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韓國首都首爾西南的三田渡地區從奧林匹克公園往西南兩公裏左右的松坡區石洞村的曆史公園裏矗立著被稱爲“三田渡碑”的石碑。這塊石碑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大清皇帝功德碑。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上用蒙古文、滿文、漢文三種文字篆刻著碑文。這塊石碑雖然作爲史迹被認定爲文化遺産,但在首爾的旅遊指南上基本不會出現,平時也幾乎進不到什麽訪客。這塊象征征伐的石碑是朝鮮半島曾經臣服于大清王朝的見證,也因此被韓國政府和民族視爲國恥。爲何這塊象征大清皇帝征伐功業的石碑會矗立在韓國的土地上呢?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紀後金政權的崛起。
由于古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全方位的優勢地位,所以直到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之前東亞地區一直維持著以中國爲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朝鮮半島上先後興起的新羅、高麗、朝鮮等王朝作爲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很早就確立了與中國之間的宗藩關系,由此形成了一種仰慕天朝文明的小中華意識。這點在明朝與李氏朝鮮王朝的關系上表現得尤爲明顯:中國元明交替之際正值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末期,面對新興的大明王朝和退守漠北的北元勢力令高麗上層出現了“事元”和“事明”的路線方針分歧。元朝和高麗之前是爆發過戰爭的,在高麗政界和民間都有巨大的反元情緒,然而元朝征服高麗後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了高麗國王並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控制,在高麗人民眼中高麗王室已徹底成爲蒙元的傀儡,甚至由此引發了三別抄起義。最終高麗王室依靠元朝的支持才成功鎮壓了三別抄起義,至此高麗王室已完全依賴于元朝的支持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元明易代後高麗王朝試圖利用元明易代的亂局向北拓展疆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元代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同年四月高麗國王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征討明軍。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饷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于是李成桂在勸服曹敏修後果斷在威化島回軍占領高麗首都開京掌握高麗政權。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次日李成桂派出特使前往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並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爲自己開創的新王朝准備了朝鮮、和甯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朝鮮二字作爲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诏啓用“朝鮮”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朝鮮王朝取代。
到了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朝鮮國王李芳遠宣布禁止女真人在慶源府的貿易活動。 李芳遠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女真各部落的普遍不滿。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率領部衆遷徙到了鳳州(今吉林省海龍縣境內)一帶,與阿哈出統率的胡裏改部居住在一起。 既然已經向建州女真各部攤了牌, 李芳遠索性以女真人劫掠朝鮮人民爲借口,任命趙涓爲統帥,率領大軍進入遼東,殺害了毛憐衛首領把兒遜與斡朵部首領哈而非、加時仇,掠去部衆數百人。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猛哥帖木兒在虛裏、仇老等首領的隨同下率領女真軍隊向李氏王朝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理論上女真和朝鮮都是被明朝視爲自己的藩屬的,如今兩邊大打出手就驚動了明成祖朱棣。朱棣這時也致力于開拓東北地區,所以他也冊封了很多女真部落的首領,逐漸把女真地區納入明朝版圖。和李芳遠開戰的猛哥帖木兒就是朱棣冊封的女真首領之一,同時朱棣和猛哥帖木兒之間還實現了政治聯姻。在朱棣下達給李芳遠的聖旨中寫道:“猛哥帖木兒,皇後之親也。遣人招來者,皇後之願欲也。骨肉相見,人之大倫也。朕奪汝土地,則請之可也。皇親帖木兒,何關于汝乎?”所謂“皇後之親”可能是朝鮮方面翻譯的錯誤,因爲我們都知道朱棣的皇後不是女真人,實際上原話可能是“皇妃之親”,也就是說猛哥帖木兒有姊妹入宮侍奉朱棣。這個猛哥帖木兒可不是一般人——他姓愛新覺羅,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從這段往事不難看出:李氏朝鮮王朝其實和愛新覺羅家族乃至整個女真部族其實是早有積怨的。
朝鮮保持了與明朝長達兩百余年的宗藩關系,尤其是在萬曆抗倭援朝戰爭後朝鮮特地修建了感恩大明援助之恩的大報壇,這時朝鮮的主流民意強調銘記明朝對朝鮮的再造之恩,然而光海君卻冒天下之大不韪與被朝鮮士大夫階層視爲野蠻人的後金進行交流。1623年3月朝鮮國內主張崇明排清的政治勢力發動政變推翻了光海君的統治,轉而擁立光海君的侄子绫陽君登上王位。绫陽君後來的谥號是仁祖,所以這次政變在朝鮮曆史上被稱爲仁祖反正。仁祖反正後的第二年本來擁戴仁祖反正的李適因爲對事後的論功行賞不滿而叛逃後金,李適向後金申訴了仁祖繼位的不合法性並唆使後金發動對朝鮮的進攻。這時後金所面臨的形勢是:擋在自己正面的是明朝,而李氏朝鮮和蒙古察哈爾部則從東西兩翼威脅到自己的側面。如果要消除入關滅明的潛在隱患就必須拔除這兩枚釘子。公元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駕崩,繼承後金汗位的是皇太極,他決定東征朝鮮以徹底消除自己南下征伐大明時在背後搗亂的隱患。公元1627年皇太極命阿敏爲主將,後金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義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黃州、平山諸城,朝鮮國王李倧(朝鮮仁祖)逃往江華島。後金軍至平山時始與朝鮮議和,結成盟誓後撤退。戰後朝鮮與後金成爲兄弟之國,向後金開市並繳納歲幣。這時後金並沒要求朝鮮向自己稱臣,而只是要求朝鮮與自己結爲兄弟之國,也就是說這時的朝鮮仍是明朝的藩屬國。這時朝鮮仍是心向明朝,只是鑒于後金勢大,所以不得不盡量在雙方之間維持平衡。然而後金方面逐漸開始要求朝鮮徹底廢棄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關系,甚至要求朝鮮出兵配合自己征伐明朝。朝鮮對此予以拒絕,此後朝鮮給後金的國書皆書寫明天啓、崇祯年號,這令皇太極極爲不滿。天聰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極統一漠南蒙古並獲得元朝的傳國玉玺。次年皇太極正式改女真族名爲滿洲,改後金國號爲清,他自己則由大汗改爲皇帝,此舉標志著皇太極正式以漢法構建自己的國家,應該說此時他已有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意圖。然而就在他的登基大典上朝鮮使臣拒絕跪拜——在朝鮮使臣看來:盡管後金是大國,朝鮮不得不屈服,但兩國之間畢竟沒冊封朝貢的君臣名分,朝鮮的宗主國仍是明朝,因此自己當然不跪拜後金君主。可在皇太極看來:自己稱帝就是要成爲天下之主,普天之下絕不能有人質疑自己的權威。
在1895年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中清政府承認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日本人扶植的親日派政府一上台就在第一時間將大清皇帝功德碑推倒深埋。1913年該碑被掘出並重新豎立。1956年韓國文教部長認爲此碑是韓國的恥辱象征,因此再度將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而使大清皇帝功德碑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這時的韓國政府轉變了立場:他們認爲此碑作爲文化遺産和恥辱的象征應該被銘記,所以在當年將其指定爲史迹第101號並保護起來。1983年大清皇帝功德碑被移至松坡區石村洞289-3號並在該碑周圍建立公園。如今大清皇帝功德碑在韓國被視爲國恥的象征,但銘記國恥才能起到更好的鞭策作用,所以韓國政府就將這塊碑作爲曆史文物遺迹保存下來。不過由于是作爲國恥的象征,所以在韓國的旅遊指南中不會特意向外國遊客推薦,而韓國人一般也很少會去參觀被他們視爲恥辱的大清皇帝功德碑。也有一部分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屢屢試圖破壞石碑:2007年2月3日正是皇太極第二次出兵朝鮮後的370年,大清皇帝功德碑遭到極端分子破壞。2007年6月15日大清皇帝功德碑被修複完成。盡管國內存在不同聲音,但韓國政府堅持將這塊石碑屹立在首爾並多次進行修補,只是將他們所認爲的沒文物價值的“朝鮮國王跪拜皇太極”的小像給撤了去。2010年韓國文化財廳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又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松坡區蠶室洞47號石村湖西湖坡東北方向的綠地上,永久性地保護起來了。