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中)與參與防疫工作的外國醫生。
伍連德醫學博士逝世60周年之際,值得回顧伍連德與新加坡的因緣,因爲許多人注意到名聞國際的海峽華人伍連德在中國的豐功偉業,但對他與新加坡的關系所知有限。
領導跨國醫衛團隊抗鼠疫
伍連德生于槟城,考獲英女皇獎學金赴英國劍橋大學學醫。伍連德(1879-1960)生于海峽殖民地的槟城,年少就已出類拔萃,考獲英女皇獎學金,赴英國劍橋大學學醫。1903年學成歸來後,活躍于馬來亞社會,除了在槟城執業行醫外,也積極領導戒煙運動,並在怡保召開禁煙群衆大會,向英殖民政府施壓禁煙。 1908年伍連德受清朝政府北洋大臣袁世凱的邀請,前往中國天津擔任陸軍醫學堂副監督。1910年秋冬之際中國東北發生嚴重瘟疫,數萬居民染病死亡。伍連德臨危受命,領導跨國醫衛團隊抗疫,1911年初成功撲滅鼠疫,聲名大噪,奠定國際知名“鼠疫鬥士”的美名。 伍連德在中國30年間,以醫學專業先後服務于滿清政府、孫中山臨時大總統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的國民政府。期間創辦20余所醫學院和現代化醫院,並成立醫學團體,發行醫學刊物,完善了中國的醫學教育、防疫系統和公共衛生制度,名副其實地享有“中國現代醫學先驅”的尊稱。伍連德在防疫醫學上的貢獻,使他于1935年獲得提名爲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這是東南亞和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 在馬來亞推行社會改革
中國哈爾濱的伍連德紀念醫院。伍連德與新加坡有什麽因緣呢? 簡單而言,伍連德在人生的三個階段與新加坡結緣。第一階段是伍連德前往中國之前,由于英女皇獎學金獲獎人的身份,使他有機會與其他新馬華人得獎人建立起私人友誼。自新加坡的林文慶成爲英女皇獎學金第一個獲獎的華人子弟(1887,醫學)後,陸續還有新加坡的宋旺相(1888,法律)、槟城的洪木火(1893,法律)、辜立亭(1894,醫學)和伍連德(1896,醫學)獲獎。 伍連德與林文慶和宋旺相交情很好,1903年伍連德自英國學成歸來,停留新加坡期間拜訪林文慶,並暫住其家中,因此首次見到林文慶妻子黃端瓊的妹妹黃淑瓊,並對她一見傾心。兩年後,伍連德在新加坡的美以美教堂迎娶黃淑瓊爲妻。伍連德也深受林文慶的影響,以槟城爲基地,在馬來亞各地推行社會改革運動,尤其是戒煙和禁鴉片運動。伍連德曾和林文慶及宋旺相合作,共同主編在新加坡出版的英文刊物《海峽華人雜志》。 多次在新加坡發表演講
伍連德設計的賀卡。1908年伍連德前往中國發揮他的醫學專長,不久便奠定他在防疫和醫學界的國際聲望,但他和新加坡的緣分並沒有了斷,而是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伍連德主要是借助公務出差的機會與新加坡保持關系。 伍連德在中國服務的30年間,經常代表中國出席世界各地舉行的醫學大會和相關學術活動,其間停留或過境新加坡十余次,而且往往受邀演講或訪談。例如,1930年3月伍連德出席在荷屬爪哇舉行的國際衛生會東方評議局會議後,在新加坡停留幾天,並接受同濟醫院的邀請發表演說。同濟醫院主席陳煦士率領院董和醫學研究所成員50余人聆聽。伍連德的演講內容主要是鼓勵新加坡的醫師和研究者不要停止吸取新知,並要勇于創新。他特別介紹自己對醫學的看法:“今日醫學上,只有新學、舊學之分,無所謂中醫、西醫之別。蓋學有新舊,新者即是一種進步之表現。試觀今之世界,事事須有新的思想,新的創作,方能爭存于世界,造福于人群。”可見伍連德具科學和創新的醫學觀。 伍連德觀察到當時新加坡的醫療和衛生情況並不理想,建議醫療衛生行政的任務及評估,應以降低死亡率爲首要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伍連德在新加坡停留期間夜宿在維基利俱樂部(Singapore Chinese Weekly Entertainment Club)。這個富豪俱樂部成立于1899年,由李浚源等海峽華人富商創立,其富麗堂皇的會所建築豎立于客納街(Club Street)的山坡上。伍連德是傑出的海峽華人,他住宿在海峽華人領袖聚會的維基利俱樂部是合乎情理的。另外,也可能與林文慶及胡文虎的安排有關,林和胡都是俱樂部會員,胡文虎還曾擔任維基利俱樂部的主席。 1931年伍連德再次代表中國,參加于日內瓦舉行的國際聯盟會衛生委員會會議。當年7月伍連德返回中國途中在新加坡停留一天,在碼頭迎接他的是胡文虎等人,可見伍連德和新加坡富商胡文虎的親密關系。當地報章記者掌握機會和伍連德作了一次訪談。伍連德提到他在日內瓦的會議上報告中國的衛生建設,特別介紹由他倡議,並由胡文虎獨資捐建的南京中央醫院。與會的各國醫生和代表對胡文虎的善行極爲贊賞,並對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感到滿意。伍連德認爲胡文虎的慈善義舉,對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不少。由于得到這些贊譽,胡文虎之後更慷慨行善,1935年宣布要在中國各地捐建1000所小學和100座醫院。 海峽華人進入中國市場 伍連德在新加坡的演講,不限于討論醫學專業的議題,他也發表與華人相關的政治、語言和經濟課題。例如,1936年1月伍連德在新加坡對海峽華人公開演說,講題是“過去與現在中西文化之關系”。特別引人矚目的內容是,他呼籲華人要和殖民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外,也要充分利用與中國特有的血緣關系,開拓在中國的商機。 但海峽華人要如何進入中國的龐大市場呢? 伍連德認爲首先要學習華語,他舉例說:凡有一地貨物之推銷員,如不通曉該地語言,他的推銷業績一定受到很大的打擊。伍連德當年的一席話,在今天聽起來有似曾相識之感,可見他有先見之明。其實,“土生華人應學習華語,新客移民應學習英語”一直是伍連德在新馬各地演講所強調的一個重點,也是他認爲海外華人最基本的安身立命之道。伍連德在新加坡不只受到民間人士和團體的歡迎和邀請,殖民地政府領導人也很重視他的意見。根據伍連德回憶,1927年11月初當他途經新加坡赴印度參加遠東醫藥大會時,新加坡總督克裏福(Hugh Clifford)約他到總督府茶敘。 席間總督透露,政府准備查封中國國民黨在新加坡的黨部,並詢問伍連德的看法。伍連德答複說,雖然他不參與政治,但根據他的了解,國民黨是當時中國最有勢力的政黨,而且英國政府也承認中國的南京國民政府,“如國民黨在馬來亞能繼續其和平合法活動,余以爲實無加以幹預之必要。” 伍連德的意見顯然獲得總督尊重,直到克裏福總督1929年10月卸任時,新加坡國民黨沒有遭受政府嚴重的打壓。等到金文泰(Cecil Clementi)總督于1930年上任後,新加坡的國民黨才正式被查禁。 捐贈藝術品予馬來亞大學 1938年伍連德從中國退休後回到馬來亞,在怡保繼續行醫和參加社會活動。二戰結束後伍連德往返新加坡和馬來半島的次數增加,伍連德在這個第三階段和新加坡的因緣是因爲家人的關系。他定期到新加坡探望就讀于馬來亞大學(校園在新加坡,即新加坡大學的前身)的長女伍玉玲。1949年馬來亞大學舉行正式成立典禮,伍連德穿著博士禮袍盛裝應邀出席。伍玉玲在大學畢業後先後在美國和英國深造,並于1955年返回新加坡定居,從事語言教育工作。伍連德有更多的機會來新加坡探望他疼愛的長女,也有更多機會參加新加坡故友和學界的活動,更重要的是,促成他將一些重要的藝術收藏品和書籍長留新加坡。 當馬來亞大學藝術館于1956年4月開幕時,陳列的展品中就包括伍連德捐贈的中國古畫卷等藝術品。第二年,伍連德將1000本左右在中國期間收集的珍貴書籍及自己編著的醫學專著和報告書贈送給南洋大學圖書館(南大和新大合並後,這批書籍典藏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 1958年伍連德在新加坡有兩場演講,那是他在本地的最後兩場公開演說。9月18日應南大文學院的邀請,伍連德主講“研究的問題”。演講內容分爲兩部分,他先分享在中國30年從事衛生和防疫工作的經驗,第二部分則專題討論自古至今馬來亞和中國在文化和貿易的交流史。 兩天後,伍連德應邀到南洋學會演講,題目是“中國古代的旅行家”,他講述從秦代到明代的20位旅行家,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張骞、班超及鄭和等,也有著名的西行取經者法顯和玄奘等,還有女性平民孟姜和出塞宮女王昭君等,伍連德以輕松的語調敘述他們的遠行,更偏重這些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上的貢獻。可見伍連德不只醫術高明,其他知識也很淵博。 1960年1月21日,伍連德在槟城的新居突然不幸中風病逝,其骨灰壇被安置在峇都眼東公冢。
作者:黃賢強攝影:黃賢強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