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籠(Geylang)9巷的“田雞粥”據說非常好吃,是宵夜中的極品!可來到新加坡兩年了,才第一次去品嘗這家的田雞粥。作爲絕對的肉食者,看到田雞鼓脹的大腿肉,早已按捺不住。遲遲沒有下手的原因,是礙于最著名的田雞粥偏偏在最著名的紅燈區附近,魚龍混雜。女生要半夜深入紅燈區吃美味,多少有點躊躇。終于一次同學聚會,仗著人多勢衆,一幫女孩子第一次來到芽籠,終于一嘗這獅城的宵夜極品。
芽籠給人的感覺,非常不像新加坡,更像時光倒流了幾十年的新加坡。這裏雜亂的街景,五顔六色的霓虹燈……除了當地人,更多是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少數韓國、越南、泰國移民也常常聚集在此。在這裏說英語可能有障礙,說華語一定暢通無阻。當地曾有媒體人提議牙芽籠才是新加坡的中國城,而所謂的中國城(Chinatown)——牛車水,更像是一個冰冷的秀場,芽籠卻真真實實地生活著。網吧,茶樓,羊肉串,新疆大盤雞,中國超市都能在這裏找到,連中國式過馬路也在芽籠的道路上上演……
當然這裏最著名的是紅燈區,雖然芽籠是一片很大的區域,紅燈區只是中間的幾條小巷,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芽籠還是成了新加坡紅燈區的代名詞。
來到芽籠9巷,這裏田雞粥的火熱是看得到的,塑料的桌椅已經排到了馬路上,昏黃的白熾燈光中,食客走了一波又來一波,夥計們熟練地穿梭在餐桌間,點菜的點菜,上菜的上菜,好不熱鬧。好容易等到美味上桌,才恍然大悟田雞粥原來是田雞歸田雞,粥歸粥,分開做卻搭配來吃,准確地說應該叫炒田雞配白粥。
這裏的田雞只有兩種口味可選,“姜蔥炒”或是“宮保”。哪種滋味更好?我覺得是伯仲之間,完全看食客是喜歡微辣還是蔥香。不論是色澤豔麗的幹辣椒,還是爆香後的姜蔥與濃郁醬料交融,煮出的田雞在沙煲的微烘下都特別鮮美。不過單單就田雞的口味而言是過重的,吃不了兩塊就會膩,好在白粥恰如其分地襯托了這份美味,讓濃郁的田雞在白粥的清甜中越發美而不膩。試想,若是配炒飯,再加幾個小炒,恐怕這田雞便顯不出美味來。比起肥碩的田雞,白粥四兩撥千斤的提點才是關鍵。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聽的一個故事,一家餐館的一道清湯名揚天下,同行不惜偷得配方去烹饪,但無論怎麽努力始終無法超越。後來餐館的老板在彌留之際道出其中的秘密,原來這家餐館菜肴雖可口卻偏鹹,最後上一道清湯,食客便覺得這道湯真是世間奇珍,美味無比。其他餐館即便做出更好的湯來,卻始終比不上這道普通的清湯,原因不在湯本身。正如田雞之美不在田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