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上已經上傳了關于二戰新加坡的音頻節目,一共5期節目,可以一次過把瘾咯~
圖:新加坡和平紀念碑
建立新加坡和平紀念碑(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 的構想始于1962年。在這一年,在新加坡多個地方相繼發現日本占領時期被屠殺者的遺骸。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不忍讓這些骸骨散棄在荒郊野嶺,于是在2月28日成立了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遺骸善後委員會,負責探查、發掘和安葬等工作。
這座紀念碑標志著一種經驗和教訓,它時刻提醒人們,當他們對未來的事物與發展毫無准備之時,什麽可怕的禍患都可能降臨。“只有我們痛定思痛,認真吸取曆史的教訓,明智而勇敢的鞏固我們的未來,我們許多死難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犧牲”。此後,每一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在這裏舉行悼念活動。
1941年12月8日,爲了奪取東南亞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此來補充日本國內急需的戰略資源,支撐起戰爭消耗 ,日本決定出兵奪取英國屬地馬來亞,消滅英軍和占領新加坡。
1942年2月15日,英國最高統帥部得到了一份讓人難以置信的報告。報告證實,英國在“東方的直布羅陀”——新加坡,已經淪陷于日本人之手。
圖:英軍帕西瓦爾中將和2名扛著米字旗和白旗的軍官前往協商投降事宜。
1941年12月8日,馬來亞戰役正式打響!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率領陸軍3萬人,日海軍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驅逐艦25艘進行支援,向馬來半島進攻而來。
其中在馬來亞-新加坡戰役中,從數量上看日軍屬于“以少打多”。雖然日軍並不具備數量優勢,但日軍擁有的坦克較多,空中支援得力,士兵的作戰經驗也比較豐富。
反觀英軍,由于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策略不被大英帝國所重視,況且歐洲戰場面對納粹德國,英國已經力不從心了,以至于更無力顧及到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屬地了 ,所以駐守的英國軍隊缺少坦克,飛機等重武器,而且英軍缺少訓練,沒有作戰經驗。加之英國的軍官不僅輕敵,而且戰術呆板,只注重正面防禦,使得日軍有機可乘。
1941年12月8日淩晨1時45分,入侵艦隊的南路5千多名日軍在4艘驅逐艦交叉火力的掩護下在哥打巴魯登陸。兩個小時後,控制了日本新帝國的第一個灘頭堡,並且迅速搶占附近的機場。
8日天明後,日軍航空兵對馬來半島尚未被其地面部隊占領的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基地進行多次空襲,大英帝國的空軍已損失殆盡。
12月8日下午,菲利普斯中將在沒有空中掩護、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率領Z艦隊冒險出航。
12月10,Z艦隊終于厄運難逃,日軍22航空隊85架飛機用2個小時幹淨利落地將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擊沉,遠東海軍主力不複存在了。
第5師團、第18師團的日軍的精銳部隊從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陸,而後向馬來半島西南穿插,然後沿西海岸向南推進。牽制分隊從哥達巴魯登陸,而後從馬來半島東海岸南下。兩股日軍在輕型坦克和空軍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數日軍備有自行車。
12月11日,由英軍希思將軍指揮的印度第十一師首先和日軍交火,盡管印度軍隊在數量有三比一的優勢,但是部隊訓練很差,裝備處于略勢,又無作戰意識,戰敗是肯定的。
12月19日日軍西路部隊分隊占領了槟榔嶼上的英空軍基地,消除了英聯邦軍隊從印度、緬甸方向對馬來半島守軍進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
1942年1月6日東路部隊于攻占關丹,然後向柔佛州前進。
1942年1月11日西路部隊于攻進馬來亞首府吉隆坡,5萬英軍當了俘虜,然後繼續前進。
戰敗的陰影象瘟疫一樣在英軍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變得無法控制,越來越多的裝備落在日軍手中。日本空軍可以在英國的機場裝上英國的燃料往英國的陣地上投英國的炸彈。
日本步兵騎著自行車緊緊追趕撤退的英聯軍,他們三人一排,又說又笑,好像是去看足球比賽。馬來半島灼熱的路面令自行車車胎很快爆裂,日軍士兵幹脆剝去橡膠胎,只用鋼圈騎行,數千輛這樣的自行車發出的響聲確實有點象坦克。數以百計的車輪彙成嘈雜一片,潰退的印度軍隊驚恐萬分,以爲是坦克在追趕他們。
1942年1月下旬,英軍增援部隊運抵新加坡,其中包括英軍第18師和50架飓風戰鬥機。由于馬來半島大部分已失守,前者已來不及運往前線;而由于訓練和裝備問題,後者在與零戰的交鋒中又一敗塗地。
1月25日,帕西瓦爾將軍已下令向新加坡作最後的撤退。
2月1日,爲了防禦日軍,英軍炸毀了連接新加坡與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長的海峽堤壩,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島嶼。
此時,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文的部隊只有3萬余人,而英軍卻超過8萬人。由于英軍數量占優,丘吉爾甚至在1月10日發電報給韋維爾,訓令新加坡守軍不惜代價,消滅入侵的日軍。然而,丘吉爾不知道的是,此時集中在新加坡的英軍不僅已經喪失大量技術裝備,而且在此前的大潰敗中變成了驚弓之鳥,在加上日軍又切斷馬來亞供新加坡的柔佛水源,使英軍士氣非常低落。
長久以來,史學界流傳著新加坡失守是因爲英軍要塞炮都對著南面的海峽水域,不能調轉炮口去射擊背後的陸上目標,其實這是一種誤傳,實際上英軍大部分要塞炮都能轉向北面轟擊陸地目標,問題在于爲它們准備的彈藥都是用于打擊軍艦的穿甲彈,儲備的高爆彈極少。
更要命的是,帕西瓦爾無視敵情變化,當夜間巡邏隊找到日軍的橡皮艇,並發現滲透進新加坡要塞的小股日軍後,他仍堅持日軍主攻方向是新加坡東北面,拒絕調整要塞炮的射擊區域。
1942年2月8日晨,日軍炮兵和航空兵對新加坡島上的火炮陣地、機場等設施進行了猛烈轟炸。而英軍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擊,損失慘重,隨後日軍開始采用聲東擊西的方法進行突擊登陸。
2月8日20時30分許,日軍主力第5和第18師團舍棄帕西瓦爾重兵防禦的東北面,選擇只有少量澳大利亞部隊防守的西北海岸登陸。那裏遍布灌木和沼澤,但日軍並不在意。
本來,這片灘頭有一個英軍的探照燈部隊,以備萬一日軍在此實施夜襲時即可照明灘頭水際,守軍可以瞄准射擊。但當日軍開始進攻時,灘頭的守軍卻聯系不上探照燈部隊的指揮官,結果守軍只好摸黑開火,日軍沒受多少損失就完成登陸,並且很快滲透進新加坡腹地。
隨著登陸的日軍越來越多,守軍的防線逐漸崩潰。到9日清晨,守軍的前沿部隊基本被擊潰,日軍登陸後,著手建立並鞏固登陸場,建立了防線,還在西南部登陸成功,打垮了駐守當地的英屬印度第44步兵旅。日軍尾追印度潰兵一路向南,很快接近新加坡市區。
圖:日軍在新加坡
直到西線突破取得決定性進展後,日軍向新加坡東北面發起登陸作戰,但時間仍選擇在觀察條件較差的夜晚。
9日22時,日軍向柔佛海峽堤道東面的海岸發起攻擊,枕戈待旦的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起初打得不錯,殺傷大量日軍,但當西線友軍已經潰入市區的消息傳來,該旅旅長頓時失去鬥志,他擔心自己會成爲孤軍,居然違抗命令,擅自率部撤退,這樣一來,新加坡要塞的第一線陣地完全被日軍占領。
圖:日軍部隊行進在新加坡郵政總局前的街道上
10日,丘吉爾又向新加坡發出“戰鬥到底”的電報,可是沒過24小時,英軍在當地最大的彈藥倉庫和水源地克蘭芝被日軍攻克,英軍和大批平民被壓縮到新加坡島的東南部。更駭人聽聞的是……
14日,日軍占領亞曆山大軍醫院,槍殺多達320名傷兵和醫護人員。山下奉文試圖制造“屠城效應”,逼迫被圍英軍投降,因爲日軍也已經筋疲力盡了。
15日17時15時,數量占優、裝備水平至少旗鼓相當的8萬英軍正式向日軍投降,加上之前在馬來半島被俘的5萬人,成爲英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降軍,丘吉爾把這一天視爲“黑日”。
在日軍登陸一周後,帕西瓦爾簽定了無條件投降書,這座“東方第一堅城”落入日軍之手。
隨後,日軍舉行了規模浩大的受降儀式:山下奉文命令數萬名英軍戰俘站在道路的兩邊迎接高奏凱歌的日軍進城。
後來,除了3名印度籍戰俘參加日本炮制的傀儡“印度國民軍”外,其他英軍戰俘都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許多印度錫克人被當成日軍新兵練習射擊的活靶子,而來自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馬來亞的戰俘則被送到泰國去修“死亡鐵路”。
1945年日本投降時,爲了洗刷恥辱,英國特意安排剛從戰俘營脫身的帕西瓦爾前往新加坡,出席東南亞日軍的投降儀式。
此次戰役是大英帝國“不落的太陽”西沉的一種體現,很大程度上也向英國的殖民地以及世界宣告了大英帝國已經無力再保衛自己的殖民地,某種程度上預示了大英帝國的瓦解,促使了戰後新加坡的獨立。
勿忘國恥!新加坡大屠殺,紀念那些爲抗日犧牲的華僑烈士
1942年2月15日當時是農曆正月初一,當時英國海峽殖民地的英軍向日本陸軍第25軍投降,日軍正式占領新加坡。此後日軍爲消滅新加坡華人,進行了爲期14日的大屠殺,共計殺害近數萬新加坡人,約當時新加坡總人口百分之五左右。
日軍第25軍司令占領新加坡後第二天正式下達“肅清”命令清除新加坡華人的反日分子,當時日軍一方面根據某些項目名單,也感覺華人籍貫來抓,例如海南人就被認爲是抗日的,全部都被抓。當時日軍還設立一個檢證中心,規定在1942年2月18日至3月4日期間內,新加坡18歲至50歲的青壯年華人男性都要到這些驗證點進行“驗證”,之後這些檢證的華人都被日軍殺害。
日占時期的新加坡牛車,這裏是檢證現場之一。1942年日軍“肅清”大屠殺有五萬名華人被殘忍殺害。
日軍通過屠殺以達到對新加坡的完全控制,這已是日軍在亞洲的一種行爲模式。當時在新加坡執行大屠殺的日軍是山下奉文,他曾在日軍九一八侵略東北後通過屠殺中國人來控制形勢。山下奉文就把曾經侵略中國時的殘暴手段用在侵略新加坡上。圖爲新加坡日軍射殺新加坡華人。
日軍在新加坡進行如此大規模大屠殺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震懾南洋華人的抗日救國之心,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後新加坡和南洋的華人積極支持中國抗日,捐款捐物。抗戰時有志救國的3000多名南洋華人還組成“南僑機工”前往祖國中國援助抗日。而新加坡作是南洋華人抗日中心,所以日軍當時對這裏的華人大開殺戒。
日軍通過“驗證”將華人帶走並蒙住眼睛秘密射殺。
日軍通過“驗證”將華人被驅趕到新加坡的偏遠地區,並被立即執行槍決。遇害屍體將被埋葬在亂葬坑中,隱藏在其他人群的視線之外。
圖:爲1960年代新加坡華人要求日本血債血還。
1960年代剛剛自立的新加坡開始建設,在建設中新加坡發掘出大量被秘密殺害的遇害者遺骸,引發了新加坡人向日本討血債、要道歉的強烈呼聲,“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也隨之建立,日後日本雖然同意向新加坡政府賠償5000萬美元,但這筆資金是以津貼和借貸名義給予新加坡,日本至今都沒對新加坡就新加坡大屠殺進行正式道歉。
本文資料來源于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觸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