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
陳婧 報道
應用軟件接口(API)、區塊鏈(blockchain)、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這些科技詞彙,今年卻成了本地金融界的流行語。
2016年是金融科技(FinTech)在新加坡飛速發展的一年,與金融科技相關的宣布和活動層出不窮。專家認爲,在政府支持和全球科技發展帶動下,本地金融科技明年將有更長足的發展。
目前已有超過300家金融科技起步公司落戶我國,超過20家跨國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也在本地設立創新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其中過半數都是在今年設立。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中心LATTICE80上個月也在本地開幕。
全年最大的亮點,莫過于11月中舉辦的首屆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這項由金管局和新加坡銀行公會聯合舉辦的活動,共吸引來自50個國家的上萬名與會者。
金管局在科技節上宣布我國爲打造智慧金融中心而推出的一系列計劃,包括試驗將全國個人信息平台MyInfo的資料應用在金融領域、試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銀行和跨境付款等。當局也將爲金融科技領域創新試驗項目提供多達50%資助,每個項目最多可獲得20萬元。
金管局今年也陸續出台多項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政策,包括普及統一閱卡支付終端機、幫助中小企業全面采用電子付款技術、精簡現有金融監管條規,以及改良即時電子轉賬系統“FAST”等。
安永(Ernst & Young)亞細安金融服務主管劉南順認爲,政府對金融科技的大力支持,是推動本地金融科技業發展的一大優勢。他也指出,金融科技領域有四個要素:資金、政策、人才和需求。金管局在資金援助和政策平衡上做得很好,但在培養人才和推動需求方面,我國還有進步空間。
劉南順說,雖然新加坡有良好的金融科技人才庫,但和倫敦、紐約或加州相比,本地人才的技能深度仍有不足。我國應注重培養更多本土的程序員、設計師和工程師。“我們也應該幫助投資者、科技公司和學府建立聯系,從而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業社群。”
在推動需求方面,劉南順認爲,新加坡聚集衆多金融機構,首要任務是鼓勵這些機構在本地試行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由于本地市場較小,政府也應該鼓勵有志運用金融科技的中小企業把目光投向區域或全球市場。
今年以來,本地金融機構紛紛加快金融科技發展步伐。繼星展銀行(DBS)之後,大華銀行(UOB)、華僑銀行(OCBC)和保險業者職總英康(NTUC Income)都相繼推出創業加速計劃,幫助金融科技起步公司快速擴張。
此外,不少金融機構也向軟件開發者開放API平台,甚至開始試用區塊鏈技術等新興技術。華僑銀行上月完成兩宗區塊鏈轉賬交易試驗,成爲首家采用這項新技術進行跨境轉賬的東南亞銀行。
渣打銀行今年3月在本地設立亞洲第一個創新試驗室eXellerator,短短七個月即推展超過30個金融科技試驗計劃,內容涵蓋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以及日趨紅火的監管科技。
渣打銀行新加坡總裁徐仲薇說:“應用科技在金融領域並不是新鮮事,但今年對于本地金融科技來說卻是非比尋常的一年,我們見證了政府和金融業者是如何充分擁抱金融科技,並發揮其潛力。”
徐仲薇指出,金融科技的興起爲偏向保守的銀行業者帶來根本變化。更多銀行意識到,要想與時並進,就要變得更靈活,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擁抱科技和創新。此外,銀行也需要檢討現有商業模式,以便順應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
她預計本地金融科技行業明年將繼續快速發展,推動數碼轉型,爲金融機構提供新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