖”,把這種現象與舊社會婦女纏足等同,視爲文明社會的扭曲,其實只要平常心就好。對于爲什麽會有這樣的群體,這裏就不多啰嗦了……
轉戰芭提雅——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
很古老遙遠的故事就不說了,當代“人妖”文化其實起源于新加坡。1950年代新加坡的報紙The Singapore Free Press上就記錄,在今天的武吉士街有非常多的“人妖”秀和酒吧。整個70年代,是新加坡“人妖”文化最鼎盛時期,把“人妖”與旅遊業挂鈎,大量的歐美、以及發達的亞洲國家地區土豪前往花天酒地,也在這裏誕生了早期的酒吧夜市文化。
(爲什麽早期會在新加坡呢?簡要解釋下,新加坡1860年成爲英國直轄殖民地後,妓院産業發展迅猛,獨立後漸漸取締,只保留芽籠一個區域。而當時武吉士街是最早的全球“易裝癖”者集結區)
然鵝,到1985年前後,新加坡已經獨立20年了,這時經濟相當繁榮,國際地位迅速發展,不缺紅燈區那點錢,于是有“儒家”價值傾向的李光耀,下定決心“維護國家正派形象”,下令取締和驅逐跨性別色情業工作者,進而查封整個武吉士紅燈區,現在看到的是從90年代從良後的旅遊旺地。
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武吉士街
那問題來了,“人妖”文化産業要何去何從?東南亞國家中,馬來西亞和印尼是伊斯蘭國家,根本不可能接受;越南、老撾當時是社會主義國家,也不能接受;柬埔寨還在打戰,沒人冒著生命的風險去快活。政治經濟穩定,這時又想著發展旅遊業的泰國,于是乎,順利從新加坡手裏拿下了這根“接力棒”。
芭提雅灣近半個世紀的對比圖
堅定的呐喊——“我是一個女孩子”
爲什麽有人做人妖?大部分的說法屬于“人妖悲慘論”,像“來自貧苦家庭,只好把孩子閹割”、“家裏窮,把孩子送給美軍玩樂”,“讓孩子去人妖培訓學校,專門學習”……
來自某介紹泰國“人妖”的視頻截圖
在整理“人妖”資料的時候,小夥伴給了我一份,就“人妖”問題寫的研究生論文,裏面有一部分是與人妖口述訪談記錄。在言語中,沒有一個人說是自己被迫去選擇做“人妖”,基本上是自己小時候就有了自我認同:喜歡漂亮的打扮,偷偷塗母親的口紅,穿母親的衣服,喜歡跟女生玩,同時又擔心自己的行爲被家人發現。至于家庭情況,基本上都是小康以上,沒有發現窮得揭不開鍋的那種。(換個角度,如果家裏真得很窮,那些化妝打扮、吃藥整形的錢從哪來?這比純養一個孩子花費的成本高太多了)
2004年蒂芬妮環球小姐冠軍Poy
而當家庭成員知道自己想做女生時,大部分家庭還是持反對意見的,甚至還與家人産生沖突,有些人漸漸爲了夢想遠離了家人,也有人用自己的努力換回了家人的認可。當然最重要的是,她們堅持下來了,堅持做自己,堅持“我是一個女孩”的夢想。
PHAKSUPA研究生論文部分口述訪談截圖
有了夢想,真正成爲“女孩”,其實也不是非常容易。這些被訪者,都是在進入高中、大學甚至參加選美比賽時,才開始吃荷爾蒙藥來進行調節,並通過努力工作攢下變性手術的錢。因爲這種手術,是完全非逆向的,所以即使有錢了,也不是想割就割的。首先如果不滿20歲,需要父母的現場確認,臨床心理科或者精神科醫生開具的性別不安診斷書,以及1年以上的服用激素曆史。最後,在確認手術前2個月,還需要臨床心理科或者精神科醫生開具聲明,確認有資格進行變性手術。
2017年蒂芬妮環球小姐冠軍 Yoshi Rinrada
變成女孩子後,她們會更注重身材的維護,以及皮膚保養。如果優秀並且喜歡舞蹈的話,都可以到各種舞女秀場,上台表演,甚至還可以參加選秀活動。1984年5月蒂芬尼公司開始舉辦“Miss Tiffany’s Universe”(蒂芬妮環球小姐)選秀活動,在全泰國挑選最優秀的“人妖”,並從1998年開始從未間斷。時間長了,自己國內比不過瘾,20年後從2004年開始每年10月舉辦“Miss International Queen”國際皇後小姐比賽,這兩個選美大賽被公認爲世界上最大的異裝癖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給那些想“做女孩子”的人一個平台,同時也讓更多想做自己的人以信心和榜樣力量。
2019蒂芬妮環球小姐比賽
至于“家裏窮,把孩子送給美軍玩樂”的說法,還有很大的疑點。美國在泰國駐紮時間是越南戰爭階段(1955-1975年),並且在1976年完全從泰國撤軍。而泰國第一場“人妖”表演是1974年才拉開帷幕,並只有非常非常小衆的人才知道這個表演。如果說芭提雅是美國大兵療養度假之地尚有可能,但如果說是因爲美國大兵,所以才有了芭提雅繁榮的“人妖”産業,這個還需更多史料來佐證。至于人妖培訓學校,問了很多泰國老司機,也查了很多資料,基本上是無中生有。
穿梭在人群中——TA們活得很自由
“人妖”如何面對社會?有人說泰國是小乘佛教國家,相信業障來世報,這些“人妖”被認爲是因爲上輩子做了壞事,這輩子來償還,所以大家就默默地接受了。2015年泰國民調網站Nida Poll做了一次抽樣調查,其中有88.72%的人能接受自己的朋友/同事是“人妖”,79.92%的人能接受自己家人是“人妖”。如今泰國已經成爲亞洲第二大同性戀友好城市,2018年底,內閣已經通過允許同性結婚的法案,“人妖”在社會中的法律地位也漸漸提升,同時在社會角色中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這部由華人拍攝的泰國金東尼演員的紀錄片,在油管裏點擊超過200萬。她們跟普通人一樣,爲了生活每天都在努力。
據不完全統計泰國真正變性人口在1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比例不過0.2%。各大夜場裏活躍的“人妖”,一部分是沖著對舞蹈的熱愛,另一部分是享受快錢的誘惑。但夜場裏的畢竟只是人妖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分散在各行各業之中。職場商務、百貨櫃台、教師公務員,以及空姐、演員等等,甚至還有拳擊手。
在泰國航空公司上班的“人妖”空姐們
至于說她們只能活到3、40歲,這也是以訛傳訛而已。她們比普通人更注意控制飲食,保養自己,同事的大學老師已經60多了,但身體比誰都健康。她們比普通人在年輕時候扛過更多的壓力,等到老了,心態更加開放。再加上現代醫學更加發達,說不定活得比普通人更長壽。
陳木勝導演Poy主演的電影海報
總結:“人妖”,不過是常人
1、“人妖”的路不是被逼的,而是自願並喜歡
2、“人妖”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
3、“人妖秀”是職業,但不能代表整個“人妖”
4、泰國“人妖”不是多,只是相對集中,剛好遊客喜歡去
5、“人妖”可能活得比普通人更舒坦、更長壽
如果將思想信仰的自由視作“19世紀的人權”,健康生存的自由視爲“20世紀的人權”的話,那麽性取向自由,或應將成爲“21世紀的人權”。
“人妖”只是常人,
遇見美麗的人妖,我們應當贊歎她的美麗;
遇見粗犷的人妖,我們亦當敬佩她的勇氣;
不用太困惑,也不用太唏噓,大家都是凡人,只是她們的靈魂與肉身不相符。
參考資料:
Phaksupa Rugsasab:《中泰人妖觀的比較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姜小蓮:《泰國大學生人妖的日常生活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佚名:《泰國人妖,你這些年聽說了太多的胡說八道》,泰國網,2018年
維基百科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