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超過80%租戶成功申請至少一項或兩項津貼,順利購得組屋。
宋慧純 報道
過去五年來,已有近3000個租賃組屋租戶成爲擁屋族,透過預購組屋銷售活動中成爲首次購屋者。單是去年,就有超過550名租戶購買了自己的組屋。
建屋發展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每年都有介于500名至700名租賃組屋租戶成爲組屋單位屋主。
其中,超過80%的租賃組屋租戶是成功申請額外公積金購屋津貼(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簡稱AHG)和特別公積金購屋津貼(Special CPF Housing Grant,簡稱SHG)當中的其中一項或兩項津貼,而購得組屋。
受惠者當中,有約400人獲得了6萬元或8萬元的最高額津貼,也有超過650名租戶是在租戶優先計劃(Tenants’ Priority Scheme)下訂購組屋。
在租戶優先計劃下,符合條件的租賃組屋租戶可以透過預購組屋或剩余組屋銷售活動申請二房式靈活或三房式組屋單位。
分析師建議:可購買房型
應開放至四房式
自2012年,已有超過1100名租賃組屋租戶搬進他們的新居,約70%新屋主購買了三房式或更小的組屋。
隨著越來越多租賃組屋住戶成爲擁屋一族,欣樂國際(SLP)執行董事麥俊榮認爲,政府推出政策幫助這些家庭擁屋是好事,但可以考慮讓政策更具靈活度。
他說:“我了解政府在這些措施上設限,是爲了避免有人濫用政策。讓這些租戶成爲擁屋一族時,應該考量的因素包括他們的能力和需要。例如,如果要一個三代同堂家庭住進三房式單位,恐怕有點擁擠。”
因此他建議:“除了買家的經濟能力,也要依據住戶的人口給予更靈活的購屋選擇,將可購買的房型開放至四房式應該還是合理的。”
原本連O水准學曆都沒有的年輕單親媽媽卓慧敏,爲了兩個幼女發奮圖強,努力進修後終于靠自己的收入買了人生中第一個房子。
現年27歲的卓慧敏是月入約3000元的會計助理。不過有別于一般同齡女性,這份薪水還要用來養她的7歲和4歲女兒。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卓慧敏自小與奶奶和父親同住,由奶奶帶大。由于好玩,她念到中四就辍學了。18歲那年,她和當時20歲的男友奉子成婚,婚後住在一房式租賃組屋。
婚後兩人都忙于工作,疏于溝通,最後因爲個性不合于2014年4月分居,兩個女兒的撫養權歸她。
與前夫分開後,卓慧敏在前夫姐姐家住了一陣子。後來前夫姐姐要結婚,她只好再搬回之前的租賃組屋,前夫則搬離。
過了一陣子,她上網查詢時發現自己符合購買組屋的資格。由于經濟能力改善了,她就申購目前住的義順三房式組屋單位,每個月用公積金供屋。
卓慧敏說:“小時候我住的組屋很舊,環境不是很好,因此我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現在有了自己的家算松了口氣。看到女兒開心地在家裏跑來跑去,我也可以和她們一起烘焙糕點,真的很開心。”
卓慧敏已邀請了父親到家裏做客,母親則陪她一起在新家吃第一頓團圓飯。她說:“唯一的遺憾是奶奶兩年前過世了。我很想讓她知道,我現在有自己的房子,而且過得很好。”
卓慧敏不但靠自己的努力考獲私校的會計專科文憑,未來更計劃考取私校大學文憑,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有能力的話,她將來想提升至四房式組屋。
她說:“現在回頭看,我並不後悔,畢竟是個經曆。也因爲孩子,我才真的重新學會做人,逼自己成熟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