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
整體來看,新股集資規模從2015年的6億多,激增至去年的近23億元,新IPO公司多了三家,主要靠房地産信托撐場。若經濟前景明朗料有更多企業到本地上市。
新加坡交易所(SGX)在2016年吸引16家公司首次公開售股(IPO),共籌集到近23億元,在東南亞六個交易所當中居冠。接下來,如果經濟前景明朗化,有望吸引更多企業前來上市。
整體來看,新股集資規模從2015年的6億多,激增至去年的近23億元,新IPO公司多了三家,主要靠房地産信托撐場。
不過,與此同時,去年也刮起強勁的“除牌風”,約28家公司退市。根據新交所數據,這些公司除牌前的總市值達132億元。
16家IPO公司當中,五家在主板挂牌(不包括第二上市的頂級手套(Top Glove)),11家選擇的凱利板。
當中,宏利美國房地産投資信托(Manulife US REIT)和星獅物流工業信托 (Frasers Logistics & Industrial Trust)籌集到近16億元,占集資總額的70%。兩只重量級生力軍把新加坡重新推回東南亞IPO領頭羊的位置,占總集資額約36%。
在2015年, 到新交所主板上市的只有北京華聯商業信托(BHG Retail Reit);去年的兩大巨頭加上運通網城房地産投資信托 (EC World REIT), 都屬信托類。
華僑銀行投資研究部主管李彩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去年僅有兩只在挂牌時市值超過10億元的大型IPO,缺乏新鮮與大型的IPO。再加上持續的私有化活動,挂牌公司數量減少,打壓了目前低迷市場情緒。
安永(EY)亞細安及新加坡執行合夥人羅錦偉指出,影響企業上市的原因很多,包括宏觀經濟條件(如加息預期)、經濟狀況、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財務表現、上市過後的表現、估值差距等。市場波動劇烈時,股價難以捉摸,上市的時機也因此無法准確拿捏。
輝立證券交易員張凱祥說:“2016年政治與經濟方面充滿不確定因素,如衆所皆知的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選舉。這兩起‘黑天鵝事件’也讓許多業界人士大跌眼鏡,造成全球股市大幅動蕩。在未來局勢不明朗的前題下,未上市公司領導層選擇隔岸觀火,等2016年的不確定因素消失後才決定較佳的上市時機,以確保公司取得最大利益。”
市場景氣的好壞對IPO有顯著影響。張凱祥舉例,2013年全球經濟還處于增長期,新加坡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的IPO,以0.90元發售8398萬股,超額認購逾25倍。去年,宏利美國房地産投資信托以0.83美元發售4580萬股,僅獲得1.6倍的超額認購。
新上市企業表現起落參半
去年新上市的16家公司表現起落參半,表現最亮眼的要屬專業工程服務公司Acromec和醫療服務集團HC Surgical Specialists,股價都翻倍;金礦勘探公司Anchor資源和空氣淨化與科技解決方案公司英德企業(Eindec Corporation)的表現則最差,股價跌六七成。
張凱祥說:“除了幾家表現比較亮眼,大多數公司的股價走勢較爲平淡,有些甚至還大幅滑落。全球經濟放緩,加上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很多投資者會避開屬于較高風險的IPO。”
2016年的最後幾天新交所捎來好消息,中國零售房地産發展商中山市大信置業旗下的大信商用信托(Dasin Retail Trust)正式提交申請,准備發售總值超過1億元新股。
新交所日前透露,已有四家科技類公司確定今年到凱利板挂牌,業務範圍涉及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和軟件解決方案等。當中相信包括歐洲社交交易平台Ayondo。
羅錦偉認爲,接下來,IPO的生力軍可能來自工業、保健、房地産投資信托和有意分折業務集資的公司。
張凱祥也認爲,只要全球經濟有所起色,許多快速擴展公司將需要籌集資金擴充業務,到本地上市的公司有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