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敏 報道
樓市漸漸回暖,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進場掃貨,購買發展商“打包求售”的剩余單位。
今年一開年,本地富豪黃祖耀就豪擲4億多元,向凱德集團(CapitaLand)買下烏節路附近一個豪宅項目The Nassim剩余的45個未售單位。
兩個多星期前,馬裏士他路的一個小型公寓項目Ascent@456,也把剩余的九個未售單位“打包”賣給一名獨立投資者,成交價爲660萬元,即每平方英尺平均1021元。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主管李敏雯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認爲,在新的一年裏,這類“打包盤”交易還會增加。
她說:“潛在買家肯定增加了。之前,投資者一般沒有太注意住宅項目,而是把焦點放在工商業房地産上。但隨著樓價回穩,成交量也有上升的趨勢,不論是本地富豪,或海外基金都開始將焦點轉移到本地住宅市場。”
仲量聯行(JLL)研究與咨詢部新加坡董事王德輝也注意到同樣趨勢。他認爲,“打包盤”交易增加,一方面是因爲發展商面對受合格證書(Qualifying Certificate ,簡稱QC)壓力,不得不打折來清除剩余的未售單位。
他說:“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買家意識到樓市可能就要見底了。這時候進場雖然未必能抓住最低點,但風險已顯著減低。”
“打包盤”選擇相當多
在QC條例下,凡擁有外國股東的發展商(包括上市公司),必須在五年內完成所發展的私宅項目,並在取得臨時入夥證(TOP)後的兩年內賣出所有單位,否則就得支付未售出單位地皮價的延長費。
據了解,正在市面上求售的“打包盤”,選擇其實相當多。
一兩個月前,國浩置地(GuocoLand)就放出風聲,有意以“打包”的方式,出售旗下Leedon Residences剩余的近100個單位。這個擁有381個單位項目,最近的成交尺價約2000元。
去年11月,也有消息傳出,安中置地(China Sonangol Land)正與幾方洽談,“打包”出售烏節路公寓項目TwentyOne Angullia Park剩余的38個未售單位。
潛在買家包括佳之地(Guthrie GTS)前董事經理Ben Yeo所領導的一個財團、黃祖耀家族企業、欣樂國際(SLP)的母公司ZACD Group ,以及毅雅地産(Evia Real Estate)。
去年9月,吉寶置業(Keppel Land)旗下首峰投資管理公司(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也委任房地産顧問公司,協助脫售手頭上的22個嘉豪閣(Draycott 8)單位,當時的市場估價在1億4300萬元至1億5000萬元,尺價介于2180元至2300元。
爲了盡快將項目清除,發展商一般都必須開一個優惠的“打包”價,給買家的折扣介于15%至30%不等。
據了解,在Ascent@456交易中,發展商TA Corp就給買家打了七折,成交尺價爲1021元,2014年至2016年的平均成交尺價是1494元。
在The Nassim交易中,凱德集團則給黃祖耀家族打18%的折扣,成交尺價約2300元。
不過,對于凱德集團來說,這相信還是劃得來的,因爲在QC條例下,如果到今年8月還沒有將剩余的45個單位賣出去,它就必須支付930萬元的延長費。
如果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明年8月,則必須再支付1860萬元的延長費。到了第三年,延長費將進一步增加至27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