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馬來半島南端的島國新加坡,是當前全球最爲富裕的國家之一,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與此同時,新加坡還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且因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有著“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與汕頭相隔2800公裏。從清朝開始,就有不少潮汕人隨紅頭船“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並在當地落地生根。時至今日,從汕頭前往新加坡已無需像先輩一樣舟車勞頓,從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出發,不到4小時航程就能直飛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爲中國著名僑鄉的汕頭,多年來與新加坡保持著緊密的商貿往來。但許多人並不知道,直到2010年,汕頭才有了直飛新加坡的航班,執飛公司是來自新加坡的捷星亞洲航空,每周四班。
促成這一航班“落地”汕頭的人,正是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永遠名譽會長——吳南祥。
吳南祥。
斡旋三年促成“汕新”直飛航班
在新加坡潮人圈子,提起吳南祥,幾乎無人不曉.祖籍廣東省潮安縣的吳南祥,1952年生于新加坡,夫人爲梅州客家人,育有兩女一子,長女、次女目前皆在金融界擔任要職,小兒子剛從英國畢業回到新加坡。
與大多數海外潮人打拼的軌迹一樣,吳南祥靠著創業起家。高中畢業後,他積極踏入商場,1980年創辦新加坡利孚私人有限公司,專營環保及五金生意。1997年起,他到祖籍國拓展業務,成爲廣東天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從事煤炭、石油等業務,並逐步涉足房地産、酒店、航運等領域。作爲一名商人,吳南祥那時覺得,把生意做大賺更多的錢固然好,如果能因此幫上家鄉把經濟搞活,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一樁好事。
或許正是與祖籍國的聯系日趨頻繁,吳南祥漸漸發現,汕頭與新加坡雖然有著緊密的商貿來往,不少新加坡潮人經常到汕頭洽淡業務及探望親人,但汕頭卻一直沒有直飛新加坡的航班。
“我記得我母親每一次去潮汕,都要先坐飛機到香港,再經深圳坐車到汕頭,這樣一來就要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在路上,十分疲勞。”有感于此,吳南祥決定,要利用自己多年在新加坡積累的資源,促成一條國際直飛航線“落地”汕頭。
然而,兩地直飛的安排,並不是順理成章的事。當時的汕頭外砂機場,是中國爲數不多、旅客吞吐量超百萬的軍民合用機場。自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以來,一直只允許中國國籍的飛機出入境,但吳南祥“牽線”的航空公司卻是來自新加坡的捷星亞洲航空。爲此,吳南祥多次奔走兩地斡旋,前後經過了3年的磨合,才獲得各方的協助,完成新加坡與汕頭兩地直飛的安排。
2011年12月,揭陽潮汕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吳偉洪 攝
2010年2月2日,隨著捷星亞洲航空公司一架A320飛機平穩降落在汕頭機場,汕頭機場對外籍飛機開放的序幕正式揭開,原本從新加坡至汕頭輾轉約10小時的路程,縮短至不足4小時的直飛航程。很多年邁的新加坡潮人,也因此一償回鄉夙願,同時促成更多年輕一代到潮汕地區旅遊探親,擴大了潮汕地區的開放程度。
後來,潮汕地區的民用機場遷至揭陽潮汕國際機場,這一國際航線依然保留,並將每周的航班增至4班,更大範圍促進汕頭與新加坡的合作與交流。
連任兩屆會長推廣潮汕文化
位于新加坡菲利普街的粵海清廟,是一座有著潮州建築風格的寺廟。這座寺廟一度是華人移民到新加坡的第一站,許多先輩曾在這裏進行各種社交活動。而對吳南祥來說,他對潮汕傳統文化的認知,以及日後擔任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會長推廣潮汕文化,其淵源幾乎就是從這裏開始。
位處新加坡中心的牛車水,是當地的唐人街。楊立軒 攝
邑,在古代裏是文人對縣的稱呼。“潮州八邑”指的就是潮汕(古潮州)地區的八座縣城:潮安、掲陽、澄海、潮陽、普甯、惠來、饒平和南澳。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由著名華商僑領林義順創立,目前是新加坡六大社團之一,在新加坡潮人中是最有影響力的社團組織,會員至今多達7000多名。
吳南祥記得,他小時候的潮州八邑會館和義安公司,就設在粵海清廟旁一座房子裏。父親吳嘉耀當時是潮州八邑會館的書記兼收賬員,他們一家就住在後面一個房間,“我從小就在會館出入,經常在周邊溜達。”
或許是對會館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認同與歸屬感,吳南祥很早就在潮州八邑會館當義工,先後擔任查賬、副總務、總務、副會長等職務。2009年,他正式擔任第四十屆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會長,並連任兩屆。
“目前在新加坡的潮人有60余萬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15%,是新加坡華人第二大群體。”吳南祥說,八邑會館曆來都很重視保留潮人的傳統文化。吳南祥在任期間,八邑會館在新加坡爲海內外潮屬鄉親聯絡鄉誼,弘揚潮人文化辦了很多實事。
他曾邀請廣東澄海蜈蚣舞隊伍莅新表演並參與第28屆“妝藝”大遊行;第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新加坡舉行時,他邀請汕頭戲曲學院少年潮樂團莅新爲大會作迎賓及文娛表演,把潮樂進一步向國外推廣;他曾代表會館與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簽訂聯合開發弘揚潮汕傳統文化的協議書,爲兩地進一步挖掘潮汕曆史文化的遺産和精粹奠定基礎;他還把潮菜名廚帶到新加坡,讓他們在電視台和會館示範,在當地引起轟動……
潮州市潮劇團著名演員表演《巍峨瓦崗連霄漢》唱段。劉力勤 攝
在吳南祥看來,潮人無論居住在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潮人的身份。 “我們應多帶下一代回潮汕看看,領略潮汕風情,品嘗潮汕美食,觀賞潮汕戲曲,再看看現在潮汕地區在改革開放中的發展。這樣,肯定有助于加強年輕人對潮人身份的認同感。”吳南祥說,雖然自己在新加坡出生,但多年來他都遵循長輩對潮汕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尊重。如今,只要他在新加坡,每周末他都會到家附近的寺廟燒香祈求平安順利,而沖泡一杯工夫茶,也是他每一頓飯的必備。
團結潮人“新生力量”成立“新潮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主要有4大族群,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裔和歐亞裔混血。而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大多數來自于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等省份。其中,來自廣東的移民中,又以潮人最多。
而隨著新加坡潮人數量的不斷增長,經濟文化活動日益頻繁,在新加坡潮人中也湧現出一大批社團組織,這些社團或因地緣、血緣等關系而團結起來,敦睦鄉誼,謀求團結和互助,成爲聯系海內外潮人的重要感情紐帶。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到新加坡留學,面對這些新加坡潮人中的“新生力量”,吳南祥也不遺余力地將他們團結凝聚起來,並提供幫助。2001年,新加坡潮汕留學生聯合會(下稱“新潮留”)在吳南祥的促成下正式成立。
“之所以想到要成立新潮留,最初是因爲有幾個潮汕地區的學生來找我幫助。”吳南祥覺得,這些孩子都是拿到新加坡政府獎學金而前來留學的優秀學生,他們背井離鄉、獨自身處海外,成立這樣的社團可以讓他們得到師兄師姐們的照顧,大家相互關懷、互相扶持,“這也是身爲海外潮人應盡的一點力量。”
新潮留成立後,吳南祥事事親力親爲,積極爲來自潮汕的留學生提供協助。他支持該會在中國主辦巡回展覽,向家鄉人民介紹新加坡的求學狀況及教育制度,還積極協調新加坡提供獎助學金給更多的潮汕學子到新加坡深造。
曆史悠久的粵海清廟,曾是華人移民到新加坡的第一站。楊立軒 攝
2013年,吳南祥卸任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會長一職後,應邀出任國際潮青聯合會會長,這使得他有機會和年輕人在一起工作,“要給青年人更多的機會”也成了他的口頭禅。如今,年過花甲的吳南祥仍然心系僑社,希望爲凝聚僑心、弘揚傳統文化出自己的一分力。
改革開放40年來,吳南祥經常往返中國和新加坡,親眼看到了祖籍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剛開始是世界改變中國,現在是中國改變世界。”吳南祥說,汕頭的經濟社會發展有目共睹,但與其他經濟特區相比仍相對落後,所以在新一輪發展和打開改革開放的大門中要抓住機遇,搶占先機。
來源|南方日報
文字|楊立軒 黃敏立 葉彤
編輯|胡良光
校對|居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